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西地平线上》(苏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30阅读:
字号:|
沈玉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西部风光的特点
2、理解文章描述的三次落日,引导学生思索西部落日景象给人以独特审美意蕴的原因。
3、欣赏文章语言的简约质朴,雄浑苍劲之美,品味语言与景象一致的审美意蕴。
4、体悟自然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丰富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描写的三次落日,感受蕴含其中的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体悟自然之美,培养丰富的人文情怀。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在哪里呢?在新疆。娜黄土高原又在哪里呢?在陕西。大家看,中国的漫漫黄沙,似乎都不约而同的深情拥抱着中国的西部。这么独特的地方,风景会是怎样的呢?是旖旎的杏花春雨?是碧玉如簪的峰林?不,那里有的是雷鸣般的沙响,呼啸而过的烈风,还有独一无二的落日。中国当代作家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便为我们描述了西部落日的雄伟景象。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高建群,男,陕西人,著名的西部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等;中篇小说《大顺店》等。
2、基础知识
诳(Kuáng)语:骗人的话       垭(yā)口:两山间的狭窄地方


三、分析课文
(一)初读课文
1、找出作者行文脉络的语句,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落日,这里只简约的记述三次。”
第六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
第十七段:“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落日,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
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次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的赞美和感慨。
2、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完成下面表格。(小黑板)
落日次数 内容所在段落 落日所在地 时间 给人感觉 描写手法
第一次 2—5 西定高原的群山之巅 天已暗淡 慈爱,依恋 正面描写
第二次 6-16 罗布淖尔荒原 中午一过到黄昏 庄严、神圣、悲剧感 正面描写、烘托、渲染
第三次 17-22 阿勒泰草原 日已落 雄伟 侧面描写
(二)、精讲课文
1、思考: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美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明确:落日是美的。落日是一种雄伟的令人震撼的风景——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落日是“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
2、作者描写了三次落日,你喜欢哪个片段,请你选择朗读。(试着读出“壮美感”)
3、研习文本,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三次落日的?(分小组讨论)
(1)第一次落日
探究:细读描写落日的段落,找出有关描写“落日”的语句,揣摩这次落日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落日前:
①在这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
②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
③它悬挂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落日时:
④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
手法:
比喻,突出落日之大,圆;拟人,将落日人格化
(2)第二次落日
探究:细读描写落日的段落,找出有关描写“落日”的语句,揣摩这次落日有什么特点?它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
落日前:
①太阳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明显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
②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
感受:走入地域,走入鬼蜮。
落日时:
①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
②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
③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
感受:突然掉下泪来。
讨论:作者为何而掉泪?
明确:在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上,出现了一轮血红的太阳,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次落日让作者感受“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是一种活力是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励。
(3)第三次落日
①这次对落日描写同上两次相比有什么不同?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明确:背景不同,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直接描绘落日,描写了落日映红的火烧云。“那火烧云,灿烂地……,这种景象令我惊骇。”
②齐读第十七段。思考:火烧云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感受,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
(4)作者对第二次看到的落日进行描写时,文中写到了罗曼•罗兰笔下的日出,这样写有什么好?
明确: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他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较之日出,落日景象则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5)第二次记叙落日,作者用了几个段落的文字,不厌其烦地去描写罗布淖尔荒原的死气沉沉,并且写到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他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当萨克斯的声音响彻在这一片死寂的土地上时,人的悲凉之情会油然而生。看到这种落日时再配以悲凉的音乐更能增添落日悲壮的色彩。以反衬落日的“鲜艳、温柔”,最终得出结论:“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尊严的事情。”
(6)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
明确:落日终归尧日落西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是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7)作者在写到第三次落日时,看到这样雄伟的惊骇世俗的“落日”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想到了历史:匈奴铁骑早晨或黄昏时向西地平线绝尘而去;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洲大陆,直至多瑙河,如入无人之境,给人一种雄壮、阔大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它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存在。对此,我们需要作的就是去发现、观察、感觉、感悟这些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是一种悲剧美;第三次落日则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美,厚重之美。他将这份难忘的落日诉诸笔端,带给我们,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
我们应该像高建群那样,面对朝夕相处的大自然,不仅要用我们的眼睛,更要带上一颗体验的心去观察,欣赏它,让我们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只有心中充满美,我们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就是我们捕获美的利器!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再次感受落日美景
2、写一篇你自己看到的一次落日,抒发你的情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六、板书设计

三次落日
联想:罗曼•罗兰  成吉思汗 


特征:雄伟   大美


感受:震撼   感动














 

沈玉成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