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0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2、抓住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艺术特色,理解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1、提高文学欣赏的水平。
2、欣赏体会学习猴王敢当大任的性格。
教学重点:把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2、抓住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把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猴哥》,创设情景。待学生入座后,教师导入: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大家都会想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可爱可敬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大家知道这个形象出自于哪一部作品吗?它的作者是谁?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和《西游记》?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是《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的是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历史,第二部分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三部分是取经的经过。)这个孙悟空,他还有个外号叫什么呢?(齐天大圣/美猴王)那大家知这猴王美在哪里,他一个猴子又是如何称王的呢?(板书课题)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
1、 划出你不认识的字词,并进行积累(回去抄写三遍)。
镌 juān迸裂bènɡ麋鹿mí瞑目mínɡ石碣jié 涧jiàn 天造地设 滔滔不绝 力倦神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标记自然段的序号,讨论整理课文的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1)石猴出世——开端
(2)山间生活——发展
(3)发现瀑布——发展
(4)发现洞天,携众搬家,被拥为王——高潮和结局
三、再读课文品味:
讨论:读完了课文,我们对这个石猴的“美”已有了感性的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理性的分析,——怎样美?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先看看从几方面表现:讨论明确——动作和语言
□动作描写:讨论明确
1、“食、饮、采、觅”四个动词及四个整齐的短句写出了他在山间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他好动、爱闹的性格。(语言准确、生动,言简意赅)
2、“瞑、蹲、纵、跳”,表现了他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3、入洞以后的四“看”,写出了动作的敏捷,观察的细致,表现他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的特点。
□语言描写:讨论明确
1、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一个“高”,写出了石猴的勇敢无畏,连呼“我进去”又表现了他急于表现、展示自我的胆量。
2、石猴提议大家搬到洞内去住,表现了他的聪明,过人的见识的特点及能为大众着想的思想。
3、要求大家兑现诺言,表现了他勇于为王、当仁不让的性格特点。
归纳:通过动作和语言,刻画了石猴胆量超群、本领高强、顽皮活泼、争强好胜 、智慧灵巧、敢说敢做、当仁不让的性格。(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紧扣人物的言行表现,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正是它的性格,使他成了众猴之王。
四、归纳小结:
《西游记》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作者在这一艺术形象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在人们心目中也是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孙悟空的主要特征是敢于斗争,蔑视皇权,勇于造反,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武机智,在课文中,我们从“美猴王”身上就可以看出孙悟空的许多鲜明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
1、讨论并归纳本文的主旨和写作上的特点。
2、课外阅读《西游记》,各选一个关于孙悟空的精彩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分析该故事反映了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
3、假如悟空给你一根他的毫毛,你将拿它做什么或将用它来实现你的什么愿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请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断。
以上内容要求下节课给大家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艺术特色,理解写作特点。
2、拓展: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美猴王》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了美猴王的性格特征,谁来回顾一下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塑造猴王的形象的?通过这些手法表现了猴王的哪些性格特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文已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接下来一起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二、概括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灵巧、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
三、讨论归纳本文的艺术特点:
1、情节清晰、内容完整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观察入微、抓住特征
4、语言通俗,生动简洁
四、根据你的了解,谈谈悟空的故事。
要求:1、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简要的讲明故事的经过。
2、分析此故事中悟空的性格与美猴王文中猴王性格的关联。
五、悟空有这样高强的本领,假如我们有了一根悟空的毫毛该多好呀。假如你真的有了这样的毫毛,你要拿它做什么呢?为什么会在这样奇特的想法呢?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与分享。
六、归纳小结。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发现大家都有美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一颗爱心和一腔热血,确实是令人感动的。但怎样才能让大家的想象和愿望变成现实呢?我想,只有大家趁这人生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只有能力越大的人,才能担负起更重的责任!就像悟空一样,因为他本领最大,在斩妖斗魔中贡献也就最大。
附板书设计:
情节 形象(动作、语言)
开端——石猴出世
发展——
高潮结局——
知识目标:
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2、抓住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艺术特色,理解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1、提高文学欣赏的水平。
2、欣赏体会学习猴王敢当大任的性格。
教学重点:把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2、抓住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把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猴哥》,创设情景。待学生入座后,教师导入: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大家都会想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可爱可敬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大家知道这个形象出自于哪一部作品吗?它的作者是谁?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和《西游记》?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是《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的是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历史,第二部分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三部分是取经的经过。)这个孙悟空,他还有个外号叫什么呢?(齐天大圣/美猴王)那大家知这猴王美在哪里,他一个猴子又是如何称王的呢?(板书课题)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
1、 划出你不认识的字词,并进行积累(回去抄写三遍)。
镌 juān迸裂bènɡ麋鹿mí瞑目mínɡ石碣jié 涧jiàn 天造地设 滔滔不绝 力倦神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标记自然段的序号,讨论整理课文的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1)石猴出世——开端
(2)山间生活——发展
(3)发现瀑布——发展
(4)发现洞天,携众搬家,被拥为王——高潮和结局
三、再读课文品味:
讨论:读完了课文,我们对这个石猴的“美”已有了感性的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理性的分析,——怎样美?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先看看从几方面表现:讨论明确——动作和语言
□动作描写:讨论明确
1、“食、饮、采、觅”四个动词及四个整齐的短句写出了他在山间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他好动、爱闹的性格。(语言准确、生动,言简意赅)
2、“瞑、蹲、纵、跳”,表现了他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3、入洞以后的四“看”,写出了动作的敏捷,观察的细致,表现他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的特点。
□语言描写:讨论明确
1、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一个“高”,写出了石猴的勇敢无畏,连呼“我进去”又表现了他急于表现、展示自我的胆量。
2、石猴提议大家搬到洞内去住,表现了他的聪明,过人的见识的特点及能为大众着想的思想。
3、要求大家兑现诺言,表现了他勇于为王、当仁不让的性格特点。
归纳:通过动作和语言,刻画了石猴胆量超群、本领高强、顽皮活泼、争强好胜 、智慧灵巧、敢说敢做、当仁不让的性格。(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紧扣人物的言行表现,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正是它的性格,使他成了众猴之王。
四、归纳小结:
《西游记》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作者在这一艺术形象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在人们心目中也是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孙悟空的主要特征是敢于斗争,蔑视皇权,勇于造反,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武机智,在课文中,我们从“美猴王”身上就可以看出孙悟空的许多鲜明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
1、讨论并归纳本文的主旨和写作上的特点。
2、课外阅读《西游记》,各选一个关于孙悟空的精彩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分析该故事反映了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
3、假如悟空给你一根他的毫毛,你将拿它做什么或将用它来实现你的什么愿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请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断。
以上内容要求下节课给大家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艺术特色,理解写作特点。
2、拓展: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美猴王》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了美猴王的性格特征,谁来回顾一下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塑造猴王的形象的?通过这些手法表现了猴王的哪些性格特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文已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接下来一起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二、概括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灵巧、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
三、讨论归纳本文的艺术特点:
1、情节清晰、内容完整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观察入微、抓住特征
4、语言通俗,生动简洁
四、根据你的了解,谈谈悟空的故事。
要求:1、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简要的讲明故事的经过。
2、分析此故事中悟空的性格与美猴王文中猴王性格的关联。
五、悟空有这样高强的本领,假如我们有了一根悟空的毫毛该多好呀。假如你真的有了这样的毫毛,你要拿它做什么呢?为什么会在这样奇特的想法呢?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与分享。
六、归纳小结。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发现大家都有美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一颗爱心和一腔热血,确实是令人感动的。但怎样才能让大家的想象和愿望变成现实呢?我想,只有大家趁这人生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只有能力越大的人,才能担负起更重的责任!就像悟空一样,因为他本领最大,在斩妖斗魔中贡献也就最大。
附板书设计:
情节 形象(动作、语言)
开端——石猴出世
发展——
高潮结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