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20阅读:
字号:小|大
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
一、单元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
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提高阅读现代科普文的能力、速读和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专题
2、过程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语体特点,在加强语言积累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科学的表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四篇各具特色的科普短文。即《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还有一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根据教学需要,已把它归到第三单元,)这里不再说明。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同时他也是一篇极具条理的说明文。无论是生动形象、用语典雅地介绍物候现象,还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地介绍与物候有关的知识,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说明文有条理说明事物的特点。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清醒认识,必须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中我们还可体验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记得有一海归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作为成功。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这种评价未免有点偏激,我不同意!但他的话却值得我们深思。是的,这句话说的是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其核心是科学精神。的确,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但科学呢?我们拿得出手的还是四大发明,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现代的社会是科学的社会,而我们却缺失科学,更可怕的是我们缺失科学的精神,一种怀疑的精神,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
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切忌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三.“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示例
――-敢于对权威说“不”
【背景】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断,在“激趣导入”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进入了“研读体验”的环节
【案例描述】
师: 科技说明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给读者以知识的享受,它的语言要求准确、
严密、科学。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点评。
(生读课文,圈点句子)
生: 我觉得“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一句中 “十天左右”、“五六天”这些约数的使用准确地写出物候记录时间 上的差异,这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更体现一种科学的态度。
生: 我觉得“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一句中的模糊数“若干”用的比较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生: 我觉得“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的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
高。这叫逆温层”一句中“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气温反比低处高”做了 限制,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师: 大家的点评很准确。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我们可不能迷
信权威哦!
生1:老师我有一个发现。(兴奋)我觉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
北京早开20天,但到晚春五月间,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一句语言不够严密、准确。 “20天”“10天”是两个确数,难道几十年来的记录都刚好是“20天”“10天”,这好像不大符合实际。
(自豪,能质疑权威)
生2:是不是有可能是具体某一年的记录。
生1:如果只是哪一年的记录,应该交代年份才严密、科学。
师: 你阅读的很认真,很仔细,竟然能发现文章的疏漏之处,老师也没发现,
你真了不起!确实此处表达不够严密,看来大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那该怎样表达的更科学呢?
生: 要么加上具体的记录年份,要么把确数改为约数。
师: 确实这样一改,表述就比较准确,也更科学。特别难得的是你敢于怀疑、
敢于表达的意识尤为可贵!
(学生鼓掌,敢于直面权威,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又一学生举手)
生: 老师,还有一个句子我觉得表达也不够准确、简洁,就是“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一句中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中的“平均的”一词位置不对,读起来很费解。
师: 语序不当,那你认为该放哪儿呢?
生1:应该放在“日期”的前面会更通顺,更好理解。
生2:老师我觉得这句前后用了两个“十年” 和“平均”,用词重复,不简洁,
又费解。可改为“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同1921到1930年两个十年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的平均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学生鼓掌)
……………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呢?通过查阅资料,我想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怀疑的意识、求真的态度、创新的品质。其中怀疑的意识是根本,在质疑中才能求真,在求真中才能创新!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就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对经典说“不”!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和
科学。教学一直沿着老师的预设展开,可谓风平浪静。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我们可不能迷信权威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的兴奋的质疑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们自发为他的质疑鼓掌喝彩;接着另一个学生的发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敢于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要知道,《大自然的语言》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所著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又经过专家、编者的改写,才选入课本,该是中学生学习科技作品的经典范文之一。
这个教学片断的成功在于注重通过语言的品味,把握科技作品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意识和能力;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老师和学生不迷信权威,盲从经典,敢于直面权威,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对权威说“不”!对经典说“不”!而且成功的对权威说“不”!成功的对经典说“不”!这不就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在课堂的闪现!忍不住为他们击节叫好!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崇敬曹雪芹,因为他敢于批判腐败的封建制度;我崇敬哥白尼,因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我崇敬所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我想:他崇拜的不是一个人,他崇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因此,我认为不仅是说明文教学,在我们所有的教学中 ,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都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对经典说“不”!
――-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源动力
【背景】
这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第三环节“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案例描述】
师:下面我们速读二、三节,完成表格“克隆技术大事记”,比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准。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 研究者 对象 类别 技术
鲫鱼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两栖类
黑斑蛙
异种鱼类 异种鱼类换核卵
1996
(学生速读课文,可独立填写表格,也可合作完成,课堂集体交流表格内容。)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 研究者 对象 类别 技术
1979 中国科学院
科学家 鲫鱼 鱼类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1960
1962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 爪蟾 两栖类 换核卵(肠上皮、肝、肾细胞核)
1978 童第周 黑斑蛙 两栖类 换核卵(红细胞核)
我国科学家 鲤鱼、鲫鱼 异种鱼类 异种鱼类换核卵
美国和瑞士 鼠 哺乳类 换核卵(胚胎细胞核)
1996 英国科学家 羊 哺乳类 换核卵(体细胞核)
师: 通过填表,大家应该对“‘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生1:“克隆羊”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的核,这成为克隆技术的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作者为此单列一节进行解说。
生2: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作者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不像是时间顺序,好像有点乱!
师: 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大家都来动脑思考:不是时间顺序,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这两部分的说明顺序?为什么?
(全场安静下来,有的在翻课文,有的在盯着屏幕上的表格,有一学生举手)
生: 课本第二节第五段有一句“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我认为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紊。
师: 能从文中找到这句话来说明,你的阅读很仔细,真不错!有没有不同意见?
(话音未落,一学生站起来)
生:我不同意!如果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的顺序,那“鲫鱼”“鲤鱼”异种鱼类的克隆的内容应该安排在鱼类克隆之后,两栖类之前才是。
师:那你认为作者按什么顺序行文?
生:我还没想好
(又一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这两部分是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
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因为动物越进化,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样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师:有意思,有道理,看来你阅读很充分。看来我们已接近谜底了!谁能
把谜底揭开?
(忽有一学生站起)
生:我不同意!(有点激动)任何一项技术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
我想克隆技术也不例外,如果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那跟以时
间为序该是统一的呀,如果说鱼类的克隆比较容易的话,那六十年代的
两栖类的克隆都成功了,怎么到1979年反而研究起简单的鱼类克隆啊,
这不有悖常理吗?
我觉得这儿的说明顺序有问题!(掌声响起)
师: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
(又一学生举手)
生:老师,我认为这儿的说明顺序没问题,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
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这不矛盾!
(课堂一阵哄动)
师:(兴奋、急切)说说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 假如大家把第一段删去看看,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之所以先介绍197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克隆鱼,他就像记叙中的倒叙手法,况且文章登在《中学科技》杂志上,读者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是为了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果,达到激发阅读兴趣和自豪感的目的!何况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序最容易接受!
师:(激动)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你能结合记叙文的知识来解读,太难得了!特别是你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尤为可贵!太了不起了!
(学生鼓掌)
【点评:教师对创新答案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原动力】
。。。。。
【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挖掘兴趣,激发源动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巨大的源动力。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怀疑中燎原,在燎原的怀疑中求真,在求真的过程中创新。
在《奇妙的克隆》的教学片断中,学生由填写“克隆技术大事记”这一表格而生疑,提出“说明顺序”的问题。探究后发现答案一: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在否定答案一的基础上引出答案二: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并在质疑答案二的前提下发现答案三: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看似简单已有预设结论的问题在质疑、探究中得出一个创新性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在这里且让我们关注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学生质疑“说明顺序”问题时,教师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这样的评价看似简单,实质是教师对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怀疑的态度的一种鼓励;在学生得出了答案一、二时,其实也是教师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在继续给予鼓励的同时,不是简单揭示答案,就此带过,而是继续追问引导:有没有不同意见?谁能把谜底揭开?并用“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当最后一位学生得出与教师预设答案大相径庭的结论但言之成理时,教师评价: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太了不起了!(学生自动鼓掌)。我想:这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但比预设答案更有意义。而比这更有意义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怀疑、求真的意识。我想: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雏形?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和对怀疑、求真、创新意识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催化剂、它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真正的源动力!
我想: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久的过程,它决非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就能完成的。这种精神的养成必须有外界因素不断给予刺激和强化。我们的课堂就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永远的载体和平台,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怀疑、求真、创新等精神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科学精神将就此萌芽!
――-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
【背景】
还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 “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的第二环节。
【案例描述】
师:从克隆鲫鱼到克隆羊,我们不仅了解了克隆技术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悟到科学家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生搜索阅读课文,圈点批注)
生1:我找的是第二节“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中“┄┄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核中吸出细胞核。┄┄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首先“385天59代”一个惊人的数字震撼人心,表明实验的艰辛,“用直径10微米左右”,我们知道微米是何等细小的单位,进一步反映实验进行之艰难、精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精神跃然纸上。“接纳”,“准备就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后经过如此精细的准备后,大部分却“夭亡”了,即使是这样,科学家们永不放弃,“189个”,“只有两个”,“只有一条度过难关”,由此可以想像实验艰辛的程度之深,失败率之高,最后经过“80多天”漫长等待,成长为“8厘米”长的鲫鱼。这一过程使我感受到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才获得成功。他们这种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态度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生2:我找的是这一节第五段“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仅满足于一次成功而不去更上一层楼,科学家们往往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了一件创举并不止步,而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表现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3: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一句简短的不过30字的文字,仅从“247”就能看出科学工作者的严谨、认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研究了上百次才成功足以可见实验的艰辛不易,我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师: 大家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我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切实的感悟,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文第二节第四段“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总是在现有的研究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一边实验,一边思索,不断发问,坚持不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克隆鲤、鲫鱼是我国科学家的首创,这也充分表明了在克隆这一世界尖端技术方面我们中国一点也不落后!他们这种讲究实证、求真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生:我感受最深的也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
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初读这句话,我并没有体会出科学家们的艰辛,但仔细一想,我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我想许多人遇到这种接踵而来的打击都会灰心丧气,而科学家们竟然尝试了247次,这是一个怎样漫长的概念,最终才孕育出这个令全世界震动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师:科学的道路无坦途。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更要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这种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借鉴学习。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怎么“领会”?它来自作品语言和风细雨般地熏陶,最忌说教。科普作品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处处渗透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如果没有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野外实地观测,哪来的大量物候数据记录;天寒地冻,烈日炎炎下没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哪会有物候学的创立!品味科普作品的准确、科学的语言,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在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的熏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地唯一有效的途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奇妙的克隆》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这样地问题。它妙就妙在既不是纯粹地语言赏析,也不是单纯地科学说教,而是把两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就在品味语言地过程中自然领略科学家的风采,更领略科学精神的伟大!
请看学生的回答:
有的从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中体验到科学实验的艰辛、艰难、精细;
有的从科学探索过程中必须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而且还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中领悟了一种永不放弃;
还有的明白了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道理;
还有的读出了一种严谨、认真,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当最后一个学生说: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我知道:科学家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跃然纸上,而且永远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诚然,面对科普作品的教学,我们有很多方法和形式可以选择,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决不可离开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任何游离文本的学习语言都是缘木求鱼,阅读科普作品更是如此,科普作品的语言中蕴涵着巨大教育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科普作品及语言美好的同时,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吧!
小结:语文不是知识的教学,什么是知识?“石头”就是“石头”,语文是智慧的教学,什么是智慧?“石头”不仅是“石头”,看见“石头”一词还能说出“石头”后面隐藏着的故事……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吧!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说出“石头”背后的故事……
四、课文的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要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学生交流采集的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由此自然引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这篇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说起,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这种由介绍现象到解释原理的写作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使文章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2.再读课文,研讨作者为了使条理清晰,具体语段用词的特点
三.研读体验
1.品味文章语言生动的特点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仔细揣摩、品读语段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中的用词和描写,圈出你认为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标注理由。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
(2)学生交流、讨论、互评,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2.品味文章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
(1)学生跳读课文,寻找课文中体现说明准确科学的语句,加以品读
(2)比较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加深体会。
四.拓展延伸
1.话题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看现在是否还有必要研究物候学
2.话题二。物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3.话题三。二十四节气漫谈
4.文艺作品中的物候知识、生活经验中的物候知识、本地的物候状况。
(三)相关链接
农谚举隅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鱼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课外扩展阅读
①记鸟语 ―――林语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的小型冷气机。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
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叹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
Theory。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
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有一早晨一小雄鸡忽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其声音,有母鸡呼小鸡的温柔,而却没有老母鸡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种野鸟。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大概日月潭的鸟语可分四五种,而最特别的是一种我所谓时哉鸟,唱的主调是“时哉——时哉!”重叠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啭喉音。那天我没听见子规鸟的“思归!思归!”不知有没有。我想春天应该有的。江浙人说子规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继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为杜鹃,因为江浙音呼“哥哥”为“孤孤”。众鸟的语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早眠早起很勤谨的一种小鸟,呼其同类,觅好虫吃。 “臊!臊!害臊!”声音非常粗暴。这是一种厌世的岩栖高士,以为举世沉浊,不足与庄语,无疑的,他是黄老派的。
“莫踌躇!莫要踌躇!可别胡涂!”——声音非常轻细而婉约动人。
其余还有仅发唧唧咄咄的短音。时哉鸟,唱的啭音特别多,夹杂别的话,再以“时哉!时哉!”主题为结束。这样此唱彼和,隔山相应,鸟音渡水而来,以湖山为背景,以林木为响声,透过破晓的蓝天,传到我的耳朵来,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响曲。这是在庭院内以鸟笼养鸟所领略不到的气象,其自然节奏及安插,连他们的静寂停顿而后再来,都是有生气的,百鸟齐鸣的情形,大概如此。
②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节选)―――萧柯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声音语言
人们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的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作为通信工具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二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
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8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他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目前,分类学家正在研究,把动物的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生态学家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声音信号,来揭示动物行为的奥秘。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利用动物的声音语言来指挥动物,使之按人类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半步。
超声语言
螽(zhōng)斯、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得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雄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赞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1962年,有人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海豚听到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有危险,不必担忧,于是他们就穿游了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当海豚因受伤不能升向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营救。有人由此得到启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得力助手。
运动语言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络信号的。在我国的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
,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色彩语言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了红色,以警告别的雄鱼,赶快回避。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提示:《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说明的是动物的语言,文章介绍了种种不同的动物语言,并说明了它对我们人类的认识价值。用文艺的笔法介绍知识,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可以把此文与《大自然的语言》进行比较。
③草木知时节 ——漫话物候 胡启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物候。
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应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提示: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一样都是介绍物候的,很有可比性。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两文,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三个方面谈谈它们的同与异。
④重温经典
荐读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 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竹下残雪
[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培养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
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计之一
一.激趣导入
播放电影《克隆人的进攻》的片断,引出课题《奇妙的克隆》
二.探究“什么是克隆”
1.展示有关克隆的资料,学生畅谈克隆
2.什么是克隆?
自读课文第一部分,一句话说克隆
3.研讨说明方法
教师补充: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4.想象训练:“假如我会克隆”
三.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课文二三部分,要求
① 将文中内容整理一份“克隆技术大事记”
② 质疑探究:讨论说明的顺序
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一是从中国的克隆实验写到外国的克隆实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③ 克隆技术不断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四.辩论“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以“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为辩题展开辩论。
辩论要求:
① 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足
② 语言清晰、流畅,声音要洪亮
③ 驳斥对方观点时要有“理”有“礼”
【小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面对克隆,人类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理性和远见。如果克隆技术真是上帝放在人类面前的又一只潘多拉魔盒,那么人类将满怀信心地伸出两手,一只手叫智慧或灵性,它让克隆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世界;另一只手叫理性,它将控制和防止克隆技术走向反面。这也就是要‘兴利除弊’!科学家们有足够的信心,智慧、理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
五.拓展延伸
1.假如我被克隆,想象我与克隆人见面时的情景,写一段文字。
2.假如我成了研究“克隆技术”的科学家,请你发挥想象,预测克隆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二)教学设计之二
一.活动动员,交代主题――走近克隆
二.活动准备:
布置活动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克隆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编写一则关于克隆的材料,自由拟题,注意表述的科学
拟题参考:
《克隆简介》――介绍克隆的基本情况,如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研究现状与运用《克隆技术大事记》――介绍克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时刻
《克隆真奇妙》――突出克隆技术带给人们的新体验
《克隆人,喜?悲?》――阐述观点,展现个性
《我是克隆科学家》――发挥想象,预测前景
三.课中活动:
1.选择共同话题,分小组交流
注意结合课文中的知识点质疑探究:
①讨论说明的顺序
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一是从中国的克隆实验写到外国的克隆实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② 克隆技术不断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2.每小组整理自己的材料,推选一到两位学生上台宣读自己的材料,其他学生倾听并准备点评
3.全班评议:从材料的丰富性、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评议,评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态度奖。。。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谈家桢(1909~ )中国遗传学家,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1909年9月19日。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0~1932年在北平燕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李汝祺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异色瓢虫鞘翅色斑遗传的研究,取得硕士学位。1932~1934年在东吴大学任教。1934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于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生物系,继续从事果蝇和瓢虫方面的研究。1952年起在伤害复旦大学工作,历任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和校长顾问。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背景资料: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03日 13:52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公元前5000年·谷物选种
人类祖先发现,最茁壮的植株的种子培植出的谷物也更优良。这是人类开始按照人的意图控制生命的开端,这也是克隆技术最终目标的最初体现。
1952年·克隆蝌蚪
小小的蝌蚪改写了生物技术发展史,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被克隆的动物。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玛斯·金用一只蝌蚪的细胞创造了与原版完全一样的复制品。
1972年·基因复制
克隆技术精细到以单个基因复制为单位。科学家将某种特定基因单离出来,将它与某有机体(最初是一种酵母)结合,有机体将新基因融入自己的DNA结构后再繁殖,产生出理想基因的复制品。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
整个世界吵嚷着想要目睹人类第一个体外受精婴儿路易斯的“庐山真面目”。英国医生用丈夫的精子在一个试管内使卵子受精,然后将胚胎植入健康母亲的子宫内。
1997年·多利,你好!
1996年,世界第一例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这个秘密直到1997年2月才向世人公布。苏格兰胚胎学家伊恩·威尔姆特和同事用一只成年母羊乳房内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多利。
1998年·克隆批量化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用成年细胞克隆出50多只老鼠,并接着培育出3代遗传特征完全一致的实验鼠。与此同时,其它几个私立研究机构也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克隆出小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用一个成年母牛的细胞培育出8只遗传特征完全一样的小牛,成功率高达80%。
2000年·人类近亲被克隆
美国俄勒冈的研究者用与克隆多利羊截然不同的方法克隆出猴子,科学家将一个仅包含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分裂为4份,再将它们分别培育出新胚胎,惟一成活的只有Tetra。与多利不同的是,tetra既有母亲也有父亲,但它只是人工4胞胎中的一个。此外,帮助培育出多利羊的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克隆出5只小猪仔。该公司宣称,克隆猪终将成为人类移植器官的“加工厂”。
2001年·克隆人?
3月,美国生殖科学家帕纳伊奥提斯·扎沃斯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数百对夫妇已自愿报名参加培育克隆婴孩的实验。该小组宣称最早至2003年便可帮助不孕夫妇培育克隆婴儿。1月,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效地使克隆人类胚胎合法化的国家。政府通过一项富争议性的法案,目的在于允许对人类胚胎内的根细胞进行科学实验。该法案要求克隆体必须在诞生后14日内被毁灭。培育克隆婴儿仍属非法行为。
3.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其对克隆人问题的立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5月5日~14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五十次年会,会议听取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关于克隆人、生物医学技术及该组织准则确立的报告,并在研究了各成员国的声明后作出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同人类的诚实和道德背道而驰。
在这个决议中,与会者认为对那些在伦理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科学研究活动应给以自由的空间,并保证其实施结果对人类有利。决议同时指出,克隆及其他遗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关于道德伦理的新含义。涉及研究和发展的问题应当谨慎地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应尊重研究人员的权利和尊严。
决议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与其他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以及专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协商,阐明和评估克隆技术在道德、科学以及社会诸方面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总干事同时通知各成员国组织并促进关于这些问题的群众性讨论。总干事还将在1998年1月的行政会议及1998年5月的下一届世界卫生年会上作报告,总结评估的成果。
4.联合国特别会议上中国对生殖性克隆人说不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3月04日 16:27 北京晚报)
克隆人之争惊动联合国
全世界众多科学家近几天云集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召开特别委会议。
一年前,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声称,将“制造”世界第一批克隆人,引起舆论大哗。第56届联大专门于去年12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成立特设委员会,对与制定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有关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负责讨论和拟定有关禁止这种被称为“生殖性克隆人”的国际法律,以便为联合国制定相关国际公约铺平道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对法国和德国去年向联合国共同提交的一份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的草案文本进行磋商。中国代表陈旭在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草案的辩论中发言时说,中国作为共同提案国,积极支持尽早制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
中国在会上阐述自已的主张
今天早晨,通过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节目,刚刚参加完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王冬表达了中国政府的观点:中国关于克隆技术有自己一贯的立场,中国认为生殖性克隆人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殖性克隆人问题上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不赞成不允许也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王冬告诉记者,这不光是中国政府的观点,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因此在禁止生殖性克隆人这个方面,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王冬副团长还表示,中国政府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也表达了自己另外一个态度,中国并不反对进行医疗性克隆。因为从预防疾病和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医疗性克隆对人类是有益处的。
法律伦理问题不少克隆异类难以生存
在回答为什么不赞成克隆人的问题时,北京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主任吴国盛教授这样解释,人类生殖是非常神圣的事情,由于今天生殖技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伦关系,还有可能改变法律和道德关系,所以应该格外慎重。另外,生殖性克隆人会造成很多法律上的麻烦,更会造成对人类自身起源等问题偏差性的想法,所以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吴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首先,克隆人不可能一下子取得最后的完满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地试验,而把人当做一个实验品来做,本身不符合人类自己的利益。其次,即使这个人被克隆出来了,他的未来肯定存在潜在的后果,比如说克隆人是否健全,他是不是安全这也是个问题。再者,从长远来看,克隆人对目前的人类物种有没有危害,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克隆人即使在生理学意义上全部是健全的,但是他在社会学意义上也是不健全的,因为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亲,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他只能是一个异类,这个异类在社会上与人相处的时候,会给他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困惑。克隆人还会面临一系列法律问题,比如说遗产继承问题、社会归属问题、家庭问题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目前的法律和伦理还无法正视和解决。
针对医疗性克隆双方明显有分歧
在刚刚结束的讨论和拟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的会议上,各个国家在生殖性克隆人的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公约是否禁止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医疗性克隆问题上,各方出现明显分歧。
以美国、西班牙以及拉美的一些天主教国家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公约应该禁止一切包含人类胚胎的克隆研究。美国代表认为,如果不明令禁止医疗性克隆,那么以科研实验为借口而制造和毁坏人类胚胎的做法将会合法化,新生命将变成一种可以采掘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而一旦克隆胚胎大规模出现,将不可能得到控制,它们会被秘密植入人体而继续发育,从而使生殖性克隆的禁令名存实亡。
而以中国、日本、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一派则主张,医疗性克隆应予以区别对待。中国代表陈旭说,国际社会不能容许科学研究损害人类尊严的某些做法,但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可能造福于人类的医学研究和实践;各国的国内立法对医疗性克隆有不同规定,国际社会应尊重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宗教背景下做出的选择。日本也认为,关闭可能拯救人类生命的科技大门是个“错误”。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评述医疗性克隆,但俄杜马通过的暂时禁止克隆人的法律不适用于干细胞克隆等研究。
克隆人何时出世目前仍是道难题
很多人关心克隆人到底离现实有多远?现在还身在纽约的中国代表团专家顾问、干细胞研究专家李凌松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克隆羊多利最终成功的几率是273分之一,也就是要做273次才能成功一次,那么人类的克隆试验是不是也要这样一个接近的数字呢?李凌松希望人类永远不要走出这一步,因为不克隆人“并不妨碍利用同样的技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王冬副团长也透露,正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克隆人问题的紧迫性,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出现克隆人,联合国才决定召开特委会研究拟定这样一个《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相信这个公约一旦生效对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 过程和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抓住两篇课文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对教材灵活处理,一篇教师导读,一篇学生自读。主要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最后再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一.话题导入
多媒体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断,师生畅谈“恐龙”这一话题。
二.导读《被压扁的沙子》
1.出示导读话题:
① 文章提出了哪两种观点
② 作者是怎样证明其中一种看法是正确地?
③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2.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师生共同讨论
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
依据:斯石英的形成和性质
结论:是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小结: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行文
三.自读《恐龙无处不在》
学生用上述学法自学《恐龙无处不在》,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阐述对课文的理解
四.比较阅读
比较一: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观点
比较二:行文的顺序和说明方法
比较三:文章的语言,可结合课后练习二
五.拓展延伸
1.阅读《阿西莫夫: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进一步了解作者
2.说话:我来到了恐龙世界
3.研究:恐龙灭绝原因新探
4.谈谈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一句的理解,要求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在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相关链接
1.阿西莫夫: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刘 兵
谈到阿西莫夫,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确实有许多可说的东西。坦率地讲,从一开始,我个人却对阿西莫夫不是很感兴趣。想来,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因为在我刚刚开始读科普类图书时,既看到了阿西莫夫的作品,也同时看到了另一位科普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伽莫夫的作品。我所说的后者的作品,主要是《从一到无穷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记》这两本书。相比起来,我觉得后者的作品更有趣味性,也更有思想性。其二,现在想来,也许是一开始读主要是70年代末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四本一套的小册子,分别介绍了关于宇宙、人体等领域的知识,更多地是一种具体知识的普及。也许,这几本书远远不能代表阿西莫夫的最高水平。其三,是我几乎从来没有读过阿西莫夫在他最有成就的科幻方面的作品。此外,因为知道阿西莫夫是一个如此高产的作家,也不禁在潜意识中对其作品的质量有所怀疑。 但是,我也想到,阿西莫夫作为一位在世界上如此有影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在我周围认识的人中,可称为“阿迷”的也不只一位。不过,只是在读过了刚刚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阿西莫夫的自传《人生舞台》之后,才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对阿西莫夫这个人的看法。 说到新的看法,我想,最精炼的表述,就是我在此文标题中所讲的: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可以设想一下,按照此书的介绍,阿西莫夫一生共出版了470本书,而且这些书的范围,远远不止科幻和科普。按照他自己的统计,在他开始写作之后,40年间,平均每10天售出1件作品,其中后20年,平均每6天售出一件作品;40年间,平均每天发表1000个词,其中后20年里,平均每天发表1700个词。或者说,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来,他几乎1个月左右就要出一本书。连这本50多万字的自传,也还是他在病床上只用了125天就写出来的。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写作和出版速度也许还不算太难(当然也绝不容易),但是坚持这般勤奋,几十年如一日,恐怕就极少有人能做到了。他确实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读者写作中去的杰出榜样。仅据此一条便可看出,他显然是一个绝不普通的人。 从《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当真实、有血有肉的作家形象,尽管这个形象是由他本人自己勾画出来的,尽管阿西莫夫甚至在自传中也绝不谦虚——他当然有可以不谦虚的充分理由,那就是他终其一生所取得的、让他人只能望书兴叹的辉煌成就。不过,他也并不需要掩饰自己那些按照通常的标准不那么辉煌的历史和不那么值得骄傲的个人特点,例如他在中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他后来大学学习的不够成功,以及终于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人员,甚至于他的恐高症和惧怕旅行等。但也正如阿西莫夫坦率地自我认定的那样,他是一个“通才”,而且,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少见的通才。从自传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在许多方面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有着普通人的优点和弱点,也可以看到他远远不是一个普通人的许多侧面,看到他身上那些许多普通人永远也难以具备的天赋和毅力。 《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与我们常见的人物自传有很大的不同。全书只由166篇短文构成,每篇短文或是介绍经历,或是讲解观点,或是讲述故事。在这种似乎相当随意的叙述文体中,作者展示了一个极为成功的作家的成长历程,也展示了相关的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几乎就是一部个人视角中的美国科幻与科普史。它带给读者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通常的个人传记所能容纳的程度。 像阅读其他的名人传记一样,人们阅读这本传记也许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原来读过阿西莫夫的作品并喜爱甚至着迷于这些作品,从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作者;另一种可能,则是因为他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名人才去阅读了他的传记,但在此之后,却被这个人物本身所吸引,想去阅读更多他创作的作品。其实,哪一种可能都很不错,更何况,阅读这本阿西莫夫的自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经历。
2.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2002-12-14 10:13:22http://www.sina.com.cn 2000/06/19 09:27 科技日报)
曾被拒绝的“大陆漂移说”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海洋阻隔的两岸具有相似海岸线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他提出,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为数众多疑问的理论。然而,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被人接受,它虽然得到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首肯,但受到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的不屑,有人提出了份量不轻的反驳。
持反对论者的最主要的论据是:没有发现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地质学家阿尔萨·霍姆兹虽然考虑到地幔对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但曲高和寡,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本世纪40年代时,人们把“大陆漂移说”忘诸脑后。“大陆漂移说”终于再沐春风
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
“海洋扩大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马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大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
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则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
解读整个地球的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证实了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由于“大陆漂移说”凭借板块运动,于是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待揭之谜的“大陆漂移说”的原动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并没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证实的只是历经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最近2亿年的事实,此前的地球活动仍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留至今天,而且导致板块运动的地幔深处的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对于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8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被称为“地震学X射线断层摄影法”的技术,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内部的不均匀构造,这种科学手段使研究得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曾被认为是板块运动原动力的地幔对流的实际状态似乎可以触摸了。对于地球板块构造是从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时刻开始形成的,科学家将对部分比2亿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壳进一步研究。
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在上述曲折的过程中探索并发展的,直到70年代被科学界首肯的板块构造学说问世。最新的地球观测获得的成果,为解开板块构造学说也颇感踌躇的地球深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等待揭之谜,以及弄清长达46亿年的地球演化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回顾20世纪的地球科学发展史,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为研究地球活动创造了契机,同时,对我们综合理解已细划为地质学、古生物学、观测学、地震学等的地球科学领域,提供了良机。从以上意义说,“大陆漂移说”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3. 恐龙灭绝新论
①英美研究人员提出恐龙灭绝“性别失衡论”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4-25)
按照科学界流行的看法,恐龙灭绝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所致。但外来天体撞击究竟引发了何种后果直接加速了恐龙灭亡,却众说纷纭。比如,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新提出的一种观点则认为,外来天体撞击引发的气候变冷,有可能造成恐龙后代雄多雌少,恐龙最终因“性别失衡”而走上绝路。
英国利兹大学戴维·米勒教授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指出,哺乳动物、鸟类、蛇、绝大多数蜥蜴和一些鱼类,其后代性别是受染色体或基因决定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后代遗传了两个X染色体的为雌性,遗传了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的将是雄性。但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和乌龟等,它们下的蛋在孵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将影响到后代性别。研究人员说,恐龙等一些早已灭绝的物种,后代性别很可能也受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
米勒等人认为,距今约6500万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很可能使大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全球气候因此变冷,结果导致恐龙的后代中雄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推测,哺乳动物雄性中的Y染色体,可能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种灭绝而进化出来的。这种通过遗传决定性别的机制,可以保障后代中两性比例的平衡。他们认为,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变暖趋势,有可能给现存一些靠环境温度决定后代性别的物种生存构成威胁。
恐龙灭绝“性别失衡论”出台后遭到了其他一些专家的质疑。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斯大学的皮耶瑟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米勒等人的理论并不能令人信服。(新华社)
②新证据表明持续数千年的黑暗冬天导致恐龙灭绝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6-30)
美国科学家根据对6500万年前的浮游生物化石的研究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陨石撞击地球后持续了数千年的黑暗冬天。
来自意大利,荷兰与美国的地质学家在近期出版的一期地质学杂志《Geology》中,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描述。地质学家在突尼斯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喜好寒冷的小型海洋生物:涡鞭毛藻化石(Dinoflagellate cysts)和底栖有孔虫(Denthic foraminifera)突然出现的痕迹,可这本来是一片极为温暖的海域,什么原因造成温度暴降?这只能是一连串陨石撞击造成的长达两千年的暗黑冬天造成的。
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的西蒙妮·加莱奥蒂(Simone Galeotti)教授说:“基于学界对于白垩纪与第三纪界限(K-T boundary)的研究,当时发生的生物大规模灭绝与地层中铱元素(Ir)异常相吻合,让我们推论大型陨石撞击造成地球生物大规模灭绝的相关性,再加上后来一些大型陨石坑的陆续发现,使得这个学说更被越来越多人相信,此次我们发现了浮游生物化石突然出现的证据也更好的支持这个撞击学说。”
该项研究的合作者,美国普度大学马修·休伯(Matthew Huber)教授则表示:“涡鞭毛藻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发现,让我们证实了从中生代晚白垩世晚期到新生代古新统下部的丹尼阶(Danian)之间至少有2000年的暗黑冬天,这是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
背景资料:
6500万年前的一天,各种各样的恐龙正悠闲地生活在白垩纪的世界上。它们浑然不知这是它们在这美丽世界上的最后一天。在遥远的地球外空间里,一颗直径约10-20千米的小行星正悄无声息地向地球轨道飞驰而来。一道奇异的光线划破本来宁静的天空,坠落天体引起的隆隆异声引起恐龙的注意,它们警觉地回眼望了一眼天空,远处的翼龙也被惊扰,飞起。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陨石重重砸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陨石引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冲天烟尘,附近的海水在瞬间蒸发了。由于陨石坠落所引起的烟尘遮天蔽日,这个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冰冷之中,一部分植物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恐龙们也由于气温过低和缺乏食物而死亡。
在这之后的数千年,地球一直处于冰冷和黑暗的统治之下,对于恐龙来说,原来的乐园已经变成如今的地狱,很多恐龙因无法忍受这环境的剧烈变化而相继死亡,恐龙灭绝了。
生物入侵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培养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生物入侵,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围绕“生物入侵”这一主题全面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办一个展览,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获得理性的思考
二.学习过程
话题一:什么叫生物入侵者
话题二:生物入侵离我们有多远
话题三:生物入侵者知多少
话题四:不可小视的生物入侵――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话题五: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话题六: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话题七: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怎样措施
话题八:质疑问难
围绕话题分小组,课文和课外材料相结合,组织发言稿,每一个小组选一人做中心发言,强调语言表述的准确、科学和生动,能合理选用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学生点评:从材料的丰富性、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评议,
全班评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态度奖。。。。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希望学习后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关链接
1.捍卫我们的生态家园——生物入侵现象透视 (科学院网)
刚刚过去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让地球充满生机”。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历时5年铲除毒草的“人民战争”的暂时流产,无疑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意识到一个过去长期忽略的事实:生物入侵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维护生态安全,使我们的家园免遭“生物入侵者”的威胁,让地球充满绿色的生机。
574亿元的生物入侵“账单”
微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困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岸滩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到城市居民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生物“入侵者”。专家介绍,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发现入侵种,尤其是在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影响最为严重。
凤眼莲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五六十年代还作为猪饲料推广。但是这种生物的大量繁衍已经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昆明滇池之所以被列入国家环保治理重点,凤眼莲“功不可没”。滇池曾经一度有10平方公里的水面被凤眼莲占据,不仅堵塞了交通,破坏了当地水生植被,而且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
在有些地方,仙人掌也成为“入侵者”。明朝末年引进的仙人掌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踪影,而且被人们作为家养植物。但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仙人掌战胜了其他生物成为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经很难见到。
在农业方面,生物入侵也造成不小损害。农业病虫害有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农业杂草有海草,“飞机草”紫茎泽兰则成为典型的畜牧业害草。
和飞机草一样,微甘菊、豚草、小白酒草等恶性杂草还可以分泌化合物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我国南部,到1990年底,已经有13000多平方公里的马尾松林枯死。美国白蛾在侵入我国后,仅辽宁一地就有100多种植物受到危害。生物入侵甚至还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影响遗传多样性。
生物入侵究竟每年给人类造成多大的损害?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每年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损害的总数有多大?负责中国入侵生物现状调查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解炎博士说:“估计比美国还要大。”
外来入侵者:多半人为引进
虽然外来生物入侵者可以通过铁路、航运等渠道无意之中引进,但是在我国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是人为引种的结果。在有目的引入物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逃逸现象,对生态环境形成威胁。比如我国沿海为防风固堤引进的大米草,如今在福建等地已形成危害。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入侵的严重区域包括了重要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外来物种往往在这些地方“登陆”,遇到适宜环境条件后扩散。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也使外来入侵者“有机可乘”;而那些物种多样性较低、生态环境较为简单的岛屿、水域、牧场由于天敌数量少,外来种也容易得势。
物种引进成为生物入侵的“主渠道”之一。在物种引进上,有的人认为“外来的就一定比本地的好”,不加分析地盲目引种。专家警告,目前草坪引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不注意分析利用本地种,很可能导致入侵物种种类增加,危害加剧。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近年来,绿茵茵的草地成为我国越来越多城市中的新景观。然而,在人们赏心悦目之时,人们很难想到,我国草坪业的草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仅1997年进口量就达2000吨以上,这些草疯长,甚至成了“不死草”,而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种质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利用潜力。
生态安?
一、单元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
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提高阅读现代科普文的能力、速读和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专题
2、过程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语体特点,在加强语言积累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科学的表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四篇各具特色的科普短文。即《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还有一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根据教学需要,已把它归到第三单元,)这里不再说明。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同时他也是一篇极具条理的说明文。无论是生动形象、用语典雅地介绍物候现象,还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地介绍与物候有关的知识,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说明文有条理说明事物的特点。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清醒认识,必须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中我们还可体验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记得有一海归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作为成功。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这种评价未免有点偏激,我不同意!但他的话却值得我们深思。是的,这句话说的是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其核心是科学精神。的确,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但科学呢?我们拿得出手的还是四大发明,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现代的社会是科学的社会,而我们却缺失科学,更可怕的是我们缺失科学的精神,一种怀疑的精神,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
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切忌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三.“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示例
――-敢于对权威说“不”
【背景】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断,在“激趣导入”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进入了“研读体验”的环节
【案例描述】
师: 科技说明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给读者以知识的享受,它的语言要求准确、
严密、科学。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点评。
(生读课文,圈点句子)
生: 我觉得“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一句中 “十天左右”、“五六天”这些约数的使用准确地写出物候记录时间 上的差异,这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更体现一种科学的态度。
生: 我觉得“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一句中的模糊数“若干”用的比较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生: 我觉得“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的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
高。这叫逆温层”一句中“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气温反比低处高”做了 限制,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师: 大家的点评很准确。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我们可不能迷
信权威哦!
生1:老师我有一个发现。(兴奋)我觉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
北京早开20天,但到晚春五月间,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一句语言不够严密、准确。 “20天”“10天”是两个确数,难道几十年来的记录都刚好是“20天”“10天”,这好像不大符合实际。
(自豪,能质疑权威)
生2:是不是有可能是具体某一年的记录。
生1:如果只是哪一年的记录,应该交代年份才严密、科学。
师: 你阅读的很认真,很仔细,竟然能发现文章的疏漏之处,老师也没发现,
你真了不起!确实此处表达不够严密,看来大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那该怎样表达的更科学呢?
生: 要么加上具体的记录年份,要么把确数改为约数。
师: 确实这样一改,表述就比较准确,也更科学。特别难得的是你敢于怀疑、
敢于表达的意识尤为可贵!
(学生鼓掌,敢于直面权威,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又一学生举手)
生: 老师,还有一个句子我觉得表达也不够准确、简洁,就是“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一句中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中的“平均的”一词位置不对,读起来很费解。
师: 语序不当,那你认为该放哪儿呢?
生1:应该放在“日期”的前面会更通顺,更好理解。
生2:老师我觉得这句前后用了两个“十年” 和“平均”,用词重复,不简洁,
又费解。可改为“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同1921到1930年两个十年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的平均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学生鼓掌)
……………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呢?通过查阅资料,我想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怀疑的意识、求真的态度、创新的品质。其中怀疑的意识是根本,在质疑中才能求真,在求真中才能创新!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就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对经典说“不”!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和
科学。教学一直沿着老师的预设展开,可谓风平浪静。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我们可不能迷信权威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的兴奋的质疑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们自发为他的质疑鼓掌喝彩;接着另一个学生的发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敢于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要知道,《大自然的语言》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所著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又经过专家、编者的改写,才选入课本,该是中学生学习科技作品的经典范文之一。
这个教学片断的成功在于注重通过语言的品味,把握科技作品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意识和能力;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老师和学生不迷信权威,盲从经典,敢于直面权威,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对权威说“不”!对经典说“不”!而且成功的对权威说“不”!成功的对经典说“不”!这不就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在课堂的闪现!忍不住为他们击节叫好!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崇敬曹雪芹,因为他敢于批判腐败的封建制度;我崇敬哥白尼,因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我崇敬所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我想:他崇拜的不是一个人,他崇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因此,我认为不仅是说明文教学,在我们所有的教学中 ,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都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对经典说“不”!
――-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源动力
【背景】
这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第三环节“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案例描述】
师:下面我们速读二、三节,完成表格“克隆技术大事记”,比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准。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 研究者 对象 类别 技术
鲫鱼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两栖类
黑斑蛙
异种鱼类 异种鱼类换核卵
1996
(学生速读课文,可独立填写表格,也可合作完成,课堂集体交流表格内容。)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 研究者 对象 类别 技术
1979 中国科学院
科学家 鲫鱼 鱼类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1960
1962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 爪蟾 两栖类 换核卵(肠上皮、肝、肾细胞核)
1978 童第周 黑斑蛙 两栖类 换核卵(红细胞核)
我国科学家 鲤鱼、鲫鱼 异种鱼类 异种鱼类换核卵
美国和瑞士 鼠 哺乳类 换核卵(胚胎细胞核)
1996 英国科学家 羊 哺乳类 换核卵(体细胞核)
师: 通过填表,大家应该对“‘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生1:“克隆羊”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的核,这成为克隆技术的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作者为此单列一节进行解说。
生2: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作者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不像是时间顺序,好像有点乱!
师: 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大家都来动脑思考:不是时间顺序,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这两部分的说明顺序?为什么?
(全场安静下来,有的在翻课文,有的在盯着屏幕上的表格,有一学生举手)
生: 课本第二节第五段有一句“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我认为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紊。
师: 能从文中找到这句话来说明,你的阅读很仔细,真不错!有没有不同意见?
(话音未落,一学生站起来)
生:我不同意!如果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的顺序,那“鲫鱼”“鲤鱼”异种鱼类的克隆的内容应该安排在鱼类克隆之后,两栖类之前才是。
师:那你认为作者按什么顺序行文?
生:我还没想好
(又一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这两部分是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
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因为动物越进化,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样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师:有意思,有道理,看来你阅读很充分。看来我们已接近谜底了!谁能
把谜底揭开?
(忽有一学生站起)
生:我不同意!(有点激动)任何一项技术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
我想克隆技术也不例外,如果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那跟以时
间为序该是统一的呀,如果说鱼类的克隆比较容易的话,那六十年代的
两栖类的克隆都成功了,怎么到1979年反而研究起简单的鱼类克隆啊,
这不有悖常理吗?
我觉得这儿的说明顺序有问题!(掌声响起)
师: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
(又一学生举手)
生:老师,我认为这儿的说明顺序没问题,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
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这不矛盾!
(课堂一阵哄动)
师:(兴奋、急切)说说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 假如大家把第一段删去看看,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之所以先介绍197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克隆鱼,他就像记叙中的倒叙手法,况且文章登在《中学科技》杂志上,读者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是为了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果,达到激发阅读兴趣和自豪感的目的!何况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序最容易接受!
师:(激动)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你能结合记叙文的知识来解读,太难得了!特别是你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尤为可贵!太了不起了!
(学生鼓掌)
【点评:教师对创新答案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原动力】
。。。。。
【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挖掘兴趣,激发源动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巨大的源动力。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怀疑中燎原,在燎原的怀疑中求真,在求真的过程中创新。
在《奇妙的克隆》的教学片断中,学生由填写“克隆技术大事记”这一表格而生疑,提出“说明顺序”的问题。探究后发现答案一: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在否定答案一的基础上引出答案二: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并在质疑答案二的前提下发现答案三: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看似简单已有预设结论的问题在质疑、探究中得出一个创新性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在这里且让我们关注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学生质疑“说明顺序”问题时,教师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这样的评价看似简单,实质是教师对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怀疑的态度的一种鼓励;在学生得出了答案一、二时,其实也是教师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在继续给予鼓励的同时,不是简单揭示答案,就此带过,而是继续追问引导:有没有不同意见?谁能把谜底揭开?并用“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当最后一位学生得出与教师预设答案大相径庭的结论但言之成理时,教师评价: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太了不起了!(学生自动鼓掌)。我想:这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但比预设答案更有意义。而比这更有意义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怀疑、求真的意识。我想: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雏形?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和对怀疑、求真、创新意识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催化剂、它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真正的源动力!
我想: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久的过程,它决非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就能完成的。这种精神的养成必须有外界因素不断给予刺激和强化。我们的课堂就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永远的载体和平台,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怀疑、求真、创新等精神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科学精神将就此萌芽!
――-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
【背景】
还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 “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的第二环节。
【案例描述】
师:从克隆鲫鱼到克隆羊,我们不仅了解了克隆技术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悟到科学家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生搜索阅读课文,圈点批注)
生1:我找的是第二节“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中“┄┄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核中吸出细胞核。┄┄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首先“385天59代”一个惊人的数字震撼人心,表明实验的艰辛,“用直径10微米左右”,我们知道微米是何等细小的单位,进一步反映实验进行之艰难、精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精神跃然纸上。“接纳”,“准备就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后经过如此精细的准备后,大部分却“夭亡”了,即使是这样,科学家们永不放弃,“189个”,“只有两个”,“只有一条度过难关”,由此可以想像实验艰辛的程度之深,失败率之高,最后经过“80多天”漫长等待,成长为“8厘米”长的鲫鱼。这一过程使我感受到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才获得成功。他们这种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态度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生2:我找的是这一节第五段“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仅满足于一次成功而不去更上一层楼,科学家们往往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了一件创举并不止步,而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表现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3: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一句简短的不过30字的文字,仅从“247”就能看出科学工作者的严谨、认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研究了上百次才成功足以可见实验的艰辛不易,我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师: 大家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我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切实的感悟,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文第二节第四段“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总是在现有的研究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一边实验,一边思索,不断发问,坚持不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克隆鲤、鲫鱼是我国科学家的首创,这也充分表明了在克隆这一世界尖端技术方面我们中国一点也不落后!他们这种讲究实证、求真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生:我感受最深的也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
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初读这句话,我并没有体会出科学家们的艰辛,但仔细一想,我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我想许多人遇到这种接踵而来的打击都会灰心丧气,而科学家们竟然尝试了247次,这是一个怎样漫长的概念,最终才孕育出这个令全世界震动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师:科学的道路无坦途。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更要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这种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借鉴学习。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怎么“领会”?它来自作品语言和风细雨般地熏陶,最忌说教。科普作品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处处渗透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如果没有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野外实地观测,哪来的大量物候数据记录;天寒地冻,烈日炎炎下没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哪会有物候学的创立!品味科普作品的准确、科学的语言,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在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的熏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地唯一有效的途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奇妙的克隆》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这样地问题。它妙就妙在既不是纯粹地语言赏析,也不是单纯地科学说教,而是把两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就在品味语言地过程中自然领略科学家的风采,更领略科学精神的伟大!
请看学生的回答:
有的从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中体验到科学实验的艰辛、艰难、精细;
有的从科学探索过程中必须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而且还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中领悟了一种永不放弃;
还有的明白了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道理;
还有的读出了一种严谨、认真,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当最后一个学生说: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我知道:科学家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跃然纸上,而且永远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诚然,面对科普作品的教学,我们有很多方法和形式可以选择,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决不可离开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任何游离文本的学习语言都是缘木求鱼,阅读科普作品更是如此,科普作品的语言中蕴涵着巨大教育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科普作品及语言美好的同时,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吧!
小结:语文不是知识的教学,什么是知识?“石头”就是“石头”,语文是智慧的教学,什么是智慧?“石头”不仅是“石头”,看见“石头”一词还能说出“石头”后面隐藏着的故事……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吧!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说出“石头”背后的故事……
四、课文的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要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学生交流采集的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由此自然引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这篇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说起,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这种由介绍现象到解释原理的写作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使文章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2.再读课文,研讨作者为了使条理清晰,具体语段用词的特点
三.研读体验
1.品味文章语言生动的特点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仔细揣摩、品读语段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中的用词和描写,圈出你认为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标注理由。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
(2)学生交流、讨论、互评,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2.品味文章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
(1)学生跳读课文,寻找课文中体现说明准确科学的语句,加以品读
(2)比较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加深体会。
四.拓展延伸
1.话题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看现在是否还有必要研究物候学
2.话题二。物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3.话题三。二十四节气漫谈
4.文艺作品中的物候知识、生活经验中的物候知识、本地的物候状况。
(三)相关链接
农谚举隅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鱼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课外扩展阅读
①记鸟语 ―――林语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的小型冷气机。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
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叹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
Theory。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
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有一早晨一小雄鸡忽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其声音,有母鸡呼小鸡的温柔,而却没有老母鸡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种野鸟。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恶的人类尚在梦寐中之时,众鸟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开他们的交响乐会。大概日月潭的鸟语可分四五种,而最特别的是一种我所谓时哉鸟,唱的主调是“时哉——时哉!”重叠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啭喉音。那天我没听见子规鸟的“思归!思归!”不知有没有。我想春天应该有的。江浙人说子规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继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为杜鹃,因为江浙音呼“哥哥”为“孤孤”。众鸟的语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早眠早起很勤谨的一种小鸟,呼其同类,觅好虫吃。 “臊!臊!害臊!”声音非常粗暴。这是一种厌世的岩栖高士,以为举世沉浊,不足与庄语,无疑的,他是黄老派的。
“莫踌躇!莫要踌躇!可别胡涂!”——声音非常轻细而婉约动人。
其余还有仅发唧唧咄咄的短音。时哉鸟,唱的啭音特别多,夹杂别的话,再以“时哉!时哉!”主题为结束。这样此唱彼和,隔山相应,鸟音渡水而来,以湖山为背景,以林木为响声,透过破晓的蓝天,传到我的耳朵来,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响曲。这是在庭院内以鸟笼养鸟所领略不到的气象,其自然节奏及安插,连他们的静寂停顿而后再来,都是有生气的,百鸟齐鸣的情形,大概如此。
②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节选)―――萧柯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声音语言
人们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的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作为通信工具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二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
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8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他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目前,分类学家正在研究,把动物的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生态学家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声音信号,来揭示动物行为的奥秘。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利用动物的声音语言来指挥动物,使之按人类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半步。
超声语言
螽(zhōng)斯、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得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雄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赞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1962年,有人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海豚听到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有危险,不必担忧,于是他们就穿游了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当海豚因受伤不能升向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营救。有人由此得到启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得力助手。
运动语言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络信号的。在我国的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
,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色彩语言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了红色,以警告别的雄鱼,赶快回避。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提示:《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说明的是动物的语言,文章介绍了种种不同的动物语言,并说明了它对我们人类的认识价值。用文艺的笔法介绍知识,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可以把此文与《大自然的语言》进行比较。
③草木知时节 ——漫话物候 胡启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物候。
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应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提示: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一样都是介绍物候的,很有可比性。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两文,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三个方面谈谈它们的同与异。
④重温经典
荐读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 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竹下残雪
[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培养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
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计之一
一.激趣导入
播放电影《克隆人的进攻》的片断,引出课题《奇妙的克隆》
二.探究“什么是克隆”
1.展示有关克隆的资料,学生畅谈克隆
2.什么是克隆?
自读课文第一部分,一句话说克隆
3.研讨说明方法
教师补充: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4.想象训练:“假如我会克隆”
三.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课文二三部分,要求
① 将文中内容整理一份“克隆技术大事记”
② 质疑探究:讨论说明的顺序
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一是从中国的克隆实验写到外国的克隆实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③ 克隆技术不断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四.辩论“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以“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为辩题展开辩论。
辩论要求:
① 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足
② 语言清晰、流畅,声音要洪亮
③ 驳斥对方观点时要有“理”有“礼”
【小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面对克隆,人类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理性和远见。如果克隆技术真是上帝放在人类面前的又一只潘多拉魔盒,那么人类将满怀信心地伸出两手,一只手叫智慧或灵性,它让克隆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世界;另一只手叫理性,它将控制和防止克隆技术走向反面。这也就是要‘兴利除弊’!科学家们有足够的信心,智慧、理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
五.拓展延伸
1.假如我被克隆,想象我与克隆人见面时的情景,写一段文字。
2.假如我成了研究“克隆技术”的科学家,请你发挥想象,预测克隆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二)教学设计之二
一.活动动员,交代主题――走近克隆
二.活动准备:
布置活动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克隆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编写一则关于克隆的材料,自由拟题,注意表述的科学
拟题参考:
《克隆简介》――介绍克隆的基本情况,如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研究现状与运用《克隆技术大事记》――介绍克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时刻
《克隆真奇妙》――突出克隆技术带给人们的新体验
《克隆人,喜?悲?》――阐述观点,展现个性
《我是克隆科学家》――发挥想象,预测前景
三.课中活动:
1.选择共同话题,分小组交流
注意结合课文中的知识点质疑探究:
①讨论说明的顺序
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一是从中国的克隆实验写到外国的克隆实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② 克隆技术不断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2.每小组整理自己的材料,推选一到两位学生上台宣读自己的材料,其他学生倾听并准备点评
3.全班评议:从材料的丰富性、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评议,评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态度奖。。。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谈家桢(1909~ )中国遗传学家,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1909年9月19日。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0~1932年在北平燕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李汝祺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异色瓢虫鞘翅色斑遗传的研究,取得硕士学位。1932~1934年在东吴大学任教。1934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于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生物系,继续从事果蝇和瓢虫方面的研究。1952年起在伤害复旦大学工作,历任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和校长顾问。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背景资料: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03日 13:52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公元前5000年·谷物选种
人类祖先发现,最茁壮的植株的种子培植出的谷物也更优良。这是人类开始按照人的意图控制生命的开端,这也是克隆技术最终目标的最初体现。
1952年·克隆蝌蚪
小小的蝌蚪改写了生物技术发展史,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被克隆的动物。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玛斯·金用一只蝌蚪的细胞创造了与原版完全一样的复制品。
1972年·基因复制
克隆技术精细到以单个基因复制为单位。科学家将某种特定基因单离出来,将它与某有机体(最初是一种酵母)结合,有机体将新基因融入自己的DNA结构后再繁殖,产生出理想基因的复制品。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
整个世界吵嚷着想要目睹人类第一个体外受精婴儿路易斯的“庐山真面目”。英国医生用丈夫的精子在一个试管内使卵子受精,然后将胚胎植入健康母亲的子宫内。
1997年·多利,你好!
1996年,世界第一例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这个秘密直到1997年2月才向世人公布。苏格兰胚胎学家伊恩·威尔姆特和同事用一只成年母羊乳房内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多利。
1998年·克隆批量化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用成年细胞克隆出50多只老鼠,并接着培育出3代遗传特征完全一致的实验鼠。与此同时,其它几个私立研究机构也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克隆出小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用一个成年母牛的细胞培育出8只遗传特征完全一样的小牛,成功率高达80%。
2000年·人类近亲被克隆
美国俄勒冈的研究者用与克隆多利羊截然不同的方法克隆出猴子,科学家将一个仅包含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分裂为4份,再将它们分别培育出新胚胎,惟一成活的只有Tetra。与多利不同的是,tetra既有母亲也有父亲,但它只是人工4胞胎中的一个。此外,帮助培育出多利羊的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克隆出5只小猪仔。该公司宣称,克隆猪终将成为人类移植器官的“加工厂”。
2001年·克隆人?
3月,美国生殖科学家帕纳伊奥提斯·扎沃斯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数百对夫妇已自愿报名参加培育克隆婴孩的实验。该小组宣称最早至2003年便可帮助不孕夫妇培育克隆婴儿。1月,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效地使克隆人类胚胎合法化的国家。政府通过一项富争议性的法案,目的在于允许对人类胚胎内的根细胞进行科学实验。该法案要求克隆体必须在诞生后14日内被毁灭。培育克隆婴儿仍属非法行为。
3.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其对克隆人问题的立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5月5日~14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五十次年会,会议听取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关于克隆人、生物医学技术及该组织准则确立的报告,并在研究了各成员国的声明后作出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同人类的诚实和道德背道而驰。
在这个决议中,与会者认为对那些在伦理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科学研究活动应给以自由的空间,并保证其实施结果对人类有利。决议同时指出,克隆及其他遗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关于道德伦理的新含义。涉及研究和发展的问题应当谨慎地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应尊重研究人员的权利和尊严。
决议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与其他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以及专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协商,阐明和评估克隆技术在道德、科学以及社会诸方面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总干事同时通知各成员国组织并促进关于这些问题的群众性讨论。总干事还将在1998年1月的行政会议及1998年5月的下一届世界卫生年会上作报告,总结评估的成果。
4.联合国特别会议上中国对生殖性克隆人说不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3月04日 16:27 北京晚报)
克隆人之争惊动联合国
全世界众多科学家近几天云集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召开特别委会议。
一年前,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声称,将“制造”世界第一批克隆人,引起舆论大哗。第56届联大专门于去年12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成立特设委员会,对与制定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有关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负责讨论和拟定有关禁止这种被称为“生殖性克隆人”的国际法律,以便为联合国制定相关国际公约铺平道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对法国和德国去年向联合国共同提交的一份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的草案文本进行磋商。中国代表陈旭在反对克隆人国际公约草案的辩论中发言时说,中国作为共同提案国,积极支持尽早制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
中国在会上阐述自已的主张
今天早晨,通过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节目,刚刚参加完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王冬表达了中国政府的观点:中国关于克隆技术有自己一贯的立场,中国认为生殖性克隆人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殖性克隆人问题上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不赞成不允许也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王冬告诉记者,这不光是中国政府的观点,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因此在禁止生殖性克隆人这个方面,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王冬副团长还表示,中国政府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也表达了自己另外一个态度,中国并不反对进行医疗性克隆。因为从预防疾病和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医疗性克隆对人类是有益处的。
法律伦理问题不少克隆异类难以生存
在回答为什么不赞成克隆人的问题时,北京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主任吴国盛教授这样解释,人类生殖是非常神圣的事情,由于今天生殖技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伦关系,还有可能改变法律和道德关系,所以应该格外慎重。另外,生殖性克隆人会造成很多法律上的麻烦,更会造成对人类自身起源等问题偏差性的想法,所以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吴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首先,克隆人不可能一下子取得最后的完满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地试验,而把人当做一个实验品来做,本身不符合人类自己的利益。其次,即使这个人被克隆出来了,他的未来肯定存在潜在的后果,比如说克隆人是否健全,他是不是安全这也是个问题。再者,从长远来看,克隆人对目前的人类物种有没有危害,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克隆人即使在生理学意义上全部是健全的,但是他在社会学意义上也是不健全的,因为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亲,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他只能是一个异类,这个异类在社会上与人相处的时候,会给他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困惑。克隆人还会面临一系列法律问题,比如说遗产继承问题、社会归属问题、家庭问题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目前的法律和伦理还无法正视和解决。
针对医疗性克隆双方明显有分歧
在刚刚结束的讨论和拟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的会议上,各个国家在生殖性克隆人的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公约是否禁止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医疗性克隆问题上,各方出现明显分歧。
以美国、西班牙以及拉美的一些天主教国家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公约应该禁止一切包含人类胚胎的克隆研究。美国代表认为,如果不明令禁止医疗性克隆,那么以科研实验为借口而制造和毁坏人类胚胎的做法将会合法化,新生命将变成一种可以采掘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而一旦克隆胚胎大规模出现,将不可能得到控制,它们会被秘密植入人体而继续发育,从而使生殖性克隆的禁令名存实亡。
而以中国、日本、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一派则主张,医疗性克隆应予以区别对待。中国代表陈旭说,国际社会不能容许科学研究损害人类尊严的某些做法,但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可能造福于人类的医学研究和实践;各国的国内立法对医疗性克隆有不同规定,国际社会应尊重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宗教背景下做出的选择。日本也认为,关闭可能拯救人类生命的科技大门是个“错误”。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评述医疗性克隆,但俄杜马通过的暂时禁止克隆人的法律不适用于干细胞克隆等研究。
克隆人何时出世目前仍是道难题
很多人关心克隆人到底离现实有多远?现在还身在纽约的中国代表团专家顾问、干细胞研究专家李凌松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克隆羊多利最终成功的几率是273分之一,也就是要做273次才能成功一次,那么人类的克隆试验是不是也要这样一个接近的数字呢?李凌松希望人类永远不要走出这一步,因为不克隆人“并不妨碍利用同样的技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王冬副团长也透露,正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克隆人问题的紧迫性,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出现克隆人,联合国才决定召开特委会研究拟定这样一个《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相信这个公约一旦生效对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 过程和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抓住两篇课文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对教材灵活处理,一篇教师导读,一篇学生自读。主要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最后再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一.话题导入
多媒体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断,师生畅谈“恐龙”这一话题。
二.导读《被压扁的沙子》
1.出示导读话题:
① 文章提出了哪两种观点
② 作者是怎样证明其中一种看法是正确地?
③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2.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师生共同讨论
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
依据:斯石英的形成和性质
结论:是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小结: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行文
三.自读《恐龙无处不在》
学生用上述学法自学《恐龙无处不在》,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阐述对课文的理解
四.比较阅读
比较一: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观点
比较二:行文的顺序和说明方法
比较三:文章的语言,可结合课后练习二
五.拓展延伸
1.阅读《阿西莫夫: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进一步了解作者
2.说话:我来到了恐龙世界
3.研究:恐龙灭绝原因新探
4.谈谈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一句的理解,要求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在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相关链接
1.阿西莫夫: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刘 兵
谈到阿西莫夫,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确实有许多可说的东西。坦率地讲,从一开始,我个人却对阿西莫夫不是很感兴趣。想来,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因为在我刚刚开始读科普类图书时,既看到了阿西莫夫的作品,也同时看到了另一位科普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伽莫夫的作品。我所说的后者的作品,主要是《从一到无穷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记》这两本书。相比起来,我觉得后者的作品更有趣味性,也更有思想性。其二,现在想来,也许是一开始读主要是70年代末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四本一套的小册子,分别介绍了关于宇宙、人体等领域的知识,更多地是一种具体知识的普及。也许,这几本书远远不能代表阿西莫夫的最高水平。其三,是我几乎从来没有读过阿西莫夫在他最有成就的科幻方面的作品。此外,因为知道阿西莫夫是一个如此高产的作家,也不禁在潜意识中对其作品的质量有所怀疑。 但是,我也想到,阿西莫夫作为一位在世界上如此有影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在我周围认识的人中,可称为“阿迷”的也不只一位。不过,只是在读过了刚刚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阿西莫夫的自传《人生舞台》之后,才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对阿西莫夫这个人的看法。 说到新的看法,我想,最精炼的表述,就是我在此文标题中所讲的: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可以设想一下,按照此书的介绍,阿西莫夫一生共出版了470本书,而且这些书的范围,远远不止科幻和科普。按照他自己的统计,在他开始写作之后,40年间,平均每10天售出1件作品,其中后20年,平均每6天售出一件作品;40年间,平均每天发表1000个词,其中后20年里,平均每天发表1700个词。或者说,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来,他几乎1个月左右就要出一本书。连这本50多万字的自传,也还是他在病床上只用了125天就写出来的。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写作和出版速度也许还不算太难(当然也绝不容易),但是坚持这般勤奋,几十年如一日,恐怕就极少有人能做到了。他确实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读者写作中去的杰出榜样。仅据此一条便可看出,他显然是一个绝不普通的人。 从《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当真实、有血有肉的作家形象,尽管这个形象是由他本人自己勾画出来的,尽管阿西莫夫甚至在自传中也绝不谦虚——他当然有可以不谦虚的充分理由,那就是他终其一生所取得的、让他人只能望书兴叹的辉煌成就。不过,他也并不需要掩饰自己那些按照通常的标准不那么辉煌的历史和不那么值得骄傲的个人特点,例如他在中学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他后来大学学习的不够成功,以及终于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人员,甚至于他的恐高症和惧怕旅行等。但也正如阿西莫夫坦率地自我认定的那样,他是一个“通才”,而且,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少见的通才。从自传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在许多方面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有着普通人的优点和弱点,也可以看到他远远不是一个普通人的许多侧面,看到他身上那些许多普通人永远也难以具备的天赋和毅力。 《人生舞台》这本自传与我们常见的人物自传有很大的不同。全书只由166篇短文构成,每篇短文或是介绍经历,或是讲解观点,或是讲述故事。在这种似乎相当随意的叙述文体中,作者展示了一个极为成功的作家的成长历程,也展示了相关的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几乎就是一部个人视角中的美国科幻与科普史。它带给读者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通常的个人传记所能容纳的程度。 像阅读其他的名人传记一样,人们阅读这本传记也许会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原来读过阿西莫夫的作品并喜爱甚至着迷于这些作品,从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作者;另一种可能,则是因为他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名人才去阅读了他的传记,但在此之后,却被这个人物本身所吸引,想去阅读更多他创作的作品。其实,哪一种可能都很不错,更何况,阅读这本阿西莫夫的自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经历。
2.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2002-12-14 10:13:22http://www.sina.com.cn 2000/06/19 09:27 科技日报)
曾被拒绝的“大陆漂移说”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海洋阻隔的两岸具有相似海岸线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他提出,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为数众多疑问的理论。然而,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被人接受,它虽然得到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首肯,但受到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的不屑,有人提出了份量不轻的反驳。
持反对论者的最主要的论据是:没有发现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地质学家阿尔萨·霍姆兹虽然考虑到地幔对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但曲高和寡,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本世纪40年代时,人们把“大陆漂移说”忘诸脑后。“大陆漂移说”终于再沐春风
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
“海洋扩大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马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大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
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则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
解读整个地球的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证实了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由于“大陆漂移说”凭借板块运动,于是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待揭之谜的“大陆漂移说”的原动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并没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证实的只是历经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最近2亿年的事实,此前的地球活动仍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留至今天,而且导致板块运动的地幔深处的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对于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8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被称为“地震学X射线断层摄影法”的技术,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内部的不均匀构造,这种科学手段使研究得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曾被认为是板块运动原动力的地幔对流的实际状态似乎可以触摸了。对于地球板块构造是从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时刻开始形成的,科学家将对部分比2亿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壳进一步研究。
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在上述曲折的过程中探索并发展的,直到70年代被科学界首肯的板块构造学说问世。最新的地球观测获得的成果,为解开板块构造学说也颇感踌躇的地球深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等待揭之谜,以及弄清长达46亿年的地球演化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回顾20世纪的地球科学发展史,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为研究地球活动创造了契机,同时,对我们综合理解已细划为地质学、古生物学、观测学、地震学等的地球科学领域,提供了良机。从以上意义说,“大陆漂移说”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3. 恐龙灭绝新论
①英美研究人员提出恐龙灭绝“性别失衡论”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4-25)
按照科学界流行的看法,恐龙灭绝是外来天体撞击地球所致。但外来天体撞击究竟引发了何种后果直接加速了恐龙灭亡,却众说纷纭。比如,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新提出的一种观点则认为,外来天体撞击引发的气候变冷,有可能造成恐龙后代雄多雌少,恐龙最终因“性别失衡”而走上绝路。
英国利兹大学戴维·米勒教授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指出,哺乳动物、鸟类、蛇、绝大多数蜥蜴和一些鱼类,其后代性别是受染色体或基因决定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后代遗传了两个X染色体的为雌性,遗传了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的将是雄性。但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和乌龟等,它们下的蛋在孵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将影响到后代性别。研究人员说,恐龙等一些早已灭绝的物种,后代性别很可能也受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
米勒等人认为,距今约6500万年前外来天体撞击地球,很可能使大量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全球气候因此变冷,结果导致恐龙的后代中雄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推测,哺乳动物雄性中的Y染色体,可能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种灭绝而进化出来的。这种通过遗传决定性别的机制,可以保障后代中两性比例的平衡。他们认为,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变暖趋势,有可能给现存一些靠环境温度决定后代性别的物种生存构成威胁。
恐龙灭绝“性别失衡论”出台后遭到了其他一些专家的质疑。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斯大学的皮耶瑟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米勒等人的理论并不能令人信服。(新华社)
②新证据表明持续数千年的黑暗冬天导致恐龙灭绝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6-30)
美国科学家根据对6500万年前的浮游生物化石的研究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陨石撞击地球后持续了数千年的黑暗冬天。
来自意大利,荷兰与美国的地质学家在近期出版的一期地质学杂志《Geology》中,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描述。地质学家在突尼斯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喜好寒冷的小型海洋生物:涡鞭毛藻化石(Dinoflagellate cysts)和底栖有孔虫(Denthic foraminifera)突然出现的痕迹,可这本来是一片极为温暖的海域,什么原因造成温度暴降?这只能是一连串陨石撞击造成的长达两千年的暗黑冬天造成的。
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的西蒙妮·加莱奥蒂(Simone Galeotti)教授说:“基于学界对于白垩纪与第三纪界限(K-T boundary)的研究,当时发生的生物大规模灭绝与地层中铱元素(Ir)异常相吻合,让我们推论大型陨石撞击造成地球生物大规模灭绝的相关性,再加上后来一些大型陨石坑的陆续发现,使得这个学说更被越来越多人相信,此次我们发现了浮游生物化石突然出现的证据也更好的支持这个撞击学说。”
该项研究的合作者,美国普度大学马修·休伯(Matthew Huber)教授则表示:“涡鞭毛藻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发现,让我们证实了从中生代晚白垩世晚期到新生代古新统下部的丹尼阶(Danian)之间至少有2000年的暗黑冬天,这是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
背景资料:
6500万年前的一天,各种各样的恐龙正悠闲地生活在白垩纪的世界上。它们浑然不知这是它们在这美丽世界上的最后一天。在遥远的地球外空间里,一颗直径约10-20千米的小行星正悄无声息地向地球轨道飞驰而来。一道奇异的光线划破本来宁静的天空,坠落天体引起的隆隆异声引起恐龙的注意,它们警觉地回眼望了一眼天空,远处的翼龙也被惊扰,飞起。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陨石重重砸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陨石引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冲天烟尘,附近的海水在瞬间蒸发了。由于陨石坠落所引起的烟尘遮天蔽日,这个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冰冷之中,一部分植物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恐龙们也由于气温过低和缺乏食物而死亡。
在这之后的数千年,地球一直处于冰冷和黑暗的统治之下,对于恐龙来说,原来的乐园已经变成如今的地狱,很多恐龙因无法忍受这环境的剧烈变化而相继死亡,恐龙灭绝了。
生物入侵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培养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生物入侵,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围绕“生物入侵”这一主题全面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办一个展览,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获得理性的思考
二.学习过程
话题一:什么叫生物入侵者
话题二:生物入侵离我们有多远
话题三:生物入侵者知多少
话题四:不可小视的生物入侵――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话题五: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话题六: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话题七: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怎样措施
话题八:质疑问难
围绕话题分小组,课文和课外材料相结合,组织发言稿,每一个小组选一人做中心发言,强调语言表述的准确、科学和生动,能合理选用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学生点评:从材料的丰富性、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评议,
全班评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态度奖。。。。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希望学习后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关链接
1.捍卫我们的生态家园——生物入侵现象透视 (科学院网)
刚刚过去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让地球充满生机”。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历时5年铲除毒草的“人民战争”的暂时流产,无疑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意识到一个过去长期忽略的事实:生物入侵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维护生态安全,使我们的家园免遭“生物入侵者”的威胁,让地球充满绿色的生机。
574亿元的生物入侵“账单”
微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困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岸滩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到城市居民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生物“入侵者”。专家介绍,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发现入侵种,尤其是在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影响最为严重。
凤眼莲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五六十年代还作为猪饲料推广。但是这种生物的大量繁衍已经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昆明滇池之所以被列入国家环保治理重点,凤眼莲“功不可没”。滇池曾经一度有10平方公里的水面被凤眼莲占据,不仅堵塞了交通,破坏了当地水生植被,而且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
在有些地方,仙人掌也成为“入侵者”。明朝末年引进的仙人掌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踪影,而且被人们作为家养植物。但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仙人掌战胜了其他生物成为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经很难见到。
在农业方面,生物入侵也造成不小损害。农业病虫害有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农业杂草有海草,“飞机草”紫茎泽兰则成为典型的畜牧业害草。
和飞机草一样,微甘菊、豚草、小白酒草等恶性杂草还可以分泌化合物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我国南部,到1990年底,已经有13000多平方公里的马尾松林枯死。美国白蛾在侵入我国后,仅辽宁一地就有100多种植物受到危害。生物入侵甚至还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影响遗传多样性。
生物入侵究竟每年给人类造成多大的损害?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每年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损害的总数有多大?负责中国入侵生物现状调查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解炎博士说:“估计比美国还要大。”
外来入侵者:多半人为引进
虽然外来生物入侵者可以通过铁路、航运等渠道无意之中引进,但是在我国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是人为引种的结果。在有目的引入物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逃逸现象,对生态环境形成威胁。比如我国沿海为防风固堤引进的大米草,如今在福建等地已形成危害。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入侵的严重区域包括了重要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外来物种往往在这些地方“登陆”,遇到适宜环境条件后扩散。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也使外来入侵者“有机可乘”;而那些物种多样性较低、生态环境较为简单的岛屿、水域、牧场由于天敌数量少,外来种也容易得势。
物种引进成为生物入侵的“主渠道”之一。在物种引进上,有的人认为“外来的就一定比本地的好”,不加分析地盲目引种。专家警告,目前草坪引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不注意分析利用本地种,很可能导致入侵物种种类增加,危害加剧。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近年来,绿茵茵的草地成为我国越来越多城市中的新景观。然而,在人们赏心悦目之时,人们很难想到,我国草坪业的草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仅1997年进口量就达2000吨以上,这些草疯长,甚至成了“不死草”,而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种质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利用潜力。
生态安?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