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12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随意、分歧、各得其所、委屈、粼粼”等词语。
2、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和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导入课题:亲情是世界上最美最纯的情感之一,它像涓涓细流,平淡而隽永,它总能脉脉地浸润每位家庭成员的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莫怀戚的美文《散步》,一同走进那个铺满“大块小块的心绿”的初春田野,感受一家四口创造出的如春阳般温馨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感悟亲情
1、听读课文,初步感受亲情
教师:作者莫怀戚写作此文时已经人到中年。请允许老师从一位中年人的角度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并且标出老师朗读得好或者特别不好的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做好标记。


交流反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朗读处理的方式。
字词积累
① 读准下面字的读音。
熬(áo)嫩(nèn) 咕(gū)  歧(qí)霎(shà)粼(lín) 
②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2、 简要反馈听读之后的感受,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书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确:(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中年人的责任感;(3)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5)互敬互爱的•家人…… 
(同学们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大家肯去发掘,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家人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洋溢着的浓浓的亲情真让人羡慕,惹人向往。那他们是怎样营造的呢?他们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给你的印象,并从书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品味分析)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3、找出文中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句子和细节描写以及渗透了“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的句子。 
  明确: 
  ⑴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 
  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表现了母子间的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则往往听从“我”的意见。表现一家人的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⑵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 
  ①母亲和儿子出现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大路平坦,方便老人走。“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对母亲的尊敬。 
  ②母亲改变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而改变主意。反映祖母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 
  ⑶渗透了“我”对生活的使命感的语句: 
  ①“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作为一家之主,在“我”的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时,“我”必须处理得当,这是“我”的责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慢慢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表现了“我”对于生活所产生的一种使命感。
四、研读赏析 
(同学们都很准确地摸清了人物的性格,相应的句子也找得很正确。可书中好象还有几句写景的句子在那顾影自怜,无人问津呢!在哪几段?好的,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集体读一下。语言清新明丽,景色优美动人,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没有?是像个花瓶摆在那里,仅做装饰,还是作者别有深意?) 
第4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第三段写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潜台词是什么?死神的背影是让人望而生畏,当它悄然而至的时候,气氛压抑,令人窒息,文章在这的感情基调变得深沉的,很显然不能让阴云笼罩着我们散步时头顶上的星空,作者这几句轻描淡写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让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好的呢,我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请同学们拿起笔,任选一个题目,迅速掬捧起你脑海那思维的浪花。好的,给你们三分钟时间) 
(1)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2)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 
明确: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妻子温柔贤惠;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3)(同学们的描写细腻生动,想象也切合情理,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已经达到了人我合一的境界,通俗的说法就是“成了他们肚子里的一条蛔虫”。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二人背得吃力吗?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呢? 
参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其实,我们还可以读出儒家传统文化在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讲究家庭生活以孝为先,信奉天下为公。作为东方君子,他除了追求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会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铭记在他心中。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也正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所在。)
四、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教师出示一组富有诗意的句子,让学生配乐朗读,然后请学生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让我们向往。
家,是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学生仿写,然后联读展示,在诗意地表达中结束课堂学习。
五、作业布置 
1、请将本文朗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说说听读文章的感受。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周建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