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师说》教案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4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背景材料
1、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 
      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2、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三、各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受,同“授”     读,同“逗”      不,“否”
2、一词多义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圣人无常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苌弘、老聃、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作意动用法讲 “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   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    解释经书的著作
(3)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士大夫之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五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助词“的”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宾语前置 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 
  D、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E、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4)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D.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3、词类活用
    1)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n. 作意动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    名词   以……为师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adj.作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为美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形容词        以相师为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        以从师为耻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而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A、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使动,使……小。   客观)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      (意动,认为……小。  主观) 
  2)adj.作n.
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
  3)n.作v.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4、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无贵无贱      古:无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因果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
 2)状语后置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3)国胡以恤之?
(4)沛公安在?
(5)路恶在?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第二课时
  根据下列步骤阅读文章。
 一. 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a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二.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第三层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三.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3“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分析第4段: 
    1.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 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3.接着,本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本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话: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是错误的,愚蠢的。原文:“学者必有师。”) 
  6.联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7.文章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综观全文,观点很清楚了:“学者必有师”。

                            师说学案
各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受,同“授”     读,同“逗”      不,“否”
2、一词多义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圣人无常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苌弘、老聃、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作意动用法讲 “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   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    解释经书的著作
(3)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士大夫之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五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助词“的”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宾语前置 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 
  D、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E、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4)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D.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3、词类活用
    1)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n. 作意动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    名词   以……为师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adj.作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为美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形容词        以相师为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        以从师为耻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而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A、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使动,使……小。   客观)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      (意动,认为……小。  主观) 
  2)adj.作n.
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
  3)n.作v.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4、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无贵无贱      古:无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因果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
5‘所字结构
所后一般只黏附动词或动宾词组,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事物/情况/地方”等等。若接了名词,那名词一定活用成了动词。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
 2)状语后置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3)国胡以恤之?
   (4)沛公安在?
   (5)路恶在?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4)固定结构
    所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