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探讨(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9阅读:
字号:小|大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富有人文性、充满人情味和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甚至变成为一种应付考试的训练 。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学生在学语文课上享受到求知快乐。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播种机”和“收割机”,学生则不需要经过辛勤的耕耘就成为“知识仓库”,学生是被动地被教师装满仓,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情感,掌握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从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点。
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月迹》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 《我记忆中的童年》为题,把自己记忆中的童年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童年 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贾平凹先生描写的儿童寻月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童年。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这样,通过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来寻找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师要设法改变语文教学“一根粉笔、一支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 …”的教育思想。我在上《口技》这篇课文时,把课堂变戏台,请模仿能力强的同学表演文中的口技,让全班其余同学扮演台下的观众,并根据文中的描写表演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不仅重视课堂学习,更要多方面地把学习语文的触角深入到社会,把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狼》一文时,先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狼的漫画,并概括自己心目中狼的性格。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狼是一种凶残、狡黠、贪婪的动物,对其充满了憎恶的情感。这时,我就适时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现实社会:一些凶残的歹徒为了贪图安逸的生活享受,抢劫钱财,甚至杀人越货,严重危害社会;还有媒体上一再曝光的“黑心矿”的矿主,为了追求金钱利润,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全,违规违法生产。他们就像是凶残、狡黠、贪婪的狼。我们对这些“狼”不仅要憎恶,更要勇敢地与他们作斗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社会,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在上语文实践活动课“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这课时,通过下载相关视频,让直观了解新闻发布会的流程后,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走出家门,走上街头,观察社会,收集新闻发布会的第一手的资料。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充分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关键。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的生活是很封闭的,每天几乎是“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会使学生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因而缺少丰富的生活感受。教师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工厂、社区、工地……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让他们去参观、去实践;也可以带他们去野外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体味的闪光点,如果不留意就会稍纵即逝,而且初中学生的审美体系还不完善,所以,需要教师从旁暗示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丰富感受,强化感受。记得我曾在星期六兴趣活动课上,带领全班学生去学校临近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并要求他们写一篇作文。有些同学仅局限于按参观顺序“我看到了哪些景点”这一思维定势来写。于是,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发散思维,结果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有记叙发生在华西公园里的欢乐事,以叙事为主线的;有叙述“我”经历的一次新尝试,以“我”为主线的;有写登“万米长城“的劳累;有用童话体来写,以反映华西村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化为主线的;等等。这样,多方引导,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写出“自我”,表现个性,走出公式化的作文误区,作文具有了创新性,也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
五、教师要学会以情感为基础,亲近、尊重、热爱学生,用自己的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漠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这首诗时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祖国的深情,用自己对祖国的挚爱进行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全体学生。于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边读边想象,仿佛自己如同诗人,一起去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并誓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决心。教师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还借了助音乐 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扩展教学形式,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殿堂,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播种机”和“收割机”,学生则不需要经过辛勤的耕耘就成为“知识仓库”,学生是被动地被教师装满仓,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的情感,掌握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从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点。
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月迹》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 《我记忆中的童年》为题,把自己记忆中的童年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童年 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贾平凹先生描写的儿童寻月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童年。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这样,通过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来寻找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师要设法改变语文教学“一根粉笔、一支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 …”的教育思想。我在上《口技》这篇课文时,把课堂变戏台,请模仿能力强的同学表演文中的口技,让全班其余同学扮演台下的观众,并根据文中的描写表演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不仅重视课堂学习,更要多方面地把学习语文的触角深入到社会,把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狼》一文时,先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狼的漫画,并概括自己心目中狼的性格。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狼是一种凶残、狡黠、贪婪的动物,对其充满了憎恶的情感。这时,我就适时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现实社会:一些凶残的歹徒为了贪图安逸的生活享受,抢劫钱财,甚至杀人越货,严重危害社会;还有媒体上一再曝光的“黑心矿”的矿主,为了追求金钱利润,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全,违规违法生产。他们就像是凶残、狡黠、贪婪的狼。我们对这些“狼”不仅要憎恶,更要勇敢地与他们作斗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社会,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在上语文实践活动课“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这课时,通过下载相关视频,让直观了解新闻发布会的流程后,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走出家门,走上街头,观察社会,收集新闻发布会的第一手的资料。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充分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关键。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的生活是很封闭的,每天几乎是“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会使学生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因而缺少丰富的生活感受。教师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工厂、社区、工地……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让他们去参观、去实践;也可以带他们去野外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体味的闪光点,如果不留意就会稍纵即逝,而且初中学生的审美体系还不完善,所以,需要教师从旁暗示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丰富感受,强化感受。记得我曾在星期六兴趣活动课上,带领全班学生去学校临近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并要求他们写一篇作文。有些同学仅局限于按参观顺序“我看到了哪些景点”这一思维定势来写。于是,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发散思维,结果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有记叙发生在华西公园里的欢乐事,以叙事为主线的;有叙述“我”经历的一次新尝试,以“我”为主线的;有写登“万米长城“的劳累;有用童话体来写,以反映华西村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化为主线的;等等。这样,多方引导,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写出“自我”,表现个性,走出公式化的作文误区,作文具有了创新性,也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
五、教师要学会以情感为基础,亲近、尊重、热爱学生,用自己的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漠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这首诗时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祖国的深情,用自己对祖国的挚爱进行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全体学生。于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边读边想象,仿佛自己如同诗人,一起去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并誓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决心。教师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还借了助音乐 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扩展教学形式,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殿堂,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