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50阅读:
字号:|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心境,把握主题。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
1、体会诗人欣赏美景的愉悦情绪。
2、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是文人骚客们的萦怀之物,请大家说说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展示。
以上诗句虽说多是写月,但包含的感情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展示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齐读思考:全文三段叙事、写景、抒情,都是扣住文中哪一个字来写的?说说理由。
2、品读月色,完成填空。
月光的特点是_  _(原句回答)。本段写景优美,首先表现在__(修辞)传神,用__比喻_______,用____ 比喻____  。虽未着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月光;其次,表现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上,。____是正面描写,____是侧面描写,一正一侧,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世界。
讲评:
这空灵的世界是两人产生了一时的错觉,看眼前景如“积水空明”,地面“藻行交横”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但当作者猛一抬头,,方才醒悟,“藻行”原来是月下摇曳的竹柏影子。“空明”的积水原来是一泻千里的冷月清光。


这种情趣不可多得,故作者感慨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充满了赏月时的欣喜之情。
3、品读心境
悠闲之人,怀这闲淡心情看景,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独特美景,甚是欣喜。但作者在称自己是闲人欣喜自得的同时,心情又是沉重的。请看本文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时由于和当时主张变革,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做事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这对于一个腹有才华,胸有大志的苏轼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呀。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寄居于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它反映了苏轼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断。
“闲人“新解。讨论。
明确“闲人”包含的心境。
板书:


     闲人                  欣喜
                           愤懑
                    闲官   悲凉
                           失落
     闲情                  豁达

三、课堂小节
全诗叙述了苏轼与友夜半赏月的故事,描绘了充满情趣的庭院美景,表达了苏轼被边后的复杂心情。有悲有喜,有苦有甜。具体来说就是即欣喜,又愤懑、悲凉、失落,还体现了他的豁达。

“闲人“新解。讨论。
明确“闲人”包含的心境。
四、作业
课后2、3题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