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验材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6:06阅读:
字号:小|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导致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地政府常常疲于应付。自2005年初起,四川省**市探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事前评估,不能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情、不能得到绝大多数百姓支持的事情坚决不做,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影响当地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数量大幅度下降。 ——变“保稳定”为“创稳定”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因企业改制和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集中,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4月28日,**市锦华棉纺厂的1000多名职工因不满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问题,还曾阻断公路,冲击铁路,企业被迫停产,事件震动了全省。
回顾当年,**市政法委书记魏福民表示,以前地方政府没有算好“稳定账”,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等安排好就仓促上马,想抢时间、抓效率,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许多工程因群众不满而被迫停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政治损失。
**市开始反思社会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探求出一条从疲于奔命的“保稳定”到政府主动“创稳定”的社会和谐之路。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建立了重大工程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四川省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新工程项目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2005年9月,**市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机制逐渐应用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2006年2月,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尽可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或时机不成熟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
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市进一步建立了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解决机制、涉稳重要信息报送及报道机制、社会舆论汇集分析和维稳形势预测预警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应急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四个五”工程构建科学工作体系
社会矛盾往往错综复杂,排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一些政策和机制要落实、得实效十分困难。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极具操作性,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概括起来可称之为“四个五”工程。
第一个“五”是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内容:合法性,其决策是否符合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足;合理性,看其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条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环保问题,有无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是否有相关部门的环保鉴定;社会治安,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个“五”是风险评估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要求对拟定的每个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要对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作出准确预测;第三步,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与决策建议、政策草案、项目报告、改革方案一并报送有决定权的机构商定;第四步,根据评估结论,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同时设置信息员,及时发现、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因企业改制和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集中,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4月28日,**市锦华棉纺厂的1000多名职工因不满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问题,还曾阻断公路,冲击铁路,企业被迫停产,事件震动了全省。
回顾当年,**市政法委书记魏福民表示,以前地方政府没有算好“稳定账”,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等安排好就仓促上马,想抢时间、抓效率,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许多工程因群众不满而被迫停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政治损失。
**市开始反思社会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探求出一条从疲于奔命的“保稳定”到政府主动“创稳定”的社会和谐之路。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建立了重大工程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四川省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新工程项目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2005年9月,**市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机制逐渐应用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2006年2月,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尽可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或时机不成熟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
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市进一步建立了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解决机制、涉稳重要信息报送及报道机制、社会舆论汇集分析和维稳形势预测预警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应急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四个五”工程构建科学工作体系
社会矛盾往往错综复杂,排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一些政策和机制要落实、得实效十分困难。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极具操作性,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概括起来可称之为“四个五”工程。
第一个“五”是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内容:合法性,其决策是否符合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足;合理性,看其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条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环保问题,有无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是否有相关部门的环保鉴定;社会治安,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个“五”是风险评估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要求对拟定的每个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要对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作出准确预测;第三步,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与决策建议、政策草案、项目报告、改革方案一并报送有决定权的机构商定;第四步,根据评估结论,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同时设置信息员,及时发现、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