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课醇生喜爱《妙趣拟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1阅读:
字号:小|大
我认为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飞跃。所谓反思是指新教师应善于总结学习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达到成长的质的飞跃。实践是中心,反思是中心之关键。在反思中,自己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虽然这份教案曾几易诸稿,但语文教学课堂的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对课堂中的一切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结合备课时的构想及操作中的实况谈谈这节课的优点与不足。
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以其命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的弊端,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是受聚合思维的影响,话题作文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拟的标题,由于思维不畅,存在雷同单一的弊病,丧失了标题作为文章眼睛的传情达意的功能。本文拟从思维的角度,探讨初中话题作文拟题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对策。
话题作文,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或关照,运用联想、想象、辩证、批判、发散、聚敛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
话题作文很受欢迎,因为话题作文以其宽松、开放、灵活的特点,彻底打破了套在学生身上的旧框框,给“新八股”迎头一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以说,这一命题形势为中学作文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水,让人倍受鼓舞。由于受聚合思维的消极影响,学生在写话题作文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最集中的问题就是拟题。亲情是我们息息相关的,我要求学生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结果直接以“亲情”为题目的占了55.3%,其他的占了44.7%,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只有一个——《灯光下的微笑》,这样的一种现状,让人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分析每篇作文的题目,发现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题文不符,比如《安详》;2、过于宽泛,大而无当,比如《亲情》;3、俗套。比如《母亲的温暖》。我觉得问题的症结除了学生把“话题”和“题目”这两个概念混淆以外,主要还是思维不畅的原因。研究表明,初中生思考问题往往朝一个方面聚敛前进,容易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这样看来,拟题的单一实际上是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我设想帮助学生摆脱消极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推陈一新,从不同角度获得拟题的途径和方法,思路一下子开拓了,如:《父爱如山》、《父爱如水》、《明月何时照你还》等等,学生思维越来越开阔,想到的好题目也越来越多,此时也掀起了本节课的高潮。
首先分析清楚“话题”和“题目”两个概念的区别,第五单元是以 “亲情”为话题的文章,内容情真意切,题目如此多样,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结合课文学习,选择部分课文,结合文中关键句,要求学生分析标题或重新给课文拟定一个标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发散性。比如教学鲁迅的《风筝》,我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请你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给课文的标题加上适当的定语,已表明这是怎样的风筝。”短暂的思考过后,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言了,说法五花八门,如:
渐渐远去的风筝
熟悉而又陌生的风筝
与我有隔膜的风筝
不值得留恋的风筝
融入手足情的风筝
令人痛苦的风筝
风筝上的悔恨
无法忘却的风筝
通过学生所拟的标题,不难看出,这个教学设计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广阔的领域。
我对学生说:“世界上的文章是丰富多彩的,一篇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丰富多彩的。文章的标题,可以从这个角度拟定,也可以从那个角度拟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拟题方法。学生的思维敢于标新立异,向纵深发散。
上公开课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展示,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体现,某种意义上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更不可能出彩。这次我上课的课题是关于作文拟题,结构比较简单,就是讲解方法和讨论练习,要使这节课能够出彩,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参与讨论,所以在这方面,我花了不少功夫,从上课的效果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1、中低年级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歌曲等感兴趣。因此以生动有趣、优美动听的音乐导入,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关系,学生“对话”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多方面多渠道的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敢讲、敢说。
3、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让学生上台来写下他们拟的关于“亲情”的题目。由于是公开课,学生有点羞涩,只有五六个人上台来写,我灵机一动,说道:没有上来的同学回去就写关于“亲情”的600字作文。哗啦——一听这话,讲台上涌现了那些刚才犹豫不决的学生,哇!二十多人,争先恐后,好一番热闹景象啊!,如果不及时阻止,白板不够写,可能会写在白墙上哟!白板上拟的标题,五花八门,精彩丰富。为我接下来讲拟题的原则及方法,铺好了路子。这种以师助生,以生教生的教学模式,形象、直观地帮助有疑惑的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在新时期做一名教师不容易,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师更不容易,尤其是做一名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包容的范围太广博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理智情感、人情世故,这些都是积累,都是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素材。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总结、内化教学前辈对我的教诲,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细致备课、悉心上好每节课,积累知识、累积生活。当哪一天能够在课堂上举重若轻,润物无声,我想那才算是真正踏进了语文教学艺术的殿堂了。
抛砖引玉,瑕瑜互见,执教本课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值得批评指正的。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飞跃。所谓反思是指新教师应善于总结学习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达到成长的质的飞跃。实践是中心,反思是中心之关键。在反思中,自己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虽然这份教案曾几易诸稿,但语文教学课堂的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对课堂中的一切还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结合备课时的构想及操作中的实况谈谈这节课的优点与不足。
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以其命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的弊端,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是受聚合思维的影响,话题作文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拟的标题,由于思维不畅,存在雷同单一的弊病,丧失了标题作为文章眼睛的传情达意的功能。本文拟从思维的角度,探讨初中话题作文拟题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对策。
话题作文,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或关照,运用联想、想象、辩证、批判、发散、聚敛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
话题作文很受欢迎,因为话题作文以其宽松、开放、灵活的特点,彻底打破了套在学生身上的旧框框,给“新八股”迎头一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以说,这一命题形势为中学作文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水,让人倍受鼓舞。由于受聚合思维的消极影响,学生在写话题作文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最集中的问题就是拟题。亲情是我们息息相关的,我要求学生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结果直接以“亲情”为题目的占了55.3%,其他的占了44.7%,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只有一个——《灯光下的微笑》,这样的一种现状,让人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分析每篇作文的题目,发现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题文不符,比如《安详》;2、过于宽泛,大而无当,比如《亲情》;3、俗套。比如《母亲的温暖》。我觉得问题的症结除了学生把“话题”和“题目”这两个概念混淆以外,主要还是思维不畅的原因。研究表明,初中生思考问题往往朝一个方面聚敛前进,容易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这样看来,拟题的单一实际上是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我设想帮助学生摆脱消极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推陈一新,从不同角度获得拟题的途径和方法,思路一下子开拓了,如:《父爱如山》、《父爱如水》、《明月何时照你还》等等,学生思维越来越开阔,想到的好题目也越来越多,此时也掀起了本节课的高潮。
首先分析清楚“话题”和“题目”两个概念的区别,第五单元是以 “亲情”为话题的文章,内容情真意切,题目如此多样,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结合课文学习,选择部分课文,结合文中关键句,要求学生分析标题或重新给课文拟定一个标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发散性。比如教学鲁迅的《风筝》,我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请你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给课文的标题加上适当的定语,已表明这是怎样的风筝。”短暂的思考过后,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言了,说法五花八门,如:
渐渐远去的风筝
熟悉而又陌生的风筝
与我有隔膜的风筝
不值得留恋的风筝
融入手足情的风筝
令人痛苦的风筝
风筝上的悔恨
无法忘却的风筝
通过学生所拟的标题,不难看出,这个教学设计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广阔的领域。
我对学生说:“世界上的文章是丰富多彩的,一篇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丰富多彩的。文章的标题,可以从这个角度拟定,也可以从那个角度拟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拟题方法。学生的思维敢于标新立异,向纵深发散。
上公开课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展示,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体现,某种意义上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更不可能出彩。这次我上课的课题是关于作文拟题,结构比较简单,就是讲解方法和讨论练习,要使这节课能够出彩,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参与讨论,所以在这方面,我花了不少功夫,从上课的效果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1、中低年级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色彩、图像、动画、故事、歌曲等感兴趣。因此以生动有趣、优美动听的音乐导入,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这一切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关系,学生“对话”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多方面多渠道的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敢讲、敢说。
3、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让学生上台来写下他们拟的关于“亲情”的题目。由于是公开课,学生有点羞涩,只有五六个人上台来写,我灵机一动,说道:没有上来的同学回去就写关于“亲情”的600字作文。哗啦——一听这话,讲台上涌现了那些刚才犹豫不决的学生,哇!二十多人,争先恐后,好一番热闹景象啊!,如果不及时阻止,白板不够写,可能会写在白墙上哟!白板上拟的标题,五花八门,精彩丰富。为我接下来讲拟题的原则及方法,铺好了路子。这种以师助生,以生教生的教学模式,形象、直观地帮助有疑惑的学生解决了疑难问题。
在新时期做一名教师不容易,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师更不容易,尤其是做一名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包容的范围太广博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理智情感、人情世故,这些都是积累,都是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素材。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总结、内化教学前辈对我的教诲,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细致备课、悉心上好每节课,积累知识、累积生活。当哪一天能够在课堂上举重若轻,润物无声,我想那才算是真正踏进了语文教学艺术的殿堂了。
抛砖引玉,瑕瑜互见,执教本课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值得批评指正的。
马乾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