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真正亮起来(人教版九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2阅读:
字号:小|大
让“细节”真正亮起来
谈对鲁迅《故乡》的一个细节的教学处理
衡阳市铁一中学 王访梅
邮编:421001
暑假,细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明的碎片》,其中《乡关何处》里有这么一段内容:“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贫困到哪家晚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余秋雨为浙江余杭人,与鲁迅先生的家乡浙江绍兴毗邻。读到这里,我又一次想起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细节:那埋在草灰堆里的十多个碗碟。到底是谁把“碗碟”埋在草灰里呢?作者在补叙中安排这么一个细节又有什么用意呢?每次讲到《故乡》时,如果我不把这“细节”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大多数学生会对此毫不在意,而一旦我将此“细节”抛出来,提起学生重视,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时,总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细读文本,感悟思索,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更深刻地领会小说的主题,从而准确理解作者渗透到作品中的情感,使“细节”真正亮起来。下文我就《故乡》中这个细节,谈谈我的解读思路及发现,并说说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处理此细节的,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我认为是闰土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草灰堆里,准备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而并非杨而嫂栽赃诬陷。我的理由如下:首先,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灰堆里,只有闰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闰土刚到“我”家时,母亲问他,知道他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房炒饭吃去”。他最有可能发现厨房里这些碗碟;“他又要了所有的草灰”,草灰也是堆放在厨房里的;闰土最有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客观条件,且“母亲和我”也最信任他。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质疑:“母亲和我”都答应了“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闰土想要什么,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拿,没有必要偷偷摸摸自己去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此文开头所引用的的余秋雨《乡关何处》中的那一段文字可以看出:碗碟在贫穷的家庭中的价值。当时的生活情景和我们今天是大相径庭的,今天谁的孩子不小心打碎碗碟小事一桩。余秋雨的家乡浙江余杭与鲁迅先生的家乡浙江绍兴毗邻,《故乡》所反映的时代早余先生散文中所反映的时代一百多年,而此小说所要描绘的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农民、小商人等生活日趋贫困、日益艰难的悲惨景象。那么在小说所描绘的情境中,“十多个碗碟”绝不是可以随便给人的可有可无的家什。此其一。
其二:我们再进一步亲近文本做些分析。“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东西”前加了“不必搬走”这个修饰语,“碗碟”是否算“不必搬走的东西”呢?我们且看小说中正准备搬家的“我和母亲”对一些旧家具物什的态度:“我”刚回家时,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我”和杨二嫂对话:“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可见作为小知识分子典型的“我”在外地谋生亦够拮据,对旧家的家产物什是很在乎的。“我”刚到家时,谈到搬家的事,“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只是收不起钱来”,“母亲”和“我”谈到闰土时:“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母亲”深知时世的艰难,迫于生计的压力,对家里的家产物什也是很看重的。“碗碟”是每个家庭的必须品,添置起来也不便宜,体积又小,恐怕不属“母亲和我”眼里的“不必搬走的东西”吧。我们再来看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对正准备搬家的“我”的一些旧家具物什的态度。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顺手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杨二嫂年轻时是个姿色美丽又有心计的买卖人,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自私、刻薄、庸俗,为了捞点小便宜,连拿带偷,连脸面都不顾。她能够“很以为功”,恰恰说明“十多个碗碟”并非随手可送的等闲之物。村子里别的人:“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可见村子里很多人对这些旧家具物什是有所图的。就是勤劳、善良、朴实的闰土,母亲捎信叫他来,除了想和相隔多年的“我”见上一面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拿些家里“搬不走”或者“用不着”的东西过去贴补家用,“施与者”母亲捎信给闰土有此意,“受施者”闰土也有此意。
其三:我们来看闰土拣择的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所有的草灰。香炉、烛台和台秤是作为小知识分子的“我”搬家到异地完全用不上的东西,草灰是不可能搬走也丝毫不值钱的东西,长桌,椅子,笨重,不值几个钱,和城里样式有较大区别,不便于搬走。所以闰土很自然很心安地向主人要了这些东西。也许闰土象杨二嫂一样不顾脸面、硬着头皮向“母亲和我”讨要“碗碟”,“母亲和我”也会答应,但本分、木纳、朴实的闰土在要了那么多东西后,恐怕很难再开这个口。
鲁迅作品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在那个“大染缸”一样的社会里,普通民众的“集体麻木”,一种“浑然不绝”的“集体无意识”,当然,不同人的表现及性质不一样,鲁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也不一样,但总体是批判和否定的,也有着深深的同情和无奈,有一种深沉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故乡》所描绘的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农民、小商人等生活日趋贫困、日益艰难的悲惨景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生计“非常难”的闰土一个人在厨房炒饭时,顺便将那十多个自己很需要有点值钱却又不是很珍贵的“碗碟”埋在草灰里,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是太贵重的东西,会影响到“母亲和我”的生活,善良、本分的闰土把它拿走是不合情理的;在埋这些“碗碟”时,“辛苦麻木”着生活的闰土甚至不可能把这行为与“偷窃”“品质”等联系起来,他也许会认为“母亲和我”或别的人根本不会发现这一点,否则,还顾及脸面并非堕落沉沦的闰土也不会这样做。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这个细节,正是勤劳、善良、本分的闰土在那个“病态”社会下矛盾而无奈心理的具体反映,是引人震惊和深思的,也让作者和读者感到无限的悲凉和无尽的悲哀。
其实,从文章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及主题都可以应证是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细节。我们可以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深刻地表现主题。“我”在离开故乡时,通过“母亲”的补叙出“碗碟埋在灰堆里”的细节,这当然不可能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作者刻意安排这个细节又有什么深意呢?在这补叙的整段文字中,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作者没有交代,是“隐”的,谁“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是“显”的,且描述得生动传神,渗透着作者很鲜明的情感。如果是为了突出杨二嫂庸俗、自私、势利者的形象,前面对她的描写已足够突出了,这个细节没有太大必要,更是完全没有必要采取“隐”的手法。杨二嫂发现“埋在灰堆里的碗碟”,毫不奇怪。“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她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些不太过分的做法捞点小便宜,她必是最能观察到事态的。说不定她还当着“母亲”的面,翻翻草灰,寻找点自己用得着而不怎么重要的东西,在半讨半抢中拿走呢?像拿走“狗气杀”一样,但是,“十多个碗碟”不属此类东西,她没想到拿走,也不可能拿走,这也能进一步证实“碗碟”的价值。至于杨二嫂“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这是正常推理,是闰土“要了所有的草灰”。她没有必要诬陷闰土,从前后文也看不出她诬陷闰土的证据。作者通过补叙交代此细节,含蓄地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闰土的形象,尽管这使“我”无限悲哀和悲凉,“我”甚至不愿说出这一点,也不愿相信这一点;当然,这也又一次突出了杨二嫂庸俗、自私、势利者的形象。一“隐”一“显”,可谓一箭双雕,独具匠心。
叙述“埋在灰堆里的碗碟”的细节,更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议论抒情,突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点上分析,也可进一步证实是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叙事后的议论抒情往往是为了揭示所叙事件的本质含义,升华事件的内涵。小说回忆“少年闰土”后,有一句抒情:“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儿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回忆中的“少年闰土”是和美好结合在一起的,是和美丽的故乡重叠在一起的,可见闰土在“我”心中的位置以及“我”对闰土的情感。我们再来看叙述完了“碗碟”的细节后作者的一大段议论抒情:“老屋里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地悲哀。”“碗碟”细节后的这段议论,闰土形象由“清楚”到“模糊”,“我非常地悲哀”,不是既含蓄又明确地指出是闰土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吗?这也突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在教授《故乡》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抓住“碗碟”的细节提问:是谁把“碗碟”埋在草灰里?请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你观点的依据?作者在补叙中安排这么一个细节又有什么用意呢?引导学生仔细读书,真正意义上亲近文本;让学生感悟思考,学会发现,探究“细节”的本质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读懂主题,领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情感。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细节,在学生的质疑,释疑,争辩,讨论中,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情感、写作技法等诸多要素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课题气氛也非常好,学生总是兴趣高涨,意犹未尽,在感受到鲁迅作品崇高的同时,多了一份有衷的亲近感。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是丰富而有深度的,是不厌百回读的经典,充满着大智慧,其中值得品味、推敲,令人深思的细节不计其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貌似平常却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一个“读书的境界”,学会与鲁迅晤对交谈,学会与鲁迅笔下的世界沟通交流,使每一次静默的相遇,演绎成思想情感的愉悦契合,使我们大家在对这些具体可感的经典细节的研读中,有着心旷神怡的文学享受和如浴春风的精神发现,让“细节”真正亮起来。
谈对鲁迅《故乡》的一个细节的教学处理
衡阳市铁一中学 王访梅
邮编:421001
暑假,细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明的碎片》,其中《乡关何处》里有这么一段内容:“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贫困到哪家晚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余秋雨为浙江余杭人,与鲁迅先生的家乡浙江绍兴毗邻。读到这里,我又一次想起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细节:那埋在草灰堆里的十多个碗碟。到底是谁把“碗碟”埋在草灰里呢?作者在补叙中安排这么一个细节又有什么用意呢?每次讲到《故乡》时,如果我不把这“细节”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大多数学生会对此毫不在意,而一旦我将此“细节”抛出来,提起学生重视,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时,总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细读文本,感悟思索,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更深刻地领会小说的主题,从而准确理解作者渗透到作品中的情感,使“细节”真正亮起来。下文我就《故乡》中这个细节,谈谈我的解读思路及发现,并说说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处理此细节的,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我认为是闰土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草灰堆里,准备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而并非杨而嫂栽赃诬陷。我的理由如下:首先,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灰堆里,只有闰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闰土刚到“我”家时,母亲问他,知道他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房炒饭吃去”。他最有可能发现厨房里这些碗碟;“他又要了所有的草灰”,草灰也是堆放在厨房里的;闰土最有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客观条件,且“母亲和我”也最信任他。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质疑:“母亲和我”都答应了“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闰土想要什么,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拿,没有必要偷偷摸摸自己去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此文开头所引用的的余秋雨《乡关何处》中的那一段文字可以看出:碗碟在贫穷的家庭中的价值。当时的生活情景和我们今天是大相径庭的,今天谁的孩子不小心打碎碗碟小事一桩。余秋雨的家乡浙江余杭与鲁迅先生的家乡浙江绍兴毗邻,《故乡》所反映的时代早余先生散文中所反映的时代一百多年,而此小说所要描绘的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农民、小商人等生活日趋贫困、日益艰难的悲惨景象。那么在小说所描绘的情境中,“十多个碗碟”绝不是可以随便给人的可有可无的家什。此其一。
其二:我们再进一步亲近文本做些分析。“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东西”前加了“不必搬走”这个修饰语,“碗碟”是否算“不必搬走的东西”呢?我们且看小说中正准备搬家的“我和母亲”对一些旧家具物什的态度:“我”刚回家时,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我”和杨二嫂对话:“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可见作为小知识分子典型的“我”在外地谋生亦够拮据,对旧家的家产物什是很在乎的。“我”刚到家时,谈到搬家的事,“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只是收不起钱来”,“母亲”和“我”谈到闰土时:“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母亲”深知时世的艰难,迫于生计的压力,对家里的家产物什也是很看重的。“碗碟”是每个家庭的必须品,添置起来也不便宜,体积又小,恐怕不属“母亲和我”眼里的“不必搬走的东西”吧。我们再来看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对正准备搬家的“我”的一些旧家具物什的态度。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顺手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杨二嫂年轻时是个姿色美丽又有心计的买卖人,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自私、刻薄、庸俗,为了捞点小便宜,连拿带偷,连脸面都不顾。她能够“很以为功”,恰恰说明“十多个碗碟”并非随手可送的等闲之物。村子里别的人:“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可见村子里很多人对这些旧家具物什是有所图的。就是勤劳、善良、朴实的闰土,母亲捎信叫他来,除了想和相隔多年的“我”见上一面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拿些家里“搬不走”或者“用不着”的东西过去贴补家用,“施与者”母亲捎信给闰土有此意,“受施者”闰土也有此意。
其三:我们来看闰土拣择的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所有的草灰。香炉、烛台和台秤是作为小知识分子的“我”搬家到异地完全用不上的东西,草灰是不可能搬走也丝毫不值钱的东西,长桌,椅子,笨重,不值几个钱,和城里样式有较大区别,不便于搬走。所以闰土很自然很心安地向主人要了这些东西。也许闰土象杨二嫂一样不顾脸面、硬着头皮向“母亲和我”讨要“碗碟”,“母亲和我”也会答应,但本分、木纳、朴实的闰土在要了那么多东西后,恐怕很难再开这个口。
鲁迅作品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在那个“大染缸”一样的社会里,普通民众的“集体麻木”,一种“浑然不绝”的“集体无意识”,当然,不同人的表现及性质不一样,鲁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也不一样,但总体是批判和否定的,也有着深深的同情和无奈,有一种深沉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故乡》所描绘的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农民、小商人等生活日趋贫困、日益艰难的悲惨景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生计“非常难”的闰土一个人在厨房炒饭时,顺便将那十多个自己很需要有点值钱却又不是很珍贵的“碗碟”埋在草灰里,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是太贵重的东西,会影响到“母亲和我”的生活,善良、本分的闰土把它拿走是不合情理的;在埋这些“碗碟”时,“辛苦麻木”着生活的闰土甚至不可能把这行为与“偷窃”“品质”等联系起来,他也许会认为“母亲和我”或别的人根本不会发现这一点,否则,还顾及脸面并非堕落沉沦的闰土也不会这样做。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这个细节,正是勤劳、善良、本分的闰土在那个“病态”社会下矛盾而无奈心理的具体反映,是引人震惊和深思的,也让作者和读者感到无限的悲凉和无尽的悲哀。
其实,从文章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及主题都可以应证是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细节。我们可以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深刻地表现主题。“我”在离开故乡时,通过“母亲”的补叙出“碗碟埋在灰堆里”的细节,这当然不可能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作者刻意安排这个细节又有什么深意呢?在这补叙的整段文字中,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作者没有交代,是“隐”的,谁“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是“显”的,且描述得生动传神,渗透着作者很鲜明的情感。如果是为了突出杨二嫂庸俗、自私、势利者的形象,前面对她的描写已足够突出了,这个细节没有太大必要,更是完全没有必要采取“隐”的手法。杨二嫂发现“埋在灰堆里的碗碟”,毫不奇怪。“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她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些不太过分的做法捞点小便宜,她必是最能观察到事态的。说不定她还当着“母亲”的面,翻翻草灰,寻找点自己用得着而不怎么重要的东西,在半讨半抢中拿走呢?像拿走“狗气杀”一样,但是,“十多个碗碟”不属此类东西,她没想到拿走,也不可能拿走,这也能进一步证实“碗碟”的价值。至于杨二嫂“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这是正常推理,是闰土“要了所有的草灰”。她没有必要诬陷闰土,从前后文也看不出她诬陷闰土的证据。作者通过补叙交代此细节,含蓄地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闰土的形象,尽管这使“我”无限悲哀和悲凉,“我”甚至不愿说出这一点,也不愿相信这一点;当然,这也又一次突出了杨二嫂庸俗、自私、势利者的形象。一“隐”一“显”,可谓一箭双雕,独具匠心。
叙述“埋在灰堆里的碗碟”的细节,更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议论抒情,突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点上分析,也可进一步证实是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叙事后的议论抒情往往是为了揭示所叙事件的本质含义,升华事件的内涵。小说回忆“少年闰土”后,有一句抒情:“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儿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回忆中的“少年闰土”是和美好结合在一起的,是和美丽的故乡重叠在一起的,可见闰土在“我”心中的位置以及“我”对闰土的情感。我们再来看叙述完了“碗碟”的细节后作者的一大段议论抒情:“老屋里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地悲哀。”“碗碟”细节后的这段议论,闰土形象由“清楚”到“模糊”,“我非常地悲哀”,不是既含蓄又明确地指出是闰土把“那十多个碗碟”埋在灰堆里的吗?这也突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在教授《故乡》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抓住“碗碟”的细节提问:是谁把“碗碟”埋在草灰里?请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你观点的依据?作者在补叙中安排这么一个细节又有什么用意呢?引导学生仔细读书,真正意义上亲近文本;让学生感悟思考,学会发现,探究“细节”的本质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读懂主题,领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情感。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细节,在学生的质疑,释疑,争辩,讨论中,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情感、写作技法等诸多要素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课题气氛也非常好,学生总是兴趣高涨,意犹未尽,在感受到鲁迅作品崇高的同时,多了一份有衷的亲近感。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是丰富而有深度的,是不厌百回读的经典,充满着大智慧,其中值得品味、推敲,令人深思的细节不计其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貌似平常却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一个“读书的境界”,学会与鲁迅晤对交谈,学会与鲁迅笔下的世界沟通交流,使每一次静默的相遇,演绎成思想情感的愉悦契合,使我们大家在对这些具体可感的经典细节的研读中,有着心旷神怡的文学享受和如浴春风的精神发现,让“细节”真正亮起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