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人教版八年级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47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明确: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2.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明确:1.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 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 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3.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明确: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6.本文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这里补充介绍一下通讯的一些知识
明确:通讯,即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它要求真人真事。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们的实践活动。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
课外拓展:
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明确: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2.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明确:1.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 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 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3.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明确: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6.本文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这里补充介绍一下通讯的一些知识
明确:通讯,即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它要求真人真事。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们的实践活动。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
课外拓展:
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