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与情感教育(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4阅读:
字号:小|大
【内容摘要】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情感教育;审美活动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带有极强的人文性质,应该发挥它促进人性真、善、美品质形成的功能。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课文中无论是语言、结构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都是充实的,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老师应该在熟练掌握好课文知识层次和知识训练的同时,更要掌握好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和原则,充分依赖于审美个体的气质、修养等素质,以实现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朔人格的终极目标,这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可朔性,他们的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是出自人类本身自然的冲动。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学生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成功的方向发展,那么,审美教育的在语言教学中的实施,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
审美的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系统。这样的心理结构,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行性:如审美对象的感知性、联想的随意性、延伸性及跳跃性、情感的愉悦性、激发性、理解的深入性、完整性等等。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对“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电视录像。教师利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感知,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情状,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时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人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被遏制,能力被束缚。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识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在《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她在春天失去了丈夫,又在春天失去了儿子,她两次出现在鲁镇上都是在初冬时分。在她的人生季节里,似乎只有萧瑟的秋冬,而没有明媚的春天。为什么这么一个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妇女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为什么她的生活不能好一点?到底是谁向她伸出罪恶之手?对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物,我们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能不能像文中那群饶有兴趣的人们一样去漠视她的痛苦,甚至津津有味地把她的悲苦作为一个闲谈的故事去咀嚼?”当读到祥林嫂痛失儿子,痴痴呆呆地重复“我真傻……我单知道--”那一段时,起初不少同学仅停留在嘲笑的层面上,嘲笑她的唠叨,我便启发说:“鲁迅先生在文中安排这一段和初中时我们所学的《孔乙己》一样,是为了揭示那些看客们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对待一个不幸的人的。小说中的看客们面对祥林嫂的不幸是嘲讽、挖苦甚至厌恶,这是一种可怕的冷漠,正是这种冷漠,构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之一。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呢?我们无法感受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不能将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对每一种痛苦的关注,其实便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关注。”学生们深受震撼,用新的一种眼光去看待祥林嫂这个人物。课后的交谈中,很多学生说第一次从鲁迅的文章中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动,他们说,真是很有重新认识大师的必要。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的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老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行一种“物我同和”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首先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制订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体验,然后再进行更改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事实、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背影》、《往事依依》、《小桔灯》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更改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即使情感再次升华,又可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趣,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审美过程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的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 同是明月,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张泌则说:“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同是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刘禹锡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同是杨柳,刘禹锡说:“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离别。”(《杨柳枝》)韦庄则说:“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月堤。”(《台城》)
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以上景物相同,却因人之情不同而异,所以写诗作文“情”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
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得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提升、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语文教学除了一般的教学特点外,更有自身所特有的情感特点。因此,我们要运用语文教学艺术,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所谓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滲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的情感艺术,就是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都是以诗、文的形式出现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古往今来,大凡凝结了作者创作苦心的文章,无一不是表现作者独具匠心的人生追求。无一不是包含着作者精美和多义效果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都将它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语言技巧,并不是粗读一两遍就可以全面掌握的。因此,在备课中要反复阅读教材,在朗读中进入角色,渐入佳境,从中把握教材,体会教材的情感因素。有些文章看上去写的是自然之美 ,实际上是通过自然之美,赋予社会美的内容,借以反映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些文章看上去是描写某一景物的,实际上是由此写开去,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因此,我们在备课中就要把握教材的中心,把握教材语言技巧上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应当以情感人。
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
1、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中学语文教材范围很广,从时间看:有远古朝代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从空间看: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看: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无所不有。 总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到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进入角色,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反之,老师对教材之情缺少体验,就像一个没有进入角色的演员,再怎么表演,也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
2、老师的语言要充满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借助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沉浸在充满情感的境界中。(1)通过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好课文,通过教师示范性地诵读,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通过品析词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范读,只是学生进入作者情感境界的指路灯,而要真正的进入,还要等待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语文课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3)通过课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都为教师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充分把握,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 ,通过教师设计的描述语、过渡句和总结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火索,是火种。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表情应是丰富的,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真切,动人的感受,并由此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4)教师说话的语调要富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说话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听起来非常舒适、悦耳,同时,教师要将真诚的微笑带进课堂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教师有意无意的偏心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存在着学生实际学习机会 的不平等。这种学习机会的不平等,最明显的表现在学习优秀生和比较差的学生之间。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更要偏爱、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如经常为他们补缺补差,让他们“露一手”。哪怕学生的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句子写得很漂亮,或只有一个词说得好,都应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奖励具有极高威信,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句普通的赞扬,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向上的力量,唤起他们学习上的激情。
总之,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据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觉,形成审美特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金主编,《素质教育因素研究:美育与美的欣赏》,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2、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四卷:语文教学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
3、陈慧玲主编,《审美教育: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4、杨恩寰主编,《审美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情感教育;审美活动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带有极强的人文性质,应该发挥它促进人性真、善、美品质形成的功能。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课文中无论是语言、结构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都是充实的,这些美的因素如何挖掘,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老师应该在熟练掌握好课文知识层次和知识训练的同时,更要掌握好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和原则,充分依赖于审美个体的气质、修养等素质,以实现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朔人格的终极目标,这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可朔性,他们的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是出自人类本身自然的冲动。如果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他们,就能使学生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成功的方向发展,那么,审美教育的在语言教学中的实施,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提供足以激起情感波澜的审美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心境,深化审美感受。
审美的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系统。这样的心理结构,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行性:如审美对象的感知性、联想的随意性、延伸性及跳跃性、情感的愉悦性、激发性、理解的深入性、完整性等等。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对“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电视录像。教师利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感知,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情状,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时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人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被遏制,能力被束缚。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识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在《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她在春天失去了丈夫,又在春天失去了儿子,她两次出现在鲁镇上都是在初冬时分。在她的人生季节里,似乎只有萧瑟的秋冬,而没有明媚的春天。为什么这么一个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妇女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为什么她的生活不能好一点?到底是谁向她伸出罪恶之手?对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物,我们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能不能像文中那群饶有兴趣的人们一样去漠视她的痛苦,甚至津津有味地把她的悲苦作为一个闲谈的故事去咀嚼?”当读到祥林嫂痛失儿子,痴痴呆呆地重复“我真傻……我单知道--”那一段时,起初不少同学仅停留在嘲笑的层面上,嘲笑她的唠叨,我便启发说:“鲁迅先生在文中安排这一段和初中时我们所学的《孔乙己》一样,是为了揭示那些看客们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对待一个不幸的人的。小说中的看客们面对祥林嫂的不幸是嘲讽、挖苦甚至厌恶,这是一种可怕的冷漠,正是这种冷漠,构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之一。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呢?我们无法感受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不能将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对每一种痛苦的关注,其实便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关注。”学生们深受震撼,用新的一种眼光去看待祥林嫂这个人物。课后的交谈中,很多学生说第一次从鲁迅的文章中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动,他们说,真是很有重新认识大师的必要。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的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老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行一种“物我同和”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首先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制订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体验,然后再进行更改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事实、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背影》、《往事依依》、《小桔灯》等,这样的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更改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即使情感再次升华,又可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趣,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考。也就是说,审美过程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习《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的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 同是明月,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张泌则说:“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同是夕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刘禹锡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同是杨柳,刘禹锡说:“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离别。”(《杨柳枝》)韦庄则说:“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月堤。”(《台城》)
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以上景物相同,却因人之情不同而异,所以写诗作文“情”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
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得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提升、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语文教学除了一般的教学特点外,更有自身所特有的情感特点。因此,我们要运用语文教学艺术,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所谓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滲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的情感艺术,就是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都是以诗、文的形式出现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古往今来,大凡凝结了作者创作苦心的文章,无一不是表现作者独具匠心的人生追求。无一不是包含着作者精美和多义效果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都将它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语言技巧,并不是粗读一两遍就可以全面掌握的。因此,在备课中要反复阅读教材,在朗读中进入角色,渐入佳境,从中把握教材,体会教材的情感因素。有些文章看上去写的是自然之美 ,实际上是通过自然之美,赋予社会美的内容,借以反映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些文章看上去是描写某一景物的,实际上是由此写开去,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因此,我们在备课中就要把握教材的中心,把握教材语言技巧上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应当以情感人。
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
1、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中学语文教材范围很广,从时间看:有远古朝代的,有现代的,有当代的,从空间看: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看: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无所不有。 总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到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进入角色,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反之,老师对教材之情缺少体验,就像一个没有进入角色的演员,再怎么表演,也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
2、老师的语言要充满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借助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沉浸在充满情感的境界中。(1)通过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好课文,通过教师示范性地诵读,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通过品析词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范读,只是学生进入作者情感境界的指路灯,而要真正的进入,还要等待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语文课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3)通过课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如时代背景的简介,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都为教师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充分把握,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 ,通过教师设计的描述语、过渡句和总结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火索,是火种。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表情应是丰富的,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真切,动人的感受,并由此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4)教师说话的语调要富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说话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听起来非常舒适、悦耳,同时,教师要将真诚的微笑带进课堂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教师有意无意的偏心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存在着学生实际学习机会 的不平等。这种学习机会的不平等,最明显的表现在学习优秀生和比较差的学生之间。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更要偏爱、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如经常为他们补缺补差,让他们“露一手”。哪怕学生的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句子写得很漂亮,或只有一个词说得好,都应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奖励具有极高威信,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句普通的赞扬,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向上的力量,唤起他们学习上的激情。
总之,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据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觉,形成审美特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金主编,《素质教育因素研究:美育与美的欣赏》,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2、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四卷:语文教学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
3、陈慧玲主编,《审美教育: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4、杨恩寰主编,《审美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