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28阅读:
字号:小|大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作者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理解情与景德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在预习的基础之上,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社会背景),诵读课文,疏通文意,近而理解思想内容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学习作者所运用语言的技巧、表达技巧
3、知识讲解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感受环境之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一个诗人十分喜欢的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多,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行人,游子对月思念桑梓,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是月为信念。那么,清华园中的那轮明月,又寄寓了朱自清怎样的情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走近朱自清的情感世界——《荷塘月色》(板书)
二、朗读课文
1、个别分段朗读
2、齐读
3、范读
三、整体把握思想感情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下节课再探讨)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思考完成练习一。
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求宁静)。(也可参考《教师用书》)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略)大家知道,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提问: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明确:(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明确本文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对电视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我以为,文中第三节月下独白是重要的一节文字。关键语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我们应当多读几遍这节文字,从而体会作者寻求暂时超脱的心境。读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可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参《教师用书》;请学生课后思考讨论)。
提问: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诵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完成练习二至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知:
1、“我且受用……”这一句话有没有表明感情起了变化?怎样变化?反映了作者什么样心态?
明确:起了变化。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诉的淡淡的哀愁,这里则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一种从压抑、不自由中获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正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从结构上看,这句还起着过渡作用,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
2、作者为什么想到江南采莲旧俗?
二、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提问: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那么写景的文字重要集中在哪儿?
(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4——7段,教师将以下讨论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思考讨论)
(一)提问:你觉得景物总的色调是怎样的?
明确:素淡、朦胧。你看,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的诗人气息。
(二)1、提问: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
明确:在总写荷塘概貌(广角镜头)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即荷波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用一组组特写镜头,把荷塘的主宰物用大写真推到读者面前。
2、提问: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明确:比喻、拟人等修辞。(请学生说说相似点)
明确:(略)“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观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总之,经过多次比喻、拟人,这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提问:“袅娜”和“羞涩”能换吗?(这一问,放在学生回答荷叶拟人描写中再问)
明确:“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本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这两个词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
提问:写荷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明确:通感。(定义略)它可以让读者国家深深地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参笔者文章《漫谈通感》)(教师将《明湖居听书》中有关通感句子念念)
荷波,虽是“一丝”(不是“一些”)的颤动,也逃脱不了作者敏锐的眼睛。流水,是“脉脉”的,深含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的景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语言也进行了赏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仍是分析景物,鉴赏语言!
二、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1、提问:第三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请作说明。
明确: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在,是抓住月、结合月来写的,荷叶、荷花等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作者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刚……”,这是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是银白色的。荷香,像远方飘来的歌声悦耳醉人,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里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波,快速而细微的颤动,也只有在月光下才能觉察,“凝碧的波痕”则是荷叶上印下的月光的痕迹。
2、提问:找出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第一、四句和末句。
3、提问:除此外,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子、花、灌木、杨柳等这些景物?
明确:还写到了叶、花、杨柳等。这是为了衬托月色。因为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难以描摹的,于是作者借其他不同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衬托的手法去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月色的特征就丰厚了。
下面把第4~6自然段读一下,再次体味一下荷塘月色的恬静之美。
(评价一下学生的诵读情况)下面请看第7段。(教师朗读,要求学生注意体味语言之美。)
4、提问: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一个动词可使“形象生动”,说说动词“泻”(照)、“浮”(升)、“笼”(罩)、“落下”(映出)、“画”(印)等动词的效果。
明确: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总之,作者用字遣词很准确。
提问:末句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通感。
(第7段的内容由教师分析)明确:本段先是静态描写,后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如果说上文用特写镜头写到了荷塘的各个细部,那么现在又把镜头摇起、拉远,让读者看到了更大更广更远更深的景物。“荷塘的四面……都是树”此中景,是画面主体;“树梢上……远山”,此远景,是画面背景。主体用工笔(国画笔法,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背景用写意(用笔不精细),使构图远近相济,疏密相间,浑然天成。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等文字的。更妙的是,在这仿佛“而今忘我且忘世”的刹那间,耳边却传来“树梢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静中有动,趣味无穷。
三、小结:
1、这篇散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朦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荷塘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借代物,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仅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也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是淡淡的,短暂的。
在描绘景物上,作者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提问:本文语言风格如何?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有哪些?
明确:在语言上,作者更是一位语言大师。本文语言朴素、淡雅,充满诗意,如他自己所说,“新而不失自然”。首先,用字遣词准确,给人细腻美。其次,比喻新颖奇特,尤其是通感的运用,给人形象美。还有就是叠词柔婉舒徐,给人韵律美(完成相关练习)。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能了解朱先生散文风格。
2、齐读第7段。
四、布置作业。
1、课后再读本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清新自然的语言。
2、预习下课。
附:板书
荷叶
荷花
月下荷塘 荷香(多用修辞)
荷波
流水 淡淡的喜悦
素淡朦胧
塘上月色 正侧面结合
荷塘四周 动静结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掌握作者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理解情与景德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在预习的基础之上,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社会背景),诵读课文,疏通文意,近而理解思想内容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学习作者所运用语言的技巧、表达技巧
3、知识讲解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感受环境之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一个诗人十分喜欢的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多,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行人,游子对月思念桑梓,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是月为信念。那么,清华园中的那轮明月,又寄寓了朱自清怎样的情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走近朱自清的情感世界——《荷塘月色》(板书)
二、朗读课文
1、个别分段朗读
2、齐读
3、范读
三、整体把握思想感情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下节课再探讨)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思考完成练习一。
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求宁静)。(也可参考《教师用书》)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略)大家知道,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提问: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明确:(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明确本文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对电视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我以为,文中第三节月下独白是重要的一节文字。关键语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我们应当多读几遍这节文字,从而体会作者寻求暂时超脱的心境。读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可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参《教师用书》;请学生课后思考讨论)。
提问: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诵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完成练习二至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知:
1、“我且受用……”这一句话有没有表明感情起了变化?怎样变化?反映了作者什么样心态?
明确:起了变化。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诉的淡淡的哀愁,这里则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一种从压抑、不自由中获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正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从结构上看,这句还起着过渡作用,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
2、作者为什么想到江南采莲旧俗?
二、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提问: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那么写景的文字重要集中在哪儿?
(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4——7段,教师将以下讨论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思考讨论)
(一)提问:你觉得景物总的色调是怎样的?
明确:素淡、朦胧。你看,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的诗人气息。
(二)1、提问: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
明确:在总写荷塘概貌(广角镜头)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即荷波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用一组组特写镜头,把荷塘的主宰物用大写真推到读者面前。
2、提问: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明确:比喻、拟人等修辞。(请学生说说相似点)
明确:(略)“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观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总之,经过多次比喻、拟人,这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提问:“袅娜”和“羞涩”能换吗?(这一问,放在学生回答荷叶拟人描写中再问)
明确:“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本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这两个词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
提问:写荷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明确:通感。(定义略)它可以让读者国家深深地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参笔者文章《漫谈通感》)(教师将《明湖居听书》中有关通感句子念念)
荷波,虽是“一丝”(不是“一些”)的颤动,也逃脱不了作者敏锐的眼睛。流水,是“脉脉”的,深含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的景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语言也进行了赏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仍是分析景物,鉴赏语言!
二、分析景物,赏析语言
1、提问:第三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请作说明。
明确: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在,是抓住月、结合月来写的,荷叶、荷花等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作者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刚……”,这是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是银白色的。荷香,像远方飘来的歌声悦耳醉人,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里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波,快速而细微的颤动,也只有在月光下才能觉察,“凝碧的波痕”则是荷叶上印下的月光的痕迹。
2、提问:找出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第一、四句和末句。
3、提问:除此外,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子、花、灌木、杨柳等这些景物?
明确:还写到了叶、花、杨柳等。这是为了衬托月色。因为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难以描摹的,于是作者借其他不同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衬托的手法去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月色的特征就丰厚了。
下面把第4~6自然段读一下,再次体味一下荷塘月色的恬静之美。
(评价一下学生的诵读情况)下面请看第7段。(教师朗读,要求学生注意体味语言之美。)
4、提问: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一个动词可使“形象生动”,说说动词“泻”(照)、“浮”(升)、“笼”(罩)、“落下”(映出)、“画”(印)等动词的效果。
明确: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总之,作者用字遣词很准确。
提问:末句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通感。
(第7段的内容由教师分析)明确:本段先是静态描写,后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如果说上文用特写镜头写到了荷塘的各个细部,那么现在又把镜头摇起、拉远,让读者看到了更大更广更远更深的景物。“荷塘的四面……都是树”此中景,是画面主体;“树梢上……远山”,此远景,是画面背景。主体用工笔(国画笔法,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背景用写意(用笔不精细),使构图远近相济,疏密相间,浑然天成。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等文字的。更妙的是,在这仿佛“而今忘我且忘世”的刹那间,耳边却传来“树梢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静中有动,趣味无穷。
三、小结:
1、这篇散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朦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荷塘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借代物,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仅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也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是淡淡的,短暂的。
在描绘景物上,作者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提问:本文语言风格如何?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有哪些?
明确:在语言上,作者更是一位语言大师。本文语言朴素、淡雅,充满诗意,如他自己所说,“新而不失自然”。首先,用字遣词准确,给人细腻美。其次,比喻新颖奇特,尤其是通感的运用,给人形象美。还有就是叠词柔婉舒徐,给人韵律美(完成相关练习)。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能了解朱先生散文风格。
2、齐读第7段。
四、布置作业。
1、课后再读本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清新自然的语言。
2、预习下课。
附:板书
荷叶
荷花
月下荷塘 荷香(多用修辞)
荷波
流水 淡淡的喜悦
素淡朦胧
塘上月色 正侧面结合
荷塘四周 动静结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