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对七年级语文教材的评价和建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45阅读:
字号:|
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永林

我市初中语文使用人教版国标本教材已近两年,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满意的,所选文章较为活泼新颖,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道德等多个领域,有时代气息,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要求。对教师来说,教学空间较大,灵活性强,很有发挥的余地。至于教材的具体特色已有很多教育专家谈及,就不再赘述。这里仅就教材使用中的一些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教材专家。

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知识与能力教学体系是清楚的,但具体到分册教材就不太明晰了,教师必须自己去揣摩编者意图,随意性较大,能级梯度不太明显。每篇课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能力培养应把握怎样的分寸,教师与学生都是模糊的,因而教学起来前后重复较多,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教材把修辞知识编排在课后练习中,要求随文学习,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想法和愿望是好的,但对学生来说难以形成知识网络,不容易随时提取。而把语法知识放在附录里,真不知要不要教、什么时候教、怎样教。我们很希望编者能作出切合教学实际的说明。

阅读部分所选文章大多比较注重人文关照,思想性特别强,这对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过多的编排常使学生产生厌倦、反感心理。同时,长课文较多,认认真真读下来,要花费大半节课时间,教与学的时间就得不到保证,如过多的依赖课前预习,那既影响了课外阅读,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知是生活节奏加快还是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孩子也变得缺少耐性。另外,还有些课文是作者特别情绪化作品,不联系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写作背景是化不开的。例如《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风筝》等,只有附加参考材料才能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而这方面的资料在教材中提供得不多,是否能编排些,或提供书目、网址也行。



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口语交际在教材中似乎徒有虚名,因为设置在综合性活动中的话题太理想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较大,而且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可操作性较差。很多教师学生因资料的缺乏难以切实有效地开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建议编者在话题的选择上尽量考虑到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兴趣,在操作层面上也可设置些具体的要求。

写作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设计意图是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过程、占有素材,写文章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然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一来因多种原因活动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二来每次训练的目标不太明确,缺少系列性,作文教学仍处于无序状态。另外,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作文修改能力没有在教材得到具体的反映。因此,编者能否考虑在每册教材中给写作教学定个能级序列、按个具体目标,便于教师把握和操作。

关于课外古诗词的背诵,教师安排学生有计划地去背诵,但是学生觉得仅凭课文下面的一点注释要理解整首诗词似有困难。编者是否能加些简单的赏析,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当然,整个教材的编辑意图是很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思想的,但如何更符合教与学的实际,如何更贴近科学、日臻完善,还需要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邮箱: haimen4315@sina.com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