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鱼我所欲也》 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39阅读:
字号:|
 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学习重点: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 字音:
(1)不为苟得也(    )    (2)为宫室之美为之(        )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4. 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朗读练习
1、听录音,注意节奏。
2、学生自由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读两遍。
3、教师领读。
4、师生齐读。
注意要点:
三、课内研讨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五、拓展延伸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①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记:



教•学札记


















































 

刘卫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