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课型《黔之驴》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40阅读:
字号:小|大
课 题:《黔之驴》 (柳宗元) 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
课型模式:朗读、表演型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对驴与虎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加深对虎与驴形象的理解;
2、理解故事的深刻寓;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多角度探究寓意,把逼真、细腻的动作、心理描写寓于表演中。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设想: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知的《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导入,并介绍:
1、寓言:用通俗浅显的故事阐明深刻的道理。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二、朗读感知全文
1、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然后全班同学评点朗读情况,再齐读以下字词:
黔 好事者 窥 遁 骇 啮 狎 不胜 跳踉
2、听朗读,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理解全文。
3、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词句的含义。
4、体会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1)、“蔽、窥、稍”→体现虎的好奇、急、害怕
(2)、“憖憖然”→体现虎的小心谨慎
(3)、驴叫→体现虎心有余悸
小结:
虎 惧驴→ 识驴→戏驴→吃驴
5、形象:
虎: 机智 勇敢
驴: 外强中干 虚张声势
6、成语积累:
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三、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虎和驴,模仿虎、驴特有的动作和心理即兴表演,然后教师小结、指导,再请学生扮演。
五、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注意虎驴的形象。
六、领会寓意
1、将原文结尾的内容及译文材料印发给学生阅读:
原文: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者是焉,悲夫!
译文:哎,外形庞大的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取。像今天这样,可悲啊。
2、引导学生从虎、驴及作者的遭遇谈寓意。
七、总结全文
作者借此文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无才无能,外强中干而又毫无自知之明的上层人物。
八、布置作业
理解、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黔之驴(寓言)
柳宗元
驴 虎
形态:庞然大物 —— 以为神 畏驴
声音:鸣 —— 甚恐 ↓
动作:踢 —— 喜(技止此耳) 食驴
课型模式:朗读、表演型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对驴与虎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加深对虎与驴形象的理解;
2、理解故事的深刻寓;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多角度探究寓意,把逼真、细腻的动作、心理描写寓于表演中。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设想: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知的《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导入,并介绍:
1、寓言:用通俗浅显的故事阐明深刻的道理。可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二、朗读感知全文
1、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然后全班同学评点朗读情况,再齐读以下字词:
黔 好事者 窥 遁 骇 啮 狎 不胜 跳踉
2、听朗读,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理解全文。
3、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词句的含义。
4、体会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1)、“蔽、窥、稍”→体现虎的好奇、急、害怕
(2)、“憖憖然”→体现虎的小心谨慎
(3)、驴叫→体现虎心有余悸
小结:
虎 惧驴→ 识驴→戏驴→吃驴
5、形象:
虎: 机智 勇敢
驴: 外强中干 虚张声势
6、成语积累:
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三、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虎和驴,模仿虎、驴特有的动作和心理即兴表演,然后教师小结、指导,再请学生扮演。
五、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注意虎驴的形象。
六、领会寓意
1、将原文结尾的内容及译文材料印发给学生阅读:
原文: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者是焉,悲夫!
译文:哎,外形庞大的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取。像今天这样,可悲啊。
2、引导学生从虎、驴及作者的遭遇谈寓意。
七、总结全文
作者借此文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无才无能,外强中干而又毫无自知之明的上层人物。
八、布置作业
理解、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黔之驴(寓言)
柳宗元
驴 虎
形态:庞然大物 —— 以为神 畏驴
声音:鸣 —— 甚恐 ↓
动作:踢 —— 喜(技止此耳) 食驴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