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绿》》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4阅读:
字号:|
 
严春艳

〖导学创意〗
《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仙岩梅雨潭的见闻和感受。朱自清先生善于像画家一样用精雕细刻的笔法绘制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画面。全篇文章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尽情描摹梅雨潭绿色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行文吐露绵密深厚真挚热烈的心灵之声的同时也处处洋溢着青春的诗意。虽然文章篇幅不是很长,但构思新颖,结构精巧,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显示出鲜明的艺术特色。
教学这篇文章,应在加强朗读的基础上,围绕音韵美、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艺术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赏析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真挚情感,感悟文章表现的绿色神韵。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欣赏优美散文的基本能力,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书。
〖教学目标〗
1.阅读感知,领略梅雨潭的美景。
2.品读欣赏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书。
3.感悟理解,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课前先学
1、反复朗读课文,利用字典等扫除文字障碍。


2、收集朱自清的有关资料。
3、学习课文示例圈点批注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自己感悟较深或疑惑的地方作适当的圈点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学生思考回答)是什么原因让你对绿色那么痴迷?(针对学生回答略作评价)大自然的绿色美景无处不在,在朱自清先生眼中,梅雨潭的绿是如此的可爱而醉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散文名篇《绿》,领略那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画面。

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结合预习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朱自清先生。(必须用自己的话语结合资料说出自己心中的朱自清。)

2、学生自己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认识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与之在作品中的反映。
三、朗读,感受音韵美。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节奏等,感受全文的音乐美。
文中需重读的词语,课本已作好了提示,应正确朗读。
文章第一节应读出惊异之情。第二节可读得欢快些,读出喜悦之情;第三节应读得柔和些,读出陶醉之情。
2、文章很多句中运用了许多叠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讨论后明确:文句中运用的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微微”的云,“深深”的梅雨潭,“纷纷”“点点”的水花,写出轻柔的情态,“湿湿”的山石,“油油”“滑滑”“清清”的绿意,都给人以娇嫩、透明的质感;描摹梅雨潭的水声用“花花花花”更是悦耳动听,韵味无穷。
3、按照上面的体会,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四、熟悉课文,想像体会画面美
1、学生阅读课文。
2、你认为文章描绘了怎样的美丽的画面?
A、美在梅雨亭。用“苍鹰”这个直接展示景物形态的比喻, 作者对美的用“踞”、“展”、“浮”等动词,逼真地刻画了梅雨亭上下悬空和亭角翘向空中的动态形象。

B、“美在梅雨瀑。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油油的绿意。” “走到山边,便听到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与眼前了。”以天、草来衬托梅雨瀑布的壮观。“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流经过的地方,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像一朵小小的白梅”既写出了水花的形状,细、轻、冷、滑的质感, 又写出了它的活泼可爱,有灵性,突出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所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C、美在梅雨潭。美在她无边的醉人的绿色。梅雨潭的美来自梅雨瀑布的烘托。在山、岩、亭、天、草、瀑的映衬下,梅雨潭绿得汪洋恣势。
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松松的摆弄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你却看不透她!本句以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的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寄寓了朱自清先生的爱。
作者以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来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到好处。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评议。
五、、赏读,品析语言美
1、准确、精练。 
      ①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 
    ——“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②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③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2、形象、生动 
 ①比喻:   
梅雨亭    ——    展翅的苍鹰 
                      梅雨瀑    ——    被扯散的布 
                      水花      ——    白梅、杨花 
                      碧绿的潭水——    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 
                                     少妇的裙     (涟漪) 
                                     初恋处女的心  (荡漾) 
                                     涂了“明油”  (波光) 
                                     软嫩的鸡蛋清  (软嫩) 
                                     温润的碧玉    (清澈)  
                                     蔚蓝的天空    (鲜润) 
                                     小姑娘        (可爱) 
      ②拟人          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 
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六、体悟情感美
提问: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  
      明确:文章第二节文中充溢的是朱自清看到梅雨潭的绿后的惊喜之情。第三节,作者调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和联想、想像、衬托等写作技巧,从多层面多角度极富情致的将梅雨潭的一汪清水描写得奇异温润柔和,把自己的倾慕欢愉陶醉神往之情融汇与一片绿色之中。 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学生再次朗读,体会感情。

七、质疑,探究艺术美
这篇散文具有哪些艺术特色?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发现。
1、作者讴歌赞美的绿是梅雨潭,写梅雨瀑的目的是什么?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的特点是如何得出呢?
讨论后明确:作者描绘梅雨瀑来突出“梅雨潭的绿”,以更充分地显示绿的“令人惊诧”。文章运用了衬托手法。即以美的事物衬托更美的事物。作者以北京什刹海绿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衬托梅雨潭的绿,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到好处。
2、宝石之中有“祖母绿”,“女儿绿”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潭水呼做“女儿绿”?
讨论后明确:一是说运用了仿词手法,仿“祖母绿”的构词方式而给绿一个饱含深情的命名。二是绍兴有酒名曰“女儿红” ,“女儿绿”大概由此而来。作者送给潭水“女儿绿”的美名,让潭水像女儿一样年轻妩媚娇美水灵,饱含着浓厚的纯洁真情。或者说满眼醉人的绿惹得朱自清涌起倾慕与痴恋之情,他不由得产生联想并把她想像成自己的心爱的宝贝女儿。我们在阅读“我若能……我若能……”这几句就能发现文章采用了联想和想像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绵密深厚真挚的爱恋之情。
学生交流、评议,教师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读了《绿》,你一定感叹绿的丰润;读了《绿》你一定为作者细腻的笔触感染;读了《绿》你一定为绿的活力而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其实不同颜色都有其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的象征,请以〈〈我爱     色〉〉为题,写不少于150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对你所喜欢的颜色的理解。




〖教学反思〗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也有赖于健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获取和增强语感的过程。《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美文,从的语言到所描写的景物都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为此,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具体感受文章精美的语言,进而领略文章的美,引领学生走进审美之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感情,学会感受美,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在教学思路上,就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加强朗读的基础上,围绕音韵美、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艺术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赏析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真挚情感,感悟文章表现的绿色神韵。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欣赏优美散文的基本能力,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品读,让学生在全文的阅读中获得美的感觉。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进而获得美的感悟。但是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显得过多,而学生的主体活动不足,学生的主动探求研究学习的时空还需扩展。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