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之后话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7阅读:
字号:小|大
校庆之后话对联
——松滋一中语文组 刘远军
在我国,举凡婚丧嫁娶、节日庆典都离不开对联。我校七十周年校庆中出现了许多妙联佳构,它们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友情、渲情造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精选几副,并略作简析。
1 七十庆典喜迎各级领导莅临一中谋发展;
四千师生恭候八方校友归省母校话情谊 。(学校大门)
“领导莅临”与“校友归省”,“谋发展”与“话情谊”,身分不一,措辞有别。在接待来宾的态度上,“喜迎”,“恭候”,不分彼此,备极款曲。此联悬挂在学校大门上得体恰当,渲染了一种浓郁的喜庆气氛。
2 采玉岭翠松取危水碧波书七十春秋功载青史;
登文德楼台望松江洪流喜万千桃李名杨中华。(文德楼)
上联意为以松为笔,以水为墨书写七十周年历史,想像奇特,超凡绝俗,同时嵌入象征一中代表松滋的灵山秀水——“玉岭”,“危水”,使联语极具个性。下联登楼望远,即景抒怀,则有古典诗词之风。上下联头两句分别为当句对,即“采玉岭翠松”对“取危水碧波 ”,“登文德楼台”对“望松江洪流”,工整自然,妙不可言。然而在笔者看来,此联还略有瑕疵。上联“取危水碧波”中的“取”字下得太实,与本联典雅风格不符,且与下联对应的“望”字均属仄声字,平仄失谐,试改为“撷”字,这还不够,从搭配上讲,“撷碧波书春秋”,显然不通,哪里是用波来书写?综合考虑,不如将“取危水碧波”改为“掬危河秀水”。此其一也。其二,下联中的“喜”(形)与上联中的“书”(动)词性不同,对仗的工整性打了折扣,试将“喜”字改为“数”(shu),计算之意。此联尽管略有瑕疵,却仍不失为庆典对联之翘楚。
3 松江起舞迎四海师友同庆一中七十盛典;
玉岭展颜汇九州宾朋共书教育千秋华章。(氢气球垂幅)
上联立足校庆,主旨鲜明;下联着眼教育,表达期望。此联立意高远,气势恢宏。两组数量词“四海”与“九州”、“七十”与“千秋”,对仗工稳,前者突出空间之广袤,后者强调时间之辽远,何其壮美!“松江起舞”、“玉岭展颜”巧用拟人辞格,使得该联在高远雄浑的基础上平添了几分灵动。另外,此联在平仄上也非常讲究,故而音韵和谐优美,读之琅琅上口。
4 七十载春风化雨雨润玉岭添秀色;
四千人学海弄潮潮起一中擎大旗。 (大门右侧)
此庸联也,为笔者所作,忝列其中,倍感羞赧。若是拿放大镜寻其优点,可能是联中顶针的运用,加强了语意的表达,一气呵成的缘故。不过我私下对我写的另一副对联倒是有些偏爱:枕玉岭伴松江吸纳楚风汉韵七旬名校迎盛典;尊科学尚人文融铸南钱北魏四千英才谱新篇。上联交代学校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学校历史,落脚在盛典上;下联侧重于办学理念,绾结在办学成就上,办学理念,就宏观而言,是科学与人文并举,就具体而言,上海的钱梦龙、辽宁的魏书生教学法是取法的对象。上下联内容相互补充,虚实相映,切合校庆主题。
5 七十年间天翻地覆滋土润苗培育劲松业绩耀;
廿一世纪任重道远搏风迎雨振兴华夏铁肩担。
(《玉岭山麓》校庆专刊)
此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杨叔子所撰。对于杨院士,我很早就得知他的国学根基深厚,也曾拜读过他有关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文章。现在读到他为校庆的题联,不觉还是吃了一惊。此联构思精巧,思想深邃。全联围绕时间发散开去,上联肯定业绩,“劲松”喻学子,喻人才,引人联想;下联殷切寄语,“振兴华夏”,令人胸次顿生。对联前半部铺陈扬厉,纵横恣肆,如江河流转,有力地烘托了主旨。遣词造句也可圈可点。提到要人才的培养,我们言必“春风化雨”、“呕心沥血”,提到克服困难,我们动辄“搏击风浪”、“克难奋进”,“套板效应”使我们对这些词语的运用驾轻就熟。看看院士所题“滋土润苗”、“搏风迎雨”,常用词汇巧妙重组,稍加点化,便有推陈出新之效,这确实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思。
因才识和篇幅所限,尚有很多优秀对联(如庆典会场的长联及相关单位的贺联)无法一一述及,深以为憾!我们热切希望有关科室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及早结集付梓,为广大师生留下一笔宝贵的学习资源。
11、20晚
相关文章:
|