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教学评价建议(人教版高一选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48阅读:
字号:小|大
《中国小说欣赏》是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的一个模块,因为小说这一题材远离高考多年,所以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这里不谈关于这一模块的教学,仅想结合教学实践就其评价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体会。
新课标在“小说与戏剧”的评价建议中指出:(1)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2)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对作品人物、情节、场景等产生具体的感受,能否在阅读中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3)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背诵、戏曲演唱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小说戏剧鉴赏水平。(4)在小说戏剧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评价其成果的水平。这些建议为《中国小说欣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然而从各地的实践看,对本模块的评价建议几乎形同虚设。无须讳言,高考的功利目的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高考改革的相对滞后,给课程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眼睛盯着高考升学率而不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生素质的提高。从实验区高考看,除了作文试题还有些生气,其他如语言运用、阅读试题基本是老样子,不少课改区,高考试卷甚至不涉及选修课,这对课程改革特别是选修课评价负面影响很大,以至于不少学校和老师不得不作两手准备:一手对付课改,一手对付高考。由于小说已经被高考遗忘,因此,其评价问题自然也不被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所重视。
笔者认为,“中国小说欣赏”的评价构成中,除了应将学生修习的课时记录,学生的平时作业、活动、态度及成果,纳为学分认定的依据,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外,在检测方式上,还应该将笔试和各种形式的考核结合起来,努力追求多样化,尽可能地尝试体验式、作业式检测。可以是开卷式笔试,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可以翻阅有关资料,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当堂作答,当堂交卷,也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是小论文式,由教师或学生集体命题,学生选择进行写作,文章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理有据,不追求专和深,只要学会发表见解、合理组织语言即可。可以是口试式,由教师或学生共同设计问题,学生当场回答,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表达、思维等语文综合能力。可以是演讲式,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最好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某一专题作出讲解,也可就曾从事的语文活动、观察过的影视作品、书籍进行宣讲,向全体同学作出较全面的介绍。为此,在修习本模块前,可以提前向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选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完成。
1.学会写小说评论,可以是评价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也可以评价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可以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但要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组织全班或兴趣小组的同学,开一个朗诵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说片段朗读给大家听,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尝试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4.选择一个小说片段,将其改编成剧本,要注意尊重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作者的原意,然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演出;
5.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总结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
笔者在这里想谈谈高中生小说创作的问题。学习小说创作是一种“自主自由的写作”,重视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选修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小说与戏剧”课程目标指出:“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让学生创作小说,其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尝试创作小说的实践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二是为那些具有作家潜能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和成果的舞台。虽然语文课堂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小说家,但是语文课堂应该为那些具有未来小说家天赋的学生提供肥沃的土壤。然而,教学实际是,虽然近几年“小作家”辈出,社会上炒作之风很盛,但在一般学校的作文训练中,还没有小说创作的地位,多数老师不鼓励高中生写小说,究其原因,一是各种考试不考小说;二是我们往往机械地理解中学生写作要真实,而小说需虚构。其实,允许学生写小说之类的虚构文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唤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兴奋和喜悦之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去完成作文;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和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使学生写作得到新的刺激。而且鼓励高中生写写小说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其他功课,还会促进语言的阅读写作,促进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还会让学生把看电视电影玩游戏的时间用到写作上。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写小说不同于社会上出书的那种小说家的创作,这里主要是指写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创作是一种灵感,它的特点是题材广泛,可以写生活中的瞬间场景或事件片段,也可以写人的某种情绪、心理、感情等,但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微型小说在构思上非常精巧灵活,一般都情节集中,结构紧凑,语言精练,个性鲜明。写微型小说,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学习借鉴名家笔法,包括他们搜集素材、构思的办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不宜提倡高中生读了金庸作品就写武侠小说,读了《哈利·波特》就写“魔幻小说”。因为缺少了生活的基础,虽然想象力有了,可能真实性就减少了。少数天才也许可以一试,但在一个班级里推广,则不符合我们的写作目标。
新课标在“小说与戏剧”的评价建议中指出:(1)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2)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对作品人物、情节、场景等产生具体的感受,能否在阅读中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3)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背诵、戏曲演唱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小说戏剧鉴赏水平。(4)在小说戏剧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评价其成果的水平。这些建议为《中国小说欣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然而从各地的实践看,对本模块的评价建议几乎形同虚设。无须讳言,高考的功利目的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高考改革的相对滞后,给课程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眼睛盯着高考升学率而不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生素质的提高。从实验区高考看,除了作文试题还有些生气,其他如语言运用、阅读试题基本是老样子,不少课改区,高考试卷甚至不涉及选修课,这对课程改革特别是选修课评价负面影响很大,以至于不少学校和老师不得不作两手准备:一手对付课改,一手对付高考。由于小说已经被高考遗忘,因此,其评价问题自然也不被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所重视。
笔者认为,“中国小说欣赏”的评价构成中,除了应将学生修习的课时记录,学生的平时作业、活动、态度及成果,纳为学分认定的依据,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外,在检测方式上,还应该将笔试和各种形式的考核结合起来,努力追求多样化,尽可能地尝试体验式、作业式检测。可以是开卷式笔试,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可以翻阅有关资料,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当堂作答,当堂交卷,也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是小论文式,由教师或学生集体命题,学生选择进行写作,文章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理有据,不追求专和深,只要学会发表见解、合理组织语言即可。可以是口试式,由教师或学生共同设计问题,学生当场回答,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表达、思维等语文综合能力。可以是演讲式,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最好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某一专题作出讲解,也可就曾从事的语文活动、观察过的影视作品、书籍进行宣讲,向全体同学作出较全面的介绍。为此,在修习本模块前,可以提前向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选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完成。
1.学会写小说评论,可以是评价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也可以评价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可以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但要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组织全班或兴趣小组的同学,开一个朗诵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说片段朗读给大家听,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尝试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4.选择一个小说片段,将其改编成剧本,要注意尊重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作者的原意,然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演出;
5.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总结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
笔者在这里想谈谈高中生小说创作的问题。学习小说创作是一种“自主自由的写作”,重视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选修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小说与戏剧”课程目标指出:“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让学生创作小说,其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尝试创作小说的实践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二是为那些具有作家潜能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和成果的舞台。虽然语文课堂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小说家,但是语文课堂应该为那些具有未来小说家天赋的学生提供肥沃的土壤。然而,教学实际是,虽然近几年“小作家”辈出,社会上炒作之风很盛,但在一般学校的作文训练中,还没有小说创作的地位,多数老师不鼓励高中生写小说,究其原因,一是各种考试不考小说;二是我们往往机械地理解中学生写作要真实,而小说需虚构。其实,允许学生写小说之类的虚构文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唤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兴奋和喜悦之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去完成作文;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和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使学生写作得到新的刺激。而且鼓励高中生写写小说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其他功课,还会促进语言的阅读写作,促进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还会让学生把看电视电影玩游戏的时间用到写作上。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写小说不同于社会上出书的那种小说家的创作,这里主要是指写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创作是一种灵感,它的特点是题材广泛,可以写生活中的瞬间场景或事件片段,也可以写人的某种情绪、心理、感情等,但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微型小说在构思上非常精巧灵活,一般都情节集中,结构紧凑,语言精练,个性鲜明。写微型小说,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学习借鉴名家笔法,包括他们搜集素材、构思的办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不宜提倡高中生读了金庸作品就写武侠小说,读了《哈利·波特》就写“魔幻小说”。因为缺少了生活的基础,虽然想象力有了,可能真实性就减少了。少数天才也许可以一试,但在一个班级里推广,则不符合我们的写作目标。
王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