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往事依依》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08阅读:
字号:|
 课题:《往事依依》课型:新授  主备:_王娟__  审核:_李军荣  使用时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选材的精当。
2、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及要求: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徜徉      浩淼     绚丽     雨晦     镌刻     雕镂     婵娟
 
      感慨万端     谆谆教导     搜索枯肠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                                         
三、导入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四、预习展示
   1、展示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
   2、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搜集)
 五、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
     (1)学生自由朗读。(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2)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2复述四件事:
       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

       全班交流。

   3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
 
 
六、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七、课堂检测
1、在自己的经历中,是否有些书籍对你的成长产生了一些影响?是哪些书籍?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作者的经历,对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迪?
 
 
八、学后记:
 
九、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2、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1、过渡: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读课文第1段)
   2、阅读思考: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学生畅言)(借此体会作者提倡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用意)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1)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
(2)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
 
 
 
2、体会描写方法:
(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
 
(2)全班齐读,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可借鉴之处。
       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四、课堂检测
1、训练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
 
 
 
    2、写作后选3-5位朗读所写内容,全班点评。
五、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课后作业
    1、将文中优美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点评
2、制订一份初一读书计划,按计划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七、学后记
 
八、教后记
 
  附板书设计:
六、往事依依
于漪
 
 
      引出回忆      看 读 品 听      登
        ↓   选材精当 山 水 千 国      北
      回忆往事 ========> 水 浒 家 文 =======> 固
        │   语言优美 画 传 诗 课      楼
        ↓   前后照应             蕴含哲理
      篇末点题————————-—————————→特点?)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