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24、诗词五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1:40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 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
3、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  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 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难点:
1、 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突破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
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重点难点]: 
1.《诗经》六义及重章叠唱的手法是学习要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鉴别又是学习的难点。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学习的要点。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了解《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学习《采薇》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来(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嚣(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归聘( pìn )四牡( mǔ )骙骙(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载渴载饥( zài )整饬( chì )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译文: 
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学习《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读通诗句,对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教师: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昨天通过预习,我们知道7单元的主题是“战争”,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有关战争的课文?  
2、这仅仅是我们在课本上学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其实,描写战争的文章远不止这些。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与战争有关,题目是:(齐读诗名)《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生齐读),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第一首乐府诗吗?生齐背:《江南》。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我们再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当你在预习时第一次读到诗的题目时,有没有问题想问?(师做副板书。)通过昨天预习,你在文中读懂了黑板上哪些问题?(谁?一位现年80岁的老兵,从哪里知道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于其他问题,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没有)那主要写的是这位80岁老兵的一件什么事呢?(一生交流,)它通过写老兵回乡的经历是想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哪一方面呢?  
2、要解决这个问题,读通这首诗是基础。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请一生读)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正音,跟读:冢,窦,雉,舂,羹,贻. 
3、在预习中,除了字音,还有哪些词不太理解呢?始,累累,窦;旅葵;旅谷;贻;舂; 
4、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说一说) 
5、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生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生个性化地朗读。               
  2、是啊,虽然历经了艰辛,但终归活着回来了,这毕竟是件可喜的事。(板书:喜)他欣喜地归来,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一小组读乡里人说的话:“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生齐读)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3、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配乐,师读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这就是他现在的家,(配乐,生齐读4句.)而65年前他离家时,他的家,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女生读第4句)他曾经的家人在哪儿呢?(出示,生读:松柏冢累累)是啊,他再也见不到曾经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曾经热闹的家园了,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老人那颗带着期望回乡的心也已经由热变冷,(凉),由喜到悲/哀了。(板书:悲/哀)                         
    5、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5,6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想读的齐读)               
6、 面对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板书:泣)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并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五)、小结,升华主题: 
1、这就是这位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读出老兵从喜到悲再到泣的回乡历程。(生齐读)从他的经历中,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2、其实,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后面要学习的《出塞》,课外也还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下课后继续搜集阅读,相信会让你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喜------悲------泣 
教后记: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学生经过5年的语文学习,在课内外都曾接触过有关战争的文章,同时,对诗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是,也还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不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及课文插图,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诗歌中所传递的对战争的全面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依托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本课主要实现的人文目标。二者以呈现人物情感变化线为主线,以读、议、悟文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互为促进,实现本节课教学中的二性有机统一。
四、学习《送别》
    教材分析:《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 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   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 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 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 
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并能背诵和默写。 
2、过程与方法: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重点难点: 
1、给文配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谁愿意读读课题? 
  (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首诗有两个题目。 
  生:我对刘丹同学的回答有意见,没有两个题目,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 
  生:我昨天预习时也不明白,后来上网查阅资料,才明白。老师,词牌还有很多呢:“醉花阴”、“浣溪纱”、“虞美人”也是的,对了,还有李白“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 
  师:同学们,刘丹已经懂得如何主动学习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确实,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那么“村居”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 
  (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大胆站起来读读? 
  (指名读) 
  师:读得真响亮,同学想给你提点小意见,接受吗? 
  生:翁媪(weng ao)读错了! 
  生:我觉得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郭洋的节奏不清楚。 
  师:你来示范一下好吗?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真好,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有了怎样的几幅画面? 
  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 
  生:我看到那户人家的大儿子在田里锄豆。 
  生:还有一幅画面,二儿子在全神贯注地编织鸡笼。 
  师:“全神贯注”用得好! 
  生:最有意思的是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 
  师:同学们读懂了词意,才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这些画面有景有人,生趣盎然,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能否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画面情境表现出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学习中。) 
  师:能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 
  生:老师,我最喜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用画画的方法表现:夏天的乡村,草木丰茂。一条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间蜿蜒而过,溪水淙淙流着,好象唱歌给出溪边的小草听。溪边有一座茅屋,屋檐低低的,还晒着几个大红辣椒。(众人笑)是的,我去过农村,见过的。 
  生:老师,我和同桌合作,想演演那对翁媪。(“老伴啊,今天我喝多了!高兴啊,你看豆子眼见一天天大起来,到秋天我们就要准备大袋子喽!”“老头子,我也开心,我们就喝个痛快……” 
  师:真不错,演戏有天赋,老师仿佛走进了乡村,听到了老人间朴实无华的对话。 
  生:老师,我喜欢“大儿锄豆溪东”这幅画面,我把它改成了小散文:太阳快落山了,晚风习习,大儿子阿虎还干劲十足呢!你看。田间的杂草在他锋利的锄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红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谢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进泥土……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美,将来也是个大词人! 
  生:我喜欢“剥莲图”,我用朗读欣赏法学的。 
  (生声情并茂朗读后,评点:我觉得“卧”用得最好,把小孩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游戏的情景写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或者读或者写或者画或者演,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都用一颗和词人一样热爱农村生活的心,不知不觉间把词的意境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把这首词永远留在脑海中好吗? 
  (学生自由背诵。)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