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实录及体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28阅读:
字号:|
讲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吸纳了本网站一些同行精彩的导入,尝试运用课文作者教导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入课文。(第一课时有借鉴,请理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大家想想,这个题目是文中谁说的一句话? 
生:(齐)父亲。 
师:对!那是父亲对谁说的呢? 
生:(齐)对儿子说的。 
师:父亲在什么时候对儿子说的这句话? 
生:当儿子在半山腰,即不能上又不能下的时候,父亲对儿子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他说的很好!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就这样说出来,好象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 我们小学学习记叙文写作的时候,好象有六个要素吧?谁能说出来?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经过、结果。
师:按照这些要求谁能完整的给大家讲讲本文的故事?
生:57年前的7月,费城,天气很闷热,我与小朋友们想爬到山上凉快,可是,由于我的身体比较瘦弱,胆子也比较小,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到了山顶,并且准备回家了。后来他们把我留在了那里。当我一个人在恐惧与哭泣的时候,父亲来了,他要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脱险。(接力完成) 


师:他们说的很好!同学们,刚才老师教你们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具体运用!如果,老师一开始说,要大家复述课文,很多同学可能不会这样熟练地说出。现在,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老师利用文中父亲教儿子的方法,一步步分解,最后完成。多么容易啊!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先抓主要的人物与事件,再配上时间地点等具体的东西。大家完成的很好,我们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化整为零”的好方法! 
师:事隔57年了,我还记得,那么这件事一定在当时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在后来也对我的生活有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 
师:这最后一段也就是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哪句话体现出来了? 
生: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是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就是这句。那么我们题目的含义如何去理解呢? 
生:也是这句。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是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地走下去。 
(第一课时我基本是如法炮制出来的,关键是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然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文中的道理,学生只要言之成理我均给予肯定,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用所学的道理,勇敢的迈出自我表达、积极发言的第一步!)
第二时段我们一起讨论了文中相关的人物。首先我启发大家关注父亲,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看看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师:本文讲述的是“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走下悬崖脱险的经历,那么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有哪些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呢?注意找到相关证据哦!
(学生们都踊跃发言)
生:父亲是个沉着冷静的人,他不暴躁,不乱发脾气,我很晚不回家,他虽然着急,但是不打骂我,还耐心指导我脱险。
生: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办事有分寸,教育孩子有方法,会鼓励孩子。
生:父亲很开明,不溺爱孩子,不着急去上悬崖把孩子直接抱下来,而是抓住时机教导孩子,授人以渔而非鱼!
师: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连这个“授人以渔而非鱼”都知道啊,了不起。
生:呵呵,老师以前告诉我们的。
师:那能为大家再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就是教给他钓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鱼给他。这样才能让他最终自力更生。
师:大家明白了吗?他解释的真好!谢谢他。
这位父亲的确是位了不起的父亲,他沉着,冷静,孩子遇到困难他不急噪,也不发怒,而是耐心的安慰孩子,并抓住机会教育孩子,给孩子上了一堂精彩而意义深远的人生课。他懂得爱孩子的方法,真是难得啊。有的同学说父亲有文化,可文章没有告诉我们父亲是不是受过什么高深的教育,但是,我们却感受到父亲的身上散发出文化的魅力!可见,文化气息和性格、处事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啊,并不一定是学识的高深渊博。
文中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是?
生:(异口同声)杰利
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杰利的行为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
生:患难见真情
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师:都说的不错。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作者提到杰利的时候好象还特别加注了一个限定词——
生:我最好的朋友
师:对,看书比较仔细啊。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杰利不也是他的小伙伴吗?此举不是画蛇添足吗?
生:不是的,如果这里不说明一下的话,那我后来被困在悬崖上就没有人帮助我了,我的父亲也不会找到我了。
生:这是为后文做了铺垫
师:真是太好了。连前后铺垫照应的手法都分析到了。课文中类似的写作手法还有吗?
生:写“我“体弱多病,胆小,与后面我跟不上同伴,吓的心惊肉跳相照应
生:与后文我被困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相照应。
师:大家看书真细致,说的完全正确。由此可见作者的构思行文是多么严密啊。这也是我们大家要学习的地方,写文章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要前后照应,不能没有交代就突兀而起让人不知所云啊。
今天我们一起参照莫顿.亨特教给我们的方法一起学习了课文,分析了人物,大部分同学都勇敢的迈出了课堂举手发言的第一步,明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课文,大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你认为描写精彩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和精彩发现。(下课)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解决课后练习。然后重点训练朗读。学生起来读书,其他学生点评。
分别点了四位举手的学生(两男两女)
针对学生的点评,我十分感动。有位女生,她的朗读基础的确不够好,可是她勇敢举手了,也坚持读完了。我以为大家点评的时候会专挑错误,这样她能否接受。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因为点评她的那个女生首先就肯定了她读书的勇气,赞扬她坚持读到底的精神,我看到了那个女生感动的表情!整个朗读点评过程顺利而欢快!孩子们没有仅仅着眼于挑毛病,他们比较认真公正的说出了朗读同学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读音,语言的流畅,感情的拿捏,朗读时的心理等,我突然发觉自己其实太低估了孩子们的分辨能力了。
这一环节结束时,我做了补充:朗读能力也是语文能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读书,首先要读准字音,要正确的遵照原文阅读,不能漏字,添字,改字,语言要流畅,感情要把握到位,要有轻重缓急。刚才四位同学的朗读基本功都还不错。大家的评论也十分客观公正诚恳!老师基本都不用发言了,谢谢你们的精彩表现。(鞠躬)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吧。
生:我喜欢第七段,他说那个悬崖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是在他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这是个对比。这说明“我”很胆小,和前文我的体弱多病有照应。
师:他说的很好,注意到了对比手法的应用,对烘托人物的心理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文章前后的照应关系。还有谁主动起来?(很多人举手)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读书了,一个一个来。(找先前发言次数较少的同学起来)
生:我选第八段,文章说“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这几句话写出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写的很形象。
师:是很形象,能再具体说说这个形象的心理作者如何具体体现的吗?
生:(小声议论)(顿下)用词好。“颤抖”、“冷汗直冒”,还有“咚咚”这个词,写出了心跳剧烈的声音。
师:分析很细致,作者用词准确,还用了拟声词“咚咚”,让我们好象都听见了作者那紧张而剧烈的心跳。可见心理描写要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选词很关键啊。请继续你们精彩的分析。
生:我选11、12段,这里作者软弱的哀求,说他“没法”——可见他害怕恐惧的心理和前面的恐惧心理描写一样好。
师:好,这里我们通过语言描写也看到了作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看来心理活动不仅可以通过
直接描写来体现,还可以通过语言来展现。分析很棒!
生:我选14段,作者说他在石架上看下面,头晕目眩,并确定自己绝对无法走下悬崖,他听见有人在啜泣,还很奇怪,结果发现是他自己。这里同样是描写心理的,通过作者自己的疑惑,好象产生了幻觉,看起来好象很可笑,他是害怕过头了。所以我觉得这段也很精彩。
师:你分析也同样精彩,老师都插不上话了。
生:我选15段。“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说明我度日如年,很害怕,觉得时间很慢很慢。周围一片寂静,更说明我的恐惧,“我伏在岩石上”,这个“伏”字很形象的写出了我的无奈和可怜。作者全身都麻木了,不能动,可见他很危险。
师:通过描写时间过的慢写出了我的恐惧心理,很不错的发现,写暮色四合,这是什么描写呢?
生:环境描写。
师:对,暮色四合,说明天已经很晚了,换作我们是不是也很害怕?
生:当然。
师:老师又发现了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好方法,谁来替我总结下?
生:通过环境描写来写心理活动。
师:太好了。类似的例子课文里还有吗?
生(纷纷举手)第16段,“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里的环境描写一方面说明我在悬崖上的时间很长了,也说明我更害怕了,因为周围都看不见了,万一有野兽啊,毒蛇啊,我肯定胡思乱想很多,肯定更害怕了。
师:看来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啊,这里的环境描写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了,开始替作者担心了吧?
生:点头。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作者交代天色越来越暗,一方面写出了他的害怕,还有没有其他用意呢?(学生一开始没有反映过来)
师提示:比如我们先前说的前后照应写法。
生:对了,下面父亲和杰利来找我,父亲打着手电筒,我看见了光!如果天色很亮我就不可能看见光!
师:太棒了。还有更精彩的发现吗?
生:我选17段,“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里作者哭了,说明他的担心,还有看见了父亲,有点撒娇。
师:连撒娇的心理都能体会到,真厉害啊。我还注意到一句话“我下不去”,这句话我能不能改成“我不下去”?
生:不能。因为不下去说明他可以下,不想下,而下不去是说明他没有办法下去,他胆子小。
师:很好。下不去,不下去,换个位置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大家以后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啊。就像有些同学,不是学不好,而是不好学,对吗?
生(笑)
生:我选21段,这一段写出了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点一点充满信心,最终爬下悬崖的过程,心理描写很好。作者用了“小心翼翼”、“探”“踩”“移动”这些词语,说明了我的胆小,我的试探,我的努力!我很喜欢。
师:很好。活学活用,通过分析词语来分析人物心理。
生:我选22段,作者说他最后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看到了父亲对我的爱!这说明父亲一直张开手臂在下面接着我,怕我摔下来。
师:老师很佩服你的发现,也很感动,你的细心。你在父亲的这个动作里发现了深深的爱!真好!从你的发现里我也发现了你有一颗细腻闪光的心!
(时间也到了,学生的发言也差不多了。)
师总结:今天这堂课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大家都踊跃举手发言,并且能流畅准确的分析自己喜欢文段的理由,你们用智慧的眼睛,诚挚的心灵,灵活的语言,出色完成了对文章的解读。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比如描写人物心理,可以采用直接的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来体现,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说明,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来表现。心理描写要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要注意选词用词的准确生动。写文章,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学会巧妙的使用伏笔,做好铺垫。写文章讲故事,通过一件事得到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这都是大家共同接力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你们的智慧集合在一起,老师就没有讲课的余地了。呵呵,看见了吧,你们其实都很出色!以后我们就这样上课好不好?老师期望更多的同学能勇敢的站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今天你们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一步一步扎实的走下去,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