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七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1阅读:
字号:小|大
清潭中学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的人物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能学会观察不同的人物特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鲜明地展示出人物的个性并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4、能依据不同的对象、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自己采访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培养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5、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贝多芬传》 2课时
《一面》 1课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2课时
《赵普》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内容安排上主题是“人物风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的人物,有音乐大师贝多芬;有建筑大师贝聿铭;有文学巨匠鲁迅;有宋代丞相赵普还有开国总理周恩来。对这些人物,学生对他们有的不是了解和熟悉,更谈不上喜欢,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很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很是关键。教师要力争自己或者跟学生一起创设一些情景,使教学拓展和能力迁移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人物身上、多个角度和侧面,去领略芸芸众生中的人物风采,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一定的升华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人物的形象,学习人物的精神和品格。作为教师,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学习本单元,决不是只简单的学习文中写到的几个人物,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一个人物和评价一个人物,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人生启迪。做到课内外打通,不局限于课本,也不脱离开课本,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升华。如果学完本单元学生能对人物传记发生兴趣,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得到启迪,学会做人,那就成功了。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语:明确任务 听讲
2 布置活动:让学生查阅字典 学生查字典了解“风采”的含义
3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讨论结合提示谈自己对“人物风采”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开展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比较探究;中西建筑风格的比较等等) 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可就中学生的追星问题的利弊开展辩论或以“我心目中的某位名人”开展演讲比赛等等。) 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价内容:
1、你明白什么是人物的风采吗?
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4、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自我反馈
2 小结: 自我小结
第2课时 《贝多芬传》(一)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活历程,结合课文说说你眼里的贝多芬。
课前学习:阅读《贝多芬传》,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欣赏其主要作品;准备贝多芬的作品。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布置任务:结合课文说一说贝多芬的创作历程 再读课文,思考,组内交流,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画出精彩的语句 阅读、勾画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3 布置任务:通过精彩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怎样的一种情感? 再读课文,思考,组内交流,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请用一句评价性的语言概括贝多芬的创作过程和生活经历 思考、发表见解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贝多芬的作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推荐并欣赏贝多芬的作品,谈感受。
课后学习:到网上搜寻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加深对贝多芬的认识。
第3课时 《贝多芬传》(二)
学习目标: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课前学习:阅读月光曲传说,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风采。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的体会 谈体会
2 创设问题情境:贝多芬的生活历程用文中的词语可概括为“苦难”然而他是怎样面对的,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思考、圈画、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点拨、评价 交流
3 学习评价: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情感体验,从贝多芬身上对你今后的做人有哪些收益? 思考、自由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怎样认识“当代歌星的富有与贝多芬生活的窘迫”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参与活动 畅所欲言
课后学习:
1、 贝多芬获得了成功,请你以朋友身份给他写封信表达你对他的祝贺或谈谈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以“走近贝多芬”为专题,自己组合办一期小报,在班级内评比,交流。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文
本
资
源 《贝多芬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成书时间:1903年
类别:传记
版本推荐:安徽文艺出版社版
第4课时 《一面》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结合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感受。
3、学会观察人物,粗细得体,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了解鲁迅。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中的疑难和对鲁迅的了解。 交流
2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你对文题是怎样理解的?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阅读、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请学生划出对鲁迅描写的语句 阅读、勾画
2 问题创设:作者重点描写了鲁迅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4 作者通过描写展示了鲁迅的哪些人格魅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学习和发扬鲁迅的哪些风采? 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为同学或老师作“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让学生描写同学或任课老师的外貌 写片段、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到网上浏览有关鲁迅的网站,向父母或亲属介绍你了解的鲁迅。
2、以“我与 见了一面”为题写一篇周记课下与同学交流分享。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文
本
资
源
《中国人的气质》—:(美国)亚瑟•亨•史密斯
《回忆大哥鲁迅》周建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萜流》编校后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第5课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习用探究的方法对内容或人物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课前学习:1、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2、读课文识字词。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让学生自读课文,对本课内容质疑 阅读、质疑
2 组织学生交流,调动学生释疑,随机点拨 交流疑难
3 对三个小标题的内容,你最喜欢哪一处,谈谈理由? 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布置任务让学生讨论:明确小标题与文题的关系,为文中的小标题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标题, 思考、交流
2 问题创设: 贝聿铭在建筑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你是怎样看待的?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4 学习评价:小组探究,“从贝聿铭身上我感受到了……” 结合内容思考、探究
5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小组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放歌曲录音 谈感受
课后学习:1、选做发展性评价手册。
2、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上网操作知识。
第6课时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二)
教学目标:
1、 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感受贝聿铭的建筑成就。
2、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进一步了解贝聿铭的人物风采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贝聿铭的网址。
课堂学习: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
1、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第一块:网上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提供网址和搜索引擎让学生(1)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2) 读一读最喜欢的内容。
明确任务要点
2 巡视、指导 上网搜索、下载、
3 组织交流资料 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第二块:回归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任务:搜集贝聿铭设计的国内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的内容比较。 内容比较、看图说话
2 组织学生发言 发表看法
3 激发学生置疑: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问题 思考
4 让学生说一说喜爱的建筑,谈出理由。 交流
5 评价 谈收获
第三块:语文活动: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活动的设计(去参观某建筑物、未来学校、2008年奥运馆的设计比赛) 学生自由讨论,初步生成方案
提供资源 见光盘内容。
课后学习:1、给贝聿铭写邀请书,请他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设计奥运馆。
第7课时 赵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组织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
2 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 交流疑难、释疑
3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2 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评价赵普: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编创课本剧“赵普的一天”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改编 小组合作编演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2、阅读《论语》写感受。
第8、9、10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走近人物,观察人物,再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语人物贵在写出个性的鲜活。教师也结合课文的学习也可适时引导学生写自己所熟悉的或做些值得探究的角度进行习作,鼓励学生扩大涉猎范围,丰富各科知识,培养观察和思考、探究的习惯。这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任选一部作品,重点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描绘出来富有个性的。水浒传108将,红楼梦众多人物,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西游记中的众妖魔。)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人物,运用描写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与个性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自学 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写作指导 口头完成习题一
课后学习:观察自己的一位亲人或邻居
第九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提供参考题目:“我眼中的 ;我心目中的 ;我从 身上学到了 ”等 学生讨论自定也克以
2 明确写作要求 写作
3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1课时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风采的关注,促使学生想与他人对话的意愿,使学生投身口语交际活动,围绕某一话题,确定对象做回记者采访,用语文明得体,品尝与人进行成功交流的快乐!(要创设情景,班级班干管理班级答记者问;就学校某一问题采访校长或部门领导写一篇校长访谈录在班上交流;班级开展某一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后,学生回家采访父母观后感受;开展采访比赛看学生谁采访的人名气大,内容有价值这是学生胆识和智慧的较量……)
课时目标:学会采访人物,文明得体地与采访对象进行口语交际。
课前学习:复习上册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人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让学生自学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阅读
2 让学生谈自学体会 交流
3 创设情景 扮演角色,开展采访活动
课后学习:完成一次采访,把采访记录在班级内与同学交流。
第1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A)专题交流,师生互动评价。
(B)根据“1、”中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开展辩论“中学生追星利与弊”“我从第一单元的某个人物身上获得的启迪“演讲比赛等等。
第13课时
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申骞
单元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乐趣,珍惜金色年华。
2. 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3. 修改文章能删繁就简,使文章自然流畅。
4.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
5.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1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2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课时
《柳叶儿》 1课时
《三棵枸杞豆》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 1课时
学习资源:
1. 图书资源:
《朝花夕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安忆散文》 华夏出版社
《中国名人谈少儿时代——苦涩的梦》 北京大学中国名人丛书编委会
《中国名人谈少儿时代——脚印》 北京大学中国名人丛书编委会
《中国名人谈少儿时代——风雨时代》 北京大学中国名人丛书编委会
3. 影视资源:
《五月八月》、《三毛从军记》
教材分析:
童年是金色的。这里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画卷。有人的童年,受到呵护,也尝到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有人的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也留下了社会的印记;有人的童年,远未定型,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童年趣事”,这与七年级教科书(上册)的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对于这样的主题,学生会感觉到跟自己的生活比较接近,有话可讲。因而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可进一步将之写作成文,做到条理清楚、生动形象。但本单元教师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局限于“趣”上,事实上课文编写的时候,就已经蕴含道理:《柳叶儿》中的“我”在那个年代受到了家人的呵护,也尝到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单纯可爱,可身上也留下了当时社会的印记; 《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主人公年纪尚小,远未定型,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对独立的要求、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颗枸杞豆》中三叔的一事无成与“我”后来的成功说明了应当把握今天,珍惜现在的金色年华。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应当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教学过程
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讨论、交流
4. 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
2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
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第二学时:《我们家的男子汉》
学习目标:1.回味童年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美好。
2. 写人记事注意抓住特点,写出个性特征。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中的疑难 交流
2 创设问题情境:文中“我们家的男子汉”指的是才几岁的小孩子,为什么说他是男子汉,仅仅是因为他是男人吗?发表自己的看法。 读课文,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4
第二块:评价性阅读,感受文章的优美与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阅读、勾画
2 组织学生发言 发表看法
3 引导、归纳学生发言 归纳文章的特点
4 有人说:“一岁看老”,人的童年,却表现出了未来的某些个性,你认为文中的“他”表现出了哪些未来的个性? 思考、讨论
5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课后学习:1. 摘抄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2. 回家把课文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讲讲你小时候的事。把它们记下来,准备讲给全班同学听。
第三学时《我们家的男子汉》
学习目标:回味童年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美好。
抓住重点和特征具体细致讲述故事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学习: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整理父母所讲的童年故事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回顾作者写作方法——细腻的描写、生动风趣的语言,布置故事会的要求 回顾、听讲
2. 学生组织、讲述童年趣事(最好结合童年的物品、照片等进行讲述) 倾听、讲述、思考评价
3. 组织交流、评价(抓住最能吸引人的事情讲了吗,语言生动、风趣吗?) 交流,小组互评
4. 组织思考:结合讲的故事,你能看出演讲者有哪些特征吗? 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摘抄课文中富有哲理、给你启迪的句子。
第四学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学习:1.查资料,了解鲁迅,阅读《朝花夕拾》。
2. 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和他的作品 交流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给文章换一个标题或者对文章的标题进行短语扩充,加上适当的修饰语 阅读、思考
3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4 问题创设:文章的题目中提到的这两处地方,结合文章说说作者更加偏爱哪一处地方,为什么? 讨论、思考
5.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回答
课后学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两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第五学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体会作者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模仿训练。
课前学习:划出文章中最喜欢的语句,进行摘抄和朗读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请同学速读课文开头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 速读课文、尝试复述
2 组织交流 倾听、评价
3 速读“美女蛇”的故事,读后记住故事情节。老师请一位同学到台前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不必背课文,力求有感染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速读故事、准备讲故事
4 请人讲述故事 倾听、补充或更正、评价、。评议这位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
5 布置任务:朗读冬天百草园的内容,并准备表演捕鸟动作。 朗读、体验
6 组织表演、评价 表演、评价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
7 范读寿先生读书一节 欣赏、评价
8 组织学生模仿朗读 模仿、朗读
课后学习:
选做下列练习:1.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2. 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3.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第六学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研究品味,抓住文中语言信息分析、评价人物,对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课前学习: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搜集有关本文的欣赏、评价。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交流课后选做的练习 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
2.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3. 创设问题情境:(1)你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 (2)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3)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还是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 ?
(4)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你又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5.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课后学习:将小组讨论的问题整理成文。
第七学时 《柳叶儿》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课前学习:向长辈了解过去的艰苦岁月;读课文识字词。
课堂学习:
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调查:同学们现在过节一般都吃些什么?(感受今天的生活) 思考、回答
2. 询问:你知道过去人们贫困的时候都吃些什么吗? 交流
3.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课文所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觉得柳叶儿好吃吗? 小组讨论
4. 引导、综合、归纳 形成观点
诵读欣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课件配乐散文《柳叶儿》 聆听、欣赏
2. 部分学生配乐诵读。 认真听读
3.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4. 结合配乐散文再来理解文章主题 发表观点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发放课外阅读材料刘绍棠《榆钱饭》、张洁《挖荠菜》 阅读文章
2. 布置任务:比较3篇文章的异同 组内协作学习、交流
3.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4. 学习评价:通过本文,我学到了—— 自我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调查一下:今天的人们吃不吃树叶、野菜?如果吃的话,与课文所写的情况是否
相同?请你作一个书面回答。
第八学时 《三颗枸杞豆 》
学习目标:1.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解决问题。
2.珍惜童年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课前学习:自学课文、制作完成读书卡片(一)、(二)
《三颗枸杞豆》 (一) 作者:
积
累 生字
词汇
语
言
其 他
《三颗枸杞豆 》读书卡片(二) 作者:
主题
选材
组材
质疑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卡片(一) 交流生字词,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
2. 对学生提出的基础知识给以适当点拨、强调 听讲
3. 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卡片(二) 发表个人观点
4. 组织学生交流,调动学生释疑,随机点拨 交流疑难
5. 综合各方观点,解决疑问 发表意见
6. 提升质疑:“我”童年的乐园是门前山沟里的小树林,鲁迅童年的乐园是百草园,你童年的乐园呢?这三个童年各“乐”在哪里?和以后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阅读、思考
7.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得出个人的体验结论。
课后学习:搜集各种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假如让你遇上了年轻的三叔,你该如何劝说三叔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第八、九、十学时 写作
学习目标:学习抓住特点,线索清楚地记事写人。
第8学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2.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让学生说哪些文章线索特别清楚,值得学习。 回顾所学文章,在回顾中进一步体会什么是线索,怎样用好线索
3. 写作指导,随机点评学生口头设想 口头设想练习二、评价他人口头设想
第9学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请他人帮忙修改
第10学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1学时 口语交际——劝告
学习目标:学习在说话中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或正面引导,或直话曲说,用婉转的话语打动对方。
课前学习:搜集成功劝说他人的事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自学短文《劝说》 自主学习,圈话重点
2. 请学生交流成功劝说的事例 学生讲述事例、听取他人发言
3 布置结合短文进行思考:成功劝说的经验 思考、发言、交流
4 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劝说他人
课后学习:自主创设一个情境,说服他人,将劝说过程记录下来。
第12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
介绍各组的活动过程、交流各组的活动成果、谈谈活动的体验与收获,在专题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师生互动评价。
课后学习:自我评价单元收获,完成表格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附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设计.doc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本单元,我们将一起欣赏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金壁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还有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建筑的美。同时,建筑也是历史,建筑是文化,任何一个时代、国家的建筑,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印记,这个国家的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足迹,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阅读有关介绍名胜古迹的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解读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2.能够掌握此类文章常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能用简单的说明文介绍你熟悉的某一建筑,准确描写出它的特点。
4.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国内外著名的建筑。
二、学习资源:
1.图书资源:
《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作品精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世界城市环境雕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世界景观大全》 台湾建筑报导杂志社
《世界建筑史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影视资源:
《天安门》 《埃及金字塔探秘》 《惊异澳洲》
《故宫》 《秦陵地宫探密》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课时
《巍巍中山陵》 1课时
《凡尔赛宫》 2课时
《短文两篇》 2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交流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单元整体感知
1 导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听讲
2 布置任务:整体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对照目录,浏览本单元课文。
第二块:确立单元研究活动专题
1 导入:在本单元所介绍的建筑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2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确定本单元的研究专题。 分小组讨论,确立自 己的研究活动专题。
3 巡视,指导。
第三块: 推荐单元研究活动专题:
1.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你感兴趣的国内外著名建筑的资料,加工整理,并充当一次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建筑。
2.参观了解身边的名胜古迹,如天宁寺、东坡公园、荆川公园、瞿秋白纪念馆等,进一步体会我国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并在班内进行形象生动的介绍。
第2课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
学习目标:
1.能理清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方位顺序,掌握简单的说明顺序。
2.能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中体会我国建筑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课前学习: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收集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的材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作者路线转换的词句。 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对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学挂图,根据课文的描述,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所走的路线。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 导入: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表现出我们民族的哪些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a.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b.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的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c. 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
3、 布置任务:从文中你还能找出哪些可以表现出我们民族建筑特色的地方?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畅所欲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
1、 你还了解我们民族建筑的其他一些特点吗? 小组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课后学习:学习上网的基本知识,到网上搜索更多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
第3课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二)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课前学习:
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收集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所展示的历史事件 的内容(任选一件),并把它整理成一个小故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 导入:根据课文内容理清十幅浮雕所展示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并填入表格(见后)。阅读,思考,填表。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十幅浮雕中的历史故事。 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故事
4、组织评价 评价要求:口齿清楚,事件交代清楚,生动。学生根据要求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思考,自由发言。
2、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第三块:探究活动
1、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并请你描述一下浮雕的内容。思考,自由发言。
2、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课后学习:
到常州烈士陵园扫墓,收集为国捐躯的常州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附近的小朋友听。
(附表)
方位 顺序 事 件 时 间
东 1
2
3
4
5
6
西 7
8
9
10
第4课时 《巍巍中山陵》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2.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3.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课前学习:
1、学生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事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 导入: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探究•练习二中的示意图,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阅读,思考,填表。
2、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请学生介绍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事迹。 请同学讲故事。
2、组织评价 评价要求:口齿清楚,语言生动,仪态自然大方。学生根据要求评价。
3、布置任务:你认为课文中中山陵的哪些建筑、设计能体现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并说说你的理由。阅读课文,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
5、学习评价:请你联系《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课,说说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为什么会入选的。自由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
1、“我心目中的校园”设计比赛。 勾画出心目中校园的草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2、组织评比 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收集你感兴趣的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资料,分小组办一次“祖国大地”图片展。
第5课时 《凡尔赛宫》(一)
学习目标:
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了解凡尔赛宫的辉煌历史,领略凡尔赛宫的优美景色,欣赏外国建筑的风情。
网络教学环境:
1、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google等搜索引擎。
课堂学习:
第一块:布置任务
1、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提供网址和搜索引擎。
2、布置搜索任务:a.凡尔赛宫的辉煌历史;b.凡尔赛宫的风景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c.凡尔赛宫中收藏的艺术品及其有关资料。明确任务要点。
第二块:网上学习
1、巡视,指导 上网搜索、下载。
2、组织交流资料 学生小组交流汇总所收集的资料。
3、评价 我看凡尔赛宫 学生结合刚收集的资料,在校园局域网的BBS上发表自己对凡尔赛宫的印象。
第三块:拓展学习
1、请大家搜索一下自己喜欢的外国建筑的资料(如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巴黎艾菲尔铁塔等)。上网搜索、下载。
课后学习:
1.整理上课所收集的凡尔赛宫资料,做成幻灯片。
2.写一段文字介绍自己喜欢的国外建筑。
第6课时 《凡尔赛宫》(二)
学习目标:
通过凡尔赛宫和圆明园的比照,引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凡尔赛宫的大体布局图。 阅读,思考,画图。
2、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上一节课所收集的资料,你能不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尔赛宫三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介绍凡尔赛宫历史。
4、组织评价 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怎样来向大家介绍这样一座美不胜收的宫殿呢?请选择凡尔赛宫的一处景观具体介绍。结合上节课收集的资料,以及制作的幻灯片,小组推荐同学介绍凡尔赛宫的景观。
2、组织评价 评价要求:口齿清楚,仪态自然,语言优美,介绍景物顺序井然,并能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看法。按要求评价。
第三块:语文活动
1、圆明园是我国清朝一座著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如今却已剩下了断壁残垣。面对残破的圆明园遗址,对照金壁辉煌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想?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2、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课后学习: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请阅读《故宫博物院》,比较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异同,并结合前面的《巍巍中山陵》等课文,比较中外建筑的特色,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分小组探究,并写一份简单的书面报告)
第7课时 《短文两篇》(一)
学习目标:能利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①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页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内容。②知道学生互相质疑提问。③检查翻译情况,纠正错误。看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积累知识。 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第8课时 《短文两篇》(二)
学习目标:欣赏黄鹤楼和于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课堂学习:
第一块:复习
请大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 背诵。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作者带我们去黄鹤楼和于园“神游”了一番,你对黄鹤楼和于园的总体印象如何?两者有何不同?你“神游”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阅读,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3、学习评价:用笔把你心目中的于园画出来,并向大家点评一下于园“奇”在哪里。思考,画图。
4、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第三块:探究活动
1、如果学校的花圃要重新设计,你打算怎样来布置? 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畅所欲言。
课后学习:
1.收集并吟诵历代歌咏黄鹤楼的诗文。
2.把《黄鹤楼》或《于园》改写成白话散文。
第9、10、11课时 写作
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抓住特点,条理清楚,并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可与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第9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观察一幢建筑物,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自学课本中“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内容。 自学教科书
2、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写作指导。
3、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某一建筑物,并口述其特点。 观察,抓住特点,口述。
4、组织评价 全班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观察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建筑物,抓住它的特点。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某一建筑物,条理清楚。
课堂学习:
1、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 构思
2、明确写作要求: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建筑物的特点,条理清楚,顺序井然。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己修改作文。
第11课时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小组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学生根据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第12课时 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学习目标: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描述事物。
课前学习:
结合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你感兴趣的国内外著名建筑的资料,加工整理。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自学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自学
2、创设情境: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你感兴趣的国内外著名建筑的资料,请你充当一次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建筑。 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
3、组织评价 交流评价
第13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利用节假日去常州的一些名胜古迹,如天宁寺、东坡公园、荆川公园、瞿秋白纪念馆等进行参观,收集相关的图片以及这些建筑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写成简单的书面报告,在班内进行交流。
第14课时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勤业中学 高红
单元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等知识。
2、 反复诵读,体味介绍动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3、 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抓住动物的特点介绍动物。
4、 自主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
5、 小组合作,投身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活动:关爱动物,保护动物。
课时安排:3周
课时安排:
1、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世界的知识。(1课时)
初一的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往往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第一课可以通过学生自
主地收集、概括、交流、表达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收集各种动物的有关知识,如:外形、习性、繁衍等。
课中:通过小组交流合作,采用或讲故事或图片展示或播放碟片的形式,向大家介
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世界。因为每一组的内容肯定不同,同学们一定会被各自的知识互相吸引,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大家以更大的热情去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
课后:小组整理材料,整合成册。
2、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9课时)
我个人觉得本单元的课文基本都是运用了文学笔调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小动物,语言
通俗浅显、生动传神,因此,课文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十三、《松鼠》(2课时)
这篇文章作者用用文学笔调向我们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特别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特点。在学习中主要弄清松鼠的特点,以及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介绍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能够顺畅地复述课文。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4、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布置预习:(1)、朗读课文,查阅生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布丰和松鼠的有关知识。
2、课中:(1)、小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并做好记录。
(2)、写字比赛(一组出字,一组写字)。
(3)、整体感知课文:A、朗读课文,概括说说松鼠的特点。
B、编写课文提纲,相互补充评价。
C、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复述课文,学生评价。
3、课后:(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2)、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先查找资料自行解答)
(3)、收集松鼠的各种生活图片。
第二课时
1、 课前:(1)、整理有关松鼠的知识和图片。
(2)、收集动物邮票。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 课中:(1)、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疑惑,有的可以相互解答,有的可以课后查阅资料。
(比如:为什么作者认为松鼠最不象四足兽。)
(2)、朗读自己觉得描写生动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才达到如此效果的。
(可以重点赏析课文中“它们面容清秀”自然段。)
(3)、小小组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一组邮票,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松鼠的生活。给这套邮票定一个自己满意的名字,并用恰当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创意。
3、课后:(1)、根据收集的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松鼠的知识。
(2)、写一篇日记,说说自己是否喜欢松鼠,喜不喜欢都请说明理由。
(3)、收集自己喜欢的其他动物的资料。
第三、四课时
十四、《松树金龟子(节选)》(2课时)
法布尔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深受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的影响,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混迹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的结晶。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因此,我觉得要重视朗读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 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 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4、小组调查探究昆虫界的有关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3课时
1、课前:(1)、预习课文,查阅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查找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以及金龟子的资料,有条件的可去郊外捕捉金龟子。
2、课中:(1)、小组交流资料:比如金龟子的种类、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
(2)、自主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勾画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3)、提出自己对课文感兴趣的问题,互相交流,有疑问的课后查找资料。
(比如:各种昆虫的叫声有什么含义吗?生物繁殖的有趣现象等)
3、 课后:(1)、补充自己收集的有关金龟子的材料。
(2)、观察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也可适当查阅资料。
第4课时
1、 课前:(1)、整理金龟子的资料。
(2)、有条件的小组可以去公园、郊外观察生物,并做好记录。
2、 课中:(1)、小组整合、交流自己对课文中感兴趣有疑惑的问题,以及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的结果。
(2)、写作: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A、例文介绍(害虫的天敌—蜘蛛)。B、写作(比如:蚊子、企鹅、恐龙、青蛙等)。C、交流、评价。
3、 课后:(1)、摘录并背诵自己比较喜欢的一段课文。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松树金龟子的知识。
(3)、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
第五、六课时
十五 《国宝------大熊猫》(2课时)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是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小组调查研究,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4、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第5课时
1、 课前:(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2、 课中:(1)、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可以自主设计表格、提纲等)
(2)、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3)、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课后:(1)、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2)、准备辩论会:可以教师推荐论题,也可学生自主命题。
A、推荐: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
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B、自主选择正反方,自荐或推选辩手、主持人等。
C、各方收集资料,为辩论充分准备
第6课时
1、课前:充分准备辩论会:(1)、教室安排 (2)、辩论内容准备 (3)主持、评委。等
2、课中:(1)、主持人开场白。
(2)、辩论
(3)、主持人结束语。
(4)、评委宣布结果
3、 课后:(1)、日记:谈谈自己在这次辩论中的得失。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3)、整理13、14、15的仿文,装订成生物小册子。
(3)、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第七、八课时
十六 师生自荐课文(2课时)
这一课的设计体现了新教材对于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要求的实现:人人参与,合作建构,师生完全平等,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求得新的发展。因此,应该重视这篇课文,教学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
教学目标:1、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2、阅读课外读物,关注自然、关注动物。
3、小组协作,探究质疑,展示成果。
第7课时
1、课前:师生各自选择自己认为写的好的介绍动物的文章,并熟读。
2、课中:(1)、认真阅读文章,写出自己推荐的理由。
(2)、仿照课文,把文章编写成一篇课文。
A、 注解:作者介绍、生字词。
B、 设计“探究练习题”。
(3)、小小组交流、讨论、修改,组长记录好评价及修改意见。
(4)、推荐代表反馈交流意见,互相补充评价。
4、 课后:整理成文,打印复印,人手一份。
第8课时
1、 课前:认真阅读大家编写的课文。
2、 课中:(1)、要求:请你认真阅读选文,仿照苏教版语文书编写体系,编辑一本语文书。
(2)、小组分工合作:卷首语、选文分类、单元整理等。
(3)、交流讨论,最后选择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版本。
3、 课后:(1)、小组整理装订成册,互相传阅,提出建议和意见。
(2)、学生联系学校,把认可版本复印装订,人手一册。
(2)、日记:谈谈自己编书的体会。
第九课时
诵读欣赏
三首诗都是咏物诗,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至于具体的情,应该让学生自己在反复地诵读中去品味,在反复地“咀嚼”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师不必作繁琐、精细的分析。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2、熟读成诵,准确地背诵并默写出诗歌。
1、 课前:查阅资料:作者、动物的有关知识、其他咏物(动物)诗。
2、 课中:(1)、采用不同形式朗读诗歌:个人、小组、集体等。
(2)、反复诵读,谈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交流:自己是否喜欢这三首诗,为什么?
(4)、补充自己喜欢的或收集到的其他咏物(动物)诗。
(5)、同桌互相背诵,小组比赛。
3、课后:(1)、作一幅画,配上其中一首诗。
(2)、选择一诗,扩写成一篇短文。
(3)、自己创作一首咏物(动物)诗。
第十一、十二课时
写 作(2课时)
第十四课进行了“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写作活动,因此,可以设计一次想象作文写作
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
(2)、自主修改诗歌、作文,提高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交际能力。
第11课时
1、课前:观看《狮子王》等影片、电视片,构思创作。
2、课中:写作(老师一起创作)。
要求:童话故事。发挥想象,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3、 课后:自己修改咏物诗和童话故事。
第12课时
1、 课前: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请柬,注意格式、内容、用语等。
主要内容:邀请家长和任课老师观赏学生成果展示。
2、课中:(1)、小组交流自己创作的咏物诗、题画诗、短文和童话,提出修改建议。
(2)、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向大家展示。
A、可以朗诵诗歌、介绍题画诗的创意、朗诵短文,讲演童话故事;
B、可以个人、小组或自主结合。
(3)、请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评价。
3、课后:收集创作,整理成册。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可以感觉到: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但这些都是学生从书本上间接得到的,应该让学生走进自然,自己去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有更深的体会,从而关注自然,关心动物,自觉的投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教学目标:1、投身调查研究活动,关注动物生存状态。
2、小组合作、探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从身边点滴做起,保护自然野生动物。
第13课时
1、课前:制定调查计划,预设问题,联系单位(公园、市场、农场等)
2、课中:小组结合,参观调查,采访记录。
3、课后:整理自己的采访记录。
第14课时
1、课前:根据自己的记录,查找资料,充实内容。
2、课中:(1)、小组交流记录,并及时补充修改。
(2)、讨论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论题,展开研讨、探究,组长记录。
(3)、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学校所在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报告。
3、课后:完成调查报告。
第15课时
1、 课前:(1)、设计语文活动方案:主题:保护野生动物,从你从我做起。
内容:以学生自己的作品为主。 形式:歌、舞、小品、朗诵等。
(2)、小组合作、班委会协调,充分准备。
2、课中:语文主题活动。
3、课后:每个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
(可以是壁报、手抄报、电脑小报、宣传栏、广播讲演等形式。)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语七下]
武进区湖塘桥初中 沈鑫涛
1.单元主题:信息传播
2.单元关键词:科学 南极 火箭 香港 祖国统一
3.单元主线:阅读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树立科技兴国的观念,培养祖国荣誉感。
4.单元教学目标:
①学会阅读新闻,关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培养祖国荣誉感。
②掌握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③能够按照消息常规格式来写消息。
④关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和网上信息搜索和发布。
⑤提高作文中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学会用较公正的评价方法评价同学的作文。
5.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三个太阳》 2课时
《录音新闻》 1课时
《决战太空》 1课时
《新闻两篇》 2课时
写作 &n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