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首页 -> 国学 -> 子部 -> 历史小说 -> 万花楼 -> 正文

第五十三回

小说:万花楼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1-10-17 17:31:16   阅读次数:
    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

这一天,庞国丈排下酒筵,差家丁请至孙兵部。国丈开言道:“贤婿,不想此
事愈弄愈糟了。但杨宗保、狄青二畜,断断不能容留,你今奉旨复查仓库,我特备
酒饯行,你一到边关,须要见机而为,算计二贼,也须弥缝破绽,免被包黑贼放刁
才好。”孙秀道:“有劳泰山大人费心,小婿至关,定然在意,设法雪报弟仇。”
言罢,用宴已毕。
次日孙秀离京,亲友众官送行。包公趋近呼道:“孙大人,你今奉旨到边关,
须要秉公着力而行,权奸嘱托行私,你切不可依从,倘存私作弊,下官定然秉公处
理。”孙秀道:“包大人,你太多心了!此行那有旁人唆嘱徇私,我此去定必秉公,
不负君恩。”包公道:“如此方好。”
不表孙秀离却汴京,且说是日天子设朝,包公主殿谢君赐宴。天子道:“包卿
赈济未完,速宜打点登程,免使万民悬望。”包公道:“臣还有一桩国家大事,也
要理明,方往陈州。”君王道:“包卿还有何重大事情?且奏知寡人。”庞太师巴
不能包公早早动身,不啻拔去眼中钉,即出班奏道:“臣有奏。”仁宗一想,国丈
真乃多管闲账。只得问道:“庞卿,你有何本奏?”他道:“臣奏非为别故,无非
为国保民,今陈州赈济未完,包拯中途不往,万民仍不免饥寒苦楚,望乞我主不要
留他在朝。若说朝中有事,有何难处,自有多少朝臣可办,伏乞陛下准奏。”君王
听了,正要开言复问,包公接言道:“这是一件天大之事,上干天子,下于人民,
即臣身受陛下隆恩,亦不能为陛下讳失察之愆。”当时众文武大臣听了此言,心内
忧疑不定。君王急道:“包卿,是何大事,即速细奏分明。”包公道:“今陛下不
是真天子,故臣要理论分明。”仁宗听了,不觉诧异,两旁文武大臣更是惊骇。庞
国丈即出班俯伏奏道:“包拯仰叨圣上隆恩,不思报答,反敢戏谤君王,冒读天颜,
不敬莫大于此。乞陛下将他正法,以为慢君者戒。”嘉祐君王道:“庞卿平身!”
天子虽然不悦,但想到包公,为官日久,一向无错元差,丹心梗直之臣,何故
发此戏言?便呼道:“包卿,寡人这天子缘何非真,你且奏明。”包公道:“陛下,
若还说得出凭据,方是真的。”君王听了,微晒道:“包卿,朕是君,你是臣,缘
何臣与君讨凭据!寡人临御已有七八载,在朝多是先王旧臣,并无一人说朕是假的。
包卿何故发此戏言?”包公道:“陛下若是真天子,定有凭据。”君王道:“这玉
玺岂不足为凭?”包公道:“陛下既接领江山,岂无印玺,这算不得为凭。只问陛
下龙体有何记认,才是真凭据。”君王微晒道:“此语包卿说来真奇,要讨凭据犹
可,缘何又讨寡人身上之凭?若问朕身上之凭,只掌中有两印纹‘山河’二字,足
中央也有‘社稷’两字,可得为凭据否?”
包公听了山河社稷,却准对了李太后之言,即奏道:“陛下实乃真天子,只可
惜宫中并无生身国母。”君王道:“包卿之言差矣!现今南清宫狄太后,是寡人生
身母,安乐宫中刘太后,是寡人正嫡母。包卿妄言寡人无母,也该有罪。”包公道:
“国母本有,只是不见了陛下生身国母。狄太后只生得潞花藩王。他并非陛下生身
母,只可怜生母远隔别方。”嘉祐王骇然,忙道:“包卿,你出言不明,令朕难以
推测。既然明知寡人生身之母,何妨直说,缘何吞吞吐吐,欺侮寡人?”包公道:
“只今郭槐老太监未知现在那宫?”君王道:“若问内监郭槐,现在永安宫静养,
卿何以问及于他?”包公道:“陛下要知生身国母,须召郭槐问他,便明白了。”
天子听了,愈觉离奇,想道:包拯说话蹊跷,料此大事他断非无中生有。又思道:
南清宫狄母后,既非寡人生身,如何又冒认寡人为子,此事叫寡人难以推测。他又
言郭槐内监得知,只有宣召郭槐来问明缘故。即传知内侍往永安宫宣召郭槐去了。
天子又问:“包卿,既知此段情由,也须细细奏知根底。”包公道:“陛下,
臣若奏出情由,即铁石肝肠也令他堕泪。可怜陛下生身国母,屈居破窑,衣衫褴褛,
垢面蓬头,乞度光阴将二十载,苦得双目失明。陛下身登九五,娘为乞丐,尊为天
子,尚且孝养有亏,自然朝纲不立,屡出奸臣乱法。”嘉祐王听了包公之言,色变
神惶,叫道:“包卿,破窑之妇,你曾目击否?”包公道:“臣若非目见查明,焉
肯妄奏,以诬陛下?”天子道:“如此可细细奏明。”包公即将道经陈桥,被风吹
落帽,疑有冤屈,因命役人捕风捉影,至郭海寿请去告状,当日太后将十八载被屈
破窑,长短情由,尽皆吐露等事一一奏明。并道:“太后言非臣不能代为伸冤。臣
当时惊骇不小,不意拿落帽风,拿来此天大冤情,实乃千古奇案。臣思前十八年,
臣官升开封府二载,尚未得预朝政,即火焚内官,臣亦不得而知。因此将信将疑,
故又反洁他既知太子,即今现在那方?他自言,得寇宫女交陈琳送往八王府中,后
闻养成长大,接位江山,当今天子即是吾亲产太子。当时臣一再盘洁,他有何为证。
他说,掌上印纹是‘山河’,足下有‘社稷’二字,回朝究问郭槐,可明十八年前
冤抑。陛下请想,儿登九五之尊,享天下臣民之福,岂知生身母屈身卑贱苦楚之境,
闻者如不伤心,非孝!见者如不恻然,非仁!若非郭海寿代养行孝,李娘娘早已命
丧黄泉,身负沉冤,终难大白了。”

君王闻此奏言,吓得手足如冰,呆呆坐在龙位,口也难开。两旁文武官员,目
定口呆,暗暗称奇,未明真假。内有几位大人想道:“十八年前,我们还未进位公
卿。”有国丈想道:只怕是非涉及老夫,原来是朝廷内事很由,不于我事,我即心
安了。
慢言殿上君臣语,先说瞒天昧法人。那郭槐乃刘太后得用之人,是以仁宗即位,
太后即传旨当今,加赐九锡。时年已八旬,奉旨在永安宫静养,随侍太监十六名,
受享纳福,其乐无穷。仗着太后娘娘势力,人人趋奉,倘或官娥太监服侍不周,即
靴尖打踢,踢死一人,犹如扌卒死一蚁,厉害无比,凶狠已极。人人对面,自然要
逢迎九千岁,背后众人咒骂,怨恨他不已,巴不得此凶早日灭亡。偏偏郭槐精神满
足,虽则八旬之人,健旺胜于少年,身体肥腴,生得两耳扛肩,头尖额阔,眉长一
寸,鸳鸯怪眼,两颧半露,莺哥尖鼻。多年安享于永安宫内,福寿双全,快乐不异
于神仙,即当今皇上也无此清闲之福。每日闲中无事,与刘太后下棋着双陆,或抚
琴弄瑟。
这一天,他正在安乐宫中与刘太后饮酒谈心,忽闻内侍进来,报说圣上在殿上
相宣。若是郭槐平日做人良善,结好上下,自然内侍官肯帮助些,说明李后陈桥之
事,也可使郭槐早些打算如何脱身的计谋。只为他平日凶狠,故人人蓄恨。内侍今
得此消息,心中大悦,恨不能将他早日根除,因此只说“万岁旨宣”四字,并不提
及别的机关。郭槐听了冷笑道:“从来万岁并不宣吾,今有什么闲账?咱家今日不
得空,改天出殿也罢。”内侍暗想:万岁爷都宣他不动,太觉狂妄自大了。只得去
复旨,将此言禀知万岁。天子听了,龙颜发怒,可恼贱畜逆旨,即唤内侍道:“且
再往宣,只说有国家大事,文武百官不能妥议,宣他上殿,做个主见,看事体如何?
今天必要奉宣,再不许逆旨!”内侍领旨而去。若论君无戏言,只因当时郭槐不肯
奉旨出殿,是以将他哄出殿来,这是事到其间,暂且从权。
当有内侍复至安乐宫道:“臣启太公,万岁爷有一国家大事,文武各大臣不能
妥议,必得要老公公出殿,定个主见,万岁爷在殿候久了。”郭槐听了道:“厌烦
得紧!咱家不喜出殿,何故两次相宣?有何大事,别改一天也罢。”刘太后微笑道:
“郭槐,当今既然两次宣你,你若不往,岂不失君臣之礼?难免朝臣多话。”郭槐
道:“娘娘,朝臣曾说我什么来?”太后道:“只言君王宣不动,太觉狂妄欺主了。
理上还该出见,以免朝臣多生是非。”郭槐冷笑道:“娘娘可知,满朝文武谁敢言
我一声不是!”太后道:“你说那里话来,虽然对面无人说,背后难免把你暗加批
点。况国务非同小事,无人妥议,政令难行,当今宣你,定然说你年高智广,有政
同商,劝你再不可推辞。”郭槐听了道:“娘娘既如此说,吾且走走何妨。”太后
道:“出殿回来,吾还等候共宴。”郭槐允诺,叫左右扶他出殿,内监应诺,挽扶
道:“九千岁慢些走。”太后道:“众人且小心挽扶。”郭槐并非年老难行,只因
身躯肥胖异常,若独自行走,多有不便之故。
四名内监,绰绰拽拽,到了殿上,内侍先禀明万岁,郭槐朝见毕,对君王道:
“陛下在上,奴婢见驾。”君王道:“寡人宣你上殿,非为别故,只因内廷事有不
明,故特宣你究明奇事。”郭槐道:“未知陛下内廷有何不白之事?”君王道:
“只因十八年前,狸猫换主,火烧碧云宫,何人为首,李太后如何被害,今已尽泄
机关,你须将实事细细言明。”郭槐听罢此语,吓得目瞪口呆,想道:因何今天一
时提及十余年前之事?不知那个狗王八从中捣乱?但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刘娘娘
与咱家得知,余外别无一人可晓。我只推不知,几句言语撇开便了。君王见他不语,
即喝道:“郭槐,今日机谋尽露,还想隐讳不言?”郭槐道:“奴婢实不知什么狸
猫换主,大火烧宫,休来下问奴婢。孩子们,扶我进宫!”四名太监正待左右挽扶,
有包公怒目圆睁,跑上金阶,伸手当胸扭定,喝道:“郭槐慢些走!”郭槐喝道:
“你这官儿,怎敢无礼!”
不知包公如何捉下郭槐,且看下回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关于本站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