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与蝴蝶和谐共振创造“生命”课堂——记《谈生命》课堂上意外事件的成功处理(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40阅读:
字号:|
 谢桂明
和谐环境,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课堂。
           ——题记
周五阳光明媚,可我的心情却特别庄重。因为第三节语文课教学冰心《谈生命》一文,“生命”可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可正当我把学生引入课文,带领他们进入探究生命的“美点”所在时,却发现同学们失去了往日津津有味地读、或沉默地思索、乃至轻声细语交流的学风,有的同学把目光投向了窗口——天花板——后面——天花板——左边——右边……怎么啦?我一瞬间诧异、迷惘之后,随即发现了奥秘所在,原来教室里来了位不速之客——一只色彩斑斓、异常漂亮的大蝴蝶在教室里潇洒自如、翩翩起舞。随着“滴答”“滴答”秒针的移动,关注这只蝴蝶的人数在直线上升。怎么办?抓捕、赶走,都得花费不少时间,才能使同学们安下心上课。但看着同学们那兴奋、激动的愉悦神情,我实在不忍心破坏他们因好奇而全神贯注的欣赏气氛。我该如何做呢?霎时,“新理念”在脑中一闪,随即我心有所动:同学们在学校里的生活虽有规律但也不乏枯燥,就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寝室,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想起几经申请未得出去踏青一次的遗憾,屡次请示不得允许外出参观一次的烦恼……尤其硬逼同学上课,不如因势利导。于是我毅然决定:因地制宜,让同学们亲近大自然的杰作——蝴蝶,围绕这一事件,让同学们来一次(正反)大辩论,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口头之表达,提高他们的论辩能力。


“同学们,这只美丽的蝴蝶闯近了我们的课堂,你们说怎么办呢?”我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立即,大家议论纷纷:
刘佳佳说:“老师,我想,它不是故意闯进来的,饶了她吧,让她留下。她不会影响我们上课的。”——开第一枪的是一个女同学,挺善良,也自信。
刘婷婷说:“把她赶出去,我们一起来吧。否则这堂课我们无法上了。”——目的明确,说干就干,原则问题不含糊。
洪圆说:“她太漂亮啦,打死太可惜了。大家每个人控制住自己就行了。要赶也等到下课再赶吧!”
……
同学们多么喜欢蝴蝶!我通过观察,心理有了“谱”。于是,我说道:“对于蝴蝶的处置,刚才同学们发表了一些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一是把蝴蝶赶出去,以免影响上课;另一种是让蝴蝶与我们和谐相处,一起探究。下面就以甲、乙两同学为正反方代表,请同学们选择一方,陈述理由,进行正反方辩论。好吗?一个“好!”字,简直令地动山摇。
甲方1:“蝴蝶不会讲话,不会影响我们上课,而且为我们呈现绚丽的色彩,创造一个美丽的学习环境。”——说得实在。
乙方1:“蝴蝶是不会讲话,它本身不会影响我们上课。但是,同学们的思想要开小差,刚才大家不是都看着蝴蝶吗?”——有理有据,而且辨证。
甲方2:“我们很难得看到这么美丽的蝴蝶,让我们多看一下,有什么不好呢?再说现在不是提倡探究活动吗?我们探究探究蝴蝶不也很好吗?”——好家伙,搬出了新课标、新理念,看对方怎么招架。
乙方2:“不管怎么说,反正这样做会影响上课的。我不赞成!”一言以概之——硬来!
甲3:“甚矣,汝之不慧!”
甲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小小年纪,新理念怎么就影响不了你呢?
乙3:你们竟然骂人!我们怎么顽固啦?这不是老师让我们辩论吗?
甲5:“他没有骂人。他讲的是事实!我们非常喜欢蝴蝶,我们热爱大自然,你们不是也很喜欢吗?这么美丽的蝴蝶,平时我们到哪去看?平时写作文没有材料,想编都编不出来,更别说亲身感受了。现在送上门的大好机会,你们却不珍惜,真是岂有此理!
乙:……(无人接招)
甲6:“老师您就将计就计,让我们与蝴蝶和谐相处吧。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人与自然,这也是现在最时尚的话题啊!” (好一个将计就计!)
……
听了同学们的辩论,“和谐、生命、价值”几个词在我脑里久久不去,我恍然大悟:“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蝴蝶,就让她成为课堂的座上宾,让蝴蝶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创”生命“的课堂。生命?——蝴蝶的生命——大自然的生命——课堂的生命。对!把蝴蝶与上课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
但是,我灵机一动,故意试探性地说道:“同学们,刚才我们正探究 “一江春水”和“小树”生命的美点,“一江春水”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哪? “小树”的生命价值又体现在哪?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大家有答案了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还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显得很失望。见此情景,我才把话锋一转:“如果老师让大家一边探究“一江春水”和“小树”生命的美,一边讨论“蝴蝶”生命的美,那你们有什么想法?——不难发现,即刻几乎所有同学的眉宇都舒展开了。
很快,教室里就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看书、画重点句、找修辞、议角度、观察蝴蝶……继而思考、写作(描写蝴蝶句子)、合作小组交流、讨论,修改……
约7~8分钟后,陆陆续续就有同学举起了手。教学进入了班级交流、汇报阶段。
吴璐:“我们小组探究了‘一江春水’ 的生命美在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语读出来。”
洪圆:“我们组认为除了以上之外,‘一江春水’还表现在勇敢、乐观精神,因为它即使遇到暴风雨、激电、迅雷并使它心魄惊骇,疾风吹卷起它,大雨击打着它,它也从不后退、畏惧。”因为它知道浑浊是暂时的,雨过天晴,它又可以增加了许多新生力量。
龚行德: “我喜欢蝴蝶振翅高飞之时,它给人以振奋,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上课很难集中心思的他今天也破了天荒,还回答的特好,我真为他高兴,更为新理念高兴!)
……
同学们的发言太精彩了!这堂课似乎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于是,我水到渠成地导引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经过探究,对于生命的意义和本质,你们有了哪些认识或看法?
郑露:我懂得“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毛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时候苦痛也是非常美丽的。”
廖江南:“快乐让人兴奋,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样的话从不拘小节的他的口中说出,足以让我震惊半天。
……
语文课结束了,可同学们还是兴趣盎然。我建议课后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定。
下课了,许多同学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生命”。我有感觉,这堂课效果肯定不错。
第二天看他们交的作业,果然如此。首先他们五彩缤纷的题目就把我吸引住了:《人生价值》、《快乐与痛苦》、《蝴蝶与语文课》、《走近生命》、《和谐之课》《生命之所贵》《难忘的语文课》等,再看内容,感觉特别有真情实感:
•“老师让大家‘真刀真枪’地论辩了一番,扎扎实实地锻炼了一回……”
•“今天我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获。把蝴蝶的身体结构、绚丽色彩,还有蝴蝶的静卧、飞动姿势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让我领略到了蝴蝶的自然、纯真、可爱。”
•“以前我认为读书太苦,没意思。现在我懂了,读书是人生的一部分,经受这样的痛苦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觉得这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特别有趣、有收获、有意义。我似乎对生命有了深一层的领会。
.•宽容,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老师宽容了我们,宽容了蝴蝶,和谐了教学环境,让 “谈生命” 这堂课充满了生命活力。
……
我被孩子们感动了,我的心灵被振撼了,我进入了深深的反思:
1、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和谐课堂的前提
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服于权威的气氛。心理安全的环境指的是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而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笔者在课堂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没有凭主观臆断,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正、反方辩论,这就为学生创设了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是丰富课堂生命的前提。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感受不到心理安全与自由的现实,那么,久而久之,即便是天真活泼的低年级学生也会揣摩教师心理,养成迎合教师意图的习惯,更何况是初三学生呢?
2、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相同化是和谐课堂的基础
本节课之所以成功,就是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实现了同学们与蝴蝶一起和谐共振,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价值。
首先从学习结构方面来说,整合了学习内容“结构化”与“回归生活世界”。当蝴蝶闯近教室这一事件发生后,笔者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并有机地把蝴蝶与学习内容结合,使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结构达成了高度统一。如果把课堂的结构仅仅看作是知识的结构,那就忽略了教育学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成熟者的思维过程之间存在着发展上的质的差异,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其次,我们教学之目的就是在于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使新课标得以有效落实。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合了来自课程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蝴蝶,并把它作为课堂背景,使教学程序一改再改。这样就使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实现了思维内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有助于对学生情意的激发。由此可见,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相同化是和谐课堂环境,创造“生命”课堂的基础。
3、预设”服务于“生成”是和谐课堂的关键
重视并开发课文内容的生成力,又使之与预设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是笔者在本课中和谐课堂成功的关键。所谓具有生成力的学习内容,是指隐含有导向发现的魅力,具有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内容及其呈现的方式。教师在本案例中及时抓住了课堂的生成内容:①蝴蝶的闯入,设置了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和体验情境;②学生的发言内容——生命、和谐、蝴蝶、探究等,再次调整教学思路,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使学习内容具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的生成力意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对于课堂教学,教师课前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打个比方,预设的教学方案就像“指南针”,它只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并不能代表行走的线路,交通工具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把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才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才能成为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调整、引导,才能使师生双方在和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提高和谐课堂的技能,创造语文课堂的生命价值,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开放视野的人才,必须重视自身的学习。因为要和谐课堂,必须把握整合。整合,就要讲究建构的整体性和全息性,即注重全方位信息的整体融合;就要讲究建构的有机性和最优性,注重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佳配置。必须处理好学习时空的具体性与学习资源的超时空性的关系(每个具体的学习活动都有具体的时空,但学习资源有可能是超时空的,如大脑中的思绪等)。整合学习要善于利用已有的“工具”——基础等,要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实施脑与脑的连接,使物质世界、虚拟世界、心灵世界沟通,惟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兼容的整体。               
 课堂意外不可怕,关键如何对待它。
               和谐生成出奇迹,死咬预设是偏差。
               学生主体心中装,理念更新利导航。
               落实课标求发展,整合和谐支妙招。
时代要求教师高,开拓创新春光好。

参考文献: 《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科学出版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