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提纲(鲁教版八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1:44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 
2.结合当时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4.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5.学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结合当时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难点】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结合当时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
搽(    )   玄(    )虚  省(   )悟  渺(   )茫   脊(   )梁  诓(   )骗
2.解释词语
诓骗:                                  自欺欺人:


玄虚:                                  怀古伤今:
前赴后继:                              为民请命:
3.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文章段落序号,了解文章大意。
4.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⑵对方的论点是什么?

⑶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5.把你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1936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
简介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二、自主合作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对方的论点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

2..作者的正确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

3.作者指出要如何评价中国人?

4.文章结尾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三、点拨讲解
知识补偿: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四、当堂训练
1.文中的“状元宰相”“地底下”各指什么?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中国人”的含义。
①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②然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的中国人在。(                      )
③中国人现在是发展者“自欺力”。(                               )
④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⑤那边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五、达标测评
(一)达标练习
1.填空: 
本文作者是(        ),原名(          ),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前面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联系上文,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这一现象”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最有嘲讽力量的两个词是                               .
(3)“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麻醉着自己”的意思是什么?

(二)作业设置:
请你为题为《中国人从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议论文写三个论据。

附:【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学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习立论文之后,我们会遇到新问题:有时候说服自己并不困难,可说服别人真的好难!这就需要另一种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驳论。让我们先向鲁迅先生学一学这一技巧。
二、自主合作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细读课文1——5段,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3. 这个文段从驳斥对方的             入手,分析对方的             不能证明对方的            。
4.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 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三)细读课文6——9段,完成下列问题
5.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6.“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分别指什么人?你能各举一个例子吗?


7.揣摩下列有下划线的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三、点拨讲解
驳论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就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四、当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或鲁迅先生杂文语言的风格是什么?)


五、达标测评
(一)达标练习
1.也许从历史课知道,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自信力的民族。想一想,如果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再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怎样从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直接批驳,又怎样提出正面论点作间接批驳?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2.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段作文,作一番介绍。
(二)作业设置:
阅读李恪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中国人的智慧从书>》,和课文进行比较,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
附[阅读材料]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李 恪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种不痛快。谈中国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静。
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们常常并不能自豪,而是有点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极致──中国人简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1、自豪以致自大:
大约明代以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甚至到清初,我们还以“天朝大国”自诩。但是西方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我们并不知晓。到了晚清,他们的自鸣钟的确有点意思,那不过是匠作的巧技而已,爱不释手之余,我们还可以冷冷地讪笑那些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一起,我们知道了,洋鬼子船炮利器,我们纵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再加上忠义之士的视死如归,也终究无济于事。败了,割地赔款搭笑脸,不敢再惹洋大人。而仁人志士发愤而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兴洋务、办厂矿、译洋书、谋立宪,以至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天朝大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曾几何时,提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殊不知,地大而物并不博,人口多并不是好事。提到中国,就是“四大发明,灿烂文化”,殊不知,近代来,外国四百大发明也不止;文化有灿烂的地方,也有不灿烂、甚至鲁迅说的“吃人”的地方。说到外国,就是腐朽垂死,水深火热,我们要解放全人类,要让他们过上像我们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故不论失掉自信力否,首先就失去了平常心。
2、由自大到自卑:
自大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教训。且不说清廷的割地赔款搭笑脸,“文革”中大批崇洋媚外,让我们十分“解气”之后,国门打开,我们蓦然看到,门外并不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中华民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勤劳勇敢善良聪明的民族,在我们战天斗地、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一刻也没有停留地创造着同样灿烂的文化。不能不承认,在许多方面,西方远远地走在了我们前头。不是曾痛斥过“外国的月亮圆”的论调吗?到国外一看,因为他们早就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月亮的确要更圆更亮一些。
于是我们开始检点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感到莫名的悲凉。“五四”时期,有人建议废除汉字,有人实行废除孔教,从师夷之长以制夷到改革开放,百余年来,仁人志士未曾一刻停止过探索真理,而崇尚西方之风,也愈来愈烈,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如果说初期的崇尚还只是洋火洋油洋布洋面的阶段,那么,后来的崇尚则几乎渗透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人不忍一一例举。中国的确是个大国、穷国、古国,它的发展与崛起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之事,然而它毕竟是我们的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必须自强不息,才能扬眉吐气。
3、中国人的智慧:
失望和放弃不是中国人的习惯。那么,中国人还能不能崛起,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沿着历史,做一次中国人的智慧的巡礼吧。
《中国人的智慧丛书》共8册,洋洋大观,在不同的学科里,记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不仅有震古铄今的四大发明,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发明创造。这些成果,早已为国际科学史界所肯定,做出这些成果的科学家,也早已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比如关于炼焦的发明,丛书介绍:中国最早的用煤炼铁的记录,见于公元4世纪的《释氏西域记》;成书于1650年前后的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了炼焦及用焦炭炼铁的全过程。为了证明这项技术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丛书(《揭示物质变化》分册)列出了8个国家的最早记录,它们都在18或19世纪,结论不证自明。
在记述了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成果后,丛书(《播撒绿色希望》分册)引用了国外的评论: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带来了福音!”日本专家甚至把杂交水稻和四大发明并列,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古代,中国有太多的祖冲之、李时珍、徐霞客……我们当然可以引为自豪;现代,如果中国人多一些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则我们何需自卑!
4、中国人的自信: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个少年,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美国留学!”有的人看了,感到有点鼻子酸;有的人看了,忧心如焚。是啊,这不是有点不争气吗?实际上,孩子向往美国,并不可怕,说明美国的确有它先进的东西,而见贤思齐,正是我中华民族的长处。
这样的事,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如果还是封闭的昨天,我们将无法想象美国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外国是人间地狱,那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这急起直追的年代里,发感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中华民族并不是劣等民族,过去曾经辉煌,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在痛定思痛,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了很远之后,才会更加义无反顾地走现代化的道路──而支撑我们的力量源泉,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了,再来重读过去的辉煌,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我不这样认为,自信,将永远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陈景润不知鼓舞过多少人,这些人不一定都要成为陈景润,但,陈景润会成为一种观念,一直激励着这一代人,并永远给这一代人以启迪。《中国人的智慧丛书》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吧。

 
答案:
预习
2.解释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3.(1)驳论文(或者杂文)(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3)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自主学习
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当堂训练:
1.“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2.依次是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机器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机器御用文人;
达标练习
1. 鲁迅  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1)先信“地大物博”,后信“国联”,最后一味求神拜佛(2)他信力 自欺力(3)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2.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3.论证  论据   论点
4.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5.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6.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7.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当堂训练
1.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今天,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更需要那些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3.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达标练习
1.答案见教参
2.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