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7阅读:
字号:小|大
学习目标:
• 一、能读通、读懂课文。
• 二、了解古代生态治虫的优越性,并尝试学以致用。
• 三、能抓住文中简洁的语言进行想像创作,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一、 导入
酬勤园虫害图片导入:请看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我校八(8)班酬勤园一景,同学们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被菜虫吞噬得如此惨不忍睹,很心痛。他们想解决虫害问题,可又不愿喷洒农药,怎样才能做到既治虫又保正蔬菜的无公害呢?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看能否找寻到好的办法。
二、上课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过渡语: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声朗读有关作者的资料简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能捕捉到哪些重要信息?
(学生回答)
(三)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沈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编著出了了不起的巨著《梦溪笔谈》。那下面我们就带着三个目标来学习选自其中,同样了不起的《以虫治虫》,请大家30秒时间迅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30秒明确学习目标)
(四)读准字音
过渡语: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屏幕,你能准确读出加点字的读音吗?
(学生读加点字音)
(五)初读感知
过渡语: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再考考你们读完课文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学生齐读)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而且声音响亮。
(学生回答)
(六)疏通文意指导
过渡语:课文是不是讲了这样一件事呢?需要我们用心读懂,而读懂的前提是疏通文意。
1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词、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解疑。
温馨提示:
表述明确,语句通畅(年号,地名,物名等可不翻译)。
1、学生自渎自译。3分钟
2、小组合作释疑。2分钟
(七)解释字词
1、同桌1分钟合作竟答重点字词的解释。(看哪一组既快又准)
2、留空(学生在白板上圈出还不能解释的字词。)
(八)趁热打铁
过渡语:同学们很顺利地攻克了字词难关,说明小组合作默契而且高效。下面我们要趁热打铁,向难度更大的句子翻译挑战。尽量直译,老师出示一个直译的例子。
直译示例:(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地域、范围) (正当)(秋天田地里的庄稼。)
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成为秋天田地里庄稼的危害。
过渡语:遇到直译不通的,请意译。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自读自译,作好挑战的准备。大家有没有信心?开始。
1、学生结合屏幕上的词解再次准确地自读自译。(1分钟)
2、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完成余下句子的翻译。
3、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九)再读思考
过渡语:深入研读会提升我们思考的深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
1、《以虫治虫》这个标题中两个“虫” 老师分别用绿色和黑色,你能揣摩老师的用意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回答)
2、“以虫治虫”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3、现在大家能否给八(8)班酬勤园如何消灭菜虫来出谋划策?(学生回答)
(十)创作之趣
过渡语:简洁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但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有些简洁的句子很能引起我的奇思妙想,同学们仔细读读,看哪些句子能激起你的想像。
(学生回答)
文中有很多句子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如:
(1)“方为秋田之害。”
(2)“千万蔽地。”
(3)“遇子方虫,则以钳博之……”
……
请从这三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大胆的想像创作,使文章变得更生动有趣。
要求: 1、不可直译课文。
2、50——80字。
(学生写作4分钟,交流点评2分钟)
(十一)阅读链接
过渡语: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享受到了古文学习之趣。那老师推荐给大家另一篇篇幅短小,同样妙趣横生的文章。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盛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
注 释: (1)广南:地名。 (2)患:担心。 (3)以:用来。 (4)损失其实:它们的果实被咬坏。 (5)园户之家:种橘的农户。 (6)脬(pāo ,膀胱)。 (7)俟(sì,等待)
1、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大意。(学生同桌合作)
2、比较两篇文章内容上的不同点。(学生在材料纸上完成并回答)
《以虫治虫》中子方虫天敌傍不肯的出现是自然的,应运而生;这篇文章中虫子天敌养柑蚁的出现是人们有意而为之,有人为因素。而且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十二)课后作业
选读《梦溪笔谈》中一两篇有关科学的文章,深入理解“《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一至高的评价。
• 一、能读通、读懂课文。
• 二、了解古代生态治虫的优越性,并尝试学以致用。
• 三、能抓住文中简洁的语言进行想像创作,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一、 导入
酬勤园虫害图片导入:请看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我校八(8)班酬勤园一景,同学们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被菜虫吞噬得如此惨不忍睹,很心痛。他们想解决虫害问题,可又不愿喷洒农药,怎样才能做到既治虫又保正蔬菜的无公害呢?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看能否找寻到好的办法。
二、上课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过渡语: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声朗读有关作者的资料简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能捕捉到哪些重要信息?
(学生回答)
(三)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沈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编著出了了不起的巨著《梦溪笔谈》。那下面我们就带着三个目标来学习选自其中,同样了不起的《以虫治虫》,请大家30秒时间迅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30秒明确学习目标)
(四)读准字音
过渡语: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屏幕,你能准确读出加点字的读音吗?
(学生读加点字音)
(五)初读感知
过渡语: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再考考你们读完课文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学生齐读)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而且声音响亮。
(学生回答)
(六)疏通文意指导
过渡语:课文是不是讲了这样一件事呢?需要我们用心读懂,而读懂的前提是疏通文意。
1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词、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解疑。
温馨提示:
表述明确,语句通畅(年号,地名,物名等可不翻译)。
1、学生自渎自译。3分钟
2、小组合作释疑。2分钟
(七)解释字词
1、同桌1分钟合作竟答重点字词的解释。(看哪一组既快又准)
2、留空(学生在白板上圈出还不能解释的字词。)
(八)趁热打铁
过渡语:同学们很顺利地攻克了字词难关,说明小组合作默契而且高效。下面我们要趁热打铁,向难度更大的句子翻译挑战。尽量直译,老师出示一个直译的例子。
直译示例:(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地域、范围) (正当)(秋天田地里的庄稼。)
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成为秋天田地里庄稼的危害。
过渡语:遇到直译不通的,请意译。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自读自译,作好挑战的准备。大家有没有信心?开始。
1、学生结合屏幕上的词解再次准确地自读自译。(1分钟)
2、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完成余下句子的翻译。
3、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九)再读思考
过渡语:深入研读会提升我们思考的深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
1、《以虫治虫》这个标题中两个“虫” 老师分别用绿色和黑色,你能揣摩老师的用意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回答)
2、“以虫治虫”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3、现在大家能否给八(8)班酬勤园如何消灭菜虫来出谋划策?(学生回答)
(十)创作之趣
过渡语:简洁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但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有些简洁的句子很能引起我的奇思妙想,同学们仔细读读,看哪些句子能激起你的想像。
(学生回答)
文中有很多句子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如:
(1)“方为秋田之害。”
(2)“千万蔽地。”
(3)“遇子方虫,则以钳博之……”
……
请从这三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大胆的想像创作,使文章变得更生动有趣。
要求: 1、不可直译课文。
2、50——80字。
(学生写作4分钟,交流点评2分钟)
(十一)阅读链接
过渡语: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享受到了古文学习之趣。那老师推荐给大家另一篇篇幅短小,同样妙趣横生的文章。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盛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
注 释: (1)广南:地名。 (2)患:担心。 (3)以:用来。 (4)损失其实:它们的果实被咬坏。 (5)园户之家:种橘的农户。 (6)脬(pāo ,膀胱)。 (7)俟(sì,等待)
1、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大意。(学生同桌合作)
2、比较两篇文章内容上的不同点。(学生在材料纸上完成并回答)
《以虫治虫》中子方虫天敌傍不肯的出现是自然的,应运而生;这篇文章中虫子天敌养柑蚁的出现是人们有意而为之,有人为因素。而且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十二)课后作业
选读《梦溪笔谈》中一两篇有关科学的文章,深入理解“《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一至高的评价。
王朝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