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2阅读:
字号:小|大
课题 《小狗包弟》 总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郭淑红 审核人 使用人 高一学生
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 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精神;
情感目标 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导 学 过 程
一、 课前预习
(一) 基础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文革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二)自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 ) 头破血流( )满身是血( ) 血迹( )
脚爪( ) 作揖( )租赁( ) 倘使( ) 篱笆缝里( ) 解剖( ) 堕入( ) 绿草如茵( )
(三)存在的疑难问题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展示预习结果
(二)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阅读“ 序幕 ”部分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阅读“尾声”部分(11-13):
思考: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重、难点知识点拨与延伸-----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
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四)课堂演练《赢在课堂》1——10题
(五)拓展人文
1、关注社会:
就“勃兰特的下跪”与“小泉拜鬼”说说你的看法。
附: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2、认识自我: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向巴金致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六)课外作业:
1、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表示歉意。
2、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郭淑红 审核人 使用人 高一学生
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 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精神;
情感目标 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导 学 过 程
一、 课前预习
(一) 基础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文革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二)自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 ) 头破血流( )满身是血( ) 血迹( )
脚爪( ) 作揖( )租赁( ) 倘使( ) 篱笆缝里( ) 解剖( ) 堕入( ) 绿草如茵( )
(三)存在的疑难问题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展示预习结果
(二)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阅读“ 序幕 ”部分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阅读“尾声”部分(11-13):
思考: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重、难点知识点拨与延伸-----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
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四)课堂演练《赢在课堂》1——10题
(五)拓展人文
1、关注社会:
就“勃兰特的下跪”与“小泉拜鬼”说说你的看法。
附: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2、认识自我: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向巴金致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六)课外作业:
1、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表示歉意。
2、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郭淑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