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我教《荆轲刺秦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31阅读:
字号:|
 记得有人说过,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还是像古人那样投入进去,摇头晃脑的朗诵。这无疑是古之学者证明了的古朴简捷的学习方法,但此时彼时,当今的学生如何才能走进古文,走近古人,切身体验那情那境,然后再跳出来站在时代的高度弃糟粕取精华、历史地评判古人呢?
首先,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之前,我就像当今媒体要推出某部影视作品那样向学生宣传千古英雄荆轲,以引起学生对那人那事的兴趣,诱使他们从互联网上走进春秋战国,走近荆轲,以便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氛围。
当我走上讲台,在屏幕上打出《荆轲刺秦王》这一课题时,学生纷纷拿出他们早就下载到MP3上的《英雄》主题歌、下载到学习机上的《英雄》影片,下载到优盘上的关于这段历史的文字描述以及对荆轲或褒或贬的诗文。有些学生甚至考虑到了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已经对下载内容做了剪辑,于是,我就让出讲台,让学生播放他们经过剪辑的下载内容。一时间,教室里回荡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乐曲,屏幕上战车隆隆,箭如雨点,英雄横空出世……当播放到故事片英雄不刺秦王的情节以及文人墨客对荆轲有褒有贬的文字时,学生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荆轲该不该刺杀秦王?”“荆轲死得值不值?”“荆轲是英雄还是莽汉,是爱国还是报主?”这都是学生争论的焦点,也是他们最想弄明白的事情。


我走上讲台告诉学生,张艺谋影片中的英雄是艺术化了的英雄,是今人心中的英雄,要了解历史上的英雄还是要读历史名著《战国策》。而张艺谋之所以能拍出如此轰动的《英雄》,之所以能成为张艺谋,他不可能不汲取千年历史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不可能不借鉴古典文学的精华。在我的煽动、诱惑和指导下,学生打开课本借助工具书阅读选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其专注程度可谓心无旁骛,其迫切之情可谓如饥似渴。读到生疑处他们有的查阅工具书,有的启动电子词典,有的相互质疑,有的追着问我。我则趁此机会把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几个古汉语词语以及句式勾画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分辨领悟。
第一节课就在这样的阅读中结束了,但我相信学生会把如此专注、迫切的阅读延续到课后、延伸到课外去的,因为他们还没读完课文,还没弄清历史,心中还有千千结。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质疑讨论。由于对文本进行过专注的阅读和较全面的理解,学生的朗读就显得很内行,不仅读准了通假字,而且在读音上区分开了古今异议词。比如他们把“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一句中的“穷困”一词分开读。无论是个人读、集体读还是分角色读,我不敢说他们读得很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学生读得很投入。特别是读“易水送别”以及“廷刺秦王”两部分时,我不敢说听着的感觉是多么美好,但我可以说朗读者是用心声在表达。当我拿出随教材配发的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时,学生颇有微辞,他们拿出自己下载的课文朗读播放,比较后批评道,随教材配发的课文录音简直就是播放新闻。我心里一颤:后生可畏啊!
那么,到底怎样读呢?我告诉学生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叶老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看来,古文没必要翻译,这正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即是翻译得再好也会失去原作的韵味。让学生张口吟诵的妙处就在于以声传情, 情随声出, 声情并茂, 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 又可宣泄出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也许学生的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甚或夹杂着方言,但那都是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我想,语文教学追求的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文本的感受,而不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或灌输。
朗读结束后学生按照事先安排,以评价荆轲为中心展开质疑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站在燕国的角度上看,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有勇有谋,为了国家的利益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真乃英雄;有的学生则反驳,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荆轲刺秦阻挡历史前进,实属不明智,失败是必然的。
有的学生说:“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太子知遇之恩,舍身刺杀秦王,符合为士之道;有学生当即指着课文读到“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太子迟之,疑其有悔改”,可见太子丹根本就不了解荆轲,何言知己。为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去卖命,死得不值,更何况“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有的学生说,太子知遇荆轲,拜为上卿。荆轲为报太子知遇之恩舍身刺杀亲王,这明显的是为一人而死,而不是为国家而死,算不得英雄,最多是个草莽;有的学生则反驳,封建王朝的天下是一人的天下,国也是皇家之国,所以,报太子也就是报国,为太子而死就是为国而死,今人应当历史的看待英雄。
……
我再次感叹:后生可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学生在课堂上争论的问题正是自古至今人们围绕荆轲争论不休的问题。
南宋鲍彪在《战国策》注中认为:“轲不足道也。”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东晋陶潜歌之:“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清末思想家龚志珍赞:“江湖侠骨!”
刘伯承将军“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
我更加赞叹的是学生的思维。我们的教学决不能让课本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我们的课堂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放开脑袋让学生独立思维,自己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
按教学计划《荆轲刺秦王》当用两课时完成,按说我这篇课文的教学当就此打住,但学生探索的热情方兴未艾,我不忍心为这篇课文的学习画句号。于是,我安排学生课后逐段逐句点评课文,整理文中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学生对古汉语知识的整理比较完整,但对句段的点评却出乎意料的精彩。
对文章首段,学生点评:“秦功赵势如破竹,逼燕国大军压境,危难处方显英雄本色!”
对荆轲见樊将军,要其人头一段,有的学生点评:“太子不忍荆轲忍,快人快语,直言果断,真乃英雄本色!”有的学生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义,一言换来将军头,足见英雄谋略。”
对选十二岁的秦武阳作荆轲副手,有学生点评:“欲抑先扬,埋下伏笔,衬托荆轲。”有的学生点评:“选未成年人担当如此重任,视国家大事如儿戏,不败才怪。”
……
读学生的点评,我感悟到:点评当是学生研读文章的一个良好的方法;点评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学生在点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作者对话形成共鸣,也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表现出学生的智慧,点评更是学生阅读中的一种再创造;老师查阅学生的点评可以把握学生的阅读程度,探测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脉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英雄的心灵世界,体验那情那景,获得一种崇高感、美感、英雄感,我安排学生课外编写课本剧《荆轲刺秦王》并分组表演。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过去学生对语文作业总是能拖则拖,能赖则赖,但对这样的作业则是个个摩拳擦掌,人人赤膊上阵,大有欲与张艺谋一比高下之阵势。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都很成功,学生从中获得了锻炼和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小组忠于原著,结局写荆轲刺秦身亡;有的小组写,荆轲在赴秦途中看到六国争战,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内心受到震动,放弃刺秦等等,对此,大家都表示认可。
一篇课文的教学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但留给我的思考远不止这些。我总觉得课改就是要把老师教改为学生学,把被动学习改为主动求知。课堂要还给学生,要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而不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著名作家王宏甲在他的《新教育风暴》中曾经预言:“如果一个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被几册课本束缚住,如果一个学生”我与世界“的思维被打开、被塑造,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将不可估量,将远远超过他们的祖辈和父辈。这样的学生,长大后将不能忍受官僚随随便便对他们的指手画脚,整个民族的民主性将由于新一代人的成长而得到提高。我们这个负重深深的民族,脊梁也会因此而挺直一点。”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