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选修课堂实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1阅读:
字号:小|大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
师:家园与故乡是我们精神情感的依托和归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家园与故乡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请问,什么是“证据”?
生:就是作为凭证,留下的痕迹。
生:甲事物成为证明乙事物存在的事实或材料,甲事物就是证据。
师:很好。对“证据”完整的理解应该是:能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事实和材料。这堂课我们将完成三个任务:
(投影文字)
(1)了解一个作者——刘亮程;
(2)推荐一本书——《一个人的村庄》;
(3)读懂一篇文章——《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两个任务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准备,现在我想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
生:(读自己摘抄的资料)刘亮程,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作品有《一个人的村庄》等。
生:(补充介绍)刘亮程的文章几乎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的作品总是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师:我还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作品。
生:我来介绍一下他的《一个人的村庄》。这是刘亮程的一本散文集,对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他的这本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读者将经历一场与众不同的精神旅程。它们既不是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精细描写,也不是对乡村生活温情脉脉一厢情愿的美化,在你的耳鼓中听到的是虫鸣、狗吠、牛哞,在你的眼眸里看到的是大风、黄沙、土屋。刘亮程给我们写出了乡村和农民的一些很有味道的事情。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
师:介绍得很好,也很有诗意。希望同学们课外阅读这位散文家的作品。他的作品集还有《风中的院门》《库车》等。同学们可以将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换看一下。
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刘亮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来和他见个面。(投影图片:荒凉的大漠中刘亮程独自站在蓝天下)
看,这大漠中蓝天下站立着的男子汉就是刘亮程,他脚下坚实的土地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大漠上特有的广漠天空给了他深邃的思想。(投影图片:刘亮程以一个破旧的小屋为背景的照片)
看他身后的背景,这是他的家园,那样的质朴而真实。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并走向我们的。
刘亮程在这样特殊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得到了文化界许多评论家的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两组相关的评论。
(投影一)刘亮程是中国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
(投影二)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李锐《谁的人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共同完成本堂课的第三个任务,读懂《今生今世的证据》。
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意课文旁边的“对话栏”。读课文的同时,要试着和文本对话,并将对话的内容写在对话栏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关键字词的理解;2.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的理解;3.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感悟。(要求在10分钟内独立完成)
师:(10分钟后)好,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将自己刚才和文本对话的内容告诉同学们,然后进行讨论,看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同学交流热烈)
师:现在我请同学起来说说交流的情况。
生:文章讲述许多具体事物,我觉得这些事物对作者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生:我很喜欢第2小节,语言朴实却很感人,这些都是他生命的证据。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旧物人格化,是生命平等的交流,显示了作者真诚面对故乡的一切的态度。
生:“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关键词,要联系第8小节才能理解。眼前的家园行将消失时,那么我对家园的记忆和情感是否还有意义呢?
师:你注意到了文章内部的联系,读得很仔细,很认真。
生:我有一个问题,第4小节中作者说“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他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怀疑?
师:问得很好,有哪位同学可以帮他回答?
生:产生怀疑的原因是失去了自己生活在这里的证据。
师:这些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可是作者却如此的怀疑,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废失的痛心。
生:第5节第2句话说:“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思考,一个人的骨缝在老年时期与少年时期有何不同?(学生小声议论)
生:老年人的骨缝松。
师:现在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提问的同学,你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就是指人的一生。“慢慢松开的骨缝”是指一个人成长的过程。而这种松开是我们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变化却是真实的,物和人都在变化,它是一个慢慢消亡的过程。
师:领悟得很快呀。(生笑)
生:我没有看懂第7小节的一段内容:“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师:你请个同学帮你回答吧。
生:(被请的同学回答)土坑在等待土墙回归到他的坑里。
师:回答得很好,土从土坑里出来变成了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墙在漫漫地磨蚀,终有一天它不再风光,还要回归到土坑里,土坑就这样默默地等待它的回归。这就像游子要离乡却最终又要归乡一样。
生:第9小节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问得好,不过我想先让它成为一个悬念,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生:文中的家园是否仅指物质的家园?
师:这个问题我们和刚才的问题一同作为悬念,一会儿讨论好吗?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看,我觉得同学们是问题多,评点和感悟少,说明同学们真的思考了,但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够明晰。下面我就带领同学来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将刚才散乱的提问连成一条线,然后我们再来深入地理解文本。
师:请同学们先归纳一下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先看1—3小节。你认为哪几个字是关键字。
生:前三节写了作者还不懂得珍惜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证据,关键字是“不知道”,说明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曾经的生活有一天需要证明。
生:第4小节写作者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生活,因为作为证据的东西都没有了。
生:4小节以后写作者对曾经生活的留恋、自责与反思。
师:很好,其实同学们已经理出了本文的行文思路,那就是:由不懂得珍惜家园的事物到对以往的生活产生怀疑,再到自责与反思。请问,他反思的结果是什么?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他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了家,就会觉得虚无。
师:很好,那么这个“家园”是不是仅仅指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呢?它还可能指什么?
生:(齐)它还指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教师板书)
师:请大家将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再归纳一下。
生:万物都在消亡之中,如果我们不去珍惜它,它就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作为我们成长之地的家园应该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如果它们消失了,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空虚,没有依附。
生:最后一节是对全文的总结,是全文主题的升华。当故乡的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个人的过去就没有了证据,一个人的精神就会走向虚无。
师:非常好,刚才我们的两个悬念是不是都解开了,请和你的同桌把我们最后整理的内容再梳理一遍。(同学交流)
师:这篇文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失去精神家园,人真的无家可归。
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如果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记忆和情感就失去了依托,人便会走向精神上的虚无。本文实际上告诉我们,故乡对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师:让我们再来审视文本。告诉我,你欣赏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第2小节的开头几句,(生用很平淡的语调读)“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作者将说话的对象定在家园最细小的事物上,足见他对自己曾经不懂得珍惜家园的懊悔和自责。
师:分析得不错,读得却没有情感,要读出作者此时对家园一草一木的留恋珍惜,和因为曾经不珍惜而感到深深自责的情感。
师:同学们,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能证明生命历程的证据?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吗?(投影文字:寻找生命的证据)
生:我曾经写过一些小散文,散文的内容大都是父母讲述的以前所发生的事,从我的散文集中可以看到我成长的历程。
生:我小学时候写的日记一直珍藏着,我从那里感到自己在不断成熟。
生:我所有的照片,还有我用坏的电脑,是它们的存在让我记住我所经历的一切,它们都是我生命的证据。
师:同学们谈得非常好,刘亮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我们再次凝视他的照片,随着远方飘来的歌声一起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和他静静地对话。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的证据。
(投影图片:蓝天大漠中的刘亮程;远处传来腾格尔《天堂》的歌声,伴唱音渐大。歌声轻轻回荡,教师宣布下课。)
师:家园与故乡是我们精神情感的依托和归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家园与故乡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请问,什么是“证据”?
生:就是作为凭证,留下的痕迹。
生:甲事物成为证明乙事物存在的事实或材料,甲事物就是证据。
师:很好。对“证据”完整的理解应该是:能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事实和材料。这堂课我们将完成三个任务:
(投影文字)
(1)了解一个作者——刘亮程;
(2)推荐一本书——《一个人的村庄》;
(3)读懂一篇文章——《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两个任务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准备,现在我想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
生:(读自己摘抄的资料)刘亮程,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作品有《一个人的村庄》等。
生:(补充介绍)刘亮程的文章几乎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的作品总是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师:我还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作品。
生:我来介绍一下他的《一个人的村庄》。这是刘亮程的一本散文集,对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他的这本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读者将经历一场与众不同的精神旅程。它们既不是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精细描写,也不是对乡村生活温情脉脉一厢情愿的美化,在你的耳鼓中听到的是虫鸣、狗吠、牛哞,在你的眼眸里看到的是大风、黄沙、土屋。刘亮程给我们写出了乡村和农民的一些很有味道的事情。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
师:介绍得很好,也很有诗意。希望同学们课外阅读这位散文家的作品。他的作品集还有《风中的院门》《库车》等。同学们可以将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换看一下。
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刘亮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来和他见个面。(投影图片:荒凉的大漠中刘亮程独自站在蓝天下)
看,这大漠中蓝天下站立着的男子汉就是刘亮程,他脚下坚实的土地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大漠上特有的广漠天空给了他深邃的思想。(投影图片:刘亮程以一个破旧的小屋为背景的照片)
看他身后的背景,这是他的家园,那样的质朴而真实。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并走向我们的。
刘亮程在这样特殊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得到了文化界许多评论家的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两组相关的评论。
(投影一)刘亮程是中国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
(投影二)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李锐《谁的人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共同完成本堂课的第三个任务,读懂《今生今世的证据》。
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意课文旁边的“对话栏”。读课文的同时,要试着和文本对话,并将对话的内容写在对话栏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关键字词的理解;2.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的理解;3.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感悟。(要求在10分钟内独立完成)
师:(10分钟后)好,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将自己刚才和文本对话的内容告诉同学们,然后进行讨论,看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同学交流热烈)
师:现在我请同学起来说说交流的情况。
生:文章讲述许多具体事物,我觉得这些事物对作者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生:我很喜欢第2小节,语言朴实却很感人,这些都是他生命的证据。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旧物人格化,是生命平等的交流,显示了作者真诚面对故乡的一切的态度。
生:“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关键词,要联系第8小节才能理解。眼前的家园行将消失时,那么我对家园的记忆和情感是否还有意义呢?
师:你注意到了文章内部的联系,读得很仔细,很认真。
生:我有一个问题,第4小节中作者说“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他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怀疑?
师:问得很好,有哪位同学可以帮他回答?
生:产生怀疑的原因是失去了自己生活在这里的证据。
师:这些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可是作者却如此的怀疑,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废失的痛心。
生:第5节第2句话说:“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思考,一个人的骨缝在老年时期与少年时期有何不同?(学生小声议论)
生:老年人的骨缝松。
师:现在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提问的同学,你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就是指人的一生。“慢慢松开的骨缝”是指一个人成长的过程。而这种松开是我们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变化却是真实的,物和人都在变化,它是一个慢慢消亡的过程。
师:领悟得很快呀。(生笑)
生:我没有看懂第7小节的一段内容:“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师:你请个同学帮你回答吧。
生:(被请的同学回答)土坑在等待土墙回归到他的坑里。
师:回答得很好,土从土坑里出来变成了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墙在漫漫地磨蚀,终有一天它不再风光,还要回归到土坑里,土坑就这样默默地等待它的回归。这就像游子要离乡却最终又要归乡一样。
生:第9小节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问得好,不过我想先让它成为一个悬念,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生:文中的家园是否仅指物质的家园?
师:这个问题我们和刚才的问题一同作为悬念,一会儿讨论好吗?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看,我觉得同学们是问题多,评点和感悟少,说明同学们真的思考了,但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够明晰。下面我就带领同学来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将刚才散乱的提问连成一条线,然后我们再来深入地理解文本。
师:请同学们先归纳一下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先看1—3小节。你认为哪几个字是关键字。
生:前三节写了作者还不懂得珍惜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证据,关键字是“不知道”,说明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曾经的生活有一天需要证明。
生:第4小节写作者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生活,因为作为证据的东西都没有了。
生:4小节以后写作者对曾经生活的留恋、自责与反思。
师:很好,其实同学们已经理出了本文的行文思路,那就是:由不懂得珍惜家园的事物到对以往的生活产生怀疑,再到自责与反思。请问,他反思的结果是什么?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他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了家,就会觉得虚无。
师:很好,那么这个“家园”是不是仅仅指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呢?它还可能指什么?
生:(齐)它还指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教师板书)
师:请大家将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再归纳一下。
生:万物都在消亡之中,如果我们不去珍惜它,它就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作为我们成长之地的家园应该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如果它们消失了,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空虚,没有依附。
生:最后一节是对全文的总结,是全文主题的升华。当故乡的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个人的过去就没有了证据,一个人的精神就会走向虚无。
师:非常好,刚才我们的两个悬念是不是都解开了,请和你的同桌把我们最后整理的内容再梳理一遍。(同学交流)
师:这篇文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失去精神家园,人真的无家可归。
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如果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记忆和情感就失去了依托,人便会走向精神上的虚无。本文实际上告诉我们,故乡对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师:让我们再来审视文本。告诉我,你欣赏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第2小节的开头几句,(生用很平淡的语调读)“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作者将说话的对象定在家园最细小的事物上,足见他对自己曾经不懂得珍惜家园的懊悔和自责。
师:分析得不错,读得却没有情感,要读出作者此时对家园一草一木的留恋珍惜,和因为曾经不珍惜而感到深深自责的情感。
师:同学们,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能证明生命历程的证据?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吗?(投影文字:寻找生命的证据)
生:我曾经写过一些小散文,散文的内容大都是父母讲述的以前所发生的事,从我的散文集中可以看到我成长的历程。
生:我小学时候写的日记一直珍藏着,我从那里感到自己在不断成熟。
生:我所有的照片,还有我用坏的电脑,是它们的存在让我记住我所经历的一切,它们都是我生命的证据。
师:同学们谈得非常好,刘亮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我们再次凝视他的照片,随着远方飘来的歌声一起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和他静静地对话。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的证据。
(投影图片:蓝天大漠中的刘亮程;远处传来腾格尔《天堂》的歌声,伴唱音渐大。歌声轻轻回荡,教师宣布下课。)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