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28阅读:
字号:小|大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 樊於期(wūjī) 骨髓(suǐ) 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 匕(bǐ)首 忤(wǔ)视 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 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 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 箕(jī)踞以骂 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 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 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 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 樊於期(wūjī) 骨髓(suǐ) 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 匕(bǐ)首 忤(wǔ)视 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 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 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 箕(jī)踞以骂 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 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 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 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王红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