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6、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8:58阅读:
字号:|
 教材分析 
《往事依依》是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散文。于漪老师深情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写得有声有色,情文并茂。真诚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真切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2、过程和方法: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读时注意圈点勾画。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3)比较阅读,将本文与后面的几篇文章从内容、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比阅读,找出异同点,加以感悟、品味。 
(4)心领口诵,在反复诵读中引起感情共鸣,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与难点: 
(一)   重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二)   难点: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巴金回忆,他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闪烁的星星。冰心回忆,她曾眺望那浩淼的大海,折叠纸船以思念母亲。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它们是那么深刻,仿佛镌刻在我们的心上一般。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你曾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呼唤过飞翔的海鸥;或许你也曾象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于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家,在她的从教生涯中,她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教学风格独特,著述颇丰,成就斐然。这和她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4、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搜集) 
5、词的音、形、义
6、设计一份“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 “探访名师的金色年华”。(姓名、性别、出生、兴趣爱好、经历等)
二、学生朗读、整体感知 
1、 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感悟文章内容方法之一): 
(一)读《水浒传》。(以趣动人) 
(二)读《千家诗》。(以美动人)         
(三)听老师教《南乡子》。(以情动人) 
(四)听老师教《南归》 。(以理服人)
2、 复述四件事(理解文章方法之一): 
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小组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交流。 
3、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1)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5段),深情回忆初中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一些人和事。
第2段: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第3段:概述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引出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
第4段:详细描绘读《千家诗》益智怡情,给"我"的生活带来浓郁情趣。
第5段: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6段),回忆老师谆谆教导使我受益。
(2)概括文章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3)  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4)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 
与读书(画)有关。 
(5)“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 
答: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 
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
(6)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 
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作业 
1、熟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过渡: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思考: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3)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学生畅言)(借此体会作者提倡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用意) 
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本文语言优美,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一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分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三、体会描写方法: 
(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况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聚在眼睛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2)全班齐读,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可借鉴之处。作者回忆这些往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迪?(练习第一题) 
从作者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四、延伸拓展,作文指导
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作者爱自然、爱生活、爱祖国的深情我们体会了;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启迪;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我们看到作者在回忆往事中处处透着情。她的情又是通过事来表现的。文章形散而神不散。此文的“神”就是作者的爱自然、爱生活、爱祖国之情了。“事”和“情”之间,有情,事才能有深刻印象;通过恰当叙事才能让读者体会其中的情。
1、同学们就要问了,怎么才能达到叙事传情的目的呢。朗读第六小节,分析作者对两位老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
明确:国文老师是重点抓住他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代课国文老师是抓住了他的神态进行描写的。
2、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区别呢?考虑是否和老师讲的内容,以及老师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有关呢?
明确: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感情是奔放的,慷慨的;代课老师的感情是含蓄的,凝练的。
3、小结:文章要准确地叙事传情,就要抓自己印象最深的来写,而这最深的印象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要对之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是于老师的文章在写作上给我们的启迪,我们来对比看看我们自己的文章(课前请学生就刚刚经历的运动会写一篇小短文,挑出有典型性的文章课堂分析交流)。
老师读学生小作文《运动会一瞥》:
“9月27日和28日,苏州立达学校秋季运动会在大家的关注下开幕了。各班的运动员们和拉拉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运动会是扣人心弦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悔,但大家都开心地过了两天。
我们班的顾了了同学参加掷实心球时,我看了整个过程。首先,顾了了双手托起实心球,然后双脚前后分开站,再把实心球重重地抛出了一道弧线,五米八零,是个好成绩。
在这次运动会中,大家都赢了,都赢得了快乐。
(请多位学生学生对文章的好坏进行交流,最后老师总结。)
老师总结:这篇文章对同学投掷实心球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这是此文的成功之处。但是文章开头结尾写的是“快乐”,文章的主体部分却与之无关。所以也没能达到准确叙事传情的目的,我们听完,体会不到快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写作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了。写文章还要正确选材,文章的材料和主题要一致。比如,《评注图像水浒传》相信给于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绝不止是画中的山水,一百零八个好汉肯定也会留下印象,但是这与本文的主旨无关,就不必写了。《千家诗》中的内容也不止是四季风光,五彩世界,但也与主旨无关而不提了。所以,写文章,正确、准确选材也很重要。
4、训练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
五、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作业 
1、将文中优美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点评 
2、制订一份初一读书计划,按计划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3、于漪赠言 
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 
———于漪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