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09阅读:
字号:小|大
(清流县城关中学 邓云东)
谈读书
培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及名人读书的事例
2、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
示例:(多媒体演示)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学生齐读并掌握)
(3)名人读书的趣事:(由学生讲述)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多媒体演示)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1)识记(多媒体演示)划横线字要求学生注音
怡情 博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小组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多媒体演示)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阐述读书的方法。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3)、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要求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三、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四、质疑问难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五、拓展迁移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六、小结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作业布置、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
2、写一段有关读书的文章,字数2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谈读书
培根
读书目的:怡情、博彩、长才
读书方法:怀疑、理好关系、代读
读书作用:塑造人格、弥补不足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反思(略)
不求甚解
马南邨
教材分析: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驳论文,对于学生全面的学习议论文有很大帮助,所以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文章篇幅虽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和好处。
教学目标:根据议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现有知识,设立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的词语
重读《五柳先生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诵读《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学生谈谈不求甚解是何意导入。
二、新课教学
1、朗读课文,讨论与交流
(1)、圈划文中表示不求甚解意思的句子。
(2)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3)、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
(1)、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3)、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2、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体现合作与交流)拓展训练
——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略
③、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三、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1、“见风使舵”新解
2、“班门弄斧”辩
3、“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达到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在拓展练习中找一个相关的词,仿照本篇课文,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引谬论,树靶子
挖源头,解含义
不求甚解 作诠释,亮观点
举事例,辨真伪
作结论,明方法
教学反思(略)
谈读书
培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及名人读书的事例
2、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
示例:(多媒体演示)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学生齐读并掌握)
(3)名人读书的趣事:(由学生讲述)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多媒体演示)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1)识记(多媒体演示)划横线字要求学生注音
怡情 博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小组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多媒体演示)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阐述读书的方法。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3)、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要求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三、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四、质疑问难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五、拓展迁移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六、小结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作业布置、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
2、写一段有关读书的文章,字数2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谈读书
培根
读书目的:怡情、博彩、长才
读书方法:怀疑、理好关系、代读
读书作用:塑造人格、弥补不足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反思(略)
不求甚解
马南邨
教材分析: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驳论文,对于学生全面的学习议论文有很大帮助,所以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文章篇幅虽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和好处。
教学目标:根据议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现有知识,设立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的词语
重读《五柳先生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诵读《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学生谈谈不求甚解是何意导入。
二、新课教学
1、朗读课文,讨论与交流
(1)、圈划文中表示不求甚解意思的句子。
(2)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3)、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
(1)、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3)、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2、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体现合作与交流)拓展训练
——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略
③、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三、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1、“见风使舵”新解
2、“班门弄斧”辩
3、“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达到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在拓展练习中找一个相关的词,仿照本篇课文,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引谬论,树靶子
挖源头,解含义
不求甚解 作诠释,亮观点
举事例,辨真伪
作结论,明方法
教学反思(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