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31阅读:
字号:|
 十六、《小石潭记》(八年级上)
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选自《全唐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二、原文、译文、段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写潭的概貌。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心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之。【交代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伐竹取道,下(向下,往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澈)。【写发现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相当于“而”。)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写潭底。】(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堪,不平的岩石。)青树翠蔓(wàn)(翠绿的茎蔓),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cēn)差(cī)披拂。【写潭周围的树木。】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第二段:写潭水、游鱼。(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潭中鱼可(副词,大约)百许(表示约数。)头,皆若空(在空中)游无所依(依靠的东西)。日光下(向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愣住的样子)不动;俶(chù)尔(忽然)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乐。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第三段: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潭西南而(表修饰,不译)望,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斗,像北斗星那样)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蛇,像长蛇爬行那样。),明灭(或现或隐)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不可(能)知其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来。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第四段:写潭水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突出“凄”“清”“悄怆”之感。)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空虚,寂静)无人,凄神寒骨(使动,使神凄使骨寒),悄(qiǎo)怆(chuàng)(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怆,悲伤。)幽邃(suì )(深)。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不可久居(留,停留),乃(就)记之(指代小石潭的景物)而去(离开)。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第五段:记下同游者的姓名。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
一起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三、文章中心: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四、文章写作特色:
★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石潭的概貌,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再接着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鱼和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然后写溪流水源,写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的气氛,借景抒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
例1:第一段,整段文字全都是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冽,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石”:“蒙:--覆盖着,“络”—缠绕着,“摇”—晃动着;“缀”—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是长在石上的。
例2: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是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的。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两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角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继而写鱼的影,借月光来显示,这是从感觉的另一个角度来写水之清。太阳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
例3:第二段写鱼,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先写鱼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上印着清晰地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再写鱼儿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过来,一会儿游过去,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最后用拟人的手法,说鱼儿“似与游者相乐”,妙趣横生。
例4:第三段写溪流,虽只有三言两语,却刻画入微,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地比喻。“斗折”写的是溪身,这是静止的;“蛇行”写的是溪水,这是流动的。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犬牙差互”写的是两岸的形状。潭是“石”潭,岸是“石”岸,特征突出。
  五、课后练习:
1.文章既写出了小石潭的特征,又在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感受。请联系具体语句说说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答:主要特征:潭水清冽,全石为底,竹树环合。
作者感受比较复杂,一方面是乐,一方面又凄清。这固然与作者的心境有着紧密联系,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在特定的情景中的特定的心境。)
2.想像一下,文中所写的水、光、鱼、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见例2的波浪线)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