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24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
2、结合具体字词、语句、段落进行反复品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真实浓烈、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本的主观性和读者的个人体验结合点的把握。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2)活动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故乡是一首歌曲,它的音符和歌词烙在游子的心头。故乡存留了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表达对故乡的恒久记忆与牵挂,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思念故乡的散文——《想北平》(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问:谁想北平?(导入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老舍相关知识
(2)师指明识记重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 年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问:作者想北平想到什么程度?(导入赏读文章最后一句,初步感知作者感情)
3、问:作者为何如此想念北平?(导入探究文本)
三、欣赏•探究•交流
(一)探究问题:作者为何想北平想到要落泪的程度?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现出的理由
(3)跳出课本,探寻理由
(4)交流、讨论思考所得
2、参考提示:
(1)不在北平。(引导简单了解作者当时情况)
(2)不只是游子的思乡之情使然。(引导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3)深层次原因:因爱而想(引导赏析课文2、3两节)
(二)探究问题:作者对北平有怎样的爱?
1、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2、3两节、
(2)归纳、交流
2、参考提示:
爱到说不出
(1)与北平心灵契合融为一体
(2)如爱母亲一样爱北平(了解老舍对母亲的感情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理解文中所说的那种爱)
(3)愿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对北平的爱(了解“杜鹃啼血”的典故,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情)
(三)探究问题:这个让作者如此眷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引导赏析“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4---6节
(2)自主概括所写的“我的北平”的特点
(3)交流
2、参考:
复杂而有边际
动中有静
(我的) 北平 → 布局匀调
贴近自然
(四)探究问题:作者为什么只写“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 欣赏北京的相关图片
(2) 回顾全文内容
(3) 讨论探究: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作者为什么不去描写北平的宏伟的皇家园林、高大的建筑,却把笔墨花在北京的物产、平民的生活上?
2、参考:
(了解:)有人曾问舒乙,如何用几句话来概括老舍区别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特点,舒乙用了五句话: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个满族人”;三是“他是一个穷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
(小结:)可以说北京是老舍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老城。因此,老舍笔下的北平必定是与众不同的北平,是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我的北平”。是一个平民的北平,一个普通真实的北平。(导入写作技巧的学习)
四、写作技巧延伸学习:——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虽然是选择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但是,通过这叙描的“我的北平”,表明了自己与北平的亲密关系,表达了独一无二的情感。
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才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才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如此虽简洁、朴实却纯净、亲切、深入人心的文字。让我们也学习这种写法,用心品味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老舍以平民的身份写家乡北平,请同学们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写一下你们家或家乡的那些那些牵挂的人、景、物。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附:板书设计:
复杂而有边际
↗ 动中有静
↗ 想 → (我的) 北平 → 布局匀调
真 ↘ 贴近自然
↘ 爱 →(表现) ↗与北平心灵契合融为一体
爱到说不出 →如爱母亲一样爱北平
↘愿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对北平的爱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
2、结合具体字词、语句、段落进行反复品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真实浓烈、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本的主观性和读者的个人体验结合点的把握。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2)活动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故乡是一首歌曲,它的音符和歌词烙在游子的心头。故乡存留了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表达对故乡的恒久记忆与牵挂,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思念故乡的散文——《想北平》(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问:谁想北平?(导入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老舍相关知识
(2)师指明识记重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 年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问:作者想北平想到什么程度?(导入赏读文章最后一句,初步感知作者感情)
3、问:作者为何如此想念北平?(导入探究文本)
三、欣赏•探究•交流
(一)探究问题:作者为何想北平想到要落泪的程度?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现出的理由
(3)跳出课本,探寻理由
(4)交流、讨论思考所得
2、参考提示:
(1)不在北平。(引导简单了解作者当时情况)
(2)不只是游子的思乡之情使然。(引导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3)深层次原因:因爱而想(引导赏析课文2、3两节)
(二)探究问题:作者对北平有怎样的爱?
1、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2、3两节、
(2)归纳、交流
2、参考提示:
爱到说不出
(1)与北平心灵契合融为一体
(2)如爱母亲一样爱北平(了解老舍对母亲的感情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理解文中所说的那种爱)
(3)愿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对北平的爱(了解“杜鹃啼血”的典故,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情)
(三)探究问题:这个让作者如此眷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引导赏析“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4---6节
(2)自主概括所写的“我的北平”的特点
(3)交流
2、参考:
复杂而有边际
动中有静
(我的) 北平 → 布局匀调
贴近自然
(四)探究问题:作者为什么只写“我的北平”?
1、学生活动:
(1) 欣赏北京的相关图片
(2) 回顾全文内容
(3) 讨论探究: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作者为什么不去描写北平的宏伟的皇家园林、高大的建筑,却把笔墨花在北京的物产、平民的生活上?
2、参考:
(了解:)有人曾问舒乙,如何用几句话来概括老舍区别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特点,舒乙用了五句话: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个满族人”;三是“他是一个穷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
(小结:)可以说北京是老舍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老城。因此,老舍笔下的北平必定是与众不同的北平,是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我的北平”。是一个平民的北平,一个普通真实的北平。(导入写作技巧的学习)
四、写作技巧延伸学习:——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虽然是选择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但是,通过这叙描的“我的北平”,表明了自己与北平的亲密关系,表达了独一无二的情感。
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才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才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如此虽简洁、朴实却纯净、亲切、深入人心的文字。让我们也学习这种写法,用心品味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老舍以平民的身份写家乡北平,请同学们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写一下你们家或家乡的那些那些牵挂的人、景、物。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附:板书设计:
复杂而有边际
↗ 动中有静
↗ 想 → (我的) 北平 → 布局匀调
真 ↘ 贴近自然
↘ 爱 →(表现) ↗与北平心灵契合融为一体
爱到说不出 →如爱母亲一样爱北平
↘愿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对北平的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