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诗歌教学的实施审美教育 (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4阅读:
字号:|
  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往往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对诗句的理性的、定位的分析上,试图通过对诗句的解释来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意境,甚至尝试用散文语言来一一对应的翻译诗句。结果学生虽然“读懂”了诗歌的句子意义,却常常失去了对诗歌神韵的感悟,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通常读诗时所拥有的那种审美愉悦。究其原因,即在于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人们常说“诗不可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的诗歌,其语言往往含蓄隽永,具有不定位性;其意境往往深邃、幽远,具有朦胧性。常常“境生于象外”,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故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应是第一位的。
    二、激发情感,感悟“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存情中景,景中情。”刘勰亦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往今来,千百首脍灸人口的诗歌之所以为后人世代传诵,读之常新的原因即是诗人在诗行中贯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甚至心血和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
    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所以王国维曾说:“昔人沦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驱遣想象,创造“美”
    黑格尔说:“最基本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且对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在运用文字塑形象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它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驱遣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补充完整,达到陆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境界。
    我们学习《春江花月夜》,诗中虽然对春江夜景有细腻的描写,却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美的物象,教师须借助诗句的描摹,调动学生的想象。促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风清月朗的春夜,水天一色,花影层叠,笛鼓阵阵的景色。《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中,要抓住作品在梦游中驾长风、披月光,越镜湖等奇妙情景,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与作者一起遨游,从而领悟诗人的神妙艺术构思,想象诗人的美好情感,产生审美快感。
    四、比较阅读,鉴赏“美”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审美的过程亦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照,才能将学生对作品的片面的,零散的认识,转化为比较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发现美,感悟美。
    同样写离别,屈原《离骚》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其幽愤悲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无涯若比邻”却能独标高格;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又是多么的飘然脱俗;柳永在《雨霖铃》中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通过对比的阅读,教师无须架空的分析,学生已然可以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去感悟美,鉴赏美。
    诗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评杜甫诗曰:“杜诗只‘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也。”可见真正优秀的诗歌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这也正是诗之所以“不可解”的原因。故在诗歌的教学中注重审美的教育,而不是词句的解释。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的最有效的途径。
       
 

追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