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18阅读:
字号:|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有力的说理方法;
2.掌握文章观点和材料的同一;
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
2、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合作应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
2、对于难点“灵魂”含义的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文章中提炼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由两个问题引起学生对自我的关照并调动其固有思想观念: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贵jiàn          cáo       杂   mù       浴     热chén      
赫赫(        )战功          缅(     )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贤哲   缅怀    赫赫    无足轻重 
3.请把你对本文作者的了解写下来并介绍给其他同学。
学习与探究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学生讨论交流:
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二)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吗?
2、 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四)总结: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训练巩固
说说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高贵”的含义。
拓展延伸
人生如瓶
(1)“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细细品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
(2)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面注入任何液体。
(3)如果它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就绝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了博爱和热情……
(4)今天,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但我们的神经依然绷得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欢乐。这是为什么?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则故事。
(5)一个自以为对禅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没有开悟,便向一位大师诉说自己的苦恼。大师对他的讲述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为他沏茶。杯子已经满了,但大师还在不停地倒茶,水从杯子里流出来,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大师好像没有看见,还是不停地为他倒着茶。
(6)“大师,茶水已经满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和尚说。
(7)大师面无表情地说:“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能继续装了吗?”
(8)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9)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
(10)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
(11)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只好快走。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宁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
(12)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问,心无旁骛,矢志不渝。
(13)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但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并拒领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事后,有人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没有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真是大智若愚,大音若稀。
(14)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
1、本文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加粗的“这”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7)自然段援引大师开导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为什么说“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结尾的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并概括全文的中心。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