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详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06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悟爱的博大。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整体思路】导入,作者简介,生字词语,按段落讲解课文,全文总结。
【教学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5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文章《老王》
板书 :《老王》
二、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两人共赴英国留学,1937年转赴法国。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作有《堂吉诃德》。
板书:(将他的主要作品列在黑板上。)
三、生字词语
绛(jiàng) 伛(yǔ) 惶(huáng)恐(kǒng) 荒(huāng)僻(pì) 塌(tā)败(bài) 取(qǔ)缔(dì) 骷(kū)髅(lóu) 滞(zhì)笨(bèn) 愧(kuì)怍(zuò) 翳(yì) 凑(còu)合(he)
四、课文讲读
(一)第1~4自然段: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1~4自然段,找到老王的身份、地位是什么样子的?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句。
明确:老王是一个车夫,是一个穷苦的劳动者。“我经常坐老王的三轮”中以看出老王是个车夫。
2、段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引号,因为这些引号里面的内容是作者引用其老王说的话,这是引号的引用作用。当时受什么思想的支配,连蹬三轮的才要组织起来呢?
明确:这是受当时极左思想支配的。
3、“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中的“后者”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后者”指本来眼睛是好的,但因为得了恶病而瞎了一只眼。作者认为因得恶疾而瞎眼,会更痛苦,更令人感到不幸。
4、老王的生活条件如何?
明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些都是对老王住处的描写,住处十分简陋,说明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下文老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第5~16自然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1、第5自然段里,老王给我们送冰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明确:他要给我们收费减半,我们不答应,他就送来大了一倍的冰。说明他的朴实。
2、第6自然段里,老王在送我们去医院时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当老王送我和默存去医院看病时,他起初不收我们的钱,后来收下了又担心我们没有钱,这说明老王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他从来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3、阅读第7自然段,后来随着社会的变革,老王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老王改成运货的了,却没有生意。后来一位好心的先生光顾老王的生意,勉强可以谋生。然而不久老王病倒了。他也没什么钱来治病。解释“干校”的意思。
五七干校: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
4、阅读第8自然段,我们最后一次见到老王是怎样一种情景?
明确:老王带病来到我家,此时的外形描写说明老王已经病得很重。可是他依然要来到我们家送东西。理解一些特别的语句的作用,“打门”“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从下面的那一小部分文字看出老王当时已经是病得不轻了,“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根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老王如此病生,却还要来看我们,这说明老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虽然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依然惦记着我们。
6、“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的“镶嵌”一词可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休僵直的状态。
7、阅读第9~12自然段,应该如何理解“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明确:说明当时生活的艰苦,十个、二十个鸡蛋就觉得太多太多;老王给我们送鸡蛋让我非常感动,觉得鸡蛋太多,情谊太深。“大”和“新鲜”说明这些鸡蛋都很珍贵,老王却送给我们,这也体现了老王的善良。
8、阅读第13~16自然段,对于老王来送鸡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这说明我们一家人是怎样的人品呢?
明确:我们坚决要给老王钱,说明了我们很体谅老王生活的艰辛,因此不能贪老王的便宜,同时也说明我们一家人的这人正直善良。
9、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调解气氛。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10、第16自然段中“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这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
明确:非常担心老王,为下文老王的死作了铺垫。
11、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明确:老王一身孤苦伶仃,先生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告别人世了,在这最后之际,看看对自己很关爱的人。)
(三)第17~22自然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及“我”对他生前的回想。
1、“愧怍”包含了什么意思?
明确:包含了“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是由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与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饱食者相比,实属难得的高尚情感。理解“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到愧怍。
2、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明确: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平平淡淡中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让我们为老王喝彩!为老王那颗金子般真挚而诚恳的心喝彩!)
五、板书
老王 杨绛
第 1~ 4 自然段: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
第 5~16自然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第17~22自然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及“我”对他生前的回想。
老王:不幸的人 体现
普通人 交往 真诚善良
作者:幸运的人
六、讲解课后练习
附答案:
一、作者的善良有很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的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上,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他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愿意给作者一家带送冰,车费减半;送钱给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二、1、第1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镶嵌杂技门框里,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举步维艰,身体僵持的形态。
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悟爱的博大。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整体思路】导入,作者简介,生字词语,按段落讲解课文,全文总结。
【教学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5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文章《老王》
板书 :《老王》
二、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两人共赴英国留学,1937年转赴法国。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作有《堂吉诃德》。
板书:(将他的主要作品列在黑板上。)
三、生字词语
绛(jiàng) 伛(yǔ) 惶(huáng)恐(kǒng) 荒(huāng)僻(pì) 塌(tā)败(bài) 取(qǔ)缔(dì) 骷(kū)髅(lóu) 滞(zhì)笨(bèn) 愧(kuì)怍(zuò) 翳(yì) 凑(còu)合(he)
四、课文讲读
(一)第1~4自然段: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1~4自然段,找到老王的身份、地位是什么样子的?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句。
明确:老王是一个车夫,是一个穷苦的劳动者。“我经常坐老王的三轮”中以看出老王是个车夫。
2、段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引号,因为这些引号里面的内容是作者引用其老王说的话,这是引号的引用作用。当时受什么思想的支配,连蹬三轮的才要组织起来呢?
明确:这是受当时极左思想支配的。
3、“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中的“后者”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后者”指本来眼睛是好的,但因为得了恶病而瞎了一只眼。作者认为因得恶疾而瞎眼,会更痛苦,更令人感到不幸。
4、老王的生活条件如何?
明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些都是对老王住处的描写,住处十分简陋,说明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下文老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第5~16自然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1、第5自然段里,老王给我们送冰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明确:他要给我们收费减半,我们不答应,他就送来大了一倍的冰。说明他的朴实。
2、第6自然段里,老王在送我们去医院时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当老王送我和默存去医院看病时,他起初不收我们的钱,后来收下了又担心我们没有钱,这说明老王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他从来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3、阅读第7自然段,后来随着社会的变革,老王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老王改成运货的了,却没有生意。后来一位好心的先生光顾老王的生意,勉强可以谋生。然而不久老王病倒了。他也没什么钱来治病。解释“干校”的意思。
五七干校: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
4、阅读第8自然段,我们最后一次见到老王是怎样一种情景?
明确:老王带病来到我家,此时的外形描写说明老王已经病得很重。可是他依然要来到我们家送东西。理解一些特别的语句的作用,“打门”“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从下面的那一小部分文字看出老王当时已经是病得不轻了,“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根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老王如此病生,却还要来看我们,这说明老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虽然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依然惦记着我们。
6、“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的“镶嵌”一词可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休僵直的状态。
7、阅读第9~12自然段,应该如何理解“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明确:说明当时生活的艰苦,十个、二十个鸡蛋就觉得太多太多;老王给我们送鸡蛋让我非常感动,觉得鸡蛋太多,情谊太深。“大”和“新鲜”说明这些鸡蛋都很珍贵,老王却送给我们,这也体现了老王的善良。
8、阅读第13~16自然段,对于老王来送鸡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这说明我们一家人是怎样的人品呢?
明确:我们坚决要给老王钱,说明了我们很体谅老王生活的艰辛,因此不能贪老王的便宜,同时也说明我们一家人的这人正直善良。
9、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调解气氛。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10、第16自然段中“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这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
明确:非常担心老王,为下文老王的死作了铺垫。
11、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明确:老王一身孤苦伶仃,先生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告别人世了,在这最后之际,看看对自己很关爱的人。)
(三)第17~22自然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及“我”对他生前的回想。
1、“愧怍”包含了什么意思?
明确:包含了“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是由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与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饱食者相比,实属难得的高尚情感。理解“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到愧怍。
2、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明确: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平平淡淡中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让我们为老王喝彩!为老王那颗金子般真挚而诚恳的心喝彩!)
五、板书
老王 杨绛
第 1~ 4 自然段: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
第 5~16自然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第17~22自然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及“我”对他生前的回想。
老王:不幸的人 体现
普通人 交往 真诚善良
作者:幸运的人
六、讲解课后练习
附答案:
一、作者的善良有很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的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上,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他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愿意给作者一家带送冰,车费减半;送钱给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二、1、第1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镶嵌杂技门框里,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举步维艰,身体僵持的形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