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1阅读:
字号:小|大
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终于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不禁长舒一口气: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然而,结束并不代表着停止,更不代表着圆满。当我们转身看这26篇诸子散文仍唏嘘不已的时候,当学生面对诸子已经头皮发麻、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坦然面对。难道一句“编者真是脑子进水,弄出一本这么繁杂、艰深而又枯燥的书!”就可以安然?姑且不论设置它的种种必要性与有益之处,既然其存在具有合理性,那么我们更多的是要反思《先秦诸子选读》要怎么学?怎么学才能改变诸子散文学习过程中平淡无味、浮泛浅表、繁杂细碎、效率低下的现状?
以下是就这一问题的浅拙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1、 贴近文本,化繁为简。选修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相关链接”的内容,它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能让学生对这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正因为此,学生对专题要义的把握就简单、明确了,但脱离文本、空穴来风的现象又接踵而至,如何让同学们既落回到课本又高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能牵一“问”而动全文,以一当十。如庄子的《尊生》一文,我就抓住课题发问“你是如何理解《尊生》的‘尊’字的?或者说它有什么内涵?结合文章找依据”,此问题一出,同学们竟相回答,在讨论中确定为“尊重、尊贵、尊严”三重内涵,本文的主旨就无须赘解了。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推崇的“主问题”的有效设置。必须说明的是主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并能激发学生思索、讨论、品析的重要问题。
2、 着眼单元,注重整体。选修课本编排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的选读,他们分别涉及到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位思想巨匠,同一部书的各个专题都隶属于同一个思想巨匠,因而要学会宏观把握,不要人为支解。如第一单元以“我眼中的孔子”串起7个小专题的内容: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为重点,串起“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重点,串起“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以孔子的人生观为重点,串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学生不仅对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核心有一个本质而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能避免繁杂细碎地解读。由此清楚单元结束时的总结是不能省略的环节,可以列表小结,也可以给人物画像或作评价来总结。
3、 研讨学法,激活课堂。只是简单地运用串讲的学习方式,势必让学生品析诸子散文味同嚼蜡。文字、文章、文化的确是《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内容应落实的三个层次,这与学法的单一性没有矛盾。学习方法与过程的选择性与个性化也是选修课的一大特征。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论文式、演讲式、主题讲座式、读书笔记式、评点交流式、专题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等都可作为选择的样式。其中有一种方式是每篇文章都适用的,尤其是自读课文,即读书笔记式。
读书笔记基本体例:
解题---勾勒论语各课的主题思想,了解孔子的主要观点。
摘录---摘录阅读中感受最深的语段。
翻译---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评述---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
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一句话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只有多样化的学法才能营造出异彩纷呈的高效语文文言文课堂。
实践出真知,盼望着在接下来的选修课学习中能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日臻完善。
以下是就这一问题的浅拙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1、 贴近文本,化繁为简。选修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相关链接”的内容,它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能让学生对这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正因为此,学生对专题要义的把握就简单、明确了,但脱离文本、空穴来风的现象又接踵而至,如何让同学们既落回到课本又高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能牵一“问”而动全文,以一当十。如庄子的《尊生》一文,我就抓住课题发问“你是如何理解《尊生》的‘尊’字的?或者说它有什么内涵?结合文章找依据”,此问题一出,同学们竟相回答,在讨论中确定为“尊重、尊贵、尊严”三重内涵,本文的主旨就无须赘解了。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推崇的“主问题”的有效设置。必须说明的是主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并能激发学生思索、讨论、品析的重要问题。
2、 着眼单元,注重整体。选修课本编排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的选读,他们分别涉及到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位思想巨匠,同一部书的各个专题都隶属于同一个思想巨匠,因而要学会宏观把握,不要人为支解。如第一单元以“我眼中的孔子”串起7个小专题的内容: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为重点,串起“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重点,串起“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以孔子的人生观为重点,串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学生不仅对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核心有一个本质而整体的把握,而且还能避免繁杂细碎地解读。由此清楚单元结束时的总结是不能省略的环节,可以列表小结,也可以给人物画像或作评价来总结。
3、 研讨学法,激活课堂。只是简单地运用串讲的学习方式,势必让学生品析诸子散文味同嚼蜡。文字、文章、文化的确是《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内容应落实的三个层次,这与学法的单一性没有矛盾。学习方法与过程的选择性与个性化也是选修课的一大特征。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论文式、演讲式、主题讲座式、读书笔记式、评点交流式、专题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等都可作为选择的样式。其中有一种方式是每篇文章都适用的,尤其是自读课文,即读书笔记式。
读书笔记基本体例:
解题---勾勒论语各课的主题思想,了解孔子的主要观点。
摘录---摘录阅读中感受最深的语段。
翻译---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
评述---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
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一句话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只有多样化的学法才能营造出异彩纷呈的高效语文文言文课堂。
实践出真知,盼望着在接下来的选修课学习中能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日臻完善。
追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