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04阅读:
字号:小|大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外敌入侵?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今天我一起来了解当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生物入侵者。(播放水葫芦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入侵)
二、朗读课文,走进知识的殿堂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生物入侵者。在读中标清段落,划出重点生字词。
(生大声朗读,边读边划。)
师:下面请把你划出的词语在导学案上写一写,不认识的词语与同学交流。(生写、交流)
师: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
生:没有。
师:好。那位同学把你积累的词语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你积累的词语真不少。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幕显示)
词语之窗:
我会读:扼制、 归咎、 繁衍、 劫掠、 遵循
我会写:五彩斑斓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啸聚山林
(生齐读后,师强调个别字的读音与写法)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
师:读后,你知道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知道。(师生齐读文中语句)
师:那么,你从文中还了解到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
(屏幕显示)
科学之窗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 了解到了 ”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默读)
师(示范):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文中第一段了解到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1:我从第五段了解到随着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越来越多,他们搭乘国际贸易的便车迅速到达入侵地。
师:了解到生物入侵者是怎样到达入侵的。是因为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生2:我从第四段了解到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你从那一句了解到的?能把文中句子读一读吗?
生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地威胁。
生3:我从第二段文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了解到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哪一段还写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生4:第7段。“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师:两千多亿美元,天文数字,可见经济损失之大。
生5:我从第8段了解到许多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师: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采取措施了。
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整理整理,在文中标记出来。
(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那么作者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生齐:逻辑顺序。
师:为什么?因为先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途径,再分析危害,探究原因。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这就是逻辑顺序。(板书: 逻辑顺序)一篇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板书:事理说明文)那么说明对象是什么?(板书:生物入侵者)
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师: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
(屏幕显示)
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提示品味文章的语句的角度:
说明方法 修辞方法 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
提示学习的方法:勾划、圈点、批注
师: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你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细细品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生默读课文。)
师:人多力量大,下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文章语句的理解。
生1:第五段中“一些产自它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危害一方。”这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不仅说明了危害。这些生物都是一些宠物。举这个例子还说明了什么?
生1: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生2:第一段中运用解释说明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且生物入侵者还运用了比喻。
师:“生物入侵者”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生3:第三段中“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你是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评析的。“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那么,文中哪些句子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沉默)
师(提醒):就从第三段中找。
生4:第三段中,“五大湖内的疏通管道几乎全被他们占领。”“几乎”、“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4:“全”说明斑贝数量多,“几乎”说明并不是全部占领了。
生5:第五段开头一句它不仅说明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个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句子的作用上做了分析。而且分析的很好。说明老师设计的角度还不够全面。谢谢你!我们给她鼓鼓掌,以示鼓励。(全班同学鼓掌。)
师:还有那位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6:老师,第二段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你是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的。你能不能从用词的角度评析一下?
生6:“赶尽杀绝”用的很好。
师:从这个词看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很生动形象。
师:文中有些词加了引号。你能找出含有这些词来吗?
生(纷纷回答):偷渡者、占领、便车。
师:能结合句子具体品味一下这些词语的妙处吗?
(生沉默)
师:“天堂”给人什么感觉?
生(纷纷回答):自由、幸福、无拘无束……
师:“天堂”这个词,生动贴切的写出了由于没有天敌限制,斑贝在那里随心所欲、大胆放肆的情景。
师:同学们的分析的都很到位,水平很高。老师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屏幕显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能准 确具体的说明事物和事理。
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更具说服力。
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用词与修辞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词。如:大约、可能、几乎、全都、大部分、目前……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比较深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
(学生谈收获)
师:课下把你的收获整理在导学案上。这是一篇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明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应该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屏幕显示)
研究性学习
课下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的资料,可以从物种、原产地、入侵的、危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研究报告。
师结:同学们,生物入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下课!
师:大家都知道外敌入侵?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今天我一起来了解当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生物入侵者。(播放水葫芦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入侵)
二、朗读课文,走进知识的殿堂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生物入侵者。在读中标清段落,划出重点生字词。
(生大声朗读,边读边划。)
师:下面请把你划出的词语在导学案上写一写,不认识的词语与同学交流。(生写、交流)
师: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
生:没有。
师:好。那位同学把你积累的词语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你积累的词语真不少。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幕显示)
词语之窗:
我会读:扼制、 归咎、 繁衍、 劫掠、 遵循
我会写:五彩斑斓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啸聚山林
(生齐读后,师强调个别字的读音与写法)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
师:读后,你知道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知道。(师生齐读文中语句)
师:那么,你从文中还了解到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
(屏幕显示)
科学之窗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 了解到了 ”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默读)
师(示范):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文中第一段了解到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1:我从第五段了解到随着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越来越多,他们搭乘国际贸易的便车迅速到达入侵地。
师:了解到生物入侵者是怎样到达入侵的。是因为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生2:我从第四段了解到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你从那一句了解到的?能把文中句子读一读吗?
生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地威胁。
生3:我从第二段文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了解到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哪一段还写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生4:第7段。“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师:两千多亿美元,天文数字,可见经济损失之大。
生5:我从第8段了解到许多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师: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采取措施了。
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整理整理,在文中标记出来。
(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那么作者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生齐:逻辑顺序。
师:为什么?因为先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途径,再分析危害,探究原因。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这就是逻辑顺序。(板书: 逻辑顺序)一篇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板书:事理说明文)那么说明对象是什么?(板书:生物入侵者)
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师: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
(屏幕显示)
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提示品味文章的语句的角度:
说明方法 修辞方法 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
提示学习的方法:勾划、圈点、批注
师: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你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细细品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生默读课文。)
师:人多力量大,下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文章语句的理解。
生1:第五段中“一些产自它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危害一方。”这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不仅说明了危害。这些生物都是一些宠物。举这个例子还说明了什么?
生1: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生2:第一段中运用解释说明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且生物入侵者还运用了比喻。
师:“生物入侵者”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生3:第三段中“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你是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评析的。“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那么,文中哪些句子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沉默)
师(提醒):就从第三段中找。
生4:第三段中,“五大湖内的疏通管道几乎全被他们占领。”“几乎”、“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4:“全”说明斑贝数量多,“几乎”说明并不是全部占领了。
生5:第五段开头一句它不仅说明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个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句子的作用上做了分析。而且分析的很好。说明老师设计的角度还不够全面。谢谢你!我们给她鼓鼓掌,以示鼓励。(全班同学鼓掌。)
师:还有那位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6:老师,第二段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你是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的。你能不能从用词的角度评析一下?
生6:“赶尽杀绝”用的很好。
师:从这个词看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很生动形象。
师:文中有些词加了引号。你能找出含有这些词来吗?
生(纷纷回答):偷渡者、占领、便车。
师:能结合句子具体品味一下这些词语的妙处吗?
(生沉默)
师:“天堂”给人什么感觉?
生(纷纷回答):自由、幸福、无拘无束……
师:“天堂”这个词,生动贴切的写出了由于没有天敌限制,斑贝在那里随心所欲、大胆放肆的情景。
师:同学们的分析的都很到位,水平很高。老师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屏幕显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能准 确具体的说明事物和事理。
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更具说服力。
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用词与修辞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词。如:大约、可能、几乎、全都、大部分、目前……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比较深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
(学生谈收获)
师:课下把你的收获整理在导学案上。这是一篇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明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应该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屏幕显示)
研究性学习
课下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的资料,可以从物种、原产地、入侵的、危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研究报告。
师结:同学们,生物入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下课!
庄明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