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渗透高中诗歌教学的尝试案例(语文版七年级选修教学反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53阅读:
字号:小|大
流行歌曲渗透高中诗歌教学的尝试案例
一、案例描述
在文学作品形式中,诗歌并不为我所喜欢。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两个教学单元的古代诗歌。这样我在诗歌教学中,感到较为棘手是诗歌的示范朗读和意境的导析。我也直言不讳,告诉学生我不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我是避短,于学生是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需要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在具体的语境中悟得;同时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习得。
教到第二单元,我准备教学《虞美人》时,丽丽同学突然“发难”:“老师,你都是让我们朗读,你怎么不范读呢?”对学生抛过来的“绣球”怎么办呢?正无可奈何准备硬着头皮“范读”时,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歌曲《一江春水向东流》(课后上网查询,是邓丽君演唱的)。于是我问学生:“谁会唱?”学生一哄而起:“老师,你给我们唱一唱吧。”我问学生:“真的不会唱吗?”学生都说不会。“那我就敢唱了”,学生热烈鼓起掌。我虽不是准腔准调地唱完,竟然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老师,教我们唱吧!”其实我也是音乐盲,只是跟着卡拉OK学哼了几句,教学生唱歌岂不比范读更难为,但既然误入歧途,弄巧成拙,学生兴趣那么高,只得顺应民心吧。于是放弃课堂教学预设,生成为教唱歌曲的“音乐课”了。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诗词教学,学生总忘不了问一句:“老师,这首词你会唱吗?”就这样,学生学会了《月满西楼》(《一剪梅》)、《秋水伊人》(《蒹葭》)、《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等。应该承认,这些词曲谱得实在好,切合诗词意境,曲调抒情优美,便于吟唱。虽然被我的跑调糟蹋得失色不少,但学生还是认真跟唱,其乐融融。这些歌曲有的是学生冒出来的,如教苏轼的《江城子》时,学生在参考书中看到《水调歌头》,问起的;有的是我在讲课中突然串联起来的,如执教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从返乡探亲的游子老泪横流的情境中,突然联想到费翔的《故乡的云》。
二、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带给我两个疑问、思考:语文课变成学唱流行歌曲的音乐课合适吗?流行歌曲渗透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会不会冲击语文学科本身的言语教学,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探究呢?经过反思、探究,我认为流行歌曲渗透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意义在于:
1、音乐可以强化记忆,以唱促背,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古诗文之苦,在乐学会唱中也就记住了诗词。
2、音乐调节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与疲态,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调动和平抑情绪等作用。
3、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感悟与意境领会。学生在满怀兴趣的吟唱中,促进对文学作品形象的顿悟,感受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音乐的美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形象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
港台流行歌曲成为我在高三册语文诗歌教学中,不经意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由此引发我对课程资源生成与开发的关注,启发我和学生一起动手,下载歌曲翻录磁带,引进唐宋诗词吟诵VCD光盘,以弥补我自身素养的不足。此外,外出旅游的照片,主题邮票,国庆黄金周,神六遨游太空,都成为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课程资源。不断生成和补充的课程资源,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和学生参与文本建构的积极性。当然,生成的课程资源应该与文本紧密结合,不能取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否则,缺乏语感、内涵的感悟和体验,会影响学生对文本建构的参与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案例描述
在文学作品形式中,诗歌并不为我所喜欢。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两个教学单元的古代诗歌。这样我在诗歌教学中,感到较为棘手是诗歌的示范朗读和意境的导析。我也直言不讳,告诉学生我不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我是避短,于学生是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需要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在具体的语境中悟得;同时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习得。
教到第二单元,我准备教学《虞美人》时,丽丽同学突然“发难”:“老师,你都是让我们朗读,你怎么不范读呢?”对学生抛过来的“绣球”怎么办呢?正无可奈何准备硬着头皮“范读”时,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歌曲《一江春水向东流》(课后上网查询,是邓丽君演唱的)。于是我问学生:“谁会唱?”学生一哄而起:“老师,你给我们唱一唱吧。”我问学生:“真的不会唱吗?”学生都说不会。“那我就敢唱了”,学生热烈鼓起掌。我虽不是准腔准调地唱完,竟然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老师,教我们唱吧!”其实我也是音乐盲,只是跟着卡拉OK学哼了几句,教学生唱歌岂不比范读更难为,但既然误入歧途,弄巧成拙,学生兴趣那么高,只得顺应民心吧。于是放弃课堂教学预设,生成为教唱歌曲的“音乐课”了。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诗词教学,学生总忘不了问一句:“老师,这首词你会唱吗?”就这样,学生学会了《月满西楼》(《一剪梅》)、《秋水伊人》(《蒹葭》)、《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等。应该承认,这些词曲谱得实在好,切合诗词意境,曲调抒情优美,便于吟唱。虽然被我的跑调糟蹋得失色不少,但学生还是认真跟唱,其乐融融。这些歌曲有的是学生冒出来的,如教苏轼的《江城子》时,学生在参考书中看到《水调歌头》,问起的;有的是我在讲课中突然串联起来的,如执教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从返乡探亲的游子老泪横流的情境中,突然联想到费翔的《故乡的云》。
二、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带给我两个疑问、思考:语文课变成学唱流行歌曲的音乐课合适吗?流行歌曲渗透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会不会冲击语文学科本身的言语教学,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探究呢?经过反思、探究,我认为流行歌曲渗透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意义在于:
1、音乐可以强化记忆,以唱促背,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古诗文之苦,在乐学会唱中也就记住了诗词。
2、音乐调节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与疲态,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调动和平抑情绪等作用。
3、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感悟与意境领会。学生在满怀兴趣的吟唱中,促进对文学作品形象的顿悟,感受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音乐的美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形象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
港台流行歌曲成为我在高三册语文诗歌教学中,不经意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由此引发我对课程资源生成与开发的关注,启发我和学生一起动手,下载歌曲翻录磁带,引进唐宋诗词吟诵VCD光盘,以弥补我自身素养的不足。此外,外出旅游的照片,主题邮票,国庆黄金周,神六遨游太空,都成为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课程资源。不断生成和补充的课程资源,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和学生参与文本建构的积极性。当然,生成的课程资源应该与文本紧密结合,不能取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否则,缺乏语感、内涵的感悟和体验,会影响学生对文本建构的参与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联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