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导学案(之二)(鲁人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3阅读:
字号:小|大
(3)疏
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shǔ)
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shù)
十三经注疏(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shù)
(4)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5)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6)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7)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副词,一直,直接)
(8)闻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9)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10)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11)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名词,父,父辈人)
(12)弹
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13)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三)自我总结
【附:关于史传“变体”】
我们读完《屈原列传》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和前面《高祖本纪》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答案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靡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8)、 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 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三)、词类活用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4)、 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四)、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 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3)、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4)、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7)、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句)
(五)、 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
三、文本探究:
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答: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答:(1)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以下几个方面:
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
成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风格: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 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二)、 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 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 (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 (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12)、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三)、词类活用
(1)、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2)、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3)、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4)、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5)、 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6)、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7)、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四)、 文言句式
(1)、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2)、 遂绝齐(省略句)
(3)、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五)、翻译句子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文本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答: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实写楚国的命运,其实是写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都昏庸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江。
2、 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
(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
3.怎样理解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明确: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5.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明确: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在议论部分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把握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司马迁的写作意图。如第3自然段,叙述屈原蒙谗受疏和创作《离骚》的情况后,立即对《离骚》发表议论,赞颂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趣;第二部分,对怀王的昏聩予以强烈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第三部分,采用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屈原的高洁品质,显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他与屈原遭际有相似之处,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正如古人所说,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马迁的合传来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屈原的资料太少,无法详细地叙述其生平事迹。
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shǔ)
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shù)
十三经注疏(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shù)
(4)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5)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6)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7)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副词,一直,直接)
(8)闻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9)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10)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11)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名词,父,父辈人)
(12)弹
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13)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三)自我总结
【附:关于史传“变体”】
我们读完《屈原列传》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和前面《高祖本纪》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答案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靡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8)、 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 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三)、词类活用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4)、 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四)、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 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3)、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4)、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7)、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句)
(五)、 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
三、文本探究:
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答: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答:(1)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以下几个方面:
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
成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风格: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 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二)、 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 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 (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 (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12)、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三)、词类活用
(1)、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2)、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3)、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4)、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5)、 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6)、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7)、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四)、 文言句式
(1)、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2)、 遂绝齐(省略句)
(3)、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五)、翻译句子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文本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答: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实写楚国的命运,其实是写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都昏庸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江。
2、 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
(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
3.怎样理解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明确: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5.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明确: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在议论部分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把握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司马迁的写作意图。如第3自然段,叙述屈原蒙谗受疏和创作《离骚》的情况后,立即对《离骚》发表议论,赞颂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趣;第二部分,对怀王的昏聩予以强烈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第三部分,采用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屈原的高洁品质,显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他与屈原遭际有相似之处,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正如古人所说,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马迁的合传来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屈原的资料太少,无法详细地叙述其生平事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