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白杨礼赞、囚绿记、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草莓、孔乙已、一厘米、差半车麦秸、清兵卫与葫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5阅读:
字号:小|大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教学课时:
2课时。
板书:
白杨树 团结向上
相似点 倔强挺立 象征
北方农民、抗日军民 不屈不挠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晕圈 虬枝 楠木 秀颀
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激趣:本文题为“白杨礼赞”,但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之词,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通过几幅优美的图画展现的。请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共勾勒、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学生读后交流。
明确: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见以下板书)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高原风景图
“雄壮”“伟大”“单调”
傲然地耸立
白杨远景图
“惊奇”
力争上游
白杨特写图
决不是平凡的树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白杨联想图
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段。
2、讨论:作者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为什么要从写黄土高原写起?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的2、3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齐读课文第五段。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的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这一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4、学生朗读第9段,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文章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直接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考: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尾再一次直接赞美白杨树,既使首尾呼应,更加强了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5、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三、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四、指导写作。
你喜欢的树是哪一种,你有没有从这种树的身上想到我们人类中某一种人的某些品质?请以《________礼赞》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囚绿记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 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 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 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 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 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隔不久,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1937年夏天)。单独成段,说明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③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段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句解: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⑥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句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⑦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⑧。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句解:选定此房的原因。〕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⑨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⑩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 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句解:作者这样热爱绿色,让伙计感到非常惊奇。〕
段解:作者因为窗外有常春藤而选择了此房居住。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 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 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 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段解:“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liǔ)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 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 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 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段解:绿色让“我”快活地度过两个月,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 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 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 的声音,婆娑 的摆舞。
段解: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 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 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 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 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段解: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藤的两枝柔条。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 ,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 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句解:作者酷爱绿色是有渊源的。〕
段解:“囚绿”后,绿色枝条旺盛地生长景象,给“我”带来了空前的喜悦。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句解:由“绿色”到“绿友”,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 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句解:对“绿友”爱之深,恼之切。〕
段解:“绿色”固执地向阳方向生长,辜负了“我”的爱抚与善意,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恼恨后,我决定仍囚住它。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 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句解:“魔念”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段解:青藤失去阳光后嫩黄、细瘦、娇弱,“我”虽然产生了恻隐之心,但魔念占了上风,我仍不肯放绿。
第二部分(8~11):囚绿。作者着(zhuó)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 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段解:作者原先打算七月末回南京离开北平时,恢复青藤的自由。
卢沟桥事件 发生了。〔句解:点明写作背景。〕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 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 于烽烟四逼 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 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句解: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句解:祝愿天下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永久幸福。〕
段解: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同时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 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段解:本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思绿。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写法分析】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本文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去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结构的跌宕多姿,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一篇题为《陆蠡的散文》的文章中说:“什么是散文的结构?有时候我想,节奏两个字可以代替。节奏又从什么地方来?我想大概是从生命里来的吧。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这段文字说的是作者情感和文章节奏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篇散文的恰当的诠释。
(2)语言含蓄优美是这篇散文的特点。除第14段外,再如文章11~13段中,“我原打算七月尾……”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每天须得留心……终于在一天早晨……”这里似在叙事,而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尽含其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此外,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如:“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如:“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如:“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等等。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当中。
(4)文章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确实,他作品中进步的爱国爱民思想,是通过独特的美学处理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读他的作品,不仅感受到作家爱国主义感情在流动奔涌,而且在诗情画意和清词丽句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效果,与作品把对事物的朴实而简约的叙写和深挚的哲思融为一体,与作家让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从而构成一种深远而浓郁的意境,均不无关系。《囚绿记》的叙述是自然朴实的,描写是简约质朴的,情感也是诚挚而朴素的。作品朴实清新的字句中含有作家的情感血泪,淳厚淡远而又瑰丽的文笔里渗有和谐真醇的诗意。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个为祖国和人民的光明、幸福和自由而呐喊的崇高形象和圣洁灵魂,在作家的娓娓叙写中领悟到了深长的意味和浓郁的情思。而这些,正是作者散文作品艺术魅力之所在。
【难点分析】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①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
②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当然,这里的绿是一种象征或双关。
③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我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2)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如: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我们认为,如下的归纳比较妥当: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第一种理解固然不错,但作为一篇散文的主题似乎不宜包容太多。常春藤到底是象征自己呢,还是象征整个中华民族呢?文章是表达自己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呢,还是“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呢?也应该突出其中的一个为好。兼而有之,则显得分散。第二种理解似乎没有分出文章的内蕴的轻重,尤其是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而这一点作者又是特意加以强调的。说“我”“囚绿”是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是可以的,说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则显得轻浮。
【重点分析】
一 课文细致地描绘了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的反抗精神,从而显现其令人敬仰的品格。课外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在述说之中,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陆蠡在这篇讴歌绿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二 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圈点批注。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一方面表达作者喜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三 读书要读出文字的内涵,下面这段话,隐含着怎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全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不少,再找出一两处品味一番。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对“囚绿”的自省,又不肯彻底自己决定的矛盾心理,更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句点明了自己一方面感到常春藤的“可怜”,同时又“仍旧不放走它”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对“绿”的挚爱。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中“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魔念在我中生长了”几段文字。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使他们受到鼓舞与启迪。另外,通过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利用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以及用舒缓、朴素的语言从不同侧面表达事物发展(相识、相知、相爱)的能力。
2.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情感应该与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不能为了一时的享受而放纵自己的情感。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人要尊重、对事要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既是美德,也是成功的基础。
4.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要永远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基础;在当前,要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进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若脱离它们,则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理解邓通过几次对海棠花的描述,来表达对周的深切思念。
2.相关的历史背景对于周与邓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怀的沉淀作用。
难点 :
1.如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相识、相知、相爱)。
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一些标点符号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技巧。如引号、分号、问号、顿号。
板书:
板书设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海棠花——思念、追忆周恩来——回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情感升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先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并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读课文或朗读课文。
2.介绍海棠花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的内在品质,德、精神联系起来。 思考海棠花与人在品质上的相似之处。
3.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生平事迹,加深学生对伟人的了解。
4.请学生朗读课文。
5.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的感受与心得。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3.通过海棠花来引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革命追求与伟大的革 命情操、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为他们加深把个人情感与社 会发展、民族要求统一起来的认识打下铺垫。此外,对于学生养成谦逊、 自重的做人理念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
4.结合上面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助学生加深认识,养成做人理念,树立正确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三、组织活动,交流心得
1.点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表扬或肯定学生的表现。
2.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自选主题,并公推一名代表到讲台上 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
3.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足。
4.布置练习,尤其要求学生就自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认识写一篇 心得或体会。
四、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从不同侧面来描述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历程(周与邓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课文最后的情感升华如何处理?显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要认真体会,争取在该升华的时候不落俗套,有点新意。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字词积累。
甬道澎湃浮想联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鸿雁果实累累
2.朗读欣赏。
(1)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
(2)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欢,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
(3)十二年本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
(4)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5)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
(6)在革命之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也开放了。
(7)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也会含笑九泉的。
3.散文在内容上,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 但所写必须是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答案与提示:写人、记事、写景、壮物
4.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
答案与提示:形散神聚。
个性练习设计
1.学生可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出来。
2.找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出处,朗诵原文,说明意思,并分析用两句诗在这篇课文中的意思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原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已亥杂诗》,龚自珍作于1839年。用在此主要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将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精神境界中去)
3.让学生查找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些材料,来同周恩来与邓颖超作对比,进而更加热爱、尊敬这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4.让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花、草或树木的抒情文章,字数不限,但要表达真情实感。
草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板书: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 分钟)
1.问学生吃草莓感觉怎样,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人们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到草莓,同现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指出:最主要的是那时不是盛产草莓的时候,是 季节不同或时间不同导致的。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吃到同一样东西感受 是不一样的。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感情的变化。
体会到时间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个 道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会因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的。
3.提问:本文作者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变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 带到了夏季的六月?
一颗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忆起六月的景象。领会到,实际上是因为 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锐的感觉,这没有停息过,只不过是自己原来没有察觉而已。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让学生分别说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整个第三段都是说二者的不同,这些不同最后可以归结到什么原 因上?让学生从课文第三段上找出一句可以印证的句子。
是时间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以印证。读出最后一句话:“还有一 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3.提问: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现在是不是还处于人生的 青春阶段?
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已经过了青春期,但还很年轻,从第四段第一 句话和第五段第六句话可以看出来。
三、进入作者角色,体会情感
1.提问: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关系是什么? 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说“时间 1.回答:对比关系或第五段是对第四段的否定,“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时间。(学生谈他们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对我们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2.提问:青春岁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谈到由青 春期到成年期的改变时,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可以用书本上的话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但一定要恰当。)
3.让学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提问:最后一段“六月的气息”是指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总结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 中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光阴易逝、时不待我的感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时间改变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六月的气息”是指青春岁月;第六段 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恋。
四、本节总结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一颗草莓有感而发,层层深入,展开联想;通过对六月和九月的细微差别,联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达了对青春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通过学习本文,应该让学生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勉励他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发愤学习,热爱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六、作业
练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枝柯 韶华 禀赋 饕香 .惴惴不安
2.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认为一切都没有变?
答案与提示:因为当时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3.作者在文章中说:“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又是什么?
答案与提示:剥夺的是时光和青春的快乐,增添的是成熟的思想、经验以及信仰和理性等等。
4.散文分为——散文和——散文。本文属于——散文。
答案与提示:抒情(叙事) 叙事(抒情) 抒情
孔乙已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理解孔乙已是怎样一个人物,认识封建教育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和造成孔乙已悲剧的社会根源。
2、 理解肖像描写对该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 理解文章中用词的准确、精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孔乙已的悲剧性格。
2、 用环境描写提示孔乙已悲剧的深层原因。
板书: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注音
咸亨 砚 羼水 打折腿 荤 蘸 附和 阔绰
2、 解词
不屑置辩-不值得辩解。
颓唐不安-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二、 题解:
这是继《狂人日记》后写的一篇白话文小说,又是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的战斗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仍然推行八股取士的愚民政策,许多知识分子毕生死背《四书》《五经》,爬上去的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穷困潦倒。文中的孔乙已从本质上说不是坏人,他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思想侵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形成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无能的性格,但还有善良的一面,他的说话和行动中还有几分朴实和憨厚。
鲁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五四运动”掀起的反封建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教育人民认识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从而激励人民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彻底推翻黑暗的封建制度,当然,鲁迅对孔乙已错误的思想和麻木不仁的性格是采取批判态度的,但对他的悲惨命运则表示同情。
三、 全文结构
1、 默读。
2、 (1-3)介绍孔乙已活动的社会环境。
(4-13)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4-9):开端,发展:孔的经历、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
(10-11):高潮:孔的不幸遭遇。
(12-13):结局:孔的悲惨结局。
四、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 朗读第一节。
(1) 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
鲁镇的酒店-咸亨酒店,二十多年前的事(1918前20多年即十九世纪末)
(2) 酒店的顾客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鲜明的阶级对比:
身上的衣服:短衣――长衫
喝酒的地点:柜外――房里
喝酒的方式:站喝――坐喝
这些对立的语言说明了什么?
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
(3) 作者通过酒店顾客描写对立的阶级关系,有些词语用得非常精确,请举例:
(课本)如“踱”煞有介事,架子十足的丑态,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
“只有…才…”划出了界线。
2、 朗读第2节
思考:掌柜是怎样的一个人?
(通过对长衫主顾,短衣主顾及小伙计的态度不同,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3、 朗读第3节
小伙计所管的职务和所处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单调无聊――学徒生活的概括,也是当时现实的缩影。
暗示孔乙已是这种生活的唯一笑料。
作业:
1、 抄词
2、 辨字组词;
辩 待 舀
辨 侍 掐
3、 给多音字注音
好吃懒做 间或 打折了腿
友好 时间 骨折 折腾
第二课时
一、 孔是个怎样的人?(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1、 仔细阅读第4节。
2、 结合练习一:
初步揭示出他自欺欺人、自命清高、迂腐穷酸的特点。
3、 第五节:
替人抄书连纸笔“一齐失踪”----可见他做事不踏实,好喝懒做。
4、 6-8节:
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可见善良的一面。
5、 小结:
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孔是站着喝酒的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整体概括-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肖像描写—“夹些伤痕”“乱蓬蓬”活画出一个空困不堪,不得志,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
服饰-“破长衫”(懒惰而死要面子)
(2) 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孔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
(3) 动作、神态的描写-善良的心地。
所以,孔是一个这样的人: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善良热心。
二、 那么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具体: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使他们摒弃劳动。
3、封建等级制度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受压迫者,反而把嘲笑更为不幸的孔作为乐趣。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把他推上死路。
作业:
1、 练习一、
2、 思考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 朗读第10节
1、 掌柜忽然说“孔还欠......”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偶尔想起-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照应)
引起下文-他打折了腿。
2、 为什么会打折了腿?
掌柜与顾客的对话(侧面描写),也暗示人们对孔的冷漠态度。
打的过程,揭示出丁举人的阴险狠毒(写服辩)-具体说明科举制造成的两种命运,丁举人爬上去可以行凶作恶,孔没有爬上去只得任人欺压。
可见,孔在封建制度和科举制的毒害下,不仅精神成了残废,身体也残废了,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孔的悲剧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造成的。
二、 11节
1、 外貌对比。
2、 说明了什么?
外貌与动作 第一次到酒店 中秋后到酒店 说明了什么
脸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夹些伤痕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生活更加贫困,精神更颓唐
穿着 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穿一件破夹袄
喝酒的动作 站着喝 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坐着喝 肉体成了残废,处于死亡的边缘,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三、 第12、13节
1、 四个“到”具体写出了孔已渐渐被人遗忘,再次点出“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2、 “大约”“的确”-表面是矛盾的,说“大约”因为这些年来从没有人确切地讲过孔死的消息(推测),“的确”从孔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看,他的死是必然的,又因为他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不受人的重视,他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没听到可靠的消息,所以这样说。
四、 中心:
小说通过描写孔乙已悲惨的一生,控诉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五、 小结:
1、 课文几次写“笑“(练三)
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 ,
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
小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
以笑写悲,一方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方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让人们从笑声中体会到人情冷暖因为世态炎凉,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冷酷,所以孔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悲剧。
2、 人物的描写手法:
除外貌,动作,语言外,还有侧面描写(10)正面描写(11)对比描写(小伙计与孔乙已,孔的前后外貌对比)
六、 练习二、五、六
一厘米
教学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妙处。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板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
[板书]一厘米 毕淑敏
(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瞅(chǒu):看。
(6)忧郁(yù):忧伤,愁闷。
(7)愣(lèng):失神;说话做事不考虑效果,卤莽。
(8)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9)忙不迭(diē):急忙,连忙。
(10)矜(jīn)持:拘谨,拘束。
(11)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12)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13)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14)气喘吁吁(xū):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喘气很急。
(15)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16)恬(tián)淡:不追求名利;淡泊,恬静,安适。
(17)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1、分角色朗读
人物主要有:解说、陶影、小也、张师傅、售票员、红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园书记主任、群众甲、乙、丙
2、学生表演
要求学生每表演一个镜头(情节)后,学生之间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镜头的表演。
3、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陶影、小也、小也父、红衣青年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
第二课时
一讨论陶影的形象意义
1、学生找出课文中集中表现陶影的段落。
2、学生讨论:从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应该具有什么性格?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相应段落、语句: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2)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三、学习品味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小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难怪日本、英国等国家很看重这样一篇不“大”的作品。
2、情节曲折
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言,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 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3、烘托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出“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音,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工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四、布置作业:
爱的回音壁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刻不容缓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受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是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地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会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被爱是一种幸福,当作者问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觉到这种莫大幸福时,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没觉得谁爱我们”。其中“漠然”是什么意思?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
2、谈谈你对以下两句的理解。
(1)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2)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3、文中有很多对爱进行诠释的比喻句,试从文中找出两句,并以“爱”为主题,仿写一个比喻句。
4、读完此文,你觉得这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担忧?
5、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生活中,你对爱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差半车麦秸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2.能够正确指出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3.学会分析和欣赏短篇小说,了解其“以小见大”的特色。
4.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5.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反抗侵略的精神。
2.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应深深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意义。
3.体会细节描写的运用及其效果。
难点:
1.了解和把握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重要特色。
2.学习短篇小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步骤: (1课时)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抗战的历史,导入新课。
2.介绍本文作者和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默读本文。
3.指导学生分析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 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4.结合本文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结合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介绍本文作者姚雪垠,导入新课。
3.给学生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本文,标出 理解的字词,思考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提问:“差半车麦秸”的含义以什么? “差半车麦秸”在本文具体指什么?
回答教师的问题:“差半车麦秸”表示不够数,不够聪明的意思;本文具体指工人游击队里的一个队员。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问题:本篇小说的三要素各是什么?(即本篇小说的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和 故事情节)
本文塑造了“差半车麦秸”——王哑巴为代表的游击队员的形象;小说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战 场上;本文主要说明了的成长经 历。
3.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让学生思考分析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王哑巴参加游击队前,憨厚、质朴、 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 气;他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4.提问:王哑巴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 可以展开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
5.提问:作者塑造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让学生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加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本文“以小见大”的特点以及作品深刻的社会内涵。
说明在日本不断侵略的情况 下,人们的反抗精神被进一步激起;说明日本侵略者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
三、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王哑巴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他,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可以设置悬念;前面的叙述为后面人物的出场 做了铺垫;这样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
2.细节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靠细节描写,使王哑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几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仔细体会,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可以进行模仿。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比如:“汉奸两只手被绑着,脸黄得没有一点血色,两 条腿颤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子后面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带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等 细节描写都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本节总结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王哑吧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作者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采用传统叙述方式,描写细致生动,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短篇小说“以一目尽 传精神”的特点和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擤( ) 瘪( ) 舐( ) 谩( )骂
谄媚( ) 霹雳( )
2.“差半车麦秸”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游击队员为什么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他?
“差半车麦秸”本意是不聪明的意思;在文中具体是指新加入游击 队的王哑巴;游击队员们见证了“差半车麦秸”王哑巴由普通百姓成长为游击队员的历程,队员们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他,也表现了他们对王哑巴的喜欢和怀念及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动词的运用。“
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子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的望着原野,噙着他的小烟袋,过很长的时间,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 吧嗒一咂,随即,有两屡灰色的轻烟从他的鼻孔里呼了出来。” ,
文中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王哑巴当时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形象、生动、逼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种典型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王哑巴到游击队后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变化。
王哑巴从一名普通百姓成长为一名游击队员,离不开全体游击队员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当时激烈和艰苦的斗争条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清兵卫与葫芦
教学目标:
1、比较深刻地了解作者在小说里表现的关注青少年个性,反对封建家长粗暴干涉孩子兴趣的思想倾向。
2、了解清兵卫的形象和性格。
3、品赏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品赏语言和结构。
4、培养朗读小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如何善待,包容他人。
2、难点:体味传神的心理描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2、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注音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上课表演。
二、活动流程
1、介绍作者有关资料。
2、正音释词。
3、小组展示朗读水平。
提示: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父亲的霸道专制?读时语气语调如何处理?
读小说之前,首先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理解了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传达人物的形和神。
清兵卫先前对葫芦如此执著痴迷,迷到让读者又爱又怜的地步。为了表达这种爱和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一,二。
教学过程:三课时
板书设计:
一. 摆谬论
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 自夸(信“地”信“物”)
只能说有过“他信力” 都不能证
驳论证:只希望国联(信“国联”) 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驳)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失掉“他信力”发展“自信力”
三. 驳论证(正面立论)
间接反驳)
四、得结论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 疏通课文
1. 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2. 朗读全文。
3. 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 布置作业。
助学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一. 复习旧课
二. 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 分析课文。
1. 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
教学课时:
2课时。
板书:
白杨树 团结向上
相似点 倔强挺立 象征
北方农民、抗日军民 不屈不挠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晕圈 虬枝 楠木 秀颀
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激趣:本文题为“白杨礼赞”,但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之词,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通过几幅优美的图画展现的。请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共勾勒、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学生读后交流。
明确: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见以下板书)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高原风景图
“雄壮”“伟大”“单调”
傲然地耸立
白杨远景图
“惊奇”
力争上游
白杨特写图
决不是平凡的树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白杨联想图
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段。
2、讨论:作者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为什么要从写黄土高原写起?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的2、3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齐读课文第五段。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的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这一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4、学生朗读第9段,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文章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直接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考: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尾再一次直接赞美白杨树,既使首尾呼应,更加强了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5、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三、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四、指导写作。
你喜欢的树是哪一种,你有没有从这种树的身上想到我们人类中某一种人的某些品质?请以《________礼赞》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囚绿记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 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 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 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 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 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隔不久,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1937年夏天)。单独成段,说明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③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段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句解: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⑥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句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⑦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⑧。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句解:选定此房的原因。〕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⑨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⑩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 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句解:作者这样热爱绿色,让伙计感到非常惊奇。〕
段解:作者因为窗外有常春藤而选择了此房居住。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 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 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 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段解:“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liǔ)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 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 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 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段解:绿色让“我”快活地度过两个月,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 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 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 的声音,婆娑 的摆舞。
段解: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 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 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 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 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段解: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藤的两枝柔条。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 ,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 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句解:作者酷爱绿色是有渊源的。〕
段解:“囚绿”后,绿色枝条旺盛地生长景象,给“我”带来了空前的喜悦。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句解:由“绿色”到“绿友”,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 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句解:对“绿友”爱之深,恼之切。〕
段解:“绿色”固执地向阳方向生长,辜负了“我”的爱抚与善意,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恼恨后,我决定仍囚住它。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 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句解:“魔念”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段解:青藤失去阳光后嫩黄、细瘦、娇弱,“我”虽然产生了恻隐之心,但魔念占了上风,我仍不肯放绿。
第二部分(8~11):囚绿。作者着(zhuó)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 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段解:作者原先打算七月末回南京离开北平时,恢复青藤的自由。
卢沟桥事件 发生了。〔句解:点明写作背景。〕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 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 于烽烟四逼 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 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句解: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句解:祝愿天下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永久幸福。〕
段解: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同时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 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段解:本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思绿。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写法分析】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本文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去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结构的跌宕多姿,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一篇题为《陆蠡的散文》的文章中说:“什么是散文的结构?有时候我想,节奏两个字可以代替。节奏又从什么地方来?我想大概是从生命里来的吧。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这段文字说的是作者情感和文章节奏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篇散文的恰当的诠释。
(2)语言含蓄优美是这篇散文的特点。除第14段外,再如文章11~13段中,“我原打算七月尾……”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每天须得留心……终于在一天早晨……”这里似在叙事,而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尽含其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此外,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如:“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如:“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如:“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等等。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当中。
(4)文章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确实,他作品中进步的爱国爱民思想,是通过独特的美学处理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读他的作品,不仅感受到作家爱国主义感情在流动奔涌,而且在诗情画意和清词丽句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效果,与作品把对事物的朴实而简约的叙写和深挚的哲思融为一体,与作家让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从而构成一种深远而浓郁的意境,均不无关系。《囚绿记》的叙述是自然朴实的,描写是简约质朴的,情感也是诚挚而朴素的。作品朴实清新的字句中含有作家的情感血泪,淳厚淡远而又瑰丽的文笔里渗有和谐真醇的诗意。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个为祖国和人民的光明、幸福和自由而呐喊的崇高形象和圣洁灵魂,在作家的娓娓叙写中领悟到了深长的意味和浓郁的情思。而这些,正是作者散文作品艺术魅力之所在。
【难点分析】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①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
②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当然,这里的绿是一种象征或双关。
③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我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2)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如: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我们认为,如下的归纳比较妥当: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第一种理解固然不错,但作为一篇散文的主题似乎不宜包容太多。常春藤到底是象征自己呢,还是象征整个中华民族呢?文章是表达自己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呢,还是“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呢?也应该突出其中的一个为好。兼而有之,则显得分散。第二种理解似乎没有分出文章的内蕴的轻重,尤其是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而这一点作者又是特意加以强调的。说“我”“囚绿”是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是可以的,说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则显得轻浮。
【重点分析】
一 课文细致地描绘了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的反抗精神,从而显现其令人敬仰的品格。课外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在述说之中,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陆蠡在这篇讴歌绿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二 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圈点批注。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一方面表达作者喜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三 读书要读出文字的内涵,下面这段话,隐含着怎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全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不少,再找出一两处品味一番。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对“囚绿”的自省,又不肯彻底自己决定的矛盾心理,更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句点明了自己一方面感到常春藤的“可怜”,同时又“仍旧不放走它”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对“绿”的挚爱。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中“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魔念在我中生长了”几段文字。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使他们受到鼓舞与启迪。另外,通过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利用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以及用舒缓、朴素的语言从不同侧面表达事物发展(相识、相知、相爱)的能力。
2.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情感应该与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不能为了一时的享受而放纵自己的情感。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人要尊重、对事要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既是美德,也是成功的基础。
4.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要永远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基础;在当前,要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进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若脱离它们,则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理解邓通过几次对海棠花的描述,来表达对周的深切思念。
2.相关的历史背景对于周与邓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怀的沉淀作用。
难点 :
1.如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相识、相知、相爱)。
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一些标点符号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技巧。如引号、分号、问号、顿号。
板书:
板书设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海棠花——思念、追忆周恩来——回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情感升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先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并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读课文或朗读课文。
2.介绍海棠花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的内在品质,德、精神联系起来。 思考海棠花与人在品质上的相似之处。
3.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生平事迹,加深学生对伟人的了解。
4.请学生朗读课文。
5.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的感受与心得。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3.通过海棠花来引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革命追求与伟大的革 命情操、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为他们加深把个人情感与社 会发展、民族要求统一起来的认识打下铺垫。此外,对于学生养成谦逊、 自重的做人理念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
4.结合上面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助学生加深认识,养成做人理念,树立正确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三、组织活动,交流心得
1.点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表扬或肯定学生的表现。
2.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自选主题,并公推一名代表到讲台上 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
3.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足。
4.布置练习,尤其要求学生就自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认识写一篇 心得或体会。
四、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从不同侧面来描述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历程(周与邓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课文最后的情感升华如何处理?显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要认真体会,争取在该升华的时候不落俗套,有点新意。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字词积累。
甬道澎湃浮想联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鸿雁果实累累
2.朗读欣赏。
(1)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
(2)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欢,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
(3)十二年本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
(4)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5)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
(6)在革命之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也开放了。
(7)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也会含笑九泉的。
3.散文在内容上,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 但所写必须是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答案与提示:写人、记事、写景、壮物
4.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
答案与提示:形散神聚。
个性练习设计
1.学生可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出来。
2.找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出处,朗诵原文,说明意思,并分析用两句诗在这篇课文中的意思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原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已亥杂诗》,龚自珍作于1839年。用在此主要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将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精神境界中去)
3.让学生查找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些材料,来同周恩来与邓颖超作对比,进而更加热爱、尊敬这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4.让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花、草或树木的抒情文章,字数不限,但要表达真情实感。
草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板书: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 分钟)
1.问学生吃草莓感觉怎样,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人们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到草莓,同现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指出:最主要的是那时不是盛产草莓的时候,是 季节不同或时间不同导致的。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吃到同一样东西感受 是不一样的。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感情的变化。
体会到时间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个 道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会因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的。
3.提问:本文作者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变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 带到了夏季的六月?
一颗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忆起六月的景象。领会到,实际上是因为 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锐的感觉,这没有停息过,只不过是自己原来没有察觉而已。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让学生分别说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整个第三段都是说二者的不同,这些不同最后可以归结到什么原 因上?让学生从课文第三段上找出一句可以印证的句子。
是时间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以印证。读出最后一句话:“还有一 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3.提问: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现在是不是还处于人生的 青春阶段?
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已经过了青春期,但还很年轻,从第四段第一 句话和第五段第六句话可以看出来。
三、进入作者角色,体会情感
1.提问: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关系是什么? 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说“时间 1.回答:对比关系或第五段是对第四段的否定,“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时间。(学生谈他们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对我们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2.提问:青春岁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谈到由青 春期到成年期的改变时,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可以用书本上的话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但一定要恰当。)
3.让学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提问:最后一段“六月的气息”是指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总结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 中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光阴易逝、时不待我的感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时间改变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六月的气息”是指青春岁月;第六段 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恋。
四、本节总结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一颗草莓有感而发,层层深入,展开联想;通过对六月和九月的细微差别,联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达了对青春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通过学习本文,应该让学生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勉励他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发愤学习,热爱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六、作业
练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枝柯 韶华 禀赋 饕香 .惴惴不安
2.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认为一切都没有变?
答案与提示:因为当时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3.作者在文章中说:“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又是什么?
答案与提示:剥夺的是时光和青春的快乐,增添的是成熟的思想、经验以及信仰和理性等等。
4.散文分为——散文和——散文。本文属于——散文。
答案与提示:抒情(叙事) 叙事(抒情) 抒情
孔乙已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理解孔乙已是怎样一个人物,认识封建教育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和造成孔乙已悲剧的社会根源。
2、 理解肖像描写对该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 理解文章中用词的准确、精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孔乙已的悲剧性格。
2、 用环境描写提示孔乙已悲剧的深层原因。
板书: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注音
咸亨 砚 羼水 打折腿 荤 蘸 附和 阔绰
2、 解词
不屑置辩-不值得辩解。
颓唐不安-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二、 题解:
这是继《狂人日记》后写的一篇白话文小说,又是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的战斗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仍然推行八股取士的愚民政策,许多知识分子毕生死背《四书》《五经》,爬上去的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穷困潦倒。文中的孔乙已从本质上说不是坏人,他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思想侵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形成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无能的性格,但还有善良的一面,他的说话和行动中还有几分朴实和憨厚。
鲁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五四运动”掀起的反封建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教育人民认识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从而激励人民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彻底推翻黑暗的封建制度,当然,鲁迅对孔乙已错误的思想和麻木不仁的性格是采取批判态度的,但对他的悲惨命运则表示同情。
三、 全文结构
1、 默读。
2、 (1-3)介绍孔乙已活动的社会环境。
(4-13)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4-9):开端,发展:孔的经历、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
(10-11):高潮:孔的不幸遭遇。
(12-13):结局:孔的悲惨结局。
四、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 朗读第一节。
(1) 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
鲁镇的酒店-咸亨酒店,二十多年前的事(1918前20多年即十九世纪末)
(2) 酒店的顾客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鲜明的阶级对比:
身上的衣服:短衣――长衫
喝酒的地点:柜外――房里
喝酒的方式:站喝――坐喝
这些对立的语言说明了什么?
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
(3) 作者通过酒店顾客描写对立的阶级关系,有些词语用得非常精确,请举例:
(课本)如“踱”煞有介事,架子十足的丑态,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
“只有…才…”划出了界线。
2、 朗读第2节
思考:掌柜是怎样的一个人?
(通过对长衫主顾,短衣主顾及小伙计的态度不同,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3、 朗读第3节
小伙计所管的职务和所处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单调无聊――学徒生活的概括,也是当时现实的缩影。
暗示孔乙已是这种生活的唯一笑料。
作业:
1、 抄词
2、 辨字组词;
辩 待 舀
辨 侍 掐
3、 给多音字注音
好吃懒做 间或 打折了腿
友好 时间 骨折 折腾
第二课时
一、 孔是个怎样的人?(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1、 仔细阅读第4节。
2、 结合练习一:
初步揭示出他自欺欺人、自命清高、迂腐穷酸的特点。
3、 第五节:
替人抄书连纸笔“一齐失踪”----可见他做事不踏实,好喝懒做。
4、 6-8节:
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可见善良的一面。
5、 小结:
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孔是站着喝酒的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整体概括-预示悲剧的必然性)
肖像描写—“夹些伤痕”“乱蓬蓬”活画出一个空困不堪,不得志,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
服饰-“破长衫”(懒惰而死要面子)
(2) 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孔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
(3) 动作、神态的描写-善良的心地。
所以,孔是一个这样的人: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善良热心。
二、 那么造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具体: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使他们摒弃劳动。
3、封建等级制度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受压迫者,反而把嘲笑更为不幸的孔作为乐趣。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把他推上死路。
作业:
1、 练习一、
2、 思考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 朗读第10节
1、 掌柜忽然说“孔还欠......”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偶尔想起-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照应)
引起下文-他打折了腿。
2、 为什么会打折了腿?
掌柜与顾客的对话(侧面描写),也暗示人们对孔的冷漠态度。
打的过程,揭示出丁举人的阴险狠毒(写服辩)-具体说明科举制造成的两种命运,丁举人爬上去可以行凶作恶,孔没有爬上去只得任人欺压。
可见,孔在封建制度和科举制的毒害下,不仅精神成了残废,身体也残废了,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孔的悲剧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造成的。
二、 11节
1、 外貌对比。
2、 说明了什么?
外貌与动作 第一次到酒店 中秋后到酒店 说明了什么
脸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夹些伤痕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生活更加贫困,精神更颓唐
穿着 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穿一件破夹袄
喝酒的动作 站着喝 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坐着喝 肉体成了残废,处于死亡的边缘,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三、 第12、13节
1、 四个“到”具体写出了孔已渐渐被人遗忘,再次点出“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2、 “大约”“的确”-表面是矛盾的,说“大约”因为这些年来从没有人确切地讲过孔死的消息(推测),“的确”从孔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看,他的死是必然的,又因为他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不受人的重视,他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没听到可靠的消息,所以这样说。
四、 中心:
小说通过描写孔乙已悲惨的一生,控诉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五、 小结:
1、 课文几次写“笑“(练三)
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 ,
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
小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
以笑写悲,一方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方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让人们从笑声中体会到人情冷暖因为世态炎凉,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冷酷,所以孔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悲剧。
2、 人物的描写手法:
除外貌,动作,语言外,还有侧面描写(10)正面描写(11)对比描写(小伙计与孔乙已,孔的前后外貌对比)
六、 练习二、五、六
一厘米
教学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妙处。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板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
[板书]一厘米 毕淑敏
(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瞅(chǒu):看。
(6)忧郁(yù):忧伤,愁闷。
(7)愣(lèng):失神;说话做事不考虑效果,卤莽。
(8)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9)忙不迭(diē):急忙,连忙。
(10)矜(jīn)持:拘谨,拘束。
(11)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12)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13)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14)气喘吁吁(xū):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喘气很急。
(15)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16)恬(tián)淡:不追求名利;淡泊,恬静,安适。
(17)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1、分角色朗读
人物主要有:解说、陶影、小也、张师傅、售票员、红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园书记主任、群众甲、乙、丙
2、学生表演
要求学生每表演一个镜头(情节)后,学生之间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镜头的表演。
3、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陶影、小也、小也父、红衣青年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
第二课时
一讨论陶影的形象意义
1、学生找出课文中集中表现陶影的段落。
2、学生讨论:从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应该具有什么性格?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相应段落、语句: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2)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三、学习品味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小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难怪日本、英国等国家很看重这样一篇不“大”的作品。
2、情节曲折
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言,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 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3、烘托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出“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音,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工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四、布置作业:
爱的回音壁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刻不容缓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受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是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地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会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被爱是一种幸福,当作者问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觉到这种莫大幸福时,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没觉得谁爱我们”。其中“漠然”是什么意思?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
2、谈谈你对以下两句的理解。
(1)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2)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3、文中有很多对爱进行诠释的比喻句,试从文中找出两句,并以“爱”为主题,仿写一个比喻句。
4、读完此文,你觉得这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担忧?
5、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生活中,你对爱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差半车麦秸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2.能够正确指出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3.学会分析和欣赏短篇小说,了解其“以小见大”的特色。
4.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5.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反抗侵略的精神。
2.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应深深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意义。
3.体会细节描写的运用及其效果。
难点:
1.了解和把握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重要特色。
2.学习短篇小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步骤: (1课时)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抗战的历史,导入新课。
2.介绍本文作者和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默读本文。
3.指导学生分析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 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4.结合本文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结合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介绍本文作者姚雪垠,导入新课。
3.给学生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本文,标出 理解的字词,思考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提问:“差半车麦秸”的含义以什么? “差半车麦秸”在本文具体指什么?
回答教师的问题:“差半车麦秸”表示不够数,不够聪明的意思;本文具体指工人游击队里的一个队员。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问题:本篇小说的三要素各是什么?(即本篇小说的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和 故事情节)
本文塑造了“差半车麦秸”——王哑巴为代表的游击队员的形象;小说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战 场上;本文主要说明了的成长经 历。
3.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让学生思考分析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王哑巴参加游击队前,憨厚、质朴、 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 气;他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4.提问:王哑巴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 可以展开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
5.提问:作者塑造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让学生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加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本文“以小见大”的特点以及作品深刻的社会内涵。
说明在日本不断侵略的情况 下,人们的反抗精神被进一步激起;说明日本侵略者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
三、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王哑巴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他,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可以设置悬念;前面的叙述为后面人物的出场 做了铺垫;这样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
2.细节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靠细节描写,使王哑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几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仔细体会,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可以进行模仿。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比如:“汉奸两只手被绑着,脸黄得没有一点血色,两 条腿颤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子后面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带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等 细节描写都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本节总结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王哑吧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作者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采用传统叙述方式,描写细致生动,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短篇小说“以一目尽 传精神”的特点和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擤( ) 瘪( ) 舐( ) 谩( )骂
谄媚( ) 霹雳( )
2.“差半车麦秸”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游击队员为什么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他?
“差半车麦秸”本意是不聪明的意思;在文中具体是指新加入游击 队的王哑巴;游击队员们见证了“差半车麦秸”王哑巴由普通百姓成长为游击队员的历程,队员们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他,也表现了他们对王哑巴的喜欢和怀念及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动词的运用。“
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子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的望着原野,噙着他的小烟袋,过很长的时间,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 吧嗒一咂,随即,有两屡灰色的轻烟从他的鼻孔里呼了出来。” ,
文中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王哑巴当时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形象、生动、逼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种典型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王哑巴到游击队后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变化。
王哑巴从一名普通百姓成长为一名游击队员,离不开全体游击队员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当时激烈和艰苦的斗争条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清兵卫与葫芦
教学目标:
1、比较深刻地了解作者在小说里表现的关注青少年个性,反对封建家长粗暴干涉孩子兴趣的思想倾向。
2、了解清兵卫的形象和性格。
3、品赏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品赏语言和结构。
4、培养朗读小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如何善待,包容他人。
2、难点:体味传神的心理描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2、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注音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上课表演。
二、活动流程
1、介绍作者有关资料。
2、正音释词。
3、小组展示朗读水平。
提示: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父亲的霸道专制?读时语气语调如何处理?
读小说之前,首先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理解了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传达人物的形和神。
清兵卫先前对葫芦如此执著痴迷,迷到让读者又爱又怜的地步。为了表达这种爱和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一,二。
教学过程:三课时
板书设计:
一. 摆谬论
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 自夸(信“地”信“物”)
只能说有过“他信力” 都不能证
驳论证:只希望国联(信“国联”) 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驳)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失掉“他信力”发展“自信力”
三. 驳论证(正面立论)
间接反驳)
四、得结论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 疏通课文
1. 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2. 朗读全文。
3. 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 布置作业。
助学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一. 复习旧课
二. 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 分析课文。
1. 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