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3阅读:
字号:小|大
课题作者
再别康桥(徐志摩)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咏全诗。
3、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鉴赏意象,感悟意境。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 导入设计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们来看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31年11月19日,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从南京回北平,不幸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 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没有结果但是他灵魂的伴侣的才女林徽因;他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太可惜了,是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诵读后谈感受。
很美。意象包含“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星辉”。别离诗,但离而不伤,别而不愁。语言华美,算得上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
2、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的课件,听录音,初步品味。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细节品读指导)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
比喻。让“金柳”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
2、“荡漾”换成“浮现”,可以吗?为什么?
“荡漾”写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
3、“油油的”换成“轻快的”,可以吗?
“油油的”,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
4、“招摇”换成“摇摆”“摆动”,可以吗?
诗中贬词褒用,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招摇”,也有“摆手”“招手”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5、“甘心”有何情味?
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甘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
6、“揉碎”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辉映”,可以吗?
一方面,说天上虹辉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 另一方面,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揉碎”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
7、“沉淀”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
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沉淀”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
8、“漫溯”一词换成“慢游”,可以吗?为什么?
“溯”,逆流而上,写出了追寻之状。“漫”,自由自在,随意,写出心情的愉悦。
9、船能“载”满星辉吗?“载”字有何妙处?
“载”字写出了星光斑斓、波光闪亮、晶莹澄澈的境界。星辉可载可感,这是人的浪漫。古典诗词就有“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的句子。我们今天说的“你的眼中写满哀愁”“我的心中盛满忧伤”“你的眉宇之间,锁着我的爱恋”,同样也是化抽象为具体,让感情可盛可载。
10、为什么“悄悄”“轻轻”地“来”“走”?换成“匆匆地”可以吗?
一则,不忍破坏情境,不忍打破这寂静无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温柔细致的情怀、体贴入微的心境,这种悄无声息恰恰是一种最深刻、最美丽的情感。
二则,物是人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愁思。康桥已非昔日的康桥,志摩已不是先前的志摩。亲切中有些许陌生,熟悉中有些放疏远,这种感情又有多么幽微多么难言,这便是志摩的“别”。
11、不带走“云彩”,有何深义?
(1)连一片云都不带有,不忍惊扰康桥,这是一种温暖细致的情思。(2)感伤、眷恋,还有绝决的情感。康桥于自己,是灵魂,是归宿;但现在却有着那么遥远的距离,一切都无从寻觅,怎不让人怅然若失呢?(3)“云彩”,体现了诗人飘逸、浪漫、洒脱的情思,古典诗词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片云天其远,永夜月同孤”的诗句,其实志摩又何尝不是天边那朵飘逸的云呢?
五、朗诵指导
1、第一节
连用三个“轻轻地”,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仿佛诗人缓慢而轻柔的步履。一别几载,康桥已接纳了那么多的学子。熟识的校园,陌生的面孔,物是人非。“轻轻地”三字,蕴含了诗人此时此刻那种淡淡的愁绪、那种难言的生疏、那种幽微而又细腻的情感。
2、第二节
“新娘”“河畔的金柳”,此时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个词,要读出惊艳的喜悦,声音要响要亮。诗人此时仿佛又回到过去的美好岁月,无比地陶醉和幸福,要读出这种感情的跌宕。
“荡漾”一词,要读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荡”感,要读出心泉摇曳的多姿。声音要低柔悠长,满含深情。
3、第三节
“油油的”一词,要读出滑滑的、润润的感觉,要读出“青荇”这种水草的特质。 “招摇”一词,声音可以张扬一些,读出自在无束的感觉。
4、第四节
“天上虹”这个词,要读出“虹”的绚烂明丽,声音要亮要美。 “揉碎”一词,要读出破碎的感觉,声音要低要柔,情绪黯然。 “沉淀”一词,要读出沉淀感来,声音低沉。 “梦”一词,要读出梦幻色彩,声音要有飘忽迷离感。
5、第五节
“漫溯”,声音要悠长深远,读出追寻的色彩,读出对“青草更青处”的想往“星辉”,声音要满含欣喜,读出星光粲然的感觉。 “放歌”,声音要高亢喜悦,此时此刻,诗人的情感已达到高潮。
6、第六节
“但”字后,要稍作停顿,因为诗人并没有放歌,并且也不能放歌。这个“但”字,要读出顿挫感,要读出深沉凝重的色彩。 “悄悄”一词,要轻轻地读,此时,诗人的情感回到“别离”的情境,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别离”一词,要读出感伤的色彩,声音低沉舒缓,满含哀愁。 “沉默”一词,回环往复,声音尽量拉长,读出叹息,读出沉重。
7、第七节
“悄悄地”一词,连用三次,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要用声音把诗歌推向那种默无声息的境地,声音要略带忧伤,略含无奈。
六、阅读拓展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徐昌才)
自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问世以来,人们对诗歌的主旨探讨向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诗歌运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文化传统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剖析这些意象在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一)云彩。云彩往往出现在雨后初晴的天空,它高蹈尘外,秀丽飘逸;它光辉圣洁,纤尘不染;它闲游天空,自由自在;它五彩斑斓,美丽迷人。诗歌《再别康桥》首尾两节两次出现“西天的云彩”,而且前后呼应。诗人作别的不是母校康桥,而是“西天的云彩”。作别时的情态氛围是一反常态的“轻轻”“悄悄”。这些描写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阵清风,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打扰如情人般酣睡梦乡的母校;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位游子,无声无息地来,无影无踪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惊动如母亲般忙碌操劳的母校……氛围是轻柔静谧的,情调是轻盈空灵的,意象是柔美秀丽的,“云彩”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呈现出母性的光辉圣洁、女性的典雅秀丽和心性的自由浪漫,读着如此诗情画意的句子,我们自然容易体察到徐志摩遗失在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爱,永世不忘的情和圣洁销魂的美。“彩云”凸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情结。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竹枝词》是这样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一首情歌,写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枝;江中流水,波平如镜。第二句写歌,是她耳中所闻,江上清风,撩拨情思;情郎歌声,入耳动心。第三、四两句则就近取譬,言此意彼。晴雨不定的天气,艳丽朦胧的彩虹,巧妙地烘托出女子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云彩、彩虹成为女子心情的生动写照。如此看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别西天的云彩”,当是有根有据的。时至今天,人们仍然习惯于给女子取名“彩云”,这也说明了“云彩”(彩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恒远固定的象征意义。
(二)金柳。柳树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贺知章的《咏柳》这样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二两句以人喻柳,典雅秀丽。一树[绿柳,高高站立,似碧玉一般鲜润光活,光彩照人;又如美人一样亭亭玉立,熠熠生辉。裙带飘拂,腰肢款摆,婷婷袅袅,楚楚动人。三四两句用一“裁”一“剪”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家闺秀心灵手巧,聪颖能干的形象。《咏柳》人柳一体,互比互喻,柳成了美人的象征。今天,苗条女孩的窈窕身材被称为“柳腰”,年轻女子被称为“嫩柳”,女子弯弯灵秀的眉被称为“柳眉”,男人和别的女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被说成“寻花问柳”“路边花柳”“眠宿花柳”,这些例子都表明,柳作为女性的象征有其广泛的运用和悠久的传统,而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则又把柳所象征的女性形象描绘得光辉灿烂,金光闪闪,柔美无比。“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河畔的金柳,是傍晚太阳的辉煌给垂柳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夕阳中的新娘”是那“金柳”幻化而成的形象,浓妆艳抹,光辉灿烂,深情款款,美丽动人。这光辉灿烂的新娘形象又倒映在波光艳影里,康河柔波给新娘形象涂上了一层朦朦胧胧,恍恍惚惚,闪闪烁烁的色彩。如此柔曼披拂的金柳,如此美艳动人的新娘,怎么不“荡漾”在诗人的心头,令诗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呢?
(三)青荇。“青荇”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青荇(今名荇菜),花开时常在阳光下泛光如金,因此又名“金莲儿”。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形态与生态近于荷花,又称“水荷”。《诗经•关雎》第二章这样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水上浮着长短不齐的荇菜,那姑娘左右两手忙着捞它。她也是一个温柔美好的姑娘,我日夜都在想着要得到她。)诗歌托物起兴,以物喻人,以柔顺飘拂的荇菜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表达了一种朝思暮想,爱屋及乌的痴恋心理。《再别康桥》是这样描绘“青荇”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歌拟物为人,赋予“青荇”以人的情态生命,把水底青荇写得活灵活现,情意绵绵。“油油”描摹色彩,油光翠绿,浓艳欲滴;“招摇”写情态,有情有意,有滋有味,青荇似乎正在向诗人招手致意,表现出一份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份似水柔情,这种轻柔姿态,多象一位脉脉含情的女子送别情人时所特有的情态啊。徐志摩借“青荇”,借“水草”写出了一种对母校如对情人般痴情眷恋的感情。
(四)天上虹。这一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在西方,整条彩虹被认为是圣母玛丽亚的象征,是她把天和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古希腊,圣洁的彩虹是女神(艾丽丝)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彩虹被看作是阴阳结合的象征,中国民间也常以彩虹指代美人的。徐志摩《再别康桥》这样写“天上虹”:“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以虹喻潭,以虹喻梦,诗歌借助“天上虹”这个色彩斑斓的意象把潭和梦联系起来,渲染出一种瑰丽多姿,如梦似幻的氛围。“揉碎”而“沉淀”的“天上虹”既绚丽多彩,又破碎飘零,显示出作者遗失在康桥的美梦幽艳凄冷,无法挽回。显然,这种凄艳、飘渺的意象“天上虹”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女性幽怨、柔美的感情色调。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一句话,在徐志摩笔下,金柳的金光灿烂,青荇的华丽鲜艳,彩虹的辉煌烂漫,云彩的飘逸高洁,将他的母校(康桥)描绘得仪态万方,美丽绝伦!诗人所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原来就是这样一位康桥美神!
七、听歌、学唱《再别康桥》
八、练习作业
以“我心中的‘康桥’”为题,写一段文字。
再别康桥(徐志摩)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咏全诗。
3、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鉴赏意象,感悟意境。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 导入设计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们来看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31年11月19日,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从南京回北平,不幸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 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没有结果但是他灵魂的伴侣的才女林徽因;他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太可惜了,是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诵读后谈感受。
很美。意象包含“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星辉”。别离诗,但离而不伤,别而不愁。语言华美,算得上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
2、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的课件,听录音,初步品味。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细节品读指导)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
比喻。让“金柳”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
2、“荡漾”换成“浮现”,可以吗?为什么?
“荡漾”写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
3、“油油的”换成“轻快的”,可以吗?
“油油的”,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
4、“招摇”换成“摇摆”“摆动”,可以吗?
诗中贬词褒用,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招摇”,也有“摆手”“招手”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5、“甘心”有何情味?
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甘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
6、“揉碎”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辉映”,可以吗?
一方面,说天上虹辉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 另一方面,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揉碎”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
7、“沉淀”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
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沉淀”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
8、“漫溯”一词换成“慢游”,可以吗?为什么?
“溯”,逆流而上,写出了追寻之状。“漫”,自由自在,随意,写出心情的愉悦。
9、船能“载”满星辉吗?“载”字有何妙处?
“载”字写出了星光斑斓、波光闪亮、晶莹澄澈的境界。星辉可载可感,这是人的浪漫。古典诗词就有“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的句子。我们今天说的“你的眼中写满哀愁”“我的心中盛满忧伤”“你的眉宇之间,锁着我的爱恋”,同样也是化抽象为具体,让感情可盛可载。
10、为什么“悄悄”“轻轻”地“来”“走”?换成“匆匆地”可以吗?
一则,不忍破坏情境,不忍打破这寂静无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温柔细致的情怀、体贴入微的心境,这种悄无声息恰恰是一种最深刻、最美丽的情感。
二则,物是人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愁思。康桥已非昔日的康桥,志摩已不是先前的志摩。亲切中有些许陌生,熟悉中有些放疏远,这种感情又有多么幽微多么难言,这便是志摩的“别”。
11、不带走“云彩”,有何深义?
(1)连一片云都不带有,不忍惊扰康桥,这是一种温暖细致的情思。(2)感伤、眷恋,还有绝决的情感。康桥于自己,是灵魂,是归宿;但现在却有着那么遥远的距离,一切都无从寻觅,怎不让人怅然若失呢?(3)“云彩”,体现了诗人飘逸、浪漫、洒脱的情思,古典诗词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片云天其远,永夜月同孤”的诗句,其实志摩又何尝不是天边那朵飘逸的云呢?
五、朗诵指导
1、第一节
连用三个“轻轻地”,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仿佛诗人缓慢而轻柔的步履。一别几载,康桥已接纳了那么多的学子。熟识的校园,陌生的面孔,物是人非。“轻轻地”三字,蕴含了诗人此时此刻那种淡淡的愁绪、那种难言的生疏、那种幽微而又细腻的情感。
2、第二节
“新娘”“河畔的金柳”,此时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个词,要读出惊艳的喜悦,声音要响要亮。诗人此时仿佛又回到过去的美好岁月,无比地陶醉和幸福,要读出这种感情的跌宕。
“荡漾”一词,要读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荡”感,要读出心泉摇曳的多姿。声音要低柔悠长,满含深情。
3、第三节
“油油的”一词,要读出滑滑的、润润的感觉,要读出“青荇”这种水草的特质。 “招摇”一词,声音可以张扬一些,读出自在无束的感觉。
4、第四节
“天上虹”这个词,要读出“虹”的绚烂明丽,声音要亮要美。 “揉碎”一词,要读出破碎的感觉,声音要低要柔,情绪黯然。 “沉淀”一词,要读出沉淀感来,声音低沉。 “梦”一词,要读出梦幻色彩,声音要有飘忽迷离感。
5、第五节
“漫溯”,声音要悠长深远,读出追寻的色彩,读出对“青草更青处”的想往“星辉”,声音要满含欣喜,读出星光粲然的感觉。 “放歌”,声音要高亢喜悦,此时此刻,诗人的情感已达到高潮。
6、第六节
“但”字后,要稍作停顿,因为诗人并没有放歌,并且也不能放歌。这个“但”字,要读出顿挫感,要读出深沉凝重的色彩。 “悄悄”一词,要轻轻地读,此时,诗人的情感回到“别离”的情境,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别离”一词,要读出感伤的色彩,声音低沉舒缓,满含哀愁。 “沉默”一词,回环往复,声音尽量拉长,读出叹息,读出沉重。
7、第七节
“悄悄地”一词,连用三次,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读,要用声音把诗歌推向那种默无声息的境地,声音要略带忧伤,略含无奈。
六、阅读拓展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徐昌才)
自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问世以来,人们对诗歌的主旨探讨向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诗歌运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文化传统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剖析这些意象在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一)云彩。云彩往往出现在雨后初晴的天空,它高蹈尘外,秀丽飘逸;它光辉圣洁,纤尘不染;它闲游天空,自由自在;它五彩斑斓,美丽迷人。诗歌《再别康桥》首尾两节两次出现“西天的云彩”,而且前后呼应。诗人作别的不是母校康桥,而是“西天的云彩”。作别时的情态氛围是一反常态的“轻轻”“悄悄”。这些描写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阵清风,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打扰如情人般酣睡梦乡的母校;似乎诗人重回母校有如一位游子,无声无息地来,无影无踪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惊动如母亲般忙碌操劳的母校……氛围是轻柔静谧的,情调是轻盈空灵的,意象是柔美秀丽的,“云彩”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呈现出母性的光辉圣洁、女性的典雅秀丽和心性的自由浪漫,读着如此诗情画意的句子,我们自然容易体察到徐志摩遗失在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爱,永世不忘的情和圣洁销魂的美。“彩云”凸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情结。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竹枝词》是这样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一首情歌,写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枝;江中流水,波平如镜。第二句写歌,是她耳中所闻,江上清风,撩拨情思;情郎歌声,入耳动心。第三、四两句则就近取譬,言此意彼。晴雨不定的天气,艳丽朦胧的彩虹,巧妙地烘托出女子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云彩、彩虹成为女子心情的生动写照。如此看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别西天的云彩”,当是有根有据的。时至今天,人们仍然习惯于给女子取名“彩云”,这也说明了“云彩”(彩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恒远固定的象征意义。
(二)金柳。柳树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贺知章的《咏柳》这样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二两句以人喻柳,典雅秀丽。一树[绿柳,高高站立,似碧玉一般鲜润光活,光彩照人;又如美人一样亭亭玉立,熠熠生辉。裙带飘拂,腰肢款摆,婷婷袅袅,楚楚动人。三四两句用一“裁”一“剪”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家闺秀心灵手巧,聪颖能干的形象。《咏柳》人柳一体,互比互喻,柳成了美人的象征。今天,苗条女孩的窈窕身材被称为“柳腰”,年轻女子被称为“嫩柳”,女子弯弯灵秀的眉被称为“柳眉”,男人和别的女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被说成“寻花问柳”“路边花柳”“眠宿花柳”,这些例子都表明,柳作为女性的象征有其广泛的运用和悠久的传统,而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则又把柳所象征的女性形象描绘得光辉灿烂,金光闪闪,柔美无比。“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河畔的金柳,是傍晚太阳的辉煌给垂柳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夕阳中的新娘”是那“金柳”幻化而成的形象,浓妆艳抹,光辉灿烂,深情款款,美丽动人。这光辉灿烂的新娘形象又倒映在波光艳影里,康河柔波给新娘形象涂上了一层朦朦胧胧,恍恍惚惚,闪闪烁烁的色彩。如此柔曼披拂的金柳,如此美艳动人的新娘,怎么不“荡漾”在诗人的心头,令诗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呢?
(三)青荇。“青荇”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青荇(今名荇菜),花开时常在阳光下泛光如金,因此又名“金莲儿”。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形态与生态近于荷花,又称“水荷”。《诗经•关雎》第二章这样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水上浮着长短不齐的荇菜,那姑娘左右两手忙着捞它。她也是一个温柔美好的姑娘,我日夜都在想着要得到她。)诗歌托物起兴,以物喻人,以柔顺飘拂的荇菜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表达了一种朝思暮想,爱屋及乌的痴恋心理。《再别康桥》是这样描绘“青荇”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歌拟物为人,赋予“青荇”以人的情态生命,把水底青荇写得活灵活现,情意绵绵。“油油”描摹色彩,油光翠绿,浓艳欲滴;“招摇”写情态,有情有意,有滋有味,青荇似乎正在向诗人招手致意,表现出一份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份似水柔情,这种轻柔姿态,多象一位脉脉含情的女子送别情人时所特有的情态啊。徐志摩借“青荇”,借“水草”写出了一种对母校如对情人般痴情眷恋的感情。
(四)天上虹。这一意象也是美女的象征。在西方,整条彩虹被认为是圣母玛丽亚的象征,是她把天和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古希腊,圣洁的彩虹是女神(艾丽丝)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彩虹被看作是阴阳结合的象征,中国民间也常以彩虹指代美人的。徐志摩《再别康桥》这样写“天上虹”:“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以虹喻潭,以虹喻梦,诗歌借助“天上虹”这个色彩斑斓的意象把潭和梦联系起来,渲染出一种瑰丽多姿,如梦似幻的氛围。“揉碎”而“沉淀”的“天上虹”既绚丽多彩,又破碎飘零,显示出作者遗失在康桥的美梦幽艳凄冷,无法挽回。显然,这种凄艳、飘渺的意象“天上虹”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女性幽怨、柔美的感情色调。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一句话,在徐志摩笔下,金柳的金光灿烂,青荇的华丽鲜艳,彩虹的辉煌烂漫,云彩的飘逸高洁,将他的母校(康桥)描绘得仪态万方,美丽绝伦!诗人所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原来就是这样一位康桥美神!
七、听歌、学唱《再别康桥》
八、练习作业
以“我心中的‘康桥’”为题,写一段文字。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