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正文

流水账与捡到一亿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0:51阅读:
字号:|
流水账与捡到一亿元

                  ——谈事件的表达

                                   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晏梁小学杨耀兵

            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有被老师和家长斥为“流水账”的时候。流水账本来指现金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德账目,用在作文批语中,是指你的作文不加分析,将材料不加裁剪地叙述或记载,用一句俗话说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写作文,读者弄不清你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那怎样才能有条理、有重点地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呢?

一: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确定叙述重点

大家都知道,作文要“详略得当”,与你的表达目的密切相关的内容要详写,。我们举课文中的例子。《科利亚的木匣》一文主要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方法去去应对变化的事物。围绕这一目的,课文详写了“埋木匣、走十步挖不到、变换思路后挖到了、得到启示”这四部分内容,而对于科利亚五年来逃避战乱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只是一笔带过,对科利亚家中战争前后的环境变化则只字未提,因为这些内容或与此事无关,或关系不大。

二:把事情经过分成几个阶段来写

在大家的作文中存在一个“老三段”的问题,即不管什么体裁的作文,都只有三个自然段——开头、中间、结尾,两头短,中间长,给人的感觉没有条理。大家要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起因、经过、结果,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写,文章就会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以《跳水》为例,文章开头交待了事情发生的地点——返航的帆船上,事情的起因——因风平浪静水手拿猴子取乐,接着将事件分为“水手逗猴子、猴子戏火灾、旱灾追猴子、孩子遇险、船长枪逼孩子跳水、脱险”这几个阶段一步步写来、让人感觉顺理成章。

三:变换角度叙述

如果整篇文章只写“我”或主要人物怎么说,怎么做,那作文会显得非常单调,也难以推动事情向前发展,所以要在适当时候描写周围的人或景。比如,《科利亚的木匣》中,当科利亚开始没找到木匣子时,就描写了其他小伙伴的起哄。再如《跳水》中当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时,描写了一个水手紧张地大叫,映衬了孩子处境的危险。

做到了以上三点只是达到了叙事清楚、有条理、有重点这些基本要求,要让你叙述的事件锦上添花,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分清楚生活真实与作文真实

平时,老师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很多同学要么找不到值得一写的事,要么写出来太一般化,不敢越“真实”的雷池半步,其实,大家误解了“真实”的含义。“真实”指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存在的道理,而大家接触面不广,知识有限,所掌握的“真实”不多,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虚构。

什么叫虚构呢?比如说,一个同学哭丧着脸回家告诉爸爸自己作文得了0分,并愤愤不平地说:“人家作文写救人、扶盲人过马路、捡钱包都得了高分,我也写捡钱,老师却判了我0分。”他爸爸边安慰儿子边接过试卷,仔细一瞧,眼睛都直了,结结巴巴地说:“天哪!你说你捡了一亿元。”这个同学的做法不是虚构,而是胡编滥造。不错,虚构是凭想象造出来的,但必须有一定的原型。你可以把幼小的东西虚构成已经壮大的东西,把处于萌芽阶段的事写成全面成长的事。比如一个同学写自己的老师时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老师晕倒在讲台边,而事实是老师由于身体虚弱,晕倒在家中,为使老师的形象更感人,将这件事发生的地点改在讲台边,这种虚构是可以的,因为老师确实是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使自己身体虚弱的。

二:学会联想

我们置身于某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特定的环境中都会产生联想。联想大致有三种:其一:相关联想。比如,登上长城,会想起古代的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依靠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联想到清代政府的腐败无能。其二:相似联想。比如,由含苞欲放的鲜花想到美丽天真的少年儿童,鲜花需要呵护,少年儿童也是如此;看到大海上的灯塔联想到老师,灯塔为人指引方向,教师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其三:相反联想。比如由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想到当代中国的崛起;由万物凋零的冬天联想到春光烂漫的春天。我们把对表达写作目的有用的联想写下来会给作文增色。

三:多角度写出自己的感受

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面对同一事物,由于时间、地点、心情不同,感受会不一样,面对不同的事物,人也许会产生相同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写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对朝鲜阿妈妮是一种近乎母亲的依恋,对大嫂是一种同辈人的关心,对小金花是一种难言的爱怜。同是分别,因对象不同,感受也不同。再比如,面对《可爱的草塘》,我不了解时觉得闷,深入草塘后,知道了草塘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便从心底爱上了这片土地。

“感动”是一种高贵的情感,我们会为不同的人与事所感动。看到英雄斗歹徒的报道我们感动,看到《荔枝》中母亲剥荔枝的动作我们感动,看到《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子二人由于坚定的信念而重新团聚我们感动。面对的事物不同,但我们的感受却一样。

 

             邮箱yybhcqyjc@163.com

上一篇: 洗红领巾   下一篇: 浅谈小学作文指导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