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激起千层浪“探究”催开万树花(人教版九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4阅读:
字号:小|大
我从事语文教学也有些年头了.在这许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和许多老师的共同的感受就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随着学生的年级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是越来越沉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淡.更可悲的是我们老师还曾经找出了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客观的原因来掩饰了我们语文教育的缺陷.仔细地想一下,这其中的责任在我们老师的身上表现的是多么的明显啊.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就抱着一篇课文追求所谓的过细地分析.追求时代背景的介绍,注重于段落结构的分析,刻意于写作方法的归纳,还有一事一论式的人物性格的分析等等,这美其名曰是对课文的整体而全面的分析,其实就是在对课文的肢解.这方面挖一点,那方面点一点,教学结论也是老师一锤定音的.这是多么厉害的强加啊.试想一下我们语文老师把我们的学生都置于何处了呢?我们总高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空的很吗?
新课标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觉得要让课堂学习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在这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 让学生能在一篇课文讲授之前有“问题”
其实我们老师都习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题,而这样的预习题却大多是老师给出些问题叫学生在读文过程中完成这些问题.这样一来还是我们老师在牵着我们的学生走.学生还是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学生的内在意识还是没被触动.所以我就尝试着叫学生自读课文后自己提出有关的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发现等等.做到课未教问题先到.由于我们的学生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当然他们提出问题的有时候也总是有点肤浅,但也有的很深刻。.比如说我在上《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前的预习时,学生提出曹操杀修是不是有点残忍,因为后面不是说操颇有后悔吗?也有的学生说杨修的死是因为曹操的嫉妒其才等等。我就问学生:你们都是从哪看出的呢?他们都说课文中有很明的表现.我没有给他们什么所谓的答案,其实学生们也似乎感受到了老师也许有什么”高见”。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就顺势给学生这样的几点提醒:曹操真的嫉才?杨修真的有才?或者有真才?我们可以分小组查找、阅读有关资料进行论证。.我受学生的邀请也加入了其中的一组。
二 利用广泛的综合阅读自主探究
学生们读了《三国演义》、《特别观注》和《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大量的书籍.大家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后,我想该是我上课的时候到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把握课文的主入口单刀直入:杨修是怎么死的?很多学生都积极的拿出他们找到的很精美的答案. 有的说:杨修之死并不是死在有才上.他是死在自己的极不成熟的性格之上的.试看杨修所谓之才只不过是一点小聪明.有哪个真正的大丈夫是他那样的?也有的说:我最近就专门的分析古之有才应该是什么样的.可像李太白的不事权贵,孟夫子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像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也有的说:我觉得杨修在宫廷之中,很像一奸臣等等.在这火热的情况下我就又让大家讨论曹操是嫉妒杨修之才才杀了他的?接着有的说也许是怕修之才盖过了他的接班人.也有的说曹操是最爱才的.理由是曹操对张辽、贾诩等降将是何等的重用.对关羽的封侯赐金等待遇就更可想而之了。说操嫉才杀修有点不成立.我那小组的发言主题是:从人才战略看曹魏的强大.我组的探究的结果是在当时三国中最强大的是魏国,它的强大首先是强大在有大批的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嫉才杀修之说也不成立。还有趣的是有一小组,他们拿出的理由是刘邦和其大臣谈其得天下是有张良和许多能臣辅佐,从这事例也说明嫉才杀修说有些荒谬。.学生找的有理有据.回答空前的活跃.接着我就因此利导: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有什么启发.这时候学生的对于回答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同样的我还在另外一班级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八年级语文有一课《湖心亭看雪》,其实文本并不是写雪如何的美,而是写作者在国家破败之后的独特的感受。如果我们老师就这样的从分析文本到分析文本。那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很强烈的触动的,因为那都是老师说的。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找美丽的西湖的有关资料。特别是西湖十景和什么时候看西湖最好?在学生广泛的阅读有关资料后,大家一致得出:张岱游西湖是另有其因。因为他游西湖时是夜晚,什么看得不清,再说那时候是“人鸟声俱绝”,西湖的景色也没什么可看的,又因为“大雪三日”也什么都被雪盖了,天地一白,哪都一样。也有的说其实我们也看出了张的心思不在西湖的景色,他重笔描写的是和意趣相投的人喝酒。等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我就让他们继续探究。找出本文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意蕴。然后学生找到了张写这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就很容易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就这样的读懂了,道理就这样的明白了,情感就这样的增强了。我们的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的是大脑更充盈、心胸更宽阔了,精神更富有。
我的教学感受是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轻松
三 充分挖掘 因势利导 收获无穷
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去解决文本中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有同时有很多的收获。如在《杨修之死》中,学生还有许多新的发现如:诸葛亮对人才的爱惜就还比不上曹操,因为诸葛为什么和关、张的关系总好不到那样的程度?为什么到后来蜀汉政权就只能是廖化当先锋?这样的一来,我们就开展了《走出名著说英雄》的综合性讨论活动。也有的同学联系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说纪之才和修之才的异同点。既然这样,我也同样的让八年级的学生也来个“古人之家国情怀我评说”的活动,同样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什么李白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什么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趣之”等一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简单。
教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能去感悟、体悟、体验。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生活情趣、培养一种人格、锻炼一种情操、学会一种生活。从而构建我们的心灵家园。这样我们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了吗?让学生在广泛的典籍中徜徉,与大师对话,和先贤有约。这不也是做到了课标指出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了吗”?这时候我们也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
四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是活动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曾经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接受性,而忽视学生的探究性。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了一些弯路。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老师如果注意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为我们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学将是有动力的教学。在这过程中老师不要用同一模式来要求学生,当然老师也要在合适的时候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拨动学生的问题火堆,让新生的火苗跳跃。有时候还需要老师站在高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们生疑,也有时候需要和学生站在并排位置一起质疑,并在活动中落实从有疑到无疑。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从而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的精神只有学生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得来的,没有纳入学生心理结构的说教式,是苍白无力的。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我们老师和学生都积极的成为教学的主人,那么我们的语文将更有生机和活力。
新课标给我们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觉得要让课堂学习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在这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 让学生能在一篇课文讲授之前有“问题”
其实我们老师都习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题,而这样的预习题却大多是老师给出些问题叫学生在读文过程中完成这些问题.这样一来还是我们老师在牵着我们的学生走.学生还是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学生的内在意识还是没被触动.所以我就尝试着叫学生自读课文后自己提出有关的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发现等等.做到课未教问题先到.由于我们的学生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当然他们提出问题的有时候也总是有点肤浅,但也有的很深刻。.比如说我在上《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前的预习时,学生提出曹操杀修是不是有点残忍,因为后面不是说操颇有后悔吗?也有的学生说杨修的死是因为曹操的嫉妒其才等等。我就问学生:你们都是从哪看出的呢?他们都说课文中有很明的表现.我没有给他们什么所谓的答案,其实学生们也似乎感受到了老师也许有什么”高见”。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就顺势给学生这样的几点提醒:曹操真的嫉才?杨修真的有才?或者有真才?我们可以分小组查找、阅读有关资料进行论证。.我受学生的邀请也加入了其中的一组。
二 利用广泛的综合阅读自主探究
学生们读了《三国演义》、《特别观注》和《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大量的书籍.大家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后,我想该是我上课的时候到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把握课文的主入口单刀直入:杨修是怎么死的?很多学生都积极的拿出他们找到的很精美的答案. 有的说:杨修之死并不是死在有才上.他是死在自己的极不成熟的性格之上的.试看杨修所谓之才只不过是一点小聪明.有哪个真正的大丈夫是他那样的?也有的说:我最近就专门的分析古之有才应该是什么样的.可像李太白的不事权贵,孟夫子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像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也有的说:我觉得杨修在宫廷之中,很像一奸臣等等.在这火热的情况下我就又让大家讨论曹操是嫉妒杨修之才才杀了他的?接着有的说也许是怕修之才盖过了他的接班人.也有的说曹操是最爱才的.理由是曹操对张辽、贾诩等降将是何等的重用.对关羽的封侯赐金等待遇就更可想而之了。说操嫉才杀修有点不成立.我那小组的发言主题是:从人才战略看曹魏的强大.我组的探究的结果是在当时三国中最强大的是魏国,它的强大首先是强大在有大批的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嫉才杀修之说也不成立。还有趣的是有一小组,他们拿出的理由是刘邦和其大臣谈其得天下是有张良和许多能臣辅佐,从这事例也说明嫉才杀修说有些荒谬。.学生找的有理有据.回答空前的活跃.接着我就因此利导: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有什么启发.这时候学生的对于回答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同样的我还在另外一班级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八年级语文有一课《湖心亭看雪》,其实文本并不是写雪如何的美,而是写作者在国家破败之后的独特的感受。如果我们老师就这样的从分析文本到分析文本。那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很强烈的触动的,因为那都是老师说的。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找美丽的西湖的有关资料。特别是西湖十景和什么时候看西湖最好?在学生广泛的阅读有关资料后,大家一致得出:张岱游西湖是另有其因。因为他游西湖时是夜晚,什么看得不清,再说那时候是“人鸟声俱绝”,西湖的景色也没什么可看的,又因为“大雪三日”也什么都被雪盖了,天地一白,哪都一样。也有的说其实我们也看出了张的心思不在西湖的景色,他重笔描写的是和意趣相投的人喝酒。等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我就让他们继续探究。找出本文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意蕴。然后学生找到了张写这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就很容易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就这样的读懂了,道理就这样的明白了,情感就这样的增强了。我们的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的是大脑更充盈、心胸更宽阔了,精神更富有。
我的教学感受是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轻松
三 充分挖掘 因势利导 收获无穷
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去解决文本中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有同时有很多的收获。如在《杨修之死》中,学生还有许多新的发现如:诸葛亮对人才的爱惜就还比不上曹操,因为诸葛为什么和关、张的关系总好不到那样的程度?为什么到后来蜀汉政权就只能是廖化当先锋?这样的一来,我们就开展了《走出名著说英雄》的综合性讨论活动。也有的同学联系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说纪之才和修之才的异同点。既然这样,我也同样的让八年级的学生也来个“古人之家国情怀我评说”的活动,同样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什么李白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什么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趣之”等一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简单。
教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能去感悟、体悟、体验。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生活情趣、培养一种人格、锻炼一种情操、学会一种生活。从而构建我们的心灵家园。这样我们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了吗?让学生在广泛的典籍中徜徉,与大师对话,和先贤有约。这不也是做到了课标指出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了吗”?这时候我们也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
四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是活动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曾经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接受性,而忽视学生的探究性。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了一些弯路。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老师如果注意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为我们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学将是有动力的教学。在这过程中老师不要用同一模式来要求学生,当然老师也要在合适的时候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拨动学生的问题火堆,让新生的火苗跳跃。有时候还需要老师站在高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们生疑,也有时候需要和学生站在并排位置一起质疑,并在活动中落实从有疑到无疑。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从而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的精神只有学生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得来的,没有纳入学生心理结构的说教式,是苍白无力的。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我们老师和学生都积极的成为教学的主人,那么我们的语文将更有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