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解读适应活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3阅读:
字号:|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刘菊春

  2002年夏,三明市教育局组织部分中学语文教研员、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开会探讨选择何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为秋季的课改作准备。与会人员一致选择了江苏版。为什么?因为它的理念、它的选文、它的编排和它的装祯。
2002年秋,三明市三元、梅列两区省级课改实验正式启动,江苏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结果大呼“难教”者有之,口诛笔伐者有之,赞赏者亦有之。任何一套教材,它能“出炉”,必有其实力支撑,优点不会是零;同样,任何一套教材缺点也不会是零。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关键在一“用”字。如何解读教材、适应教材?更重要的是,如何活用教材?
一、 解读
江苏版主编洪宗礼在《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一文中认为,转变理念是构建创新语文教材体系的关键;通过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来达成“构建”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材构建的重点是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定位教科书,各部分的编排力求体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3期)。
在此理念支持下,江苏版自有其新意:
1、 重人文构建。教材不按知识、能力点进行有序编排,它追求整体性。课文、写作、口语、实践活动始终作为综合体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整合,形成强大的思想攻势,突出对人的精神、思想和思维的影响。编者力图启动学生主体内驱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我构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它不像人教版有明显的能力层级训练(第一阶段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第二阶段培养记叙、说明、议论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江苏版七年级(上)(上)两册乃至八到九年级,每个学段无明显的阶段能力要求。


2、 时代特征鲜明。七年级共有48篇课文,诗词34首、歌词3首,对习惯于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老师而言,近70%的内容为新面孔,选文新颖亮丽,时代前瞻意识浓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重文化积累,背诵的要求大大超出以往教材。义务教材与课改
教材背诵要求比较如下:
人教版义务教材2001版版 人教版课改教材 江苏版课改教材
初一(上) 背诵文段4处(约1600字),诗词11首 七年级(上) 背诵文段4处(约800字),诗词22首 背诵文段9处(约2600字),诗词22首
初一(下) 背诵文段4处(约800字),诗词13首 七年级(上) 背诵文段2处(约200字),诗12首 背诵文段6处(约1800字),诗词12首
合计 :约2400字,古诗词24首 合计:约1000字,诗词34首 合计 :约4400字,诗词34首
从比较中可见编者更加注重诵读、记忆、领悟、吸收,以实现新课标中“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4、 时空开放。一是吸收了近年来中学语文活动课的研究成果,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活动,沟通课内外和校内外;二是课文开放,不编写阅读提示、预习提示或读中评点,同时推出“师生推荐课文”,给师生留下更大空间;三是练习有弹性,如课后有这样的习题:“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四是思想开放,鼓励言语的多样性、思维的丰富性。
5、 作文不再远离课文,而是与单元文章零距离接触,融合在单元里,读写结合紧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江苏版注重人文关怀,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工具性稍弱。体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少,配套的《学习与评价》实用性弱,因而教师在使用时,要花较多气力来设计、打印练习,工作量大。二是编者对字词教学不熟悉,字词出现的时间及复现很随意。如“镶”字在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即出现,课文无注音,在七年级(下)《凡尔赛宫》出现注音。“颓”字在七年级(下)第4页《贝多芬传(节选)》一文出现,注音释义却在第11页《一面》,第51页《三颗枸杞豆》又重复出现注音释义。三是编者为打造“单元主题”平台,选文的难易度起伏大,不好把握,有些课文语言的示范性不够。
二、 适应
任何一套教材都有其特色,也有其局限。适应教材特点,是教学的第一步。
1、 拿到教材应先通读全书,整体感知,再细读,让全书了然于胸。
2、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突出对人精神内涵的提升,从“根”上促学生主动学习语言。如有的教师这样设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①三分钟演讲:三位同学用“橘子”“蜂蜜”“球鞋”三词编故事,三人故事各不相同,自然导出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②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推出代表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③学生讨论创造性思维应具备哪些要素。思考:我具备创造性思维吗?
④创造性思维训练:数学智力题、对对子、给文章写结尾。
⑤小组搜集资料,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以课件形式):垃圾粉碎机、未来房屋。
教师所有的设计都不局限于文本,而重在通过动手写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这些活动来给学生精神一个强刺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每个人都有创造力,瞧,同学们的回答、课件都很有创意,每个人应当克服自己的弱点,去思考,去创造。
3、 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江苏版七年级(上)(下)各安排了一次专题活动和三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采取合适的策略,激发学生探索语言奥秘的兴趣,在实践中熏陶渐染,提高语文素养。
4、 将背诵进行到底。真正在一线奋战的教师很清楚地知道:眼下学生背功甚弱,默写功夫更次。强化背诵,是必要的。虽然编者有言“根据各地区学生的阅读基础,有些地区背诵可适当减量,有些可适当增加,体现一定的弹性”,但我们认为三明市区的学生总体素质较好,背诵不能弱化。
5、 调控教材的难易。七年级(上)的《十三岁的际遇》、《社戏》都是好文章,但学生读起来相当吃力。《十三岁的际遇》诗化的语言、跳跃的思维、鲁迅的言语习惯对多数刚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把握的。《社戏》在原人教版课本中出现于初二,学生尚能理解,现安排在初一(上),学习难度大大增加。七年级(下)《贝多芬传(节选)》学生更难理解。教师处理这些课文如《贝多芬传(节选)》宜做好铺垫(如介绍贝多芬的生命历程、创作追求),深文浅教,抓住要点即可,或者将文章如《十三岁的际遇》、《社戏》大胆移到初三学段。

三、 活用
1、个性化处理教材
每一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对教材的处理提倡个性。福建师大中文系潘新和教授认为“表现本位”教学范式优于“阅读本位”教学范式,因为: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功用;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写作能力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
;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福建教育》2002、7-8期)。七年级(下)一、二单元教材编排如下:
 
单元 课文安排 作文设计
一单元 1、 贝多芬传(节选)2、 一面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4、 赵普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单元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三颗枸杞豆7、 我们家的男子汉8、 柳叶儿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编者为构建“单元主题”的平台,将《贝多芬传(节选)》、《一面》、《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赵普》合在一个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人物个性,其实,学生对贝多芬缺乏交流平台,人物个性隐退,贝聿铭业绩辉煌而个性并未在文中充分展示,文后的作文训练就显得软弱无力。有的教师以潘新和教授的理论为依托这样处理从写作入手引导阅读,调整阅读课文顺序:



写作需求 课文阅读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7、我们家的男子汉2、一面4、赵普6、三颗枸杞豆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5、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柳叶儿1、贝多芬传(节选)2、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这样对教材进行新的整合,由写作带动阅读,既不削弱人文性,又发挥文章的示范功能,使文章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兼顾了语言能力层级训练,避免限入“主题追问”的误区。
“我观察,我思考,我体验,我表达”作为语文学习的红线贯穿教学,也是一种尝试。
 前文所述有的教师处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重人文熏陶,激励学生、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的教师紧紧围绕文本阅读设计教学:
案例片段1
学生自读课文,反映读不懂,教师不讲课,让学生静心阅读,写出文章要点,理清思路。(此种形式乍一看很老套,但实在。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和倾听文本权;让学生写,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将读落在实处;让学生写还促使学生去思考。)之后,教师再做一些讲解,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
案例片段2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作者观点,问:开头一、二两段有何妙处?你能换个开头吗?(学生在课本写写划划,省时省力,划出要点,初步理清思路后,揣摩开头的妙处,再模仿,学生能学有所获。)
学生写作、教师讲评之后,教师提供一广州初二学生的例文:
你知道十减一等于几吗?九,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十只小鸟,被打死一只,这里的十减一就不一定是九,而可能一只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十条金鱼,死了一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十减一还是等于十。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十支蜡烛,被风吹灭一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一,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十个角,砍掉一个角,那么十减一还是不等于九,因为我们看到了十一个角。
(学生自己写作之后,再与同龄人作文比较,就很有感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
2、善待教材的局限性,培养质疑精神。如七年级(上)册《梵天寺木塔》有一句子:“六幕相联如胠篋”,课文对“胠篋”一词的解释是:“从旁边打开箱子”,这一解释是不妥的。教师利用教材,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解释是否可行,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认为“从旁边打开的箱子”才合适。“书本不是绝对正确”的理念在教学中变得具体可感。
3、 分利用教师个人素材,开发课程资源。
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我家过节”为话题写作文,写成《湿漉漉的端午 湿漉漉的期待》,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成长。上《柳叶儿》,学生对困难时期的生活很陌生,有的教师借自己的照片、粮票、布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自己发表的文章《阳光的味道》谈体会,学生觉得亲切,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教材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变得随处可见。(两文见附录)
不管怎样处理教材,语文教师都要把握好两个原则:
1、 眼中真正有学生。教师的思维定势是:你是学生,所以你不懂,因此需要“我”来告诉你。教学成了教师“告诉”的过程,一切都是“告诉’结果。《我们家的男子汉》有这么一句:“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学生问:“‘男孩子’与‘男人’概念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表达?”学生发现了问题很可贵,教师若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完全可开辟新天地。最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学习语言自主权。
2、 不改语文本色。上《端午日》变成民俗资料展示课,上《春》变成春光美景幻灯欣赏课,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上成科技课……这是在课改中特别容易出现的误区。语文教师上的是语文课,不是生物课、历史课、地理课、科技课……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能游离语言去做花花绿绿的架子,要教学生习得语言,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口头和书面)自己的思想。离开了语言学习的轨道,语文课就失去了自我。
 
     
编者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要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创造
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谨以此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 洪宗礼在<<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第1-3期
2、 潘涌 哲思言《2002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语文学习》2002第12期
3、 陈光辉《传承与创新:实验教材的价值取向――人教版与江苏版语文教科书[七-九年级]之比较》   《福建教育》2002第7期
4、 潘新和《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福建教育》2002第7-8期
5、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思想。离开了语言学习的轨道,语文课就失去了自我。  
     
编者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要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创造
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谨以此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6、 洪宗礼在<<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第1-3期
7、 潘涌 哲思言《2002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语文学习》2002第12期
8、 陈光辉《传承与创新:实验教材的价值取向――人教版与江苏版语文教科书[七-九年级]之比较》   《福建教育》2002第7期
9、 潘新和《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福建教育》2002第7-8期
10、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录
湿漉漉的端午    湿漉漉的期待
                     三明八中   刘菊春
教沈从文的《端午日》,不禁想到自己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
记忆中,端午总是下雨,小街是湿漉漉的,所有的期待也是湿漉漉的。
父亲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整死,母亲一人拉扯四个孩子,端午日自家包粽子几乎不可能。但我们依然有异样的兴奋,异样的期待,一是母亲一定会让我们吃上一个红蛋,二是外公会送粽子来。
不管如何揭不开锅,母亲
一定想法子备下五个鸡蛋,端午一大早煮好,染红,“一人一个,一人一个,吃了有好运气。”母亲总是这么说,年年总是这么盼。我们呢,用十几天前就勾好的小网兜(类似现在的月票网袋,线的质地却差多了)装上红蛋,飞奔出去,上学、玩耍,蛋不离身,直到临睡才舍得吃蛋。那吃蛋的期盼,吃蛋的奢侈感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现在,蛋已成家常菜,过端午我是决不吃蛋的,运气也没啥区别。曾问母亲:“以前年年端午吃蛋,你说有好运,我们吃了一样穷,现在不吃,也不怎么样嘛。”母亲笑笑:“那时节,我们过端午什么都没有,不给你们这群饿鬼一个蛋吃,你们岂不是要去看别人吃呀!”母亲在艰难的生活中还努力维护我们的尊严。
端午的另一大事是等待外公的到来。外婆必定在五月初四包好粽子,初五让外公走上三十多里的山路,送粽子来。外公到的时候总是下午一两点。我们在门口左顾右盼,总嫌闲人挡住了视线,不能早早看到外公。等得不耐烦了,便到小街拐角等待。这样来来回回好几趟,终于熬不住,回家生气去。“福文哎”——外公来了,他在喊母亲的名字呢。我们急忙奔出,帮外公拿斗笠的,解油布的,找粽子的,忙成一团。瞧,五串粽子,一坛醃萝卜,两把自己种的绿荞,几把酸菜……预料中的美食全来啦,心便要飞起来。
  遇上让母亲宽心的年头,母亲便会痛下决心包粽子。那于我们是绝对的奢侈。准备工作早早开始了。搜集干净的豆秸,晒干,烧成灰,存在小坛子里,用塑料薄膜捆扎一圈(防潮),再盖上盖子。现在人们包粽子即包即吃,是不使用食用碱的,保存也方便,有冰箱嘛。那时节,难得包粽子,一旦动手,就想能较长时间保存,于是用碱。这碱有讲究,可用小苏打,但香味不如草木灰,其中豆秸灰尤佳。
待到端午,取出豆灰,用开水冲泡过滤出纯净的水,与浸泡过的糯米相和,然后包出一个个四角粽子。看母亲紧紧地勒细绳,总怪母亲太认真,费时,让我们等得辛苦,母亲却总是自豪地说:“如果扎不紧,吃起来烂兮兮,没嚼头。我包得紧,十天半月坏不了。”煮粽子极耗时,早闻到箬叶与糥米的清香了,就是不能开锅。直到我们催上几百遍,母亲才开锅取粽:“别急,别急,没熟就捞起来是再也煮不透的。”剥开粽叶,黄亮亮的,晶莹剔透,没有花生,没有红豆,没有肉丁,只是纯粹的糥米,那箬叶的清香混着豆灰水的碱香,淳朴而清爽,让人现在想起便要流口水。母亲包的粽子果然半个月不坏。
  自己成家了,过端午总是随随便便,但继承了一个传统――包粽子,而且只包纯粹的糥米,不添加任何辅料,豆灰是无处可寻了,那碱香自然了无痕迹,只能回味那糥米与箬叶清香。丈夫与女儿都说没味,只好自已消受了。


















阳光的味道
    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杂质,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阳光安安静静的,
没有喧哗,如新洗的婴儿安恬地卧于母亲怀中。突然想到徐志摩写秋阳:"
我真想伸手去把他掏些在掌心里,朵着嘴去亲他一口。"那正是我此刻的心情。
   
那么妙不可言的阳光岂能浪费?不让我的被子们享受一番日光浴,喝足阳味道,简直就是罪过!
    唤上女儿,将要过冬的被子全扛上七楼晾晒。棉被 
、羽绒被、太空被、毛毯......一趟趟地上楼下楼,年幼的女儿大呼“累死我也”。
看所有的被子在阳光地带睡着,听女儿的抱怨,我竟莫名地感慨起来。
小时候,家中的被子只有一床,由母亲和四个孩子共享(垫的自然是稻草)。冬夜里,你拉我扯以至于拳打脚踢的事件常有,
最终总是在母亲的大喝声中平息,一家人挤挤挨挨地进入梦乡。
棉胎唯一,被里被面也是唯一。年关将近的时候,总听到母亲的祈祷:“洗被子那天有好日头就好了。”因为唯一,洗早了,怕到过年又成脏被,本已焦头烂额的母亲实在无力再洗一次;洗迟了,又怕天公不作美,被子当天晒不干,缝不了。记忆中,洗被子成了过年议事日程中的一件大事。
如果遇上好天气,母亲早早起床,一边熬米饭汤,一边洗被子。米饭汤好了,将洗好的被子放进饭汤浸泡、揉搓,再拧干、上竿,母亲总是细细地抻平每一道皱褶,凄苦的脸似乎由此而舒展开来。傍晚,我们收回发胖的被子和发硬的被里被面,帮母亲铺好被里、摆好棉胎、抻平被面、穿针引线,
喊母亲快来快来。待母亲缝好了被子,我们在上面翻筋斗仰卧起坐,闹够了才肯睡。洗后的被里硬扎扎的,有别样的舒适;晒后的棉胎散发出阳光干爽的味道。更主要的是灿烂阳光与母亲难得的笑脸相伴相随。
可叹的是,年前常常是阴雨天。等啊等,直熬到腊月廿八,被子非洗不可了,还是阴雨天,怎么办?只好请出舍不得用的小火笼。母亲洗好了被子,责成我们烤干它。那可是个精细活,一不小心,就会烤焦一块的,对全家而言简直就是犯罪。我们像呵护宝宝一样,一小块一小块烤干了被里被面,缝上它,当晚才不至于盖“赤脚棉被”(仅有棉胎而无被里被面)。对烤干的被子,
我们都没有好感,总觉得有股焦味;棉胎潮潮的,我们的心情也潮潮的。
女儿尚幼,不能体会我抱着喝足了阳光味道的被子进家门的心情,不能明白“累死我也”是一种幸福。将这些故事说给她听,也许她能早些同我一样喜欢阳光的味道。(作者:刘菊春
  见《三明日报》2001、12、22)
  

 作者邮箱: ljclyclyj@.sohu.com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