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张衡传》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4阅读:
字号:|
 附录一:
《张衡传》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⑾辛弃疾字幼安            ⑿班固字孟坚 
附录二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附录三: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王宝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