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风建设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1:18阅读:
字号:小|大
党员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和保证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陈云同志曾经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从历史上看
综观我国历史,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一直往下看,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失国亡身。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最典型的比如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时形象不错,很得人心,老百姓编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百姓望风归附。可执政以后,位子还没坐稳,就内部互相争斗,生活腐化,形象大跌,失去了人民支持,被赶出京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又如20世纪最后10年,苏共、东欧各国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南斯拉夫社会党,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失去了政权,其主要原因就是党风出了问题,失去了人心。
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从1942年“延安整风”到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说明我们党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以求跳出“历史周期律”。
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共产党要出问题,还是在党的内部。他十分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专门讲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胡锦涛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仅一个月,就带领政治局常委们去西柏坡参观学习,重温“两个务必”,从历史出发,寻找新的起点。
2.从群众的期盼看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说实话,群众心里有杆秤。新时期群众看党的作风,看党的形象,主要看什么呢?就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办事。
现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办事情门槛高、架子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群众办事一慢、二推、三僵、四苛、五卡、六虚,缺乏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群众观念,对群众无感情,对上级不负责。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们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最可亲,因为老百姓最真诚、朴实;人民群众最可敬,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最可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最可靠,因为我们的智慧、力量、方法都来自人民群众。
所以,无论是“三讲”也好,还是“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也好,我们提出的目标都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通过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来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从党员的职责来看
我们的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作风和形象是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的。从大的方面看,党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从小的方面看,党风则是每一个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体反映,是品格的体现。党员从他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明确了他的理想与追求,就界定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就注定了他要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奋斗终生。
对于这个职责,有些人记得清楚,有些人却记不清楚,有些人则根本背叛了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记得清楚,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等就根本背叛了共产党人的职责。
当然,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不是看几个典型,也不可能天天接触到中央、省市级干部,而接触最广泛的还是天天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所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党的形象,代表了干部形象,尤其是在窗口部门、权力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
所以,作风建设不是空的,不是哪一级组织、哪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陈云同志曾经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从历史上看
综观我国历史,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一直往下看,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失国亡身。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最典型的比如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时形象不错,很得人心,老百姓编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百姓望风归附。可执政以后,位子还没坐稳,就内部互相争斗,生活腐化,形象大跌,失去了人民支持,被赶出京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又如20世纪最后10年,苏共、东欧各国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南斯拉夫社会党,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失去了政权,其主要原因就是党风出了问题,失去了人心。
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从1942年“延安整风”到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说明我们党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以求跳出“历史周期律”。
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共产党要出问题,还是在党的内部。他十分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专门讲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胡锦涛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仅一个月,就带领政治局常委们去西柏坡参观学习,重温“两个务必”,从历史出发,寻找新的起点。
2.从群众的期盼看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说实话,群众心里有杆秤。新时期群众看党的作风,看党的形象,主要看什么呢?就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办事。
现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办事情门槛高、架子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群众办事一慢、二推、三僵、四苛、五卡、六虚,缺乏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群众观念,对群众无感情,对上级不负责。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们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最可亲,因为老百姓最真诚、朴实;人民群众最可敬,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最可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最可靠,因为我们的智慧、力量、方法都来自人民群众。
所以,无论是“三讲”也好,还是“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也好,我们提出的目标都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通过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来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从党员的职责来看
我们的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作风和形象是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的。从大的方面看,党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从小的方面看,党风则是每一个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体反映,是品格的体现。党员从他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明确了他的理想与追求,就界定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就注定了他要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奋斗终生。
对于这个职责,有些人记得清楚,有些人却记不清楚,有些人则根本背叛了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记得清楚,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等就根本背叛了共产党人的职责。
当然,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不是看几个典型,也不可能天天接触到中央、省市级干部,而接触最广泛的还是天天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所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党的形象,代表了干部形象,尤其是在窗口部门、权力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
所以,作风建设不是空的,不是哪一级组织、哪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