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诗词鉴赏 -> 唐前诗词鉴赏 -> 屈原诗词鉴赏 -> 正文

屈原——《九歌·礼魂》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11 7:09:51阅读:
字号:|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1]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注释:

[1]:音苦。

礼魂:以礼敬待各位神灵。

成礼:执行一整套礼仪完毕。会鼓:一起奏起鼓。

芭:花。代舞:一曲舞终又是一曲,形容舞蹈不断,热闹十分情形。

姱女:美女。倡:唱。容与:即“犹豫”。这里指舞步进退有序的样子。

终古:永远。

赏析: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九歌”是起源相当早的一首歌曲名,其中起源与具体内容已不可考。据《山海经》中的记载,《九歌》原本为上帝的音乐,是夏后启(传说中夏第一代君主)从上上偷窃下来的。从屈原也有这样一首作品,且完全充满宗教祭礼内容这一点看,《九歌》很可能是一首代代相传下来的专门用于宗教祭礼中的乐曲。东汉王逸在对此解释时说,屈原遭到流放,来到民间,看到民间祭祀仪式的举行,感到这些祭祀的乐曲中充满了荒诞下流的歌词,因此就做了一番改造的工作,这样说来,屈原的《九歌》就是一首旧瓶装酒的诗歌了。

屈原的《九歌》其实并非一首诗歌,而是包含十一首长短各异的诗歌,或许可以认为是我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组诗。关于这组诗,通常争论不休的问题有:既然名曰“九”,为何又有十一首?这组诗有没有统一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主题?这组诗的具体功能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就是用于某种宗教祭祀之中?如果是用于宗教祭祀中,那么到底是用于对自然神的属于民间的一般祭祀,还是用于国家祀典?屈原到底是只写了歌词,还是本人就是巫师,是主持这祭祀的人?还有其他一些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统一意见。

在我们看来,《九歌》虽原本出自祭祀,但屈原的这组诗作却不过是一位诗人借用了宗教祭祀中的素材和形式,精心构思创作的一组文学作品。因为如果它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有着实际功能的宗教工具的话,它所涉及的一组神即祭祀对象就应该是一个符合某一方面目的的相互间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典籍载还是一下考古发现,都不难说明这一点。相反,屈原《九歌》中涉及的对象有并不仅限于楚国而在北方各国也受到祭祀的神如河伯、大司命、少司命;有沅、湘一带民间祭祀的山川土地之神如湘君、湘夫人、云中群、山鬼,也有享受着国家祭祀的神如东皇太一、东君等。从宗教祭祀的角度而言是杂乱无章的。

但是文学作品的角度看,它们的安排却是井然有序的。从结构上来看,首先十一首作品中,《东皇太一》与《礼魂》一首一尾,以两首相对简短的东歌构成了迎神和送神的格局,剩下九门首恰好符合“九歌”之数。其次这九首作品,除去《国殇》一首有些特殊,是一首单独的乐曲(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其余八首,以《湘君》与《湘夫人》为一对,《大司命》与《小司命》一对,《东君》与《云中君》一对,《河伯》与《山鬼》为一对,形成了相当明显的四对作品。这四对作品其所以成对,从命题与歌咏对象即不难看出,如同为湘水之神,不过一称“君”,一称“夫人”;同为“司命”,不过“大”、“少”之分;同属天象,一为日,一为云;同为地祗山川之灵,一属“山”,一属“河”而巳。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九歌》既然采取宗教祭祀乐曲的方式 ,那么当然应该遵守祭祀乐曲的一般格式,而其中最明显地就是乐曲中存在着祭神的灵巫与祭祀对象神这样一组甲乙双方关系。虽然在具体的解释上哪一句甲的口气或活动,哪一句乙的口气或活动还存在着许多分岐的意见,但甲、乙双方若即若离、似嗔似怨、忧喜交加的情态却宛然可掬,应该是不体会到的。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在上述每一对作品中,表意乃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如《湘君》中较多积极主动的追求,空间运动的路线行动历历可数,而《湘夫人》却更多静态的等待;《少司命》的结局虽然仍是离异,但仍充满期望与勉励,《大司命》却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东君》亦如《少司命》虽离异也无怨辞,而《云中君》则用“忡忡”来形容其忧心;《河伯》始终情调热烈,而《山鬼》则幽怨凄凉。总而言之,《湘君》、《少司命》、《东君》、《河伯》情绪较主动、情调较热烈、更富追求色彩,而《湘夫人》、《大司命》、《云中君》、《山鬼》则情绪相对被动、情调幽怨、更富企盼等待的色彩。我们不妨将构成《九歌》色调主体的这样一种结构称之为空间结构。诗人 通过这样一种空间结构所歌咏的,正是甲乙双方的分聚离合。一般对《九歌》这组诗歌阅读的人都不难指出这样分能离合其实就是一种男女间情感纠葛(神与神、人与人、人与神)。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我们却要进一步指出;诗中所充满的追求与等待、期盼与幽怨等行动心理活动的反复交叉、冲突固然是男女情感活动中所常见的情绪与活动,但却绝不仅仅是男女情感活动中才有这样的情绪与活动。《九歌》在表层的认识上,可以看成是男女之间的情歌,但在其深层次上的认识上,它却实实在在表现着诗人对于君臣相契合共图大业的一种期盼,以及对自己目前与楚王关系的不满和幽怨。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何以《九歌》中会出现“灵修”这样专指楚王的词,也不难解《九歌》扑面而来部分篇章,尤其是其中《湘君》《湘夫人》、《山鬼》等篇中有许多意境甚至句子都与《离骚》中三次求女一段以及《九章》中《思美人》一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九歌》既不像《离骚》那样充满一种火山爆发式的热情,也不是像《九章》那样充满迷狂与沉痛,而是在热烈、充满希望的基调上,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旧初受挫折,尚对政治抱着热望时的作品,如果这种推测不错,那么《九歌》应该是现在屈原作品中创作较早的一组作品,屈原作品中的很多表现方式和平共处五项原遣词用句以及艺术形象,应当是由《九歌》发其轫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